游六和塔记事

巷陌寻柚

<p>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意思是: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鳌负载、七宝庄严。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p><p>  </p> <p>上午乘车前往六和塔,到了虎跑,心想距离目的地只有一站了,看道路两边水杉挺立,高耸入云。于是下车步行,拍摄几张美图。</p> <p>高树入云端,枝叶如绿云。</p> <p>不知不觉走到了钱江第一桥下。</p> <p>六和塔在望了!</p> <p>大概是昨天免费,游客今天不多。</p> <p>阴阴夏木啭黄鹂</p> <p>净宇江天,为清乾隆皇帝题写。</p> <p>  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 </p><p>  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 </p><p>  ——张海题西湖六和塔 </p> <p>初地坚固</p><p>初地是菩萨十地(即修菩萨行要经历的十个等级)的第一地,也就是初发心菩萨的等级。</p> <p>每一层乾隆题匾额两旁,有现代人题写的楹联。觉得有意思,拍摄下来,过后玩味:</p><p> 层涛无定止,示万法如雾如电;</p><p> 慧照此长明,拯十方已溺已饥。”</p> <p>从塔内拾级而上,每一层均可凭栏眺望</p> <p>  二谛俱融</p><p> 指俗谛和真谛。谛是真实之意。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二谛俱融应是中道。</p> <p>楹联为:“云邀海气迷仙桥,风递潮声丞法筳。”</p> <p>走了两层,才发现要到最高层是个力气活。</p> <p>  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这里是龟纹</p> <p>雕刻:紫茉莉,木芙蓉,兰花</p> <p>“三明净域”,出家菩萨戒的《梵网戒经》有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菩萨戒《优婆塞戒经》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又总摄菩萨戒为三聚净戒。一是摄律仪戒,是戒相,是“诸恶莫作”;二是摄善法戒,是“众善奉行”;三是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这样的三聚净戒,即为“三明净域”。</p> <p>楹联为:</p><p> 金摆池鱼莺俗眼,</p><p> 琴调山流写清音。</p> <p>继续拾级而上</p> <p>已经到了第四层</p> <p>每一层都绕行一周</p> <p>凭栏远眺</p> <p>远处是钱江三桥吧</p> <p>左边是钱江大桥(一桥,茅以升设计的)</p> <p>四天宝纲</p><p>四天下,由四大天王所护持: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北巨芦洲,南赡部洲,我们是在南赡部洲,也叫阎浮提世界。</p> <p>这一层的对联</p><p>四天宝纲</p><p>潮声自演大乘法</p><p>塔影常圆无住身</p> <p>当时到第五层时,没有发现这一层的题匾,以为没有了。</p> <p>这是在这一层楼拍摄的钱江一桥。</p> <p>继续向上</p> <p>到了第六层</p> <p>视野更开阔</p> <p>这是上下两层拍摄的同一景物,可以发现有明显的差异。这就是“更上一层楼”的效果!</p> <p>再上层楼</p> <p>到了这一层才发现,这里有匾额。有楹联。于是提醒自己,下楼时再到五层楼寻觅。</p> <p> 六鳌负戴</p><p>(左)一塔七层八面万佛千灯</p><p>(右)孤舟双桨片帆五湖四海</p><p>怀疑这两联放错了左右,因为不合仄起平收。估计是安放时,操作工大意所致。查阅有关游记,大家都以为其他6层按照从右到左挂放,谁都没有去推敲这一层出了差错。</p> <p>六和塔上望钱江,大桥三座尽揽晖。</p> <p>最后一层,有点累。但欲穷千里目,值得!</p> <p>人生不能错过</p> <p>七宝庄严</p> <p>七宝庄严</p><p>一塔登临涛壮云奇供胜揽</p><p>千年俯仰花开月满动遐思</p> <p>  六和塔是著名的观潮胜地。钱塘江潮汐,是自然造化的杰作,素有世界奇观之誉,一年四季天天都能领略,尤以中秋前后最为壮观。早在南宋时,六和塔就是观赏钱江秋潮的最佳地点之一,如今,这一带的潮势明显又趋壮阔。登古塔,观大潮,成了月轮山的新游赏内容。</p><p>“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道家学者庄子就曾折服于浙江潮的雄壮气势,自那时以后,观潮之风长盛不衰。尤其是南宋时期,据《梦粱录》记载,杭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自庙子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达到了万人空巷、登峰造极的地步。考浙潮形成之原因,主要是由于钱塘江临海一段呈喇叭形,河口极宽绰,相邻河身则骤然变窄 海口至海宁盐官一带江面宽度从20公里一下缩为3公里。因而每当月圆之时,特别是月亮引力最大的农历八月十八,潮水至海口涌入江内,受骤然变窄的江岸挤压,来不及均匀上升,只能后浪推前浪,产生巨大的潮头。如今每年夏历中秋节前后数日,六和塔一带人山人海,从塔上凭栏俯眺,潮水吞吐进退之势极为壮观,由于是自上而下俯看,因而潮水涌动翻腾之状十分真切,动人心魄。恰如元初人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所记:</p><p>“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p><p> 六和塔不仅白昼宜观潮,月夜亦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就有记载。</p> <p>  高濂的《四时幽赏录》中写六和塔夜玩风潮,角度独特,摘录如下:</p><p> 浙江潮汛,人多从八月昼观,鲜有知夜观者。余昔焚修寺中,燃点塔灯,夜午月色横空,江波静寂,悠悠逝水,吞吐蟾光,自是一段奇景。顷焉风色陡塞,海门潮起,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古云:十万军声半夜潮。信哉过眼惊心。因忆当年浪游,身共水天漂泊,随潮逐浪,不知几作泛泛中人。此际沉吟,始觉利名误我不浅。遥见浪中数点浮沤,是皆南北去来舟楫。悲夫二字,搬弄人间千古,曾无英雄打破,尽为名利之梦,沉酣风波,自不容人唤醒。</p> <p>记得去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我查了有关潮汛,凭着读古诗文留下的记忆,想在六和塔下钱江边一睹江潮之壮观。可惜等了两个多小时(从11时到近14时),最后失望而归,这是当时的记录照片。今重读高濂的文章,争取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再来六和塔,验证奇观。</p> <p>走下楼来,在第五层再次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一层的匾额。</p> <p> 五云扶盖</p><p>六和证自身风铎月轮俱在</p><p>四角能云日江潮穿塘声依</p><p>五层楹联:</p><p>六和礼自风铎月轮俱在,</p><p>四角能云日江潮穿相依。</p><p>这一层有点迷惑,所拍照片有11个字,但与某些人所拍摄的有差异。再加上不够清晰。只好留待下次去再分辨。由于事前没有看相关资料,游后才发现出了差错。只有存疑!</p><p>经一个书法家朋友验证,上面有两处不同。本人书法无研究,留待各位方家比较指教!</p><p><br></p><p><br></p><p><br></p><p><br></p> <p>但每一句11字无疑,因为看了一些今人记事,不但文字有出入,连字数也只有10个字。</p> <p>  秀江亭</p> <p>总要给自己留点文字。</p><p>游六和塔有感</p><p>六和塔前几度来,</p><p>此番方品七层楼。</p><p>身如漂泊伴云涌,</p><p>心随夜潮知梦游。</p><p>只愿庚子大潮日,</p><p>再观轰雷浪卷愁。</p><p>人生逐利如追日,</p><p>眼底风波是春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