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智亚的美篇

何智亚

<p><b>  归去来兮·清风场</b></p> <p>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身体健康的重视,重庆人夏天到仙女山、黄水、黑山谷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度夏,冬季到海南、云南等温暖的地方过冬已是常态,特别是退休老人。&nbsp;&nbsp;</p><p>&nbsp;&nbsp; </p><p> 除夏季避暑和冬季避寒之外,不少城市上班族、包括部分退休者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乡间拥有一套田园小院。这种乡间小院,既可满足双休日、小长假、朋友聚会等需求;又可回归田园,回归乡土,回归自然,安顿疲惫的身体,抚平躁动的心灵。</p><p>&nbsp;&nbsp; </p><p> 不少城里人已经将这种田园梦变为现实。在一线城市,经济条件好的人会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去郊外买下一处环境清静优雅、空气清新、气温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度假、休闲、康养的房子。而在重庆,花几十万,一两百万,就有可能在郊外买到一套心仪的周末度假小院。这也是重庆人自身,包括外地人感觉重庆人生活幸福指数高的因素之一。</p><p><br></p><p> 这种乡间度假小院,一般有几个选择:一是距离不能太远,车程最好在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内;二是有山有水,植被茂密,环境清幽,空气清新;三是最好有一个小院,一块小地,有兴趣可种点蔬菜、水果、花卉,感受一下农耕文化、田园生活;四是海拔高度不要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了冬天冷,太低了夏天热,一般在700米~1000米左右为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去度假休闲。</p> <p>  重庆市郊某乡间小院。</p> <p>  就重庆而言,主城区有4条南北贯通的山脉,从东到西是明月山、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下。由这些山脉分出的支系山脉、山峰,如南山、玉峰山、歌乐山、圣灯山、天坪山、樵坪山等等,海拔一般在700米、800米左右,距离城区也不远,适合建设此类项目。但由于近年来采取了严格的四山保护管控措施,在这些地方修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p> <p>  而重庆北部川陕渝交界的大巴山脉,渝东南的武陵山脉,川渝黔交界的大娄山脉,环境条件都不错,但作为周末度假房距离又太遥远。&nbsp;&nbsp;&nbsp;&nbsp;</p><p> 因此,与主城相邻的涪陵、綦江、南川、永川等地,就成为类似度假产品的首选之地。如涪陵的大木花谷,南川的大观、天星沟,綦江的横山、古剑山,永川的黄瓜山等等。</p> <p>  涪陵大木花谷度假村。</p> <p>  南川大观欧式风格度假小区。</p> <p>  南川天星沟仿侗族风格度假房。</p> <p>&nbsp;&nbsp; 顺应这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九街集团创始人冉巍先生经多方考察选址,于2015年开始在綦江横山规划“清风场——山里的平屋小院”项目,2017年开始建设。项目意图引入乡建概念,为希望回归田园,体验农耕文化的人士打造乡间平层小院,既为城里人提供一个乡下居住空间,亦为城市人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p><p>&nbsp; </p><p> 近年来,吸引城市人、城市资本下乡,打造原乡旅游体验地,开展新乡土试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引导村民在原地就业,成为政府支持鼓励的方向。但类似项目尚处探索实验之中,成功案例还不多。</p><p>&nbsp;&nbsp; </p><p> 为了调研和支持重庆本土乡建项目建设与发展,2017年7月13日,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组织规划、建筑、设计、旅游、文化、乡建、民宿等方面的专家,专程到“清风场”召开调研咨询活动。</p> <p>  彼时清风场刚开始建设不久,但修复出的层层梯田,位于稻田中别致的售楼部,充满乡土味的环境景观,给专家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p><p> 调研咨询活动在清风场松林中一处大草坪召开。专家们认为,清风场作为一种乡土建设实验性探索,为希望远离城市喧嚣,回归乡土田园的人士量身打造贴近山野、享受自然的梦想之地,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这种项目在村落活化,乡村旅游,鼓励村民就地创业,促进农村产业更新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p> <p>&nbsp; 时隔近3年,笔者还随时牵念着清风场,不知建设进展是否顺利?产品是否被市场接受?方向和运营是否成功?</p><p><br></p><p> 今年6月26日,借端午节放假之机,提前与冉巍联系,偕家人一起上山,准备去清风场实地考察感受一下。</p><p> </p><p> 从渝北人和出发,约一个半小时到达綦万高速通惠收费站,出收费站后开始上横山,约半小时到达清风场。綦江横山属天台山风景区,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为了发展横山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推进乡村振兴,綦江区政府前些年就投资修建了上山的柏油道路。</p><p> 从高处向下看,上山道路蜿蜒曲折,呈之字形盘山而上,在大地上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远眺綦江东部新城区,开发建设的高楼林立,一座新城已经初具规模。</p> <p>  清风场地处横山中心区,海拔约970~1000米,这里四周群山环绕,满目苍翠。度假小院建在一片缓坡地上,项目规划范围约550亩,建设用地近200亩,规划的“青涧”、“听钟”、“羡云”、“揽夕”、“暮鼓”等乡院组团、民宿群以及各种配套设施分布在稻田、竹林和树林之间。</p><p>&nbsp;</p> <p>&nbsp;&nbsp; 进入清风场,首先映入眼目是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梯田,刚栽不久的秧苗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稻田层层向下,成为清风场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梯田过去已撂荒,公司进入后,化大力气将梯田培整、蓄水、犁田、栽秧。梯田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让城里人近距离体验农耕文化,也成为一处网红拍照景点。</p> <p>  梯田改造前后对比照片。</p> <p>  稻田中,轻质结构的售楼部小巧精致,轻盈舒适。</p> <p>  建设之中的乡建公园穿插于松林竹林之中,由若干开敝空间、林荫小道、交汇节点、休闲设施、田园景观构成。穿行其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p> <p>  规划的3000米林荫步道,现已建成1000多米,漫步其中,林木茂密葱郁,竹影摇曳婆娑,空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p> <p>  茂密的竹林 。</p> <p>  竹林中摆放的野外露天餐桌,在这里就餐又是另一番滋味。</p> <p>  “公社”食堂。</p> <p>  目前已建成入住的“青涧”住宅区,共建有160余户小院。为了达到小巷人家、左邻右舍的乡院效果,街巷空间尺度宽的地方两三米,窄的地方只有一米多,形成了纵横交错,曲径通幽的街巷空间肌理。</p><p> </p><p><br></p><p> </p> <p>  小院建筑多为青砖、黛瓦、坡顶、平脊、平层,外墙为大白、土黄、中灰3种简洁色彩,房屋表面质感粗砺,透露出乡土建筑原生气息。难能可贵的是,大量墙体、门头、梯步、地面用搜集的老砖、老条石、老石板建造。选用老旧建筑材料费力、费钱,还费时,设计建造者对清风场建筑与环境总体品质和风格的追求把控,在这些地方得到充分体现。</p><p> </p> <p>  院落的街巷、节点、墙边、坡地,配置的植物景观小品缤纷多彩,亲切宜人,赏心悦目。</p> <p>  走在院落小巷里,左邻右舍抬头不见低头见,过不了多久业主都成了熟人朋友。大家在一起串门、喝茶、约酒、打牌、聚餐、钓鱼、摄影、唱歌,组织各种活动,甚至做了什么菜品还给邻居端一碗。业主相互之间无遮无拦的邻里关系,恍惚又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街老巷街坊邻居的生活情景。</p> <p>  “社员”的标配草帽。</p> <p>  为了鼓励、强化这种乡亲邻里关系,清风场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每年农历节气举办活动,栽秧、搭谷、杀牛、宰羊、采摘、包棕子、分新米等等。清风场还以村委会名义,发动业主开展“订一只山羊,扶一户农家”、“订一袋谷米,扶一户农家”等助农活动。清风场的业主们都乐于以公社社员、乡村村民自称,共同的身份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和感情。大家时常因活动聚在一起,谈笑风生,相互交流,不亦乐乎。</p> <p>  清风场民宿院落位于梯田之下,与“青涧”小院相邻。民宿院落有50多套小院,房屋和空间设计布局与“青涧”小院基本相似。民宿采取业主购买后委托公司运营模式,有30余套小院为业主自己居住,另有25个小院由业主委托经营。民宿今年5.1试开放。</p> <p>  遍布清风场宅院、田间、林间的石阶、小道均用老石板铺砌。乡间小道留下了岁月磨砺的痕迹和沧桑,还原了真实的乡村风貌。行走其间,不禁会啍出民谣“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曲调。</p> <p>  </p><p> </p><p> 清风场总策划者冉巍曾培育、打造了以时尚、潮流、炫酷的年轻消费为主要客群的“九街”,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网红。清风场启动后,他将自已对乡院的理念追求和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倾注入于设计建设全过程。几年时间里他风里来,雨里去,和村民、业主混熟了,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光头村支书”。</p> <p>  清风场还在建设之中。乡建公园、平房小院、民宿群落3大主体,除民宿组团已经建成外,乡建公园、平房小院还在分期建设之中。各种休闲健身娱乐设施,如网球场、篮球场、书屋、食堂、童趣园、林中步道、林间茶舍、星空露营场地、氧舞台、K歌欢唱林、钟楼、鼓楼等等,有的已经建成,有的还在建设之中。可以预料,所有规划设计项目建成之后,清风场应该呈现出更理想、更美好的效果。</p><p> 期待之中……。&nbsp;&nbsp;</p> <p>  何智亚 文/图 (有几幅照片取自网络)</p><p> 2020年7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