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观察对象:李佳硕、马沁珂、王昱梵、李金恩、王靖媛、王语晴</p><p>观察时间:6月29日</p><p>观察地点:娃娃家</p><p>观察人:周桂花</p> <p> 伴随着欢快的入园音乐,晨间区域时间到了,娃娃家里也迎来了今天的小主人——李佳硕和马沁珂。</p><p>“我饿了”马沁珂说完就去柜子里寻找可以做饭用的蔬菜。</p><p>“别急,爸爸给你做饭,马上就好了!”李佳硕说完就开始忙碌起来,</p><p>“你得先洗手,像这样!”马沁珂说完,俩人一起去厨房的水池边洗手,开始了厨房里的忙碌。</p> 行为描述 <p>“我去抱孩子了”马沁珂说着从餐桌位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床上抱起布娃娃走到李佳硕面前。</p><p>“快坐下吃饭,放学了爸爸带你去吃好吃的”李佳硕边说边把餐具和食物摆放在餐桌上</p><p>“哦,我要去上学喽!”马沁珂将娃娃放在床上,小碎步跑着坐到了餐桌前,李佳硕准备好食物给马沁珂当早餐,俩人还给妈妈和姐姐留出来了食物。</p><p><br></p><p><br></p> <p> “哗啦”一声,在他们摆餐具的时候,一个餐盘从手中滑落,</p><p> “你那盘子掉地上了,让别人怎么吃啊?那多脏啊?”李金哲听到盘子掉在地上后转头对着他俩大喊。李佳硕听完没有反应,继续在厨房做饭,马沁珂听到后站在原地愣了5.6秒钟,看了看手里的盘子又看了看李金哲,眼珠转了一圈,对着李金哲翻了个白眼🙄️,然后转身把盘子放在厨房的桌子上就去找李佳硕了。</p> <p> 在接下来的四分钟时间里,水果、饮料、甜点不断被摆到餐桌上,就在俩人准备食物的间隙,马沁珂跑到李佳硕身边,指着电话对李佳硕喊。“爸爸,来电话啦!”</p><p> 李佳硕慢慢转身,走到电话机旁“喂,哦,好的知道了,挂了吧!”说完放下了听筒,转身对马沁珂说“。 一起出去玩”边说边走到餐桌旁准备用餐。</p> <p>随着时间的推移,娃娃家里的人越来越多,先是王昱梵来到娃娃家里洗刷、做饭、收拾餐具,期间并未和周围同伴进行互动。玩了四分钟左右她径自走出了娃娃家,到益智区拿起了一个玩具。</p><p>后来,王靖媛和李金恩分别来到了这里,俩人继续了昨天的聚餐游戏,拿起饮料一边干杯一边吃着披萨🍕。</p><p>王语晴、朱成珊、袁歆然、蒋天雨先后来到这里,几个小朋友都是各忙各的,偶尔因为使用工具产生一两句对话。</p> <p>“孩子生病了,赶紧吃点药”李佳硕的声音从娃娃家的小床附近传来,只见床上摆满了小碗和水果,马沁珂拿起小勺子一勺一勺的给躺在床的娃娃喂东西。</p><p>“算了,我们还是带孩子去看病吧!”李佳硕提议,</p><p>“好的”马沁珂爽快地回答,然后抱起娃娃。</p><p>“让我来抱吧!爸爸力气大”李佳硕说着抱起了马沁珂手里的娃娃。</p><p>俩人走到电话机旁,李佳硕拨打了电话,并与电话中的人交谈起来“对呀!孩子生病了,怎么办呢?好的,吃了药了,知道啦可以啦!”说完,挂掉电话把孩子放在马沁珂手中,然后俩人抱着娃娃回家了。</p><p> </p> <p> 伴随着晨间活动结束的提示声,娃娃家里的孩子们快速的收放着各种物品,边放东西边说着“物归原位”,一分中的时间里各种食物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餐盘、勺子等餐具也整齐地放到柜子里,厨房的各种用具也有序的悬挂在了墙上,忙碌的清晨结束了,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活动。</p> 分析评价 <p>1.从社会领域的发展来分析,</p><p>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定位易受到环境、同伴的影响,马沁珂小朋友在提出抱孩子的时候,可以看出她把自己是定位在“妈妈”这一角色上的,但由于没得到李佳硕“爸爸”这一角色的正面回应,又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在李佳硕说完放了学给你买好吃的后,她又欢快的说“我要去上学”。而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她的角色又转换成了妈妈,照顾孩子、喂药等一系列行为可以看到她在角色扮演时认可这个角色。前后角色的转换中,马沁珂并没有执着的去纠正或者辩解。</p><p> 除此之外,可以看到,小班幼儿的活动以平行活动为主,互不干扰,在娃娃家这一个领域内,有两条甚至三条故事主线,李佳硕和马沁珂的家庭故事、李金恩和王靖媛的聚餐故事主线、其他小朋友的忙碌等,虽然同在一起,相互之间没有交流,但不妨碍孩子们的自主活动。这是小班幼儿活动的典型表现。</p><p>2.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可以看出幼儿的以下特点:</p><p>一是模仿性强,在李佳硕的厨房做饭和给马沁珂呈饭时用铲子铲、将餐盘放在桌上然后用平底锅往盘子里倒食物、边呈食物边说给妈妈留出来等等这些行为可以看出孩子对成人行为的临摹,但除了模仿外孩子也有自己的创造性在里面,比如在抱孩子去看医生时,他会用“我来抱孩子吧,爸爸力量大”来说服同伴,这就是孩子在行为模仿中自身个性与情感的表达。</p><p>二是幼儿思维的“拟人性”特点,从李佳硕的“乖,放了学爸爸给你买好吃的”到马沁珂给宝宝喂药,他们在与玩具材料互动时会无形之中把它们也当成人,当成与自己一样会说、会动有思想的人。</p> <p><br></p><p><br></p><p>二、从语言领域角度出发,可以看出马沁珂的倾听做得不错,从餐盘掉落听到李金喆询问后她的一系列表情和反应都可以看出,她在听到对方的意见后,内心活动较为丰富,这与她的认真倾听密不可分。</p><p> 而在活动中另一位小朋友李佳硕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尤为突出,互动中他金句频出,马沁珂一直在跟随着他的活动思路,从开始做饭到接电话、看病,活动的发展基本以他的意志为转移,这与他的完整表述和联想说话有很大关联。</p> <p><br></p><p><br></p><p>三、健康领域方面:通过观察,首先,可以明显看出,小班下学期的幼儿,精细动作较上学期进一步提升。马沁珂小朋友拿勺子喂药的动作,是小班幼儿健康领域的重要发展目标;其次,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从接收指令到收放整齐,仅一分钟的时间,除了幼儿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外,多人在同一区域内同时收放物品,没有产生碰撞和争抢,也可以看出幼儿的手眼协调和互助合作能力的进步。</p> 教育建议 <p>一、关于区域规则和幼儿规则意识。</p><p> 根据班内区域规则,娃娃家的活动人数是6人以内,在本次活动中,明显人数已经超出范围,但幼儿并未意识到,这与平时的教师引导和幼儿遵守规则意识培养有关,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环节,我与孩子们一起探讨</p><p>二、关于物品收放整理。</p><p> 孩子们的收放虽然整齐迅速,但也有遗漏的地方,娃娃家的床铺上凌乱的衣服就在提醒大家注意物品的收放,在和孩子们的互动分享下提示大家收放物品完毕后要检查一下。</p><p>三、关于区域间的分割和互动</p><p>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不同区域的干扰较为明显,建构区幼儿对于娃娃家的影响尤为明显,除了强调区域的分割外,提醒幼儿遵守区域活动规则,维护秩序也很重要,互动的前提是不影响别人的活动。</p><p>四、区域材料的投放与更新</p><p> 通过此次观察,我发现娃娃家的食物多数残缺不全或者已破旧开裂,听诊器和针管也找不到了,后期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孩子爱护玩具,在以后陆续投放相关的玩具和材料。</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