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旭光文宣队的一点回忆(蒋良淑)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文旭光之三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55, 138, 0);">蒋良淑</span></p> <p>  1966 年快到年底时,大队领导决定排演歌剧《白毛女》。党支部书记蒋洪纯说:我们俱乐部以往的文艺演出还可以,也排过“智取威虎山”的折子戏,但那是小节目,这次我们要排演《白毛女》全剧,大家要鼓足干劲,不要怕,一定要演好,相信大家也一定会演好。</p><p> 接着就物色组建了《白毛女》演出人员,陆一青扮喜儿,我扮杨白劳,蒋惠卿扮张二婶,蒋洪天扮大春,蒋良友扮老赵,蒋耀田扮黄世仁,蒋小芳扮黄母, 蒋良贵扮穆仁智。</p> <p>  乐队由华福师负责,蒋洪乾、蒋森桂协助,蒋载龙学司鼓,蒋正仁学笛子、胡琴,蒋正华学大钹大锣,蒋德福、蒋天富 学胡琴吹打。华福师功不可没,他懂道教佛教音乐,深谙婺剧音乐及戏曲,虽年 届古稀,仍与蒋洪乾、蒋森桂等人不辞辛苦,不计得失,把年轻人培养成能担当 后台鼓乐队的人。</p><p> 训练中,蒋洪纯要到场开门,他也会吹一下笛子,有文艺细胞,排练中还要把关,并掌握大家的情绪。排练中,时任团支书的蒋正茂、蒋正福都是逢场必到,退场最迟的。</p><p> 除夕夜,最后一场彩排下来,大家心中都没有底,怕正式上演时演砸。正月初一夜,黄田畈公社人民大会堂挤满了人。我们这些上台演出的人都很紧张,蒋洪纯等领导一直对我们说:别紧张,放松,放松,别怕,我们会成功的。</p><p> 大幕拉开,乐曲声中喜儿亮相,台下顿时肃静,随着歌声掌声也响起来了。台上人演的很认真,台下看的人也很认真,很安静,那时没有电子音响,那个静字无法形容。我们成功了,那个高兴劲就甭说啦!</p> <p>  许庆贤是个很有文艺细胞的小青年,那时他在千祥供销社工作,把旭光文宣队介绍到千祥公社下东陈大队演出,接着到看戏很文明的马墅大队演出。随 着知名度的扩大,还应邀到大阳公社上安恬大队、本公社的平坞大队、南溪公社南溪大队、王坎头市基,洪塘公社的洪塘、肖塘大队,以及义乌县的雅治街等地演出。</p><p> 1967年底,大队领导又决定排练《沙家浜》、《智取威虎山》两部革命样板戏 的婺剧版,由蒋桢南执导。《沙家浜》一剧中,陆一青演阿庆嫂,蒋树银演郭建光, 蒋凤仙演沙奶奶,许庆生演七龙,我演胡司令,蒋耀田演参谋长,蒋良贵演刁小三,蒋良土演刘副官。《智取威虎山》一剧中,蒋桢南扮杨子荣,蒋洪天扮参谋长, 蒋树银扮李勇奇,蒋凤仙扮常宝,我扮座山雕,蒋耀田扮大金刚,蒋良贵扮栾平。 这两部戏我们也演得不错,深受好评。</p><p> 旭光文宣队受邀到外地演出,都能在演出地附近引起轰动。我们到外地演 出也很辛苦,即使刮风下雨飘雪的恶劣天气,都要推着独轮车装上道具,走路前往。到千祥下东陈那次是大雨后,到南溪是下大雪,道路泥泞,那时穿的多是解放鞋,穿雨鞋的很少。演出结束当晚还要赶回来,难能可贵的是华福师,他年纪大,个子瘦小,也与我们一起走路来回,从不计较。我们去外地演出,晚饭吃的 是百家宴,每家农户招待几位演出人员,演出结束吃各家送的粟米糖作点心,大 家说说笑笑摸黑回家。</p><p> 往事不再,回首过去,也是一种享受。俱往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