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在接下来这三集,侯老师想带你考察游览开封的古城墙。开封古城墙是国宝级文物,1996年11月由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p>开封现存的是明清时期的古城墙,若论规模,它排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南京城墙,但是开封地下城摞城,并且层层迭迭摞了六座城,从唐朝末年历经宋元明清,跨越了1400多年历史,这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p><p><br></p> <p>1</p><p>大梁门古城墙遗址博物馆位于开封大梁门北侧,展览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古马道遗址,这是当年考古发掘留下的大方坑。</p><p>图示:</p> <p>站在方坑边,你可以看到一处清朝中期古马道遗迹。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有一段保存完好、人行道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50厘米深处,又有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更为久远的古马道。三层古马道上下层层相叠,真切展示了开封城下“城摞城”的奇特景观。</p><p><br></p><p>四周布满图片,介绍开封城做为八朝古都的历史沿革。</p><p>图示。</p> <p>值得观看的还有微型全景电影《古马道》。</p><p>截图:</p> <p>第二部分是攀登城墙,这一段城墙从大梁门至万岁山,长约6公里,沿途可见多组塑像,反映宋代兵将防卫守城的战争场景。</p> <p>在大梁门至金耀门沿线,设立了AR增强现实导览互动系统,内置故事线及人物IP的引导,让游客在互动游览的过程中,了解宋朝武备知识及开封城墙故事,实现人、景、物的多维度实时交互体验。</p><p>图示:大梁门AR导览系统。</p> <p>第三部分是参观重建一新的大梁门城楼,图示:</p> <p>特别提醒:观看微梦大梁全景电影。</p> <p>2</p><p>西方有句名言:“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还有建筑在说话。”这里赞美的正是历史文化建筑的不朽和伟大。</p><p><br></p><p>侯老师非常欣赏这句西方名言,可是开封的古城墙历尽沧桑,满目苍夷,沉睡了千年。尽管采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运用全景电影、AR导览,力求给游客以沉浸式体验,但我们依然感到意犹未尽,依然会有许多问题和困惑。</p><p><br></p><p>而当我们攀上城墙,沿着长长的栈道努力探访的时候,古城墙却象一个沉默的老人,三缄其口,始终不肯说话。</p> <p>无奈之下,侯老师决定来一次穿越之旅,亲自回到千百年前,向那些经历过开封城墙兴衰的古代先贤求助,请他们讲述开封古城墙背后的故事。</p><p><br></p><p>可是问题又来了,开封城的历史实在太漫长了,如果从夏朝的都城老丘开始计算,就有4000多年历史。从(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建都大梁城开始,已有2384年历史,从唐代末年李勉将军创建汴州城(公元581年)开始,也有1439年历史。如果要把这些古人一一列举出来,至少得有一个几百人的名单。</p><p><br></p><p>经过反复思考,侯老师圈定了下面三个人的姓名,并且注明了采访理由。</p><p><br></p><p>1.唐末的李勉将军:汴州城的创建者。</p><p>2.宋朝的宗泽将军:汴京城的保卫者。</p><p>3.明末的李自成将军:开封城的毁灭者。</p><p><br></p><p>好吧同学们,开始行动吧,现在就请跟随侯老师来一次穿越时空的历史采访。</p> <p>3</p><p>侯老师采访的第一站是飞往西安,因为那里曾是唐朝的首都,当时叫长安。李勉将军晚年在那里任职、退休,直至终老。</p><p><br></p><p>在西安郊区一座古朴的小院里,侯老师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勉将军。李将军仍是一身戎装,身姿挺拔,眼神炯炯,英姿不减当年。握手之后,侯老师与李勉将军进行了一番对话……</p><p><br></p><p>侯老师:李将军你好,端午节快乐!我是来自河南的侯老师,退休以后我迁居开封市生活,听到了很多关于你的故事和传说。最近我研究开封古城墙课题遇到不少困惑,今天是专程来向您求教的。</p><p><br></p><p>李将军:好的,我看过你写的《侯老师带你游开封》的系列文章,比如《龙亭原来不是亭》、《千年不变中轴线》等等,我觉得你写得不错,文章引入入胜,而且有自已的思考。我愿意接受你的采访。</p><p><br></p><p>侯老师:史书记载说:您少年好学,勤读经史,立志以诚信为本。史书上记载了您的许多故事,尤其是您青年时期”以信埋金“的事迹,在民间流传很广,这对现代中国的青少年加强诚信教育十分有益,因此,请您先从这里讲起好吗?</p><p><br></p><p>李将军:好的,我出生于皇帝的宗亲家庭,曾祖父是唐朝时的郑王,曾任宰相,父亲当过四个州的州长。可以说我是个官二代,也是富二代。但是我父亲以严厉干练著称。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我从小就懂得了诚信是立身之本的道理。</p><p><br></p><p>记得那一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一个书生旅居于宋州(今河南商丘)。当时我在外求学,和这个书生同住在一家店里。没过多长时间,我们两人相交甚欢,就成了交心的好朋友。</p><p><br></p><p>没想到不久之后,书生患了重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告诉我:他家住在洪州(今南昌),本来想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但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他说我是他最信赖的朋友,于是从口袋里把一百两金子交给我说:你为我处理完后事,剩下的金子就送给你做为报答”,说完他就去世了。我为他办理了后事,并且把剩下的金子放在坟墓里一同埋葬了进去。</p><p><br></p><p>几年以后,我考取了功名,担任了开封县县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不停地打听寻找书生的行迹。到了宋州,才了解是我为书生办理了后事,于是专门赶到开封向我表示感谢。我把书生的兄弟一行带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还给他们。后来史书上就有了李勉埋金的记载。</p> <p>此时的李将军语气平缓,仿佛在讲述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平凡故事,这使我更添敬意。</p> <p>4</p><p>侯老师: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大家都认为您是现代开封城的创建者。您当时主政开封,担任永平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你能否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况吗?</p><p><br></p><p>李将军:好的。我生活的年代是唐朝末年,当时的皇帝是唐玄宗,他执政的前期还不错,是所谓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但是后来就不行了,皇上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只顾着跟着那个杨贵妃happy,结果导致了“安史之乱”,连首都长安都被叛军攻陷了。在唐玄宗逃往四川之后,他儿子李亨接替皇位,是为唐肃宗。开封在唐朝的时候称做汴州,我就是在这时期出任永军节度使兼汴州刺史的。</p> <p>侯老师:当年你创建汴州城是出于什么考虑呢?或者说,您建城的出发点是什么呢?</p><p><br></p><p>李将军:这个问题很重要。当时安史之乱”发生后,位居中原腹地的汴州城成为各地军阀争夺角逐的战略要地。进入晚唐,汴州常以10万大军驻守,成为重要的“王室藩屏”之地。汴州扼东南漕运之咽喉,成为黄淮之间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地区行政中心。唐朝当局深感汴州重要,因此下令让我重修加固。</p><p><br></p><p>侯老师:那么,您是怎样修建汴州城的呢?用我们现在的专业术语就是:您建城的规划和设计思路是什么呢?</p><p><br></p><p>李将军: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我开始主持修筑新汴州城,工程历时两年多完工。我的规划设计主要有四个要点:</p><p><br></p><p>第一,扩大城市面积,加固城墙。城墙的周长达到了28里,形状呈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稍短,开设城门7座。</p><p><br></p><p>第二,把我的办公场所——节度使衙署设在城内北部,周围筑起周长约4里的城墙,听说后来成为五代及北宋王朝的宫(皇)城所在地。</p><p><br></p><p>第三,设计了城市的中轴线:从节度使衙署正门一直向南贯通全城,成为城市框架的主干。据说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p><p><br></p><p>第四,首次把汴河圈入了新城之内,这样就可以把全国各地的粮食物质直接运入城内,保证政府,军队和民众的需求。</p> <p>侯老师:太好了!您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将军和州长,而且是一个优秀的城建大师!1400多年历史证明:您当时的规划思路非常重要也非常先进,可以说具有超越千年的战略性和前瞻性。</p><p><br></p><p>现代考古发掘表明:今天开封城的下面压着六座城,按朝代依次是清明元金和北宋,与你创建的汴州城形成了城墙摞城墙、道路摞道路、皇宫摞皇宫的世界奇观。大家一致认为:做为开封城市千年格局的奠基者和首创者,您是当之无愧、功不可没!</p><p><br></p><p>李将军:我只是忠于职守,做了应该做的事,大家过奖了!不过历史真是神奇,后世竟然城摞城,这种结果却是我当年不曾料到的。</p><p><br></p><p>侯老师:这次我带来二组照片,一组是顺天门遗址的照片,一组是“大梁门城墙博物馆”的照片,请您老过目。</p><p>图示:城摞城遗址。</p> <p>侯老师:近年来,城墙马道相摞的遗址也被发现。考古工作者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发掘一条晚清时期的古马道遗迹,并在其下深约1米处,又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人行道和清晰可见的古马道遗迹。</p><p><br></p><p>在第二层古马道下约0.5米处,又发掘出一条砖层腐损严重、使用时间较长、年代久远的古马道。在相距1.5米的厚层内,三层古马道层层叠压,也构成了“城摞城”现象的标志之一。</p><p>图示:古马道遗址。</p> <p>李将军:真是不可思议!我在汴州工作了八年,对汴州城印象很深,也很有感情。找机会我一定重回开封实地考察,看看我一直魂牵梦饶的汴州城,看看城摞城,宫摞宫,马道摞马道的历史奇观,也看看今天开封城市的崭新面貌。</p><p>图示:大梁门夜景。</p> <p>本集结束,谢谢您的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