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颗反哺大地的“种子”

万方乐奏

<h3 style="text-align: left;">——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说起</h3> 庚子新春,突遭疫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目前,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超1000万,累计死亡人数超50万。 病毒在全世界肆虐,从刹住中国人过年出游的步伐,卷走春节的欢乐气氛,到全球经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球流动性被迫按下“暂停键”,疫情已然改变了世界。 我们来比照两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数据: <p>疫情爆发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迅速展开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在春节期间以及节后一段时间,通过交通管制、取消聚集活动、延长假期、延迟复工等措施来控制疫情发展,爆发态势很快得到遏制,群体阻断效果明显。截至7月1日,我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0087例,战“疫”取得阶段性巨大胜利。</p> <h1><b>一、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关键</b></h1> 从我国抗击新冠疫情的做法来看,我们是依靠人民群众下好了抗疫的“全国一盘棋”,广大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自觉配合疫情防控斗争大局,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基础性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齐心协力与病魔展开搏击,展现了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div>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地反应迅速,各式各样的抗疫方式温暖人心。</div><div>全国各地随处可见“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既一针见血地讲述了疫情的严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达了疫情防控的必要性,许多人在朋友圈晒宣传标语,这看似无情的背后,却凝聚着真心实意。</div> <p>乡村喇叭像“震天雷”,刺耳却悦听。村干部带浓浓方言味道的直白贴心话,虽“听上去不好听”,却将防疫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村民群众,呼吁减少串门,戴好口罩。“刺耳”的话语饱含着殷切希望。</p> 封锁村道像“拦路虎”,可气却可爱。村道用砖块、竹子、宣传牌阻隔,各村干部、热心村民在村庄各要道设卡拦截,禁止一切外村人进入,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巍峨气魄。这样简单粗暴的封村之举,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捶胸顿足却无可奈何。此举措可预防人员流动,防患于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村里人安全。这“可气”之举是何尝不是防疫的“可爱”之举? 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线。为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安全防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全力以赴、不怕繁难,强化网格化管理,实施地毯式排查,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毫不放松“测体温、做消杀、清垃圾、搞卫生”,耐心细致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千方百计解决居民的生活难题,在一点一滴的辛劳与坚守中,牢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许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辛苦奔波在城市的角落,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用勤劳的汗水服务千家万户,肩负起疫情防控的后方工作。 手抄报、黑板报,一笔一画都表达出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面对疫情,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广为世界惊叹。疫情之下,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参与防控、发挥作用,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构筑了一张防疫天罗地网。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高效的治理能力、彻底全面的群众防线再一次塑造了抗击疫情的中国奇迹,不仅有力维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更阻止了疫情向世界快速扩散。 <h1><b>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h1> <div>让我们撷取几个历史镜头:</div>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农民迫于残酷的剥削压力进行起义,虽没有取得胜利,推翻秦朝的统治,但是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清朝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压迫和剥削,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了历史发展的结局。 “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伟大的群众运动。它的历史向人们生动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普通、最基本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从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运动开始,发展到6月3日以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进入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三罢”阶段。各界广大群众的斗争,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斗争,对运动直接目标(罢免卖国贼、拒签和约)的实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长征路上,在国民党上百万重兵、十几倍于己的围追堵截和极端艰难、险象环生的困境中,红军为什么总能不断地、奇迹般地绝处逢生,取得“三军大会师”的辉煌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央苏区和沿途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 在红军贴近民心的宣传动员和亲民爱民的行为感召下,群众对革命的胜利也充满信心,对广大指战员充满了深厚的情谊,从而对红军给予了极大关怀和无私帮助,谱写了党同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动人篇章。可见,广大群众尽心竭力的拥护,正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之一。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我华东、中原、华北解放区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博击的结果,展现了人民战争强大的生命力战斗力。淮海战役我解放区出动支前民工534万人,担架20.6万副,出动88.1万辆小手推车,运粮9.6亿斤,弹药30万吨,输送伤员9.8万人,动员10万子弟参军参战。陈毅元帅讲到淮海战役时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广泛流传: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手推车推出来的。 解放区的人民群众支前流传的民谣:“最后的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人民群众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我国的改革进程以来,中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光辉岁月。40多年来,我们历经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探索,从无到有构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不断进行完善,扭转了文革的动荡混乱走向依法治国并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中国的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成就不可磨灭,而这巨大成就的获得依靠的根本力量是什么,主体是谁?是广大人民群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40多年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充分肯定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的根本力量。 砥砺前行99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不断壮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99年来,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h1><b>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一颗反哺大地的“种子”</b></h1> 在田间地头问收成,看厨房灶台问伙食,坐火热炕头拉家常……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大江南北,把人民当亲人,同群众交朋友,把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挂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赤子之心”的真情流露,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民奉献的真实写照。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白衣战士,还是一位拥有六十多年党龄的资深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鲜红的党旗,他动情地说:“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党员站出来的时候!”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和他的团队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他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从广州到武汉到北京再回到广州,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在科学救治和科技攻关两条战线上挑重担、打先锋。 57岁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妻子被感染隔离,却瞒着全院医护人员,率领600多名白衣卫士冲锋在前,与病魔争抢时间,在疫情阻击战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张定宇前不久向媒体公布了自己从健步如飞到步履蹒跚的真相,他用渐冻的生命在疫魔中托起信心与希望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 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更是考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特别“大考”。党群携手共克疫情,无论何时何地,在“抗疫”的战场上总能看到党员的身影。前方奋战的医护人员里有党员,后方守护的执勤者里有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无数在“战疫”一线的党员用行动印证的誓言,各基层党组织主动担当尽责,在这场“战疫”中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这首革命歌曲《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是根据毛泽东写于1945年的《关于重庆谈判》中的一段话改编成的。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种形象比喻,要求共产党员像“种子”一样,在人民当中“生根开花”。毛泽东同志当年把人民群众比作“土地”,把共产党人比作“种子”,“种子”要发芽、吐穗、结实,一刻也脱离不了“土地”。可谓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感召和激励着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去奋斗和奉献。 要做一名合格的甚至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要发扬“种子”精神,要视人民群众为“土地”,一颗种子只有沉入土壤才能汲取营养,然后生根、发芽长成苍天大树。而这颗“种子”的初心不仅仅只是想要长大成材,它的志向应该是扎根固牢土壤,用四季的轮回反哺滋养它的这方热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应该有这样的初心和志向,并且一直保持不变,立志做一颗反哺大地的“种子”。 群众是根茎,是海洋;个人是树叶,是滴水。联系群众如鱼得水,脱离群众如树断根。我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我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 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和活动中,我们的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我们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根植于思想和行动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引导党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推进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全面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