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公元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号召铁道兵抢修贵昆铁路。铁道兵五师和铁道兵七师奉命承担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铁道兵七师于当年三季度从广东省移师贵州省水城县。为了抢修贵昆铁路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铁道兵七师扩编,由原四个团扩编为五个团。每个团由四个营扩编为五个营。每个营由四个连扩编为五个连,还有一个汽车连,一个机械连,一个修理连,一个仓库连和一个卫生队。 铁道兵三十五团于当年四季度成立。团营连从全师各团抽调干部战士组成。团部驻水城县德坞区政府。我由三十二团四营十四连,调入三十五团二营六连,连队驻德坞附近的杨柳井隧道约一华里的山窝里。那时三十五团没有战士演唱组,更没有战士文艺宣传队。不过每个连队都有一个约有十名战士组成的连队战士演唱组。我们六连演唱组有十来名战士组成。演唱组的设备比较少,只有两把二胡、两把京胡、一把秦琴、一把月琴、两支笛子、一面大铜锣、一面小铜锣、一面小鼓、一套铜钹、一对铜碰铃、一台手风琴等。演唱组创作排练并演出小快板,小演唱,小歌舞,小话剧,小合奏等节目,在本连队的俱乐部为干部战士演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四年的四季度,铁道兵三十五团在德坞,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文艺会演。参加这次会演的有全团二十八个连队演唱组的几十个节目。二营六连演唱组有两个节目参加会演。一个是余华作词,广东韶关战友六连统计员陈少夫作曲的《战斗在乌蒙山》和余华创作并主演的小话剧《指导员与调皮兵》。参加《战斗在乌蒙山》演出的是江苏丹阳县的战友高荣发和汪金泉:江苏徐州市的战友薛培宗:武汉市的战友张直仁和况育民:黄石市战友余华和伍箴生。《指导员与调皮兵》由余华演指导员,张直仁演调皮兵。记得二十岁的我演指导员穿的是当时六连指导员李有玉佩戴中尉军衔的服装,一登台掌声雷动,令人羡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五年,贵昆铁路贵州段基本建成通车之后,三十五团奉命进驻云南省禄丰县,抢修贵昆铁路云南段。团部驻禄丰县的小德庄区政府。铁道兵七师驻地是禄丰钢铁厂。师政治部要求三十五团组建七师政治部行军鼓动组。这个鼓动组由十人组成。组长是广西五九年入伍的战友项郁才,副组长是六三年入伍的黄石市的余华,组员有南京市战友李本善,李希民,丹阳县战友汪金泉,沈阳市战友王有利,武汉市战友毛志刚和孙德明及刘复兴。当时鼓动组在禄丰火车站附近的一顶棉帐篷里安营扎寨。鼓动组的任务是为从贵州来云南的部队,路过禄丰火车站时进行鼓动演出。期间,云南省昆明市的采茶文工团到禄丰县为铁道兵七师进行慰问演出。我们七师政治部鼓动组在禄丰火车站的货场的舞台上与他们进行了一次会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昆明采茶文工团演出了系列的慰问铁道兵七师官兵的节目,我们鼓动组演出的是受到周恩来总理赞扬的优秀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和由师政治部文化干事聂晓甫作词,文化科长王宝玉作曲的《四部毛选一杆枪》及几个小型歌舞节目。演出受到了部队和驻地老乡的好评。台下的工人农民观众热烈鼓掌,高呼:"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的声音,在禄丰火车站的夜空中迴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铁道兵七师的五个团和机械营、修理营、汽车营、给水营、通讯营和医院等单位,全部从贵州移师云南以后,鼓动组的历史使命完成了。七师政治部宣布解散鼓动组,全体组员各自回原单位。我回二营六连后任副排长、排长三个月后便调三十五团政治处青年股任干事,是当时只当三年兵就成为正连职军官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七年,铁道兵三十五团没有宣传队。从禄丰县进驻云南永仁县,驻地是迤沙拉区域内的一个山岗上。一九六八年正式成立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由河南六一年入伍的战友郭庆堂担任,队员中有六三年入伍的汪金泉、刘复兴、毛志刚、王有利等战友,其他队员以六八年入伍的杨恩金、黄济银、郭华兴、谭勇等约二十名战友组成。这时宣传队主要是创作排练去为驻金沙江沿岸的五个营,二十八个单位,演出部队的英雄事事迹和当时的红色歌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九六九年,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后,铁道兵三十五团从云南永仁县转战襄渝铁路,团部驻四川省渠县三汇镇中学。宣传队也隨团部驻三汇中学。宣传队历经贵州、云南、四川、青海四省。70年代驻四川省渠县三汇中学时是宣传队最鼎盛的时期。那时宣传队可谓鸟枪换炮了,乐器在原来的二胡、京胡、扬琴的基础上添置了大号、小号、薩克斯、铜笛和黑管等乐器。还去特招了一批有说拉弹唱天赋的人才。如重庆市的手风琴手缪世铭、提琴手缪世聪、女演员马珈、巩伟、余明秀、何国萍、周淑琼、李肖梅、山东省青岛市的宋辉、四川省邻水县的王爱萍等。从此宣传队可以上演《智取威虎山》、《沙家滨》、《红灯记》、《江姐》等剧目,基本上达到了地市级文艺宣传队的水平。精彩的节目,深受我部广大指战员和四省份驻地的乡亲们的广泛青睐和热烈的追捧,起到了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英雄铁道兵,宣传军民鱼水情的民好效果。铁道兵三十五团政治处宣传队功不可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令人难以忘怀。一九七零年的春天,铁道兵七师新兵三团去福建省征兵,团长兼政委是三十一团的副政委刘自九,我是政治处唯一的干事。去厦门市的同安县了解征兵进展情况时,巧遇了三十五团副团长张森林的老战友,厦门守备区副令员麻善管将军。当年底,三十五团政委刘忠恩和张森林委托去厦门特招文艺人才。麻副司令员在原三十一军的军部高干别墅的家中与一位军务部长接待我,共同磋商敲定十多位文艺人才参军事宣。我已电报请团部火速汇款,以便购买火车票,带这批文艺人才回部队,为宣传队增添新生力量。当天晚上,麻司令突然告诉我:有人将你们特招文艺兵的事,上告总参了,福州军区通知:这批文艺人才你不能带走了。我只好无功而返。这件事成为当年铁道兵重视军旅文化的美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时正逢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在厦门慰问陆海空军官兵,演出话剧《海空雄鹰》。麻副司令员让我陪他连看了两场演出,使我欣赏了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的精彩表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回程时,麻副司令员亲自用他的专车送我到厦门火车站并让我代他向刘忠恩政委和张森林副团长送龙井茶叶和铁观音茶叶并向老战友和奋战在襄渝铁路线上的铁道兵问好,祝早日建成通往祖国大西南大动脉,使我领略了革命老前辈的真挚友谊和家国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铁道兵奉中央军委命令,改工程局前夕,三十五团政治处战士宣传队宣布解散,队员们分别回到连队任班长或排长等职务,女队员一般去团卫生队当卫生员。后来都退役分赴全国各地建功立业。我作为宣传队(鼓动组)的老队员在宣传队还驻三汇中学时,我创作过《风枪手之歌》和快板书《哥俩练刺杀》。我虽然在宣传队的时间不长,但对宣传队情有独钟,我总认为铁道兵三十五团政治处宣传队,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上的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是一支精悍的文艺轻骑兵。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仍然记忆犹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下图为他们与宣传股长陈兰香干事陈家瑞在三十五团团部机关驻地四川渠县三汇中学校园内的合影留念注:三十五团宣传队的前身是1965年在贵州省水城县成立的政治处演出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下图为《智取威虎山》剧照 杨子荣(李培龙饰)少剑波(杨恩金饰) 照片均由队员卜郁章珍藏提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下图2016年宣传队战友萍乡聚会,余华(着白衣服者)以老队员身份应邀参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