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大家好,欢迎走进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艺术欣赏,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马上就放暑假了,炎炎夏日,大家都渴望能清凉一夏,而在没有空调、冰箱和WiFi的古代,人们是如何度过漫长夏天的呢?今天我们就看看古人是怎么避暑消夏的,感受古人夏日精致典雅的慢生活。</p> <p> 我们先来欣赏一些反映古人消夏的美术作品。</p><p> 天气热,不想动弹,那就来个葛优躺吧!下面这些古代文人骚客可是躺出了高度。</p> <p>槐荫消夏图 宋 佚名 工笔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看这妖娆的卧姿,袒胸露乳的洒脱,舒适架着的脚丫子,享受的神情,感觉有点飘啊!</p><p> 盛夏槐荫下,一高士袒胸赤足而卧,闭目养神,怡然自得。 一双布鞋随意脱在榻床。榻侧置雪景寒林图屏风,条案上有香炉、蜡台及包裹书卷。作品刻画仔细,线条流畅婉转,似乎随风飘动,更使人感到清凉。</p> <p>消夏图 元 刘贯道 绢本设色 纵30.5厘米 横71.7厘米 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画廊藏</p><p> 这位文人舒服地躺在卧榻凉席上,边上还有两仕女拿扇伺候,这日子真是惬意!</p> <p> 卧榻旁是一方案,方案中有一荷叶盖罐,案上有插着灵芝的长颈瓶,挂着铜钟的乐器架,还有一摞竹简书。在方案与卧榻交接处横放着一把乐器,因为画中人是魏晋隐士竹林七贤之一阮咸,他善弹而得名。</p> <p> 文人解衣露出胸、肩,右手轻拈拂尘,左手拄着书卷,背倚枕头,双脚赤裸,右腿压于左腿上,脚趾高跷,神情潇洒自在。</p><p> 榻后边有一大屏风,屏风中画一文人坐于榻上,一小童手持香炉侍立于侧,另有两人在对面的桌旁煮茶。后面又画一山水屏风。这种画中有画的“重屏”样式,是五代以来画家喜欢采用的表现手法,大大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观赏性和趣味性。</p> <p> 芭蕉、梧桐和竹子的庭园</p> <p> 画面右方有侍女二人,身着长裙,头配花饰,一女怀抱包裹而立,侧头望向右方,一女手里拿着长柄扇,仪态娴静文雅。</p> <p> 作品人物衣纹爽劲流畅,起止转折略有顿挫,具宋代人物画风格。</p> <p> 看完文人骚客的葛优躺,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山林隐居,享受山林的清凉。</p> <p>观瀑图 明 仇英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约上几个同道文人骚客,置身于瀑布之下,看飞流直下三千尺,聆听水花击打山石的声音,感受清凉!</p> <p>凉亭消夏图 明 仇英 青绿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青绿山水的冷色调,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凉爽,在此隐居是何等惬意啊。</p> <p> 古代文人骚客的夏日是悠闲惬意的,那么女子们的夏日又是怎样的生活呢?</p> <p>荷塘消夏图 北宋 苏汉臣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杨柳树下,两仕女凭栏观赏荷塘,微风拂来,好生凉爽!作品画风工整富丽,笔墨柔润。</p> <p>美人消夏图 明 佚名 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园林中一女子半卧于榻上,衣襟露出玉腿,手持一柄扇,赏窗外荷塘,鱼鸭戏水。旁边柳树画出了随风飘动的感觉,更觉得凉爽。</p> <p>月曼清游图册•六月碧池采莲 清 陈枚 工笔绢本设色 纵37厘米 横31.8 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图册反映宫廷女子在一年十二个月的慢生活,这是六月夏季碧池采莲。几个女子撑着小船,前往荷塘中采莲,岸边杨柳拂动。</p> <p>孝慎成皇后观莲图轴 清 佚名 工笔纸本设色 纵157.5厘米 89.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 古代帝王为了避暑,通常会下令建造避暑的离宫别殿,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吧!</p><p> 我们先看看古代绘画中的帝王避暑行宫的气势。</p> <p>明皇避暑宫图 五代 郭忠恕 工笔绢本水墨 纵161.5厘米 横105.6厘米 日本大阪国立美术馆藏 </p><p> 山水之间建造规模如此壮观的避暑行宫,作品绘画采用界尺,细致描绘。</p> <p>骊山避暑图 清 袁江 绢本设色 纵224厘米 横134厘米 北京首都博物馆藏</p><p> 骊山的地势形成了它的清凉,高耸入云的山势上建造亭台楼宇,帝王在这里避暑真是享受啊!</p> <p>骊山避暑图屏 清 袁耀 绢本设色 纵237厘米 横57.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 我们再去唐朝大明宫看看,有一处避暑宫殿你一定想不到!</p> <p>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位于唐长安东北方向,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p> <p> 她的面积是后来明清紫禁城的四倍。</p> <p> 法国凡尔赛宫的3倍。</p> <p>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的11倍。</p> <p> 法国卢浮宫的13倍。</p> <p> 英国白金汉宫的15倍。</p> <p> 大明宫分为前朝和内庭,前朝含元殿、紫宸殿以朝会为主。</p> <p> 内庭后太液池宫殿区以居住和宴游为主。</p> <p> 太液池南岸的含凉殿依水而建,夏天凉爽宜人。</p> <p> 含凉殿内有扇车,用冷水循环转动扇叶,风扇再对着凉水吹将冷气吹入殿中,就能形成冷气,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空调房!</p> <p> 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p> <p> 最喜欢建造避暑行宫的就是清朝皇室了,这是因为他们是满族,来自于东北的白山黑水。</p> <p> 清朝皇室发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紫禁城并不适合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却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皇宫就像一个火炉。</p> <p> 习惯于东北寒冷生活的清朝皇室很不舒服,他们一直在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p> <p> 在距离紫禁城西北30多公里,有一片地方,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就是今天的北京海淀区。就是在这里,清朝皇室建造了圆明园、颐和园等避暑行宫。</p> <p> 清朝皇室在北京海淀区建造的五座皇家园林,即畅春园、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静宜园和静明园。</p> <p>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为了筹备母亲崇庆皇太后60大寿,以治理京西水系为名下令建造清漪园。清漪的意思是风吹动水面形成的涟漪。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建成,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p> <p> 颐和园前山主体建筑佛香阁。</p> <p> 颐和园仿杭州西湖苏堤建造的西堤,上有六座桥相连。</p> <p> 颐和园十七孔桥,连接着东堤和南湖岛。</p> <p> </p> <p>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最初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禛的园林,并赐名亲书“圆明园”。“圆明”意思是做人圆通明智。胤禛大概正是牢记父皇的期望,后来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得以笑到最后,年号雍正。1722年雍正即位后大规模扩建,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有600个足球场大小,有“万园之园”之称。每年盛夏,皇帝就来到这里避暑处理朝政,被西方人称为“夏宫”。</p><p> 我们来通过一些清朝宫廷绘画看看皇室在圆明园的夏日生活。</p> <p>雍正圆明园行乐图 清 宫廷画家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个集权勤政而又严酷的皇帝,而画面中的雍正身穿汉族文人服装,悠闲地卧于榻上,摇着扇子,观赏荷塘,神态看上去很是亲切可爱!</p> <p>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六月荷塘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188.2厘米 横102.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上次端午题材艺术欣赏提到过这图册,反映圆明园中的雍正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这是六月夏季荷塘。</p> <p>弘历观荷抚琴图轴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纵299.5厘米 横15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p> 云山荷塘中一有凉亭,乾隆身穿汉族文人服装,正在抚琴,后两侍从站立。亭角一方案,上有一瓷瓶,插着荷花。亭旁有苍松,上有一仙鹤站立,似乎被悠扬的琴声陶醉。</p> <p>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 清 董邦达 纸本水墨 纵193.5厘米 横1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 除了北京西郊这些园林,清朝皇室还在河北承德建造了著名的承德避暑山庄。</p> <p>避暑山庄图 清 冷枚 绢本设色 纵254.8厘米 横1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 <p>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公元1703年,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p> <p> 皇帝建造了气势恢宏的避暑行宫,而文人们则建造了用于避暑隐居的私家园林。</p> <p> 他们以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设计建造园林,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p> <p> 今天的人们在夏天可以在有空调房惬意地享受冰啤,冰镇饮料,西瓜,其实在古代人们也有这样的生活,下面我们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开采存放冰的。</p> <p> 在紫禁城有一处地方就是当年藏冰的冰窖。</p> <p> 每年冬天,皇帝派工匠从紫禁城护城河凿冰切成方块,藏进冰窖,等到来年酷暑供皇室使用。</p> <p> 冰窖位于紫禁城隆宗门西南处,冰窖墙厚2米,深入底下1.5米,墙壁用凉石砌成。</p> <p> 由于“冰”与“兵”谐音,被称为重地,本应内务府管理却由兵部派人管理,确保皇室夏季用冰。</p> <p> 如今故宫冰窖已改建为餐厅,里面用餐凉爽至极。</p> <p> 冰有了,古人是如何用冰的呢,接下来我们看看古人的冰箱——冰鉴。</p> <p> 这是1978年出土于两千多年前的曾侯乙墓的文物——冰鉴,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p> <p> 这是清朝皇室的冰鉴,用导热性较弱的铅锡制成,冰块放进去,把瓜果放在上面冰镇。</p> <p> 冰鉴表面奢华的掐丝珐琅纹饰,外有小孔,散出冷气,达到空调的效果。</p> <p> 瓷枕也是古人度夏的必备神器。这是北宋定窑的孩儿枕,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风,四周能透气,由于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是古人夏季首选的寝具。</p> <p> 扇子也是古人度夏的精巧、情趣的物品,扇面题诗作画,非常风雅。</p> <p> 看了这些古人是如何消夏的,大家是不是觉得古人也是很会享受夏日生活的,最后祝大家暑假假期快乐,清凉一夏!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