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临汾

随遇而安

<p>  说起临汾,自然要提起汾河。汾河,作为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人的母亲河,由北向南浩荡而下将临汾一劈两半。临汾,因地处汾水之滨而得名。</p><p><br></p><p> 临汾不大属于地级市,位于山西的西南部,东倚太岳山脉,西界黄河之水,与陕西隔河相望,这自然是“秦晋之好”的基础。</p><p><br></p><p> 虽然临汾只有两万多平方千米的面积,但她的辉煌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p><p><br></p><p> 在中国,一直有“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之说,确切地说应该是:“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临汾”,临汾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厚重的历史。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段话:“临汾的土地不要随便动,否则你就是历史的发现者——当年“丁村人”就是建筑工人挖沙场时发现的,“陶寺遗址”也是考古学家上厕所时多看了一眼前面的土墙发现的”。这种风趣幽默的表述确实不是玩笑。</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摇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村人”的发现,上承北京猿人,下启山顶洞人,几乎连贯了30万年的时间,打破了在西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文化西来说”。对中国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陶寺遗址”无论从年代,地理位置还是遗址内涵都与4300年前的尧都高度一致,印证了数千年来平阳(临汾古称平阳)大地一个美丽的传说——帝尧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从《史记》中司马迁对尧的美评:“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还是历史资料中零零星星只言片语“和和万国”、“尧都平阳”以及尧陵入口处匾牌上的“屏障百姓”“协和万邦”都记载着尧的仁厚、智慧以及过人的才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在他的《中国文化必修课》曾这样说:“历史上的 传说时代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几个伟大的现实领袖迈着英雄的步伐,把中华民族带向了文明的门槛前……”。尧,无疑是几个伟大现实领袖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顺应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法则,他们沿河而居,学会了播种,接受了部落首领的任性管理……</p> <p>  尧,一个伟大的古人,自他担任原始部落首领之后,人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凿井取水,水井的 出现结束了逐河而居的生活,人们逐步迁往高地居住,减少了因洪水泛滥而带来的灾难……。人们围井而居,村落乃至城镇就这样形成了。水井不仅使农耕文化迈进一大步,同时也促进了城市文明。</p><p><br></p><p> 陶寺遗址的观象台又一次见证了尧的智慧 。长期的观测天象推算出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依据天时的变化,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24个节气,确定了一年有366天,与现行历法的一年365.25天已经非常接近了。这是世界最早的历法。比我们使用的现行公历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历法早了2000多年……。知道了天时变化规律,人们不再盲目耕种,而是按照节气的变化播种。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按照这个时令播种耕作……</p><p><br></p><p> 尧对部落的管理一向慈爱仁厚,他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他在住所前竖起一块精致的木牌,称诽谤木。有意见者可以敲诽谤木,尧听到后就会出来听取敲击者的建议……。众所周知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就是诽谤木的演变物……</p> <p>  翻阅《论语》时,我数次感叹孔子对尧的盛赞:“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这种斩钉截铁、言之凿凿而又荡人心魂的赞誉不得不使我反思尧的种种丰功伟绩,老年时期的尧并没像前面的部落首领一样,把位置传给儿子丹朱,而是让给了智慧超群,仁慈忠厚的舜……。从尧发明围棋教儿子丹朱一事,我们可以看出尧对儿子丹朱的培养与期许,但他让位于舜只用了一句“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作出了解释。</p><p><br></p><p> 实践证明,舜的确是一位杰出的精神领袖。尧在确立舜的接班地位后,后期由舜摄政,舜执政期间用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实现了所居住之地“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舜是有人类以来首位度量衡的统一者,之后的秦始皇只是再次统一了度量衡。舜执政期间经常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并倡导精神文明,提倡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舜对民众宽厚仁慈,对傲慢无礼的贵族果断惩治:将不作为、乱作为的 驩兜家族流放至崇山(湖南张家界西南);将扰乱治安的叛乱者三苗家族流放到三危(敦煌一带);将治水无状、复命毁族的鲧处死羽山,并将其家族贬至东夷…… 这几大家族远离了国都就意味着远离文明,于是就有了之后所谓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而尧都正是当时所谓的“中心”,也是最早“中国”的雏形。</p><p><br></p><p> 帝尧,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禅让的先河!</p><p> 帝尧,让“天下为公”在尧都平阳诞生!</p><p><br></p><p> 临汾——这片平凡的土地:</p><p> 4300年前,这里诞生了最早的中国!</p><p> 4300年前,这里开启了中华文明!</p> <p> 晋国的国都</p><p><br></p><p> 尧时期的临汾,一直称之为“唐”,上古时期的“陶唐”就是现在的临汾 。</p><p><br></p><p> 尧把帝位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舜又将帝位禅让给了才华出众英勇果断13年一直在外东奔西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功臣禹。多年之后,禹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这也是功高震天的禹为什么没有进入“五帝”之列的缘故!启建立了夏朝,后人称之为夏启。夏朝的建立,结束了数千年的原始部落首领、酋长制,开启了中国第一个王朝,从此世袭制在中国诞生并延续了几千年……</p><p><br></p><p> 夏朝传14代,最后一位皇帝夏桀被成汤所灭,成汤建立了商,称之为商汤。商朝共立17世,最后一位殷纣王残忍暴虐无道,荒淫无度,被周国的姬昌之子姬发所灭建立西周王朝,称之为周武王。</p><p><br></p><p> 经过多年的武力征战,朝代更替,国都已经多次迁移,西周时期建都于镐京(今西安长安区西北)称西都。西周的最后一位周幽王昏庸无道,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演绎了让后人匪夷所思“烽火戏诸侯”,以至于西都失守。继任者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今洛阳)定都,称东都,史称东周。</p><p><br></p><p> 周武王去世后,传位于其子周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佐摄政。周公旦便是后人一直称颂的重情重义的贤臣周公。一天,年幼的成王与其弟叔虞玩耍,成王将一片桐叶放置地图所指的唐地(今临汾)说:“这块地册封给你吧!”跟随的史官立即记录了下来,马上奏请周成王择吉日册立叔虞,成王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在做游戏呢!我只是和叔虞开玩笑。”史官严肃地说:“天子没有玩笑话,说出来的话都会被史官记载下来,然后行之于礼,见之于乐,一言九鼎”。这便是成语“君无戏言”的来历……</p> <p>  叔虞就这样来到唐地,大致是现在临汾市的翼城 曲沃一带(现晋国博物馆所在地)由于这里频临晋水便立国号为“晋国”,唐地(临汾)就成了晋国的国都。</p><p><br></p><p> 斗转星移,时光匆匆。转眼间晋国经历数位国君之后,起起落落,一直在西周王朝诸侯国中地位平平,直到公子重耳在秦国秦穆公的帮助下做了晋国国君之后,晋国无论是经济、文化……国力一度跃入春秋五霸之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晋文公。晋国国君曾与秦国公主结缘成婚,这也是“秦晋之好”一词的来历。国都唐地一度辉煌无比。你若踏进晋国博物馆,这段历史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p><p><br></p><p> 数年之后,晋国的三大能臣所在的三大家族——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国被分成韩国、赵国,魏国。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三晋大地。三家分晋,标志着历史将从春秋时期转为战国时代……。唐地(临汾)成了韩国国都,经过多年的征战之后,唐地一度又为被魏国占领。但是,无论怎样韩国、赵国、魏国一直处于东周时期的战国七雄之列……</p><p><br></p><p> 虽然岁月的狂风散落了许多记载,历史的黄沙遮掩了些许真像,但仅从遗留下来的古籍可以看到,临汾——这片平凡的土地,一直闪耀着春秋战国时期的辉煌!</p><p><br></p><p><br></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后汉国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六国,使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秦、汉之后,多年的三国鼎立,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期间,匈奴人刘渊开始在西晋做事,生于北方草原的刘渊,自认为自己是匈奴与汉皇室和亲的产物,于是自取名刘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渊聪明能干,英勇果断,得到匈奴部落联盟的拥戴,趁乱势自立称帝,建都于临汾,国号为汉,史称后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渊将皇宫建于汾河西一带,临汾市的金殿镇所在地就是后汉的宫殿之地 ,金殿村的“金殿”由此而来。金殿村西方向的官磑村正是当时给宫廷磨面场所,官磑村的“官磑”二字由此而来。金殿南边的城居村所在地是当时皇宫大臣贵族的生活居住场所,因此就有现在的城居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刘渊短命,他的儿子刘聪继位后,大搞土木建设,据史料记载,当时建造的宫殿、庙宇就有四十多座,现在的尧庙应该就是当时重建的(此前,尧庙在汾河之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仅存10年左右的后汉与800年的周朝、400年的汉朝、300年的唐朝……相比不足挂齿,但它毕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存在过,给临汾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明代大移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临汾市北部的洪洞县有颗大槐树,一直是明朝洪武年间大移民的见证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朝末年,由于农民起义频频爆发,元军屡屡镇压,连绵不断的战乱,造成中原地区战火纷飞,人口稀少,土地荒芜。几乎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而地处太行山以西的山西未遭战火,人口密度较大,所以,明初期,朝廷制定了由山西向中原强制移民的政策。迁至中原之前在洪洞大槐树下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信息闭塞的当时,基本上传话靠吼交通靠走,移民出去离开大槐树就意味着骨肉分离与亲人诀别,几乎没有再见之日。因此这颗大槐树成了明朝洪武年间大移民的见证物,也成了移民出去者子孙后代寻根祭祖寄托思乡之情的最好去处,成了飘落他乡游子心中深深的思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7月4日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