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明德幼儿园创客班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Star

<p>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谚语中有“小暑过,一日热三分”的说法。请大家注意防暑降温。</p> <p>  为了让幼儿感受小暑的风俗习惯,让孩子们了解节气文化,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p> <p> Part1:小暑主题课</p><p>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曾写:“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热也分大小,月初是小热,月中是大热,小暑就是热气还不多。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老师给小朋友讲解小暑的相关知识,小朋友们了解到小暑有三侯。</p> <p> Part2:夏夜蟋蟀鸣</p><p>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蟋蟀居宇”指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鹰始鸷”指,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p><p> 现在的孩子很少见过蟋蟀,生活经验更是少之甚少,小暑节气,老师借助图片、动画的形式让小朋友们了解了蟋蟀的相关知识。蟋蟀又名蛐蛐,蟋蟀生性孤僻,一般都是独立生活,若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因此一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以斗蛐蛐为乐。蟋蟀的声音也很特别,振动翅膀时左右两翅一张一合,翅膜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就可以发出声音啦!</p><p> </p> <p> Part3:莲藕拓印画</p><p> 小暑时节也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开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另外在文人墨客笔下,藕也因出淤泥而不染被赋予了高洁的品行。而从食物本身来说,六、七月份,正是鲜藕上市的时候,而食藕则以七月前期为佳,正是小暑时节。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宋代李流谦写的《食藕》中有:“君看入口处,一片疑嚼雪。”可见古人对藕的喜爱。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了莲藕,利用莲藕来画画。</p> <p>我们的作品完成了,一起来看看吧。</p> <p>  </p> <p> Part4 :食育小课堂</p><p> 今天孩子们要做藕盒,它是一款非常的好的能提高孩子免疫力的辅食。</p> <p>  每到消暑节气,民间有吃藕的习惯,藕富含铁、钙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及淀粉含量也很丰富,有补益气血、增强人体免疫力、安神助眠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p> <p>🙋老师,为什么要把藕片泡到水里呢?</p><p>💁因为切完的藕盒片,为了防止氧化变黑,可以浸泡在清水中。</p><p>🙋老师,我们放一片在外边一会看看变没变颜色</p><p>PS:如果想要藕片吃起来比较软糯的话,可以先把藕片焯一下水,半熟就可以,这样做出来的藕盒比较的软糯。不焯水的话,后面煎制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哦~</p> <p>制作步骤:</p><p>把鸡蛋磕入碗中,倒入面粉和淀粉。搅拌均匀做成蛋糊,注意不要有结块哦。可以在这一步少加一点点盐调味哟。</p> <p>  用勺子舀取适量的的肉馅,塞入藕盒片的中间,平铺在整个藕片上。</p> <p>用筷子夹一个藕盒,放到蛋糊中,翻转藕盒,使藕盒两面都粘上蛋糊。</p> <p>香脆的外皮加上软糯的藕片,软软脆脆的很好吃,越嚼越香。</p> <p> Part5:小暑“晒伏</p><p> 虽然小暑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天气已经开始炎热,经过春雨、梅雨的潮湿,家里往往会弥漫着一股霉味,人们实在受不了家中那股霉味了。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p><p> 孩子们在小暑前夕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晒伏”活动,纷纷拿出玩具,书籍等物品摊开放在阳光下晒。让孩子们了解并体验到了小暑时节“晒伏”的习俗。</p> <p> Part6:小小 创想家之彩虹雨</p><p>👫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实验呢?</p><p>👩喜欢看彩虹吗?今天我们来做彩虹雨实验吧。</p> <p>第一步:往装有植物油的杯子中滴加几滴色素。</p> <p>第二步:用搅拌棒搅拌。</p> <p>第三步:将其倒入装有水的杯子中。</p> <p>第四步:仔细观察,有奇妙的事情发生呢。</p> <p>科学揭秘:萃取原理,水和油不容,故而分层,水的密度大在下层,油在上层,色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油中的溶解度,所以萃取到水中,形成我们看到的彩虹雨。</p> <p> Part7:蝉之探索</p><p> 前几天在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小朋友们捡到了金蝉壳,于是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观察。</p> <p>  晚上回家后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去田野里寻蝉,Kelly寻到的蝉里有一个脱不了皮,Kelly告诉老师“妈妈帮它脱皮,但是死掉了。”为什么呢?老师带着小朋友们搜集资料,了解到对于金蝉来说,无论那一次蜕皮都是很痛苦的一次经历,如果蜕皮失败了,那也就意味着死亡。有些在地里的金蝉因为蜕皮不成功,遇到合适的条件,还会长成“金蝉花”。而爬出地面的金蝉,如果也蜕皮失败,也就不能羽化成为知了了,只能是被天敌吃掉了。现在对于金蝉来说,最大的天地就是人类了。</p> <p>👧每一只蝉都会鸣叫吗?</p><p>👦蝉吃什么?</p><p>👫他们的家在哪里?</p><p>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开启蝉的探索之旅。</p> <p> a认识蝉的结构</p><p>👧蝉长什么样?</p><p>👦它的身体构造是怎样的?</p><p>老师带小朋友们通过实物和图片形式了解蝉的身体构造。小朋友们了解到并非所有的蝉都会叫,雄蝉才会叫,因为雄蝉腹部有发生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雌蝉没有发声器,所以不会叫。</p> <p> b 蝉的一生——《蝉的日记》</p><p>👫“蝉到底是怎么吸食大树的汁液的?”</p><p> “幼虫和成虫一样吗?它是怎么生长的?”</p><p>老师通过绘本《蝉的日记》的形式,我让小朋友们知道了蝉有尖尖的、长长的像针一样的嘴——口器,以吸食树干中的汁液为生。蝉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平时所说的金蝉脱壳就是指从蛹变成成虫的过程。</p> <p> c手工DIY之蝉</p><p> 学习到这么多关于蝉的知识,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折一个蝉呢?让我们看一看吧。</p> <p>  张宗麟先生提到:不希望给儿童极多的知识,在脑子里堆积着。只希望儿童看到了,手也做到了,有时候能用到、吃到就够了。</p><p> </p>

小暑

小朋友

蟋蟀

金蝉

老师

藕片

晒伏

炎热

蜕皮

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