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深入敌穴,抵近侦察,化装袭击,生擒活俘,炮火掩护,边打边撤,速战速决,这多在电影电视里见到的作战情形,在我侦察大队的对越实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1988年雨季我第15侦察大队(代号野鹰)在老山战区右翼敌境实施的一场化装袭击捕俘战斗,由于战斗发生在4月27日,故此简称“4.27”战斗。</p> <p>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为了配合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的作战,保障主战场翼侧和边境安全,从1984年7月起,武汉军区、广州军区、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和空军空降兵先后抽调精兵强将,以军为单位组建了5批共15支团级建制的侦察大队开赴老山战区,相继执行作战任务。正是15个侦察大队的轮番参战,有力打击了越军特工部队的嚣张气焰,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现在披露的数字,在老山作战期间,我15支侦察大队共执行各种任务数万人次,以伤亡208人的代价歼敌2400人,俘敌91人,摧毁敌一大批军事目标,并获取了大量军事情报,有力地配合了主力作战部队的防御作战,达到了把紧张空气引向敌方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28, 128);"> 上图为当年我部侦获的越方报刊与军情资料。</span></p> <p> 在几年的对越侦察防御作战中,我人民解放军选派的15支侦察大队,神出鬼没,机智果敢,敢打擅拼,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作战特种任务,可谓是:威武震南疆,英名传天下!</p> <p> “在这次战斗前,我连进行了长时间的战前准备和模拟训练,我们每天全副武装,身负几十斤重的沙袋甚至石块在山野里穿梭奔袭,进行射击对抗和擒拿格斗等针对性演练。战友们获知将要实施战斗,个个摩拳擦掌,纷纷递交血书要求参战。4月26日,临阵出发之前,除了配备的各种特战军械之外,我们每人配发了一颗精致手雷,俗称`光荣弹'。在那天以茶代酒的出征酒喝罢,连长邵军青在队前慷慨激昂地对我们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是祖国的优秀军人,要打出国威军威,确保胜利;我希望大家都能活着回来,即使遇到不测,也决不能作俘虏,不能给共和国丢脸'!”</p> <p> 笔者作为本部一员,当时没有参与本次战斗,上面一段话是提笔之前远程采访本仗参战队员、现在身居郑州的战友崔立成回忆时说的话。</p> <p> 据笔者留存的战斗资料记载,楠海位于越南河宣省箐门县境内,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侦察1连(原64集团军军直侦察分队组建)进入战区后,对该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和侦察,在2月2日的第1次侦察时,与前往搜索的10余名越军遭遇,触发战斗,我前出分队击毙敌军多人安全撤回。之后一段时间,该连继续加强了对该地区的观察,多次派出内线进入敌后纵深调查,比较准确地掌握了敌情。综合情报获知,越军零星人员经常在此地与我边民进行走私交易,附近高地驻有班排规模的兵力。</p><p> 为进一步查清敌活动规律和特点,选择捕俘时机和地点,大队决心以1连部分兵力,配属火力连火器,利用夜暗掩护,实施抵近侦察。</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 上图为当年我军方报刊和内部军情资料。</span></p> <p> 1988年4月26日21点30分,参战分队由驻地金厂出发,按照侦察组、连指和火力组、接应组顺序相继渗入,大队指挥所先后在1716.1高地开设完毕,27日0点55分前各组分别进至预定位置完成部署,火力连6门100迫击炮和3挺高射机枪相继占领阵地,于当日4时前完成射击准备。</p> <p> 这天子夜,潜伏区域不时的降雨,在没有植被遮挡的情况下,出击分队的指战员遭受了大半夜的雨淋和蚊虫叮咬。好在天亮时分,雨水停止,天气转晴。根据观察,上午分别有中越边民和越军人员聚集进行交易活动,其中一处达30余人,最近的9名越军与我潜伏地点仅有400米左右,监视区域情况正常。</p> <p> 下午2时许,上述9名越军中有2人返回阵地,剩下的7人中4人与我潜伏组最近。连长邵军青和侦察参谋张伟及时将情况报告大队前指。大队前指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我部3连日前在其附近刚刚进行了捕俘行动,如果当面越军获悉情况会立即警觉。为了不失战机,必须立刻改变作战方案,变侦察为袭击。我们要抓住当前敌军数量虽多,但警惕性差,戒备松懈的有利时机,迅速换装近敌,适时实施抓捕和袭击,以达成战斗突然性,取得实质战果。于是,侦察组接到命令后,立即调整了任务分工:1排长廉光七 、1班长马文、2班长卜万成等5人化装成我方边民,组成第1捕俘组,迅速前出接敌;连长带2排长曹维航等组成第2捕俘组紧随其后,协同1组快速行动。</p> <p> 14点35分,第1捕俘组成员首先接近4名越军,当距最前面的越军只有1米时,卜万成主动用苗语搭讪对方,越军看到卜万成和马文搭话随即笑着点头示意,此刻,廉光七等3人也已接近,距敌仅有数十米。卜万成假装从衣袋里掏取走私物品,迅疾抽出已经子弹上膛的微声手枪,举枪击伤了2米外的1敌,尔后一个锁喉将眼前1名越军制服,交给已经冲到身后的副班长潘洪泽和战士刘德文。此时几米远1敌见状掏出手雷企图顽抗,卜箭步上前,又以一个精准锁喉将之制服。同时,旋即冲来的其他战友将另1敌抓获,紧随其后赶来的连长等7人集中火力,将四散逃跑之敌全部击毙,其他人员和火力组战士集火射击将对面山上和水沟对面之敌一举歼灭。混战之中,1名已被带上手铐的俘虏突然挣脱逃跑,我捕俘人员当即开枪将其击伤再次捕获。</p> <p> 此时,周围阵地越军也很快作出反应,1606和1478高地之敌82迫击炮、60炮和轻重机枪同时向我捕俘区域猛烈射击。在此关口,根据前方请求,我炮兵和高射机枪迅速对其进行火力压制,作战区域数公里内枪炮声响彻云霄。战斗中,我炮兵和出击分队采取火力压制一段,部队撤离一段,逐段压制,逐段撤离的方式,交替掩护,边打边撤。15点30分,出境分队利用敌火力减弱之机,押解俘虏脱离捕俘区域,在火力组和接应组的交替掩护下撤回境内。</p> <p> 本次战斗,我部渗入敌境6公里,抓捕越军3名,毙敌6人,摧毁敌驻兵房1栋,我人员无伤亡,武器装备无丢失。</p> <p><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 上图为当年第15侦察大队特战队员作战归途实景图片:司令部侦察参谋王清旺、越语翻译王瑞宇及侦察连一线官兵。</span></p> <p> 1988年4月26日,也就是在1连整装出发的当天,打响本次战斗的前1天,我所在的第15侦察大队3连在其不远的越满邦地区成功进行了一场伏击捕俘战斗,当即擒获越军2人,歼敌多名。“4.26”、“4.27”,3连、1连,2天2仗,连续作战,接连获胜,捷报频传,被总参谋部贺电称之为“当今侦察作战之少有战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文字原创和编辑:迷彩戎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资料图片与摄影:迷彩戎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其 他 配 图:来自战友和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