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唐中西校区化学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协作、互敬互爱、求真务实的团队。在校领导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推进课堂变革和有效教学为抓手,结合学生特点,严谨笃学,教书育人。</p><p> 组内9名教师,既有知识渊博、充满情怀的老教师,踏实稳重有风度的中年教师,还有朝气活泼、勤学肯干的青年教师。其中,自治区级骨干教师2人,银川市骨干教师1人,高级教师4人。2人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2人获区、市级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多人获国家、区、市级优质课比赛、银川市推变课、银川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一、二等奖,多篇论文、课件、教具获国家、区、市级一、二、三等奖。</p> 成员介绍 <p class="ql-block"> 马雪红,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化学教学实践优秀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 ,自治区人民政府“十佳师德标兵” 、银川市人民政府“优秀教师” 。多次担任“市级优质课”评委、“一师一优课”评委、“选调教师”评委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曾担任理化生教研组长、生化教研组组长、化学教研组组长。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化学竞赛园丁奖”,辅导的学生有36人获得“全国化学竞赛”全国壹等奖,42人获得全国贰等奖,上百人获得全国叁等奖及区级奖。三</span>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热爱教育事业,勇挑重担,乐于吃苦奉献,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注意研究和把握中考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每年的中考中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的喜欢。教育格言:我喜爱秋的静美,内敛中蓄积着活力。于是因它的质朴纯粹而怀想,因它的睿智成熟而希冀。</p> <p><br></p> <p> 王旭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近四十年,辅导的学生多人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上发表和获奖,课堂教学风趣幽默,深受学生们的欢迎。</p><p> 教育感言:拥有一颗平常心,做孩子的知心人,分享快乐与悲伤,让教与学活动成为幸福的源泉。</p> <p> 李金文, 中共党员, 中学高级教师。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教育一线,第十二届全国“民教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技能竞赛三等奖,银川市“推进课程变革”教学评比课例展示活动二等奖,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活动阶段性成果评选二等奖。教学方法灵活,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p><p> 教育感言: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真实的。不作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更要懂得回味和改进。</p> <p class="ql-block"> 邬瑞,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化学教研组组长,银川市骨干教师。辅导的学生近百人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全国、自治区一、二、三等奖,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宁夏全区教育系统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技术标兵”、“银川市教育系统技术标兵”,两次获得银川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第一名,多次参与区级课题并获奖,有多篇论文、课件、教具等在全国、区市级获奖,多次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等称号。</p><p class="ql-block"> 教育感言:只有懂得付出才会拥有收获,心中才会荡起幸福的涟漪!</p> <p> 张苗琴 ,中学高级教师 ,自治区级骨干教师。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全国民教杯录像课一等奖并参加现场说课,信息技术应用名师,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和全国自制教具大赛,获”全国优秀教练员”和“全国自制教具能手” 称号,承担2020年宁夏空中课堂初中化学学科录制工作,参与自治区级两项课题,正在主持一项课题,担任过多项活动的评委,多次参加送课下乡活动,银川市“推变课”一等奖并现场做展示课,在其他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奖。</p><p> 教育感言: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p> <p> 赵换萍,2019年9月由陕西宝鸡高新中学调入我校。宝鸡市、高新区“教学能手”,曾在陕西省首届“基础教育优质课交流评选”活动、陕西省第三届初中理化生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奖,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多次在高新区高效课堂实验教学观摩和中考复课研讨活动中作公开课。在宝鸡市、高新区中考复课研讨会、“高新区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中作专题报告,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综合十佳奖,获校级“先进教育工作者”“中考功勋”等称号,撰写论文数篇,参与国家级子课题的研究。</p><p> 教育感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每一个孩子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p> <p> 马学花 ,中学一级教师 。获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典型课例,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民族中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自治区中小学实验说课比赛一等奖,自治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名师”,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提升教学效率”一等奖,银川市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西宁市“丝绸之路经济带”教师教学交流与竞赛一等奖 。撰写的论文及自制的教具、课件等多次获全国、自治区一、二等奖。</p><p> 教育感言:付出是收获的沃土,关爱是动力的源泉,微笑是学生心目中一缕温暖的阳光,更是孩子走向成功希望的阶梯。</p> <p><br></p> <p> 吴梦瑶,中学二级教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一师一优课银川市二等奖。</p><p> 教育感言: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p> <p> 王国花,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银川市教育教学科研评比一等奖,银川市推变课一等奖,一师一优课银川市二等奖。</p><p> 教育感言: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惑。</p> 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搞好教研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p> 一.专家引领,学习成长</p> 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引领为我们教师的专业快速提升插上了翅膀。银川市化学教研员尉忠老师做了题为《立足课堂促成长,基于网路大教研》的讲座,他从课堂、教研、备考和优课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br> <p> 二.重视课堂,提升效率</p> <p> 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一师一优课和银川市推进课堂变革教学评比等活动中,我们在思考,也在行动,有付出,更有收获。我们重视集体力量,发扬团队精神,教师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教学案例的设计水平、课堂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课件的制作与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p><p><br></p> <p> 各校区间的教研活动,使优质教育实现了均等化,各校区之间互动教研,取长补短,使教师在评价、交换经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p> <p>校区间的学科“同课异构”</p> <p>校区间的互联互通活动</p> <p> 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p> <p> 三.交流分享,展示自我</p> <p>新老教师经验交流会</p> <p>中考教师经验交流会</p> <p>张苗琴老师做课题报告</p> <p>化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们</p> <p>“化学手抄报”征集及评奖活动</p> <p> 四.以老带新,培养青年教师</p> <p>导师有效引领</p> <p>师徒汇报课课前磨课</p> <p>青年教师做课</p> <p> 五.团结协作,凝结校本教材</p><p> 《同步优化作业》通过三年的使用和完善,已逐渐趋于成熟,它已成为唐西以及其他校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方法技能的优秀教辅资料。</p> <p> 六.注重实验,提高实验效果</p> 努力学习 <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化学组的老师们一直都在努力地学习着,我们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行、同事们学。</p> <p>全国名师工作室展示课学习中</p> <p>推变展示课学习中</p> <p>公开课学习中</p> <p>优课智慧课堂学习中</p> <p>提升信息技术应用学习中</p> 成绩展示 <p> 昨天的成绩是我们一个新的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尽管组里有的老师退休了,可是我们仍会顺着他们指引的方向,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目标继续学习,继续钻研。</p><p> 为了唐中的美好明天,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大家会继续发扬唐西化学组的优良传统,伴着熟悉的旋律,踏着轻快的步伐,再接再厉,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