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梅城大桥:一张老照片引出的故事</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几天前,微信群赫然出现几张上了年代黑白照片。大家定睛一看,不由啧啧称奇,原来是一张拍摄于1967年元月的梅城大桥竣工全照,以及几张飒爽英姿的红卫兵合影。其中一张斑驳的单人照里,一位英气逼人的青春少年,跨过“梅城大桥”桥匾站在栏杆后面,右手攀着栏杆,左手抱着红宝书,非常惬意的笑着。虽然照片已有不少破损,但是由梅城著名书法家丁泗书写的“梅城大桥”四个遒劲有力的行书大字还清晣可辨。另一张合影里,红小兵们或蹲或站,或举着红宝书,或张开拿云手,个个雄姿英发,激情似火,英气逼人,丝毫看不出网传的那个时代“吃不饱,穿不暖”的迹象。</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微信群象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个说:“多么珍贵的老照片”,那个说:“多么珍贵的历史资料”,那个说:“照片在哪里拍的?我要借来电子扫描一下”。大家群情踊跃,顺藤摸瓜,很快就找到了照片的主人。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照片的主人叫付新发,家在启安社区,是梅城印刷厂的退休工人,就住在东华阁南边的梅溪河畔。他热情地邀请人们到他家里看原始照片,大家一呼即应,于是几个发烧友约定时间,准备去付老家里看照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付新发老两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过了两天,正逢党的七一诞辰,我和作协廖小雄副主席,以及分享照片的农民诗人莫鹏辉女土,画家廖桂华女土一起驾车出发了。先到东华山经电话确认,再经骑马坳拐至梅溪河边,向南行驶百来米,就看见一位老人在坪里向我们招手。原来他就是付新发老人,人称付嗲。当年英姿飒爽的后生家,如今已是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了。我们打量着付嗲,约一米七的身高,腿脚利索,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很能和五十几年前的那个后生家联系起来。付嗲的老伴叫张妈,同样精神焕发,见有客人来,当即忙上忙下地张罗擂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二位老人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墻壁的字画和四周的花草显示二位老人恬淡悠闲的品位。付嗲招呼我们落坐,并拿出用报纸包好的梅城大桥照片,小心地打开来,五十四年前的梅城大桥的竣工照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只见五拱凌波,一桥飞架,天堑通途。洢水拖蓝,北塔凌霄,而四周群山环抱。大桥左侧的梅城完小至望城坡处当时还是一些低矮的民居,木屋青瓦,石宇连檐,虽然简朴,却也清贫得悠闲自在。尤其是老北塔,当时还是那么坚强地屹立在洛阳湾,俯视着这座当时梅城有史以来最雄伟的大桥,真令人恍如隔世。从照片上看,那时候的洢水流量比现在要大,洢水东岸的河堤好象修在河中间,封闭了一部分河床,向对岸越过大桥右侧第一拱的宽度终止于右侧第一墩处,故而河床似乎比现在窄了十来米。但洢水西岸的河滩是一大片干净的鹅卵石,即无杂草也无菜园,显得干净整洁。其时是1967年元月,如果再上溯50年,是1917年,那年夏天,正是毛主席和肖子升游学梅城的时候。那时候的洢水河畔一定更加干净利索,才使毛主席产生露宿沙滩的豪情,并写下了“沙地为床,石头当枕;蓝天为帐,月光为灯”的浪漫诗篇。而他们露宿的地点,则是距大桥南侧两三百米的大码头河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说到毛主席,付嗲愈发精神,继续拿出了当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照片。对照片中的红袖章,红宝书,黄挎包别有一番感情,有着说不完的回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昔日青春少年,今日古稀老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张妈自制的茶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我们请求付嗲讲几个有关大桥的故事,付嗲谦虚地说他没有参与修建大桥,让我们问李靖凡老人。于是我们又通过微信访问了李靖凡老人。李老非常热心地为我们讲解了大桥的始末。他说,当年东门桥修桥是由省局指导修的,采用的最新设计叫双曲拱桥。(桥体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成弧形曲线的一种新型拱桥,1964年由江苏省无锡县建桥职工所创造)。当时全省公路系统在梅城召开了现场示范会,还做了个木制模型,在原县衙一堂的梅城区政府展示了两年。后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梅城大桥位于东门桥原址,而那飞檐渠架的老东门桥,它的桥墩是否会象后来充当了氮肥厂地基的北宝塔石料一样用来修建了梅城大桥的桥墩呢?(北塔于1971年拆除,1996年重建)我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李老爽朗的笑声中,我觉得我想得太天真了。修建公路大桥根本不可能用废弃的石料,何况古时因交通不便,老东门桥以及老河堤所用石头都是就近开采的不坚硬水成岩(即沉积岩),年代久了容易风化,所以当年的省公路局明确不允许用水成岩。至于老河堤为什么会修在河床中,那是因为老东门桥确实就在那里终止,再循石级而下连接八铺大道。而公路大桥需要引桥才能对接公路,所以越过了老河堤一拱之多。李老这么一说,我们心中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至于梅城大桥的桥墩,那都是用石灰石砌成的。李老当年亲自见证,梅城的石灰石资源最近在青山冲,距东门桥也有将近十里路,因无汽车运输,当时几百斤一块的石头,是用新砍的松树剥皮后露出光滑的树身,做成拖牛架子(木排)将石头放置其上,然后在泥土路面再铺上田泥巴,由几十人用绳索拖拉来的。拖来的石料全是泥球,建桥工人先用竹刷和水把石头冲刷干净以后再用来砌墩。李老当年还下乡动员村民做了上千把竹刷子支援施工队。另外,当年担混凝土还没有灰桶,施工队在李老那里订制了几百只方型煤油桶做成铁皮撮箕用来担混凝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听着李老的讲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那个时代上下同心,迎难而上,战天斗地的建设画面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与李靖凡老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毛主席露宿沙滩诗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今日梅城大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梅城大桥修建于1966年,当年承诺使用三十年。而今已逾五十四年,仍然坚固无比。在我的印象中,它在九十年代中后期进行了一次维修,修补加固了桥墩,并加宽了路面,丁泗先生所书“梅城大桥”桥匾就是那时候加宽路面去掉的。还有在2018年下半年进行了一次维修,对桥墩基础进行了加固,除此之外,从来没出过什么大小毛病。面对多次洢水特大山洪,哪怕洪峰淹没桥墩,淹没分水孔,它一样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它的兄弟桥如山口大桥,仙溪大桥同样如此。它承载着207国道的津梁引渡,每天有成千上万的车辆在它身上经过,沟通着娄底,长沙,益阳,常德,乃至全国各地,成为乌海线上无数座桥梁中合格的一座。它不仅在以前,而且在将来,将继续为梅城,为安化,为祖国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最后,谨向付嗲全家以及李靖凡老人致以真诚的感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此诚抛砖引玉之作,欢迎大家以及各位梅城大桥的见证人参与讨论,踊跃留言。</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作者简介:陈伏云,网名南飞鸿,男,中医执业医师,善治中医内科疾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梅山诗社梅城分社,安化作协梅城分会会员。通讯地址:梅城镇西街,陈伏云中医诊所。电话:13574726145(微信号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