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

龙门鲤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花迎着我这开花的年岁‘’。军旅歌手谭晶演唱的这首《当兵的历史》唱出了每一位曾经是共和国军人的豪迈。照片上的“兵哥哥‘’入伍时只有十七岁,头上那顶军帽明显大了许多。满脸也是稚气未脱。当兵的那一年正是河津解放第二年,也就是1948年2月,他和连伯村其他20名青年人一起光荣参军。在河津县大队所在的西窑头村完成集训后,随即被调河津县公安大队,到禹门口检查站执勤。1949年调晋绥边区十分区公安中队驻扎临汾。 他叫王登殿,从这张照片上是不是看成熟了许多,部队是个大熔炉,的确。1949年7、8月之间一声令下,部队进军大西南。到达西安后休整半个月,开赴宝鸡——秦岭,日行军60里,从秦岭赴汉中——广元——绵阳到成都,日行军70里,他所在的62军军属184师驻扎西昌,其余两个师分别分别驻扎雅安(185师)和康定(186师)。 行军的艰苦和平年代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出,每天行军要穿坏数双鞋,常常是走着走着鞋底不见了,只剩下鞋帮子了才赶紧换另一双。他的左脚趾中趾就是在行军途中被绊坏,至今仍蜷缩在食趾和无名趾里。<div>西昌是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的最后一座城市,他所在的62军参加了西昌解放战役。他因为作战勇猛顽强屡立战功,从列兵升副班长、班长再到排长,1948年获解放像章一枚,那是沉甸甸的军功啊。至今他的左小腿外侧还能看到平叛战役中的枪伤痕迹。当他讲起这些,却只是轻描淡写说子弹划了一下。</div>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他的坚决要求下成为第一批赴朝志愿军战士并于当年10月跨国鸭绿江,进入肃川地区作战,一年后回国,返回西昌。<div><br></div> 1952年随教导队赴重庆陈家桥成为第二炮兵一中队学员,进行了为期两年零六个月的学习培训。 只有高小文化的他经过努力学习完成所有学业,毕业成绩等级:中等生。但这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来讲,已经非常来之不易了。 1955年十一月顺利完成学业。 1955年年底第二次入朝,成为21军61师341榴弹炮团某营三连副连长,后升任副营长。 老人讲起当年的战争场面,还是那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荣获抗美援朝纪念章。 1957年部队撤回山西。 1959年西藏发生达赖集团反动叛乱,部队奉命参加平叛战役。长达数月的平叛战役中,他个人荣获一等功、二等功和特等功各一个。 部队在返回晋南行署所在地临汾时,受到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还被民政单位颁发一千元奖励。目睹他胸前的军功章,作为一个采访者,让人心生仰慕。 1963年,王登殿从部队复原转业,到当时的河津县黄村公社任武装部长,1977年调龙门机灌站,于1994年光荣离休,颐享晚年。 革命自有后来人。老人的众多子女中,大儿子王金良军旅生涯四十年,已是肩扛金色的松枝加一颗金星的少将军人,也是河津为数不多的几位少将之一。两代人能献身与共和国国防事业应该是老人最大的慰籍与骄傲。 80大寿时,全家为他举行祝寿活动。 王登殿老人与老伴身着唐装与全家合影。 90岁寿辰时,时任运城市市委书记的黄有全专程来河津看望老人。 2020 年6月11日,老人在家中接受我们采访时,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我提出要与老人合影时,老人穿上军装把军功章小心翼翼的戴在胸前,欣然与我合影。可惜还有老人荣获的一等、二等、特等军功章,还有华北解放纪念章、西北解放纪念章、西南解放纪念章不知藏在家里的那个地方,未能找见。 作者感觉与老人合影,比与明星还要高兴。 老人晚年关心国事,儿孙绕膝,被照顾有加,尽享天伦之乐。 河津市委机关报《河津风采》副刊以“致敬最可爱的人”为题登载了我的采访全文。 衷心祝愿王老健康长寿,向百岁寿星冲刺。致敬老兵!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