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期,到北海公园转了转,游园的人很少,皇家园林的那种幽静,典雅,富贵氛围非常浓厚,游玩起来非常之爽。</p> <p> </p><p> 北海公园是一座比较完整的皇家园林,是北京著名的四A景区。它始建于辽代,后经金、元、明、清朝不断完善形成了今天的格局,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其划分为: 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与团城景区。</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琼岛景区</b></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琼岛位于北海南部,通过永安桥与陡山桥与陆地相连。相传北海那一带是永定河的古河道,河道南移后,低洼的地势自然形成了一个湖泊,这个湖泊叫金海,金海中有一小岛,叫瑤屿。从辽代开始在岛上建行宫用于军事,元代修建了永安桥与陡山桥。明代开始把这里作为皇家的园林加以建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永安桥</p><p> 永安桥始建于元代,当时建的是一座木桥,称太液桥。这座木桥历朝历代做过修缮,直至乾隆八年才改建成三孔石桥,长85米,宽7.6米。桥南有【堆云】牌坊、桥北有【积翠】牌坊。桥名叫【堆云积翠桥】,可桥名使用起来总感繁复,又因桥在永安寺正门南,大家就叫它永安桥。</p><p> 永安桥头除了牌坊,还有两对古石狮,一对在桥南头头朝南。另一对在桥北头朝北,刚好在永安寺门前,与常规门前狮子头朝南不同,所以老北京有句谚语【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用以贬对方做事与众不同。</p> <p>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永安桥南头拍的团城全景图</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永安桥南面《积翠》牌坊</p> <p>下面这张照片是陡山桥</p><p> 陡山桥始建于元朝,长七十六尺(23.35米),阔四十一尺半(12.75米)。清乾隆五年重建此桥,长32米,宽7.1米。1951年与1974年,对此桥进行了全面的维护。</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永安寺</b></p><p> 琼岛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永安寺,也是北海公园的标志性的建筑。永安寺修建于顺治八年,当时叫白塔寺。顺治八年时朝廷准备修缮前朝留下来的已经损坏的广寒殿。西域大喇嘛向顺治皇帝献策,“修建塔寺,寿国佑民”,得到了皇上的恩准,修建了白塔寺。</p><p> 乾隆八年对白塔寺进行大范围的改造,并将白塔寺改称为永安寺。</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永安寺的山门</p> <p>下面这张照片是寺前的《堆云》牌仿</p> <p> 穿过永安寺山门,第一座殿是前殿,即法轮殿,面阔五间。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殿门两侧摆放有藏传佛教的转经筒。殿前有一座青铜香炉,左右有钟鼓楼。</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穿过山门后拍的全景图。</p> <p> 穿过法轮殿,是36级台阶,台阶上是“龙光、紫照”牌坊。牌坊两侧各有一个平台,有二亭二碑二石二窟。</p><p> 东边是引胜亭,亭子里摆放着乾隆三十九年的乾隆御制碑《白塔山总记》。</p><p> 西边是涤蔼亭,摆放着乾隆三十九年的乾隆御制碑《白塔山四面记》。</p><p> 亭前有两块奇石,《昆仑》与《狱云》,都是乾隆御笔。</p><p> 奇石后面有用太湖石垒起来的两个楞伽窟,窟内供奉有佛像并有壁画。</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站在法轮殿后面,看到的36节台阶。</p> <p>下面这张照片是《龙光》的北面。</p> <p>下面这张照片是在牌仿下面拍摄的全景图。</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牌仿东侧的《引胜》亭</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牌坊东侧的《楞伽窟》石窟。</p> <p> 下面这张照片是牌楼东侧的昆仑石。昆仑石为昆仑石碑的简称。这块奇石呈圆头矩方体,高1.7米,宽不足1米,厚不足0.5米,是一块自然形成的石碑。原先存放在北宋汴京城“艮岳御园”。《昆仑》是乾隆的御书。</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昆仑石的背面,刻着乾隆的诗句: “飞阁留丹切颢空,登临送目兴无穷,北凭太液平铺镜,南接金鳌侧饮虹,冬已半时梅馥馥,春将回处日融融,摩挲艮岳峰头石,千古兴亡一览中,”后署: 悦心殿即景作,御笔。</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牌楼西侧的《涤蔼》亭。</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牌楼西侧的《楞伽窟》石窟。</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是牌楼西侧的奇石,叫做“狱云石”,此石同样来在于河南开封的“艮岳园”。狱云石高和长各约2米,石上有乾隆御书《狱云》二字,以及御制诗,诗曰: “石来艮岳势嵚崎,千载荆凡默监兹。当日诚知为燕用,坏人墙屋尔奚为?”后署: 壬申暮春御题。</p><p class="ql-block"> 乾隆的诗句对金人将奇石运到燕京表示了不满。</p> <p> 从龙光牌楼下面,再登54阶台阶就到达中殿,即【正觉殿】。供奉的是未来佛弥勒,背面是护法神韦陀。</p><p> 穿过正觉殿便是一个院落。正房是【普安殿】,是永安寺的上殿,供奉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坐像,两侧是其弟子班禅与达赖,左右各有八尊护法神。东西的配房分别是: 圣果殿与宗静殿。</p><p> 它有一个西侉院,通往【悦心殿】(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和【静憩轩】(皇帝休息的地方)。</p><p> </p> <p>下面这张照片是从龙光(紫照)牌楼至正觉殿间的45级台阶。</p> <p>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正觉殿拍的全景照片。</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正觉殿</p> <p>下面这张照片是穿过正觉殿拍的全景照片。</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普安殿。</p> <p>下面这张照片是普安殿两侧放置的转经筒。</p> <p>下面这张照片是东配殿—圣果殿。</p> <p>下面这张照片是西配殿—宗境殿。</p> <p>下面这张照片是西跨院的静憩悬。</p> <p>下面这张照片是西跨院里的悦心殿。</p> <p> 穿过普安殿,再登72级台阶,就到峰顶了。峰顶上建有两层平台,在第一层平台的北侧,安放着三尊信炮。南北都有上下的通道。第二层正中面南,建有一座小琉璃殿叫做善因殿,墙面用455块塑有佛像的琉璃砖镶嵌而成,里面供奉的是【大威德金刚】神像;其后的建筑物就是白塔,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塔顶设有宝盖、宝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示“佛法”像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p> <p>下面这张照片,是在普安殿背后拍照的72级台阶。</p> <p>这是在顶峰拍摄的照片。</p> <p>这是信炮</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琼岛其他景观</b></p><p> </p><p> 琼岛的景观,除了永安寺以外,周围还建有长廊,漪澜堂、阅古楼、铜人承露盘,琼岛春阴……等等,也都很有特色。</p> <p>【铜仙承露盘】景观,也叫仙人承露盘。目前正在维修,没能近距离观赏,只能远远的拍了一张照片。</p><p> 这是乾隆年间建的,乾隆皇帝仿汉武帝的故事而建,汉白玉蟠龙柱,柱顶端立一双手托盘的铜人,通高6.6米。</p><p> 相传汉武帝曾在建章宫神明台置仙人承露盘,用以承接露水,用其服药可以长生不老。</p> <p>【顺治与雍正碑刻】</p><p> 在琼华岛东坡半山腰上,立有两通东西并列、大小形状相同、螭首龟蚨的石碑:东面的一通为“建塔诸臣恭记碑”,是顺治皇帝立的;西面的一通为雍正十一年立的“重修白塔记事碑”。</p> <p>五律·慧日亭:</p><p>松柏春山外,幽行路几盘。</p><p>拾阶穿竹静,衔径趁花繁。</p><p>蔽迹禅烟远,平心慧日安。</p><p>凭栏翘首望,风物最宜看。</p> <p>这是《智珠殿》拼合的照片。《智珠殿》建于乾隆年间,坐西面东,南北两侧以华丽的牌坊为门,位于陡山桥西面半月城之上,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整个小院的建筑非常有特色。</p> <p> 《琼岛春阴》四字为乾隆御笔。此碑原立于悦心殿前,乾隆五十一年移至此处(北海白塔东北侧)。高4.1米,除正面刻有【琼岛春阴】外,其余三面皆刻乾隆帝行书诗句。碑阴:七律,乾隆十六年七月;碑左侧:七绝,乾隆十九年正月;碑右侧:七律,十八年秋。</p> <p>《阅古楼》建于乾隆十二年【阅古楼】三字为乾隆手书。阅古楼楼体前圆后方,中间为纵深的天井,左右环抱,上下两层,依山而建,造型别致。楼内墙壁上,镶嵌着我国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等石刻495方,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石代书法集成石刻,全名为《三希堂石渠宝笈法贴》,共收集了我国从魏晋至明末135位著名书法家的340件楷书、行书、草书等作品,总计约十万字左右。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称为"双绝"。</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东岸景区</b></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濠濮间</b></p><p> 北海公园东岸景区,主要有濠濮间、画舫斋、先蚕坛。除濠濮间其它两处均不对游人开放。</p><p> 濠濮间位于北海公园东岸小土山北端。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乾隆二十二年增建成北海的园中之园。</p><p> 相传乾隆南巡江南,带回描绘图本,濠濮间是依图仿建的一部分,乾隆特别喜爱。濠濮间就是仿江南私家园林风格而建造的一处景观。 </p> <p>由东门开始沿着北海公园东岸的大道,向北行进大约300米,就可以看到竖在路边的这块石碑,它的北面有一天弯曲小径通往濠濮间。</p> <p> 濠濮间属于亭子的主体结构,坐南朝北,面阔三间、深二间,架于水泊之上。 向北通过一座九曲雕栏石桥与小径相接。端口处有一座石牌楼,牌楼两面各有联额。南面的联额是“日永亭台爽且静,雨余花木秀而鲜”;横额是:“山色波光相罨画”。北面的联额是“蘅皋蔚雨生机满,松嶂横云画意迎”,横额是“汀兰岸芷吐芳馨”。</p><p> 向南有曲廊向上,伸延到山顶,中途有“崇椒室”,山顶上有“云岫”。</p><p> 游走其间如梦如幻,水榭、曲桥、峡谷,奇峰、怪石、波光云影的画境随处可见。</p> <p>濠濮间是典型的江南建筑,</p> <p>这是与濠濮间亭相衔接的上山走廊,随着山坡起伏宛如一条行走的蛟龙。</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北岸景区</b></p><p> </p><p> 北岸景观主要由静心斋、快雪堂、铁影壁、阐福寺、五龙亭和小西天以及西天梵境等一系列宗教建筑构成,其中,著名的“九龙壁”也位于此区。静心斋、阐福寺、小西天尚未开放。</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快雪堂</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快雪堂位于北海公园的北侧,现在是快雪堂书法博物馆。快雪堂是一座皇家三进院落,从前后分别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最初为两进院,即【澄观堂】与【浴兰轩】建于乾隆十一年。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得到元代书法家赵孟頫临幕晋代王羲之《快雪时晴贴》石刻,为了更好地收藏,他命人增建了金丝楠木殿,取名为“快雪堂”。东西两侧游廊内壁上嵌有晋代至元代20位书法家的80篇墨迹石刻48方,其中以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和乾隆皇帝的《快雪堂记》最为著名。</span></p> <p>距今已有240年的金丝楠木,经保养后色泽如初。</p> <p>这是快雪堂前一块太湖石,高约5米。此石状似浮云,石上一面刻乾隆御笔【云起】两字,另一面刻乾隆作《云起峰歌》一首,故此被称为云起石。</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西天梵境</b></p><p> 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坐落于北海公园北岸,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明代时为经厂,又为西天禅林喇嘛庙。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扩建后,改名西天梵境。</p> <p>下面这张照片是【西天梵境】山门前的牌楼。南向额提为【华藏界】,北向额提为【须弥春】,都是乾隆皇帝的御笔。</p> <p>下面这张照片拍的【西天梵境】的三座山门。</p> <p>进入山门至前院,东西设有钟楼与鼓楼。</p> <p>正殿两侧建有石幢,东侧石幢刻有药师经,西侧的石幢刻有金刚经</p> <p>照片拍的是前殿,【天王殿】里面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p> <p>照片拍的中殿,即【大慈真如宝殿】。完全是用金丝楠木建成的。殿中供奉释迦摩尼佛祖,两厢为十八罗汉。</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九龙壁 </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中国现存三大九龙壁,一座在故宫内,一座在山西大同,而第三座就在北海公园。建于乾隆年间,选用彩色琉璃砖,共计635条。乾隆21年,西藏密宗高僧为九龙壁开光。突然,九龙壁上的龙活了起来,满壁真龙要飞到天空,颇为神奇。后来人们研究发现,是因为九龙壁所用的是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经光的反射误以为龙活了起来。</span></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其他景观</b></p> <p>铁影壁</p> <p>五龙亭</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团城</b></p> <p> 团城是辽代开挖湖泊堆积泥土日渐形成的水中岛屿,称为“圆砥”。</p><p> 金朝时扩充了岛屿的面积,修建了仪天殿,围起了石墙,圆坻也改名“圆城”。当时的圆城四面环水,东、西、北三面各有桥,东为木桥,西为木吊桥,桥中间有两只大船,每当皇帝过桥上了团城,留守官便移舟断桥,以禁来往。</p><p>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重修仪天殿,先后更名为承光殿、乾光殿。东部被填为陆地,西侧建起了金鳌玉蝀大石桥,环岛也砌起了城墙。在古汉语中,园属虚心,团为实心,“圆城”便改称团城。</p><p> 清康熙八年(1669年),承光殿毁于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又对团城大规模扩建,整修城墙,堆叠假山,增建了玉瓮亭、古籁堂、敬跻堂、余清斋、镜澜亭等殿阁,形成了团城现在的格局。</p> <p>承光殿,初建于明代,为圆形。清康熙二十九年,重建时改为方形,平面看呈十字型。</p> <p> 下面的照片拍的是【玉瓮亭】,亭中的石莲花座上有一个杂色墨玉瓮,直径1.5米,周长5米,高70厘米,重3500公斤。相传是元世祖忽必烈为犒劳将士而特制的酒瓮,“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雕成于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265),原名“渎山大玉海”。瓮身四周刻有云涛、胶龙、海马,鱼龙出没,波涛汹涌,其雕刻之精美,形象之生动,堪称鬼斧神工。大玉瓮原先置于琼华岛广寒殿中,后来广寒殿倒塌拆除,流失于社会上,后被乾隆皇帝发现“千金购得”,移置北海团城的承光殿前,并建石亭加以保护。乾隆亲作《玉瓮歌》刊刻其上。</p> <p>余清斋,位于承光殿的西侧。余清斋入口有联:“座挹山光兼水态,窗延秋月与春风。”</p> <p>古籁堂,位于承光殿的东侧,入口有扁“古籁堂”,两侧楹联:“苍官寿客结好友;岸芷汀兰入画图。”</p> <p>【白袍将军】,遮荫候的前后,南北各矗立一棵高大的白皮松,它们也是金代所植,绿冠高达30多米,白干周长达5米之多。这两棵白皮松树形挺拔潇洒、气宇轩昂,银白色的树干,翠绿色的树冠在蓝天与红墙金瓦的映衬下异常雄伟壮观,好似两位身披白色战袍的威武将军,守护在守卫在承光殿前后。所以乾隆皇帝御封它们为“白袍将军”。并写下了《古栝行》一诗。</p> <p>【遮荫候】,承光殿东侧,巍然屹立着一棵枝叶茂盛,高达20多米的古油松,鳞斑的粗干周长达3.18米。树姿平展奇特,其形如伞,冠圆似盖,苍劲挺拔。此松为二针一束油松,相传为金代所植,至今已是八百多岁的高龄。相传,一年盛夏,乾隆皇帝来游团城,宫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顿觉暑汗全消,乾隆皇帝十分高兴,就效仿秦始皇游泰山封“五大夫松”的故事,御封团城上的这棵古松为“遮荫候”,开松柏列爵王候之先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