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疫情防控与时间赛跑,梦想研讨亦只争朝夕”疯狂的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学习的热情。7月1日在真爱梦想基金会严密部署下第三十八期全国“二星梦想教师,线上21天训练营”第一次讨论日,在来自五湖四海,50几位梦想家人的期待与激动中拉开了序幕。</p> <p> 会议前一天助教林玲老师在小组群里分享了讨论卡。卡上详细解说了第一次讨论日的准备和流程。</p> <p> 会议时间是17:30-21:30,17点整的时候班主任姜老师就在瞩目会议室预热,叮嘱上线的小伙伴们修改备注,方便后面分小小组讨论,积极热情的和梦想家人们打招呼,指导调试音量并打开摄像头。</p> <p> 会议第一项:分小小组讨论。等大家把状态调到最佳,姜主任将大家分成12个小小组,开启了长达25分钟的小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去远方第四小组被分成两个阵营,但是讨论的话题还是目标设计中“怎么学如何确定,好的教学目标要确定学什么重点关注什么,拿不准的地方是?” </p> <p>第一小小组四人,林助教带队,紧扣所选课时挨个研磨了大家制定的教学目标,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启发大家修改自己的目标设计,并提出建设性意见。</p> <p>第二小小组六人,以尚组长为首,抛开自己所选课时,站在梦想课程宏观角度进行了讨论。</p> <p> 会议的第二项:分组分享。姜主任将12个小小组又分成6个大组,进行了8分钟的分享,最后每组确定一个老师在大群交流分享本组讨论的话题。</p><p><br></p> <p>第一大组赵丹老师就目标设计是怎么体现“有依据”的,好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有依据”的重点要关注什么?拿不准的地方是?针对这三个问题从模块目标、课时目标、学情、自身修养、年龄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p> <p>第二小组分析了目标设计怎么体现“可检测”性。</p> <p>第三小组陈江艳老师分享了怎么体现教学目标的“清晰具体”。</p> <p>第四小组吴生宏老师代表本组跟大家交流目标设计中的“学什么”是怎么确定的。</p> <p>第五组的丁燕晴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形象具体的介绍了“怎么学”。</p> <p>第六小组吴思老师就目标设计中“学到什么程度”跟大家进行了阐述。</p> <p>会议第三项:讲师助力。香香老师通过屏幕共享,对大家的交流做了总结并抓住重点具体分析。</p> <p> 会议第四项:姜主任总结,拍摄全家福。</p><p> </p> <p>研无教则无以立足;教无研,则无以长远,课不练则无以精,业不研则无以妙。此次线上研讨让梦想老师们在这块儿沃土上找到了适合生长的环境。</p> <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个愿意传递爱、播种爱的使者,我们有责任去引领孩子们去圆梦、追梦、筑梦。在梦想课的践行之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