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俄界出发向东北方向,至腊子口三百八十公里。</p><p>1935年9月15日,先头部队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在摩牙寺接到攻击腊子口的作战任务,军团规定占领腊子口的限期是三天。从摩牙寺到腊子口,至少一百公里的路程。四团只有连夜出发。16日,他们穿过白龙河谷,一路翻山越岭,在雨雪交加的天气中,刻不容缓地向腊子口前进。</p><p><br></p> <p>1935年9月16日,四团抵达天堑腊子口,沿沟两边的山头,仿佛是一座大山被一把巨型的大刀劈开似的,既高又陡。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绝壁间仅仅三十米宽的一道口子,口子中还有一条水深流急的河,别说有几个营防守,正面只要架起一挺机枪谁也别想过去。腊子口,从川西进入甘肃唯一一条通道上的险要隘口。</p><p>负责坚守腊子口的是国民党军鲁大昌的新编十四师第一旅六团,团长朱显荣。他们决心利用天堑与红军决一死战。</p><p>团长黄开湘和政委杨成武趴在前沿阵地对腊子口的地形反复观察,终于发现了敌人防守的两个弱点:一是敌人的碉堡没有顶盖;二是敌人所有的火力都集中在正面,试图凭借隘口天然险要的地形进行封锁。黄开湘和杨成武同时意识到,如果能够从绝壁攀上去,就可以直接往碉堡中扔手榴弹,还可以向东攻击那片从正面无法冲过去的小开阔地。但是,绝壁连看一眼都让人昏眩,如何上的去?红一军团的指战员明白,严格地说,红军现在已经处在绝路中,别说不能南下,即使往回走,南下的路也被堵死了。必须冲过腊子口,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还是派人攀登绝壁,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去。</p><p><br></p> <p>四团召开了士兵大会,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这时一个从贵州入伍的苗族小战士站了起来,他说:“我能从绝壁爬上去,只要我一个人爬上去了,就能扔下绳子,别说一个连,一个营也能上去”。这名没有留下真实姓名的苗族小战士,大家都叫他“云贵川”。现在共军突破腊子口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个身子单薄的小战士身上了。“云贵川”赤着脚,腰上缠着一条用战士们的绑腿带连接起来的长绳,拿着长竿,先勾住了一棵小树的树根,往下拽了一下,似乎很结实,于是猛地向上一蹿,像只猴子一样蹬了上去。绝壁下的每个人都不敢出声,但都很焦急。“云贵川”能否攀上去,决定着整个腊子口战斗的胜负,甚至决定着红军的生死。不一会儿,杨成武听见有人小声说:“他上去了!在上面招手呢!”又过了一会儿,“云贵川”居然从原路下来了。小战士站在杨成武面前说:“我说过,能上去嘛。”天黑的时候,“云贵川”一个人先登上绝壁,在上面把绳子顺下来,上百名红军战士开始抓着绳子攀登绝壁。</p><p>为了麻痹敌人,二营的正面攻击也开始了。这是北上红军最急迫的求生之战。</p><p>午夜时分,正面攻击的六连已经进行了四个小时,红军反复冲击多次,依然无法接近隘口。然而,攀登绝壁的部队至今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定是遇到了事先没有想到的困难。六连决定组织三支敢死队,敢死队被分成两路突击。</p><p>凌晨两点,全团都已进入总攻位置,但还是没有看见绝壁上发出的信号。敢死队队员顺着绝壁边缘一点点靠近隘口,其中有四名战士已经到达掉包下面的一块岩石的死角处。一不小心,一名队员踩断了一棵小树。敌人惊醒了,敢死队在木桥上和敌人短兵相接,急需后续部队冲上去增援。</p><p>突然,两颗信号弹从山后升起来了,一红一绿。接着三颗信号弹升空了。这是总攻的信号。</p> <p>在腊子口前沿阵地上,红军所有的武器,包括军团支援来的迫击炮,一起开火了。国民党的碉堡上面突然出现了红军,让下来的手榴弹如同暴雨。腊子口上的木桥迅速被红军控制,红军官兵们从桥上冲过,向敌人的防御纵深席卷而去。</p><p>也许久攻不下积累了太多的仇恨,四团的先头部队打疯了一样,一阵痛快的厮杀,红军大部队通过腊子口向北翻越岷山。</p><p>突破腊子口一仗,不但使国民党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还缴获了10万斤粮食和2000斤食盐,这对于当时刚出草地不久的红军来说,可谓无价之宝。</p><p>聂荣臻曾说:“腊子口一战,北上的通道打开了。如果腊子口打不开,我军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无论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会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地。腊子口一开,全盘棋都走活了。”</p><p>攻下腊子口的第二天,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经过这里,看到腊子口前面一段50米的崖壁路上,手榴弹的弹片、木柄铺满了一地,他非常感叹:“不知道昨天我们红一军团这些英雄,是怎么爬上悬崖峭壁投掷手榴弹的。”</p> <p>下了岷山就是大草滩,走到这里就走出了藏民聚居区。走下岷山的红军官兵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热烈欢迎。好客的百姓对红军没有丝毫敌意,他们很快就围了上来,好奇地向官兵们问这问那。大草滩四周的小贩们很快聚集在红军部队驻地,贩卖起各种物资,有糖、瓜果、卷烟、油炸的点心,还有一种很大很厚的面饼。</p><p><br></p><p>当地人称作红军大锅魁</p> <p>民众对女红军极其好奇,当地的妇女和老婆婆把女红军拉近屋子,经过仔细“验身”确定她们真的是女人后,女红军被邀请到了土炕上吃饭,妇女和老婆婆们的热情令刚从死亡阴影中走出来的女红军眼泪不断。</p><p>此刻的毛泽东在思索一个问题:下一步红军往哪里走?毛泽东叫来红一军团侦察连连长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毛泽东说,现在红军已经不再挨饿了,必须出去找点“精神食粮”来。梁兴初很是明白毛泽东说的“精神食粮”指的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近期和比较近期的杂志和报纸。红一军团侦察连的官兵装扮成一队国民党军,直接进入了还没有被红军占领的哈达铺。</p> <p>中央红军在哈达铺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加油站”;一件是“定方向”。梁兴初从哈达铺找回不少杂志和报纸,毛泽东一页一页翻看着这些报纸杂志,终于看见了一条令他眼睛一亮的消息:徐海东率领的红军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合了。</p><p>第二天,红军先头部队占领了哈达铺。这是一个富足的小镇,以盛产中药当归闻名。</p><p>洗澡、理发,红军官兵们近一年来第一次洗热水澡,人人洗得很彻底,各个红扑扑的都像胡萝卜。当地的物价十分便宜,一头大肥猪才五块钱,一只大肥羊两块钱,一块钱至少可以买五只鸡,五毛钱可以买一担子蔬菜,一毛钱可以买十几个鸡蛋。在哈达铺,梁兴初又给毛泽东收集到大量的《大公报》,一张报纸透露出的消息对中国历史的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毛泽东终于确切的知道:在陕北,红军活动之剧烈犹如当年的江西苏区;而且,在陕北,存在着一块几乎与江西的中央苏区面积一样大的红色根据地!毛泽东明确了红军前进的目的地:陕北苏区。</p> <p>我作为北方人,从福建一路走来,饮食多以米饭为主,多有不习惯。到了哈达铺,也“加一次油”,吃上了正宗的面食。</p> <p>1935年9月22日下午,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红军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作了形势和整编问题的报告。宣布了陕甘支队的建制:中央纵队和红一方面军主力正式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设三个纵队。</p> <p>红一方面军司令部</p> <p>到达哈达铺的红军约八千人,如果按照作战部队计,大约为六千人。六千人的红军,大部分是政治坚定作战英勇的红军干部。这些红色武装的骨干,在未来赢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战争中都是创造历史的精英。</p><p>1935年9月23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离开哈达铺向北出发了,他们每一个人向北走的时候心中都充满了希望。</p> <p>从哈达铺出发的红军连续行军两百余里,到达渭河南岸。如此急切的行军,只是为了安全地渡过渭河。</p><p>万幸的是,出现在眼前的渭河,河岸没有敌人的阻击,正值枯水期的河水深仅过膝。</p><p>过了渭河,新的宿营地是榜罗镇。</p> <p>从哈达铺前往榜罗镇的途中,是壮观的黄土高原梯田,这片土地,养育了众多中华儿女。</p> <p>在榜罗镇,毛泽东又获得一些近期的报纸,报纸上对陕北的情况有了更详尽的描述。于是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再次确定陕甘支队前进的目标是陕北苏区。</p><p>毛泽东后来说,榜罗镇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中央得到新的消息,知道了陕北有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才改变决定,要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在俄界会议上,只想会合后到接近苏联的地区去,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的想法还没有。现在在榜罗镇会议上改变了,要以陕北苏区来领导全国革命。</p> <p>会议决定召开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讲了五个问题:日本侵略中国的问题,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的状况,陕北可以成为新的根据地的理由和条件,尽量避免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以求迅速到达陕北,还有整顿部队纪律的问题。</p><p>榜罗镇会议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进行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榜罗会议后,陕甘支队继续北上,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大部份随陕甘支队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而结束长征,其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就不再是长征途中的会议了。</p> <p>党家堡位于榜罗镇区南至高处,该堡始建于清末同治七年,占地8000余平方米,用黄土夯筑而成,是本地住户防避匪患之所,一直延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每当战乱发生,老百姓就进入该堡暂避数日,直至战乱结束。</p><p>1935年9月26日,陕甘支队长征到达榜罗镇,先头部队首先攻克党家堡,随后司令部驻扎堡内四天三夜。</p><p>1936年10月12日,红二方面军长征过境榜罗镇,与据守该堡的国民党地方民团发生激战,攻破堡子,数名红军战士牺牲。</p><p>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过境榜罗镇,再次占领该堡,素有“三打党家堡”之说。</p> <p>当年红二方面军攻占党家堡时发生激战,激战打出的子弹在土墙上留下深深的弹痕,现在已经被保护起来。</p> <p>部队继续北上到达通渭县城,通渭县城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在通渭县城,来自中国南方的红军官兵第一次住进黄土窑洞,人人都感到十分新奇,因为睡在里面就不怕飞机轰炸了,而且还很暖和,因此红军官兵们都很喜欢这种“房子”。</p><p>1935年10月5日,毛泽东主席率中央红军途经单家集,当地群众盛情接待。应穆斯林之邀,毛主席参观了陕义堂清真寺,与执坊阿訇促膝交谈,阐明党和红军尊重回族习俗,倡导民族团结,对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深得民心。红二十五军送给老阿訇的匾额还挂在大清真寺里,匾额八个大字“回汉兄弟亲如一家”。</p><p><br></p> <p>回民百姓对红二十五军的赞誉,让毛泽东对从未见过面的徐海东有了难以磨灭的好印象,对北上陕北与那里的红军会合更是充满了强烈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心。</p> <p>次日拂晓,部队开发,攀越六盘山。驻扎在六盘山下青石嘴村的骑兵是东北军骑兵第七师十九团,任务是阻击红军进入陕西。战斗进行的很顺利,正在吃晚饭的东北军还没反应过来,红军已经冲到了他们的饭碗边。</p><p>战斗只进行了半个小时,红军缴获大量物资,包括子弹、军装和布匹,另有两个骑兵连的上百匹战马,匹匹壮硕,这使红军不但有了足够的马匹驮运物资,且各级指挥员和伤员们也都有了坐骑。就这样,还剩下不少马,在毛泽东的建议下,中央红军中的第一支骑兵部队在青石嘴诞生了,骑兵连第一任连长是哪个不断给毛泽东送去“精神食粮”的梁兴初。</p><p><br></p> <p>青石嘴战斗打消了红军对国民党军骑兵,特别是对强悍的东北骑兵的惧怕。翻越了六盘山,意味着中央红军越过了长征路上的最后一座大山。高天空旷,西风长啸的陕北已经遥遥可见。</p> <p>清平乐·六盘山</p><p><br></p><p>天高云淡,</p><p>望断南飞雁,</p><p>不到长城非好汉,</p><p>屈指行程二万。</p><p>六盘山上高峰,</p><p>红旗漫卷西风,</p><p>今日长缨在手,</p><p>何时缚住苍龙?</p> <p>过了青石嘴,陕甘支队的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了。</p><p>各部队都被通知尽量避免与敌人作战,这是这支接近了最后目的地的万分疲惫的队伍最明智的选择。红军队伍继续前进,很快,他们到了甘肃与陕西交界处的分水岭,当地人叫老爷山。这里是白区与苏区的分界。在这里陕甘支队与徐海东派出来寻找中央红军的红二十五军官兵接头相遇,双方握了一下手,交换了些情况,然后匆忙分开,各自返回了。</p><p>下了老爷山就进入陕西境内了。</p><p>行军命令:宿营地吴起镇。</p> <p>吴起镇,注定要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名字的一个陕北小城。</p><p>行军情绪高昂,各路纵队靠的很近,最后就都走到一条路上来了,因此队伍拉得很长,黄土大道上烟尘飞扬,那座小镇在红军官兵的视线里越来越近。</p><p>官兵们站在街道上四处张望,1935年10月19日,红军走进了吴起镇</p> <p>离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已经过去了一年零九天。红军陕甘支队到达吴起镇,标志着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胜利结束。</p> <p>但是从当时整个中国红军所面临的局势来讲,红军依旧没有摆脱移动作战的状态:红四方面军输完官兵前途未卜,红二、六军团依旧在极其艰难地转移,中国工农红军尚未拥有一块稳固的红色根据地。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军事环境,中国工农红军依旧处在极其艰难的生存危机中。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还没有到来......</p> <p>一年内,数万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在经历了数百次残酷的战斗和数千里的艰险跋涉后,三军大会师的时刻即将到来。</p> <p>1936年9月9日为了接应红二、四方面军,在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一支以第一师为主的特别支队,从陕北南下,9月16日先头部队已经占领西兰公路上的要地——界石铺。</p> <p>主题雕塑是以我国古代的日晷作为主题雕塑造型基本元素的。日晷内圆面凸雕关于红军在界石铺的电文,外圆面凸雕红军长征会师的欢庆场面,整个造型像一个充满张力的圆环,围合天地之气,凝聚长征精神;雕塑的平面是以“中”字为型,寓意突出界石铺在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中心基点”作用;而代表三大主力红军的三位红军战士的铜像恰好站在基点位置上,中线寓意长征之路,这些红军战土仿佛从历史的时空隧道走过;一根五角星的日晷指针,分9节,通高15米,寓意1936年9月15日中央关于界石铺战略地位的第一次电文。这根日晷犹如定海神针一般,把历史定格在这一刻,并随着阳光的变换,投影指向内圆的不同时刻的电文,把历史与现在串联起来,起到了一个基点的作用,同时把长征的精神之气汇集于一点,突出“中心基点”的“基”字。整座雕塑构思巧妙、立意深刻、独具匠心,充分表现了红军生生不息的长征精神和界石铺在长征历史中的重要地位。</p> <p>自1936年9月30日起,红四方面军分为五路纵队,由甘南向北免得会宁方向推进。</p> <p>1936年10月2日,第十五军团骑兵团在绕过海原县城后,连续奔袭20多小时,行程3百多华里,抢在胡宗南部到达前,夺占会宁县城,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创造了条件。不久,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和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也到达会宁,击溃进攻的国民党新一军一部,保卫了会宁县城。</p><p><br></p> <p>10月7日,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和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在会宁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四军十师一部会合。8日,四方面军四军先头部队十师在青江驿、界石铺与一方面一师一部会合。</p><p>10月9日,会宁南城门用松树枝搭起了彩门,城墙上高挂红绸布大幅标语“欢迎劳苦功高的朱总司令张总政委”。一方面军一师师长陈赓率所部人员在南城门外列队迎候。下午,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军总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四军、三十一军由南城门沿南川大道进入会宁城,受到一方面军同志们的热烈欢迎。同时到达会宁的还有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和步校的3000多名学员。会师的将士们悲喜交加地拥抱在一起。</p><p>10月10日黄昏,在会宁文庙大成殿内举行红军会师联欢会,挂起了“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联欢大会”红布横幅。</p> <p>毫无疑问,这是所有的红军官兵万分激动的时刻。尽管官兵们并不清楚中国红军的会合经历了多少曲折与艰难,但是他们知道红军主力一旦会合在一起,未来就会无比光明。</p> <p>俯瞰整个会宁城,这里见证了三军大会师的历史时刻。</p> <p>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委任弼时、副政委关向应随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行军的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率二军团与红一面军军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及所部二师官兵在将台堡胜利会师。</p> <p>将台堡会师是继1935年10月19日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9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之后,红军长征史上最后一次会师,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的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鉴于将台堡是红军长征最后会师地,经中央同意将10月22日定为“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纪念日”,即把将台堡会师定为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纪念日。</p> <p>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号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客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时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 <p>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p> <p>长征胜利结束后,1937年1月7日党中央进驻延安。</p><p><br></p><p>延安革命纪念馆</p> <p>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陕甘宁边区首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解放战争的出发点。</p> <p>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p><p>宝塔山</p> <p>关于长征精神</p><p>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p><p>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p><p>回首长征,我们始知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什么是不屈的意志,什么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的英雄主义。</p><p>无疑,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不败皆源于此。</p><p>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国革命才得以取得胜利。</p><p>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得以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p><p>具备了这样的精神,中国就有希望争取到光明灿烂的未来。</p><p>长征永存人类史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