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文图 杨乃华</p> <p>我第一次钓鱼是在12岁那年的夏天。</p><p><br></p><p>老家北大洼子有个很大的深坑,水质清澈,一年四季水不干枯。据老辈人讲,这个坑底有泉眼,经常往上冒水。坑边绿草茵茵,有的地方草丛厚密,很适合垂钓。这里野生鱼种很多,有鲤鱼、鲫鱼、鲶鱼、泥鳅鱼、嘎牙子鱼……</p><p><br></p><p>三哥爱好钓鱼,每个星期五下午,学校放学较早,我便跟着三哥到坑边钓鱼。一来二去,慢慢就喜欢上了。</p><p><br></p> <p>那时钓鱼的设备很简陋,把母亲做针线活用的小针烧红后,用钳子折个弯做成鱼钩,找来一根长木棍,在上头绑一根竹条,拴上细线绳,线上拴一节高粱杆作浮漂,这就做完了一把鱼竿。在附近的地里随便挖几条蚯蚓作鱼饵,即使钓上鱼来,只感到新鲜好玩而已。</p><p><br></p><p>几年过后,钓鱼成为我的一种消遣和爱好,既愉悦身心,又增加情趣。学校放署假时,三哥领着我到富江岛松花江边去钓鱼。从家到富江岛6公里的路程,来回全是徒步。早上天刚放亮就出发,带上几个玉米面大饼子、咸菜条和水壶,睌上回到家太阳已经落山了。每次都有鱼获,虽然很辛苦,但心情是愉悦的。</p><p><br></p> <p>特别是退休之后,有大把的时间,去享受大自然的芬芳,去感受野花草的清香。每次钓鱼时,我总会想起童年的美好时光。随着岁月的流失,记忆的长河像浪花一样后浪推前浪,有些事情消失在这浪花中,唯有老家的北大洼子和松花江边钓鱼的情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如今我们到了这个年龄,唯一的活动项目就是钓鱼。时常约上几个钓友一同出行。牛哥为了方便钓鱼,前些年还专门买了一台新式捷达轿车,成为我们钓鱼的专车。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过着“候鸟式”的生活,每年冬天到海南享受阳光、空气和大海。我和常哥三天两头钓河边、钓水库、钓海滩,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p><p><br></p><p><br></p> <p>钓鱼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据《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至溪,见吕望钓。”吕望又称姜子牙,人称姜太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典故流传千古。姜太公钓鱼不在于得鱼,而是以钓鱼为休闲娱乐,以此来消磨时间等候文王的到来。钓鱼文化最兴盛时期在唐宋,当时关于钓鱼的诗词可谓绚丽多彩。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蘘笠翁,独钓寒江雪。”诗在画中,画在诗中,画面简洁,山水一色,唯独这位老人与江雪为伴。又如张志和的《渔歌子》也堪称一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形象地描画出水乡风光和渔人的典型装束。关于钓鱼的诗句还有很多,枚不胜举。这些诗词寄情于山水,反映了钓鱼人的心境,真可谓是美不胜收,妙不可言,自得其乐,热爱自然。</p><p><br></p><p>无论你在哪里钓鱼,钓的是一方宁静,一番风景,一种寂寞。我们老哥几个,每次都三五人同行,一路谈笑风生,消除了孤独感。我找好钓位后,总是先静做一会儿,深深地吸上几口清晨的新鲜空气。然后取竿、理线、调漂、挂饵、甩竿,连同自己的心情和思绪,一起随着钓线轻轻地落入水中。那真是一种难得的寂静与恬然,离开城市喧嚣,没有时间观念,只有一池清水,一把鱼竿,牵动着一份自由放飞的意境……</p><p><br></p> <p>钓鱼的关键是要有耐心,坐得住,稳住神,沉住气,不急躁,有时也许一天也钓不到一条鱼。坐在那里时间久了,就容易产生不耐烦的心理,总盼着鱼儿快点咬钩,实在等急了,就在心中默念着,“鱼儿鱼儿快上钩,大的没有小的也将就”。对于性格急躁的人,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能变得更加沉稳。等啊……等啊……鱼终于咬钩了……</p><p><br></p><p><br></p> <p>钓鱼最有趣的是观看水中浮漂的变化,两只眼睛盯着不放,脑袋里什么都不想,精力高度集中。当浮漂一起一落、一沉一浮时,你的心也随之起落,看准时机提竿,定会上鱼。无风观漂,水面平稳,心如明镜;有风观漂,起伏飘荡,心中浮躁;雨中观漂,雨水相连,惊喜不断……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观漂,牵引的是目光,吸引的是情感,放飞的是睱想,其中的乐趣无以言表。当鱼上钩时,鱼竿弯弯,钓线紧紧,上钩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时左时右,时上时下,任它游动,直到它没有力气了,拉竿提鱼,这就是所谓的“溜鱼”,这也是钓鱼人最兴奋的时刻。</p><p><br></p><p>对于钓鱼人来说,最过硬的基本功,是能静静地坐着,始终如一地守着,目不转睛地看着。有时微微轻风吹来,带些凉爽之意,几只不知名的小鸟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我们的眼睛就会追随着它们一起飞翔,直到消失在草丛中、树林里。这不但能给钓鱼人解除一丝疲劳,而且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