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游戏是儿童的权利,也是儿童的天性,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成长方式。对于儿童而言,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近几年在安吉游戏的革命及其影响下,“真游戏”引发了很多幼教工作者的反思。6月30日,根据幼教科安排,路北区第十二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第六期云教研活动——如何实践“真游戏”。</p> <p> 北有利津,南有安吉,“特别的假期”让我们有机会终于可以一一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区别于利津学校的户外游戏,安吉的游戏更侧重于自发游戏的培养。今天研讨的主题有三个:一是什么是“真游戏”?二是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三是“真游戏”遇到瓶颈期,老师引导还是真游戏吗?三个问题都是从一两个视频案例导入的,让老师们利用真实的案例分析日常工作中的问题。</p> <p> 什么是“真游戏”?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经过老师引导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章园长说:“真游戏”是要求老师最大限度地放手,最小限度地介入。学会等待,不要轻易介入幼儿的游戏,幼儿需要很多的探索机会。但是,如果遇到安全问题,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介入。瓶颈期是游戏即将放弃的点和幼儿反应比较大时。教师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放手游戏,发现儿童,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原则。</p> <p> 我们作为教师经常会追求为孩子提供逼真、真实的游戏材料,但是“真游戏”理念认为这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在游戏中,一块积木就能被幼儿当作剪刀、洗发水等等。如果为幼儿提供过于逼真的游戏材料,就不仅会压制幼儿的想象力,还会降低幼儿的游戏体验,会让幼儿觉得这些材料都是老师布置的,不知道怎么用,怕用不好等等。</p> <p> 在真游戏中,教师可以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指导者,通过观察孩子的游戏过程,便可以了解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够更好的因材施教。</p> <p> 当前的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园低结构.真游戏活动的实践对我们课程教学来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游戏作为我们幼儿园教学重要的一部分,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老师的介入要支持孩子的发展,顺应孩子的意志。不仅让幼儿体验游戏活动的乐趣,同时在游戏活动实践中掌握知识,进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p> <p>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次提升,每一次研讨都会让自己看到不足之处。</p> <p> 培训结束,大家整理了学习心得和笔记</p> <p>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们意识到了“真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把“真游戏”的精神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真正的还给孩子,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