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仲夏时节,天气炎热,忽晴而雨。微信突然收到隆文镇卢溪村李增森书记发来的土纸作坊图片,真把我高兴坏了。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探访和整理,我们对隆文土纸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收集了一些文本、图片、语音和视频材料。鉴于社会的飞速发展,现在仍从事土纸制造的作坊和匠人,己非常之少。学校作为梅州市非遗传习所,承担了部分非遗的传承、记录和研究工作。特别是造纸与纸的应用方面,作为我们传承和保护重点,急需寻找长期从事土纸生产的工匠,了解详实的造纸技术和成纸关键细节,寻找真实的造纸作坊遗址,还原客观的土纸生产环境和造纸过程。</b></p> <p><b> 7月3日,在百忙之中,我们一行3人与李书记相约,造访了梅县隆文梅州畲李氏三兄弟。李丙清同门兄弟一直生活在隆文土纸核心生产地一一隆文镇梅州畲。自小耳濡目染,对土法造纸就有很深了解。长大成人后,在家都有作坊从事土法造纸。其中二哥和弟弟一直到2008年,还坚持造纸、卖纸。只是后因工作和家庭宽裕,才放弃造纸,留家或出外生活。</b></p> <p><b> 经过漫长的山间小路,开车,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看着一间间造纸小房散落在草丛和柚子林之间,破破败败。过去忙碌而有节工作的水车臼料房,早已见不了踪迹。在丙清师傅引导下,爬过高高的草堆,扒开层层的野草,找到了引水小渠和粉料石臼。确定这一切仍静留在那里,只是这都成了逝水和无声。</b></p> <p><b> 丙清师傅的二哥,带我们看了他家的造纸作坊。在曾经熟悉的纸浆槽前,给我们示范如何抄纸,如何拎纸,如何压纸,如何挤干纸里的水分。在烘干屋里,如何加热,如何上墙背干,如何揭纸叠纸。每一个细节,干净利落,富有劳动美感。匠人的用心,处处表现出对经验和技艺的要求,更添了我们对非遗保护的紧迫感和全力投入的自信心。</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纸浆槽</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放纸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压纸架</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背纸垅</b></p> <p><b> 为了尽快完善土法造纸的传承和保护,李增森书记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建起了私人博物馆,对隆文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物保护和模拟实操重建。当看着这些远在深山和潮湿环境中的造纸工具,静放在博物馆前,我想:不用多久,这些富有生命力的造纸工具,一定会用活着的生命,告诉我们它曾经的辉煌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秘密。</b></p> <p><b>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李家老宅,离开了土法造纸的一间间作坊小屋,看见站在村口这棵腰围超一米、年龄几百岁,高高大大、枝繁叶茂的桂花树,我坚信隆文土法造纸一定会复活,一定能为人们创造更健康、更环保、更幸福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