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指导微课堂:中考在即,家长如何为孩子加油助力

董丽苹

<h1>  亲爱的家长朋友,凤华初中“直面青春期”线上家长课堂又和您见面啦!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我们家长朋友们对此非常重视。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为孩子加油助力呢? 希望本期微课堂能帮您找到答案。</h1><h1> 今天我们为您推送的是“直面青春期”家教指导微课第三课《中考在即,家长如何为孩子加油助力》。期待这份暖心相送,能给您带来温暖,为您带去智慧。</h1><p><br></p> <h1>  <b>一、家长的应考心态</b></h1><h1> 家长的紧张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更紧张,家长的心态平和稳定也会感染并引导孩子情绪平和,因此,家有考生,家长更应力求保持一颗平常心。</h1><p><br></p> <h1>   <b>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b>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オ,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爱好特长不同、发展方向不同,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期待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例如考试的成绩、报考的学校等,使得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这样孩子在专心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h1><p><br></p> <h1>  <b> 2.鼓励孩子积极备考。</b>中考是孩子人生路上一次重要的人生挑战,只要孩子对中考全力以赴就可以了,不要把中考作为孩子的唯一出路,我们要做好各种思想准备,即使孩子中考结果不理想,我们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寻找其他出路。如果咱们家长能这样想,就能使自已拥有一颗平常心。</h1><p><br></p> <h1>  <b>二、家长需避免的言行</b></h1><p> <b>1.唠叨。</b>家长普遍存在对孩子唠叨的现象,尤其是妈妈们更为常见。孩子本来心理压力就很大,家长再这样天天提醒,孩子回到家也得不到有效的心理放松,很容易厌烦和躲避家长,家长的话对孩子来说就没有了任何的教育效力。所以家长切忌唠叨,尽量少说,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p><p><br></p> <h1>  <b>2.过分关心。</b>有的家长把中考看得过重,对孩子过分的关心。比如孩子回家之后,家长都不再看电视,说话轻声轻语,行动小心翼翼,生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还有的家长甚至停止工作,专门在家陪伴孩子。其实家长这种刻意地改变,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沉闷和压抑,反而不利于学习。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高岚老师有句话说,“<b>父母的稳定性会带来孩子的稳定性,如果父母是乱的,然后你希望孩子稳定是不可能的</b>”。所以,我们家长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就可以,不要做出大的改变。</h1><p><br></p> <h1>  <b>3.过分干涉。</b>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被其他事情干扰,精力分散,所以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限制,比如不让孩子接电话、发信息、上网等,这使得孩子没有一点自由,只能听从家长的安排,容易引起孩子内心的不满和反抗,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或发生冲突。</h1><p><br></p> <h1>  <b>4.盲目攀比。</b>有的家长会不自觉地拿自已的孩子和同事、邻居的孩子对比,“你看看谁家的孩子考上哪个学校了,你也要争取考上。”如果差距过大的话,这种攀比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h1><p><br></p> <h1>  <b>5.补偿心理。</b>有的家长倾向于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特别严,对成绩看得特别重。怀有这种“补偿心理”的家长,会因此变得主观、偏执,看不清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把握孩子的特点与需要,而将个人意志过多地强加于孩子,这种苛求心理是很可怕的,也是不现实的,对孩子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附属品,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需要和选择,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值。</h1><p><br></p> <h1><b>  三、如何看待孩子的模考成绩</b></h1><h1> <b>1.“模考”成功不等于中考成功。</b>因为“模考”毕竟不等于中考,孩子可能因为某一方面知识点掌握较好或临场发挥较好而取得好成绩,并不意味着次次都能考好,更不能说明所学知识、所考知识点全都掌握了。所以,家长要提醒孩子除了要解决好“模考”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复习好“模考”以外的知识内容,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h1><p><br></p> <h1><b>  2.没有提高不等于有所退步。</b>从内容、题量、题型上来说,模考与平时考试会有所差别,平时考试侧重一段时期所学的内容,而模考考的却是初中三年所学的全部内容,综合性较强。所以,模考成绩不能简单地与平时成绩划等号,家长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h1><p><br></p> <h1>   <b>3.“模考”失败不等于中考失败。</b>模考分数低,正暴露了复习中的漏洞之所在,是一桩好事,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容面对现实,认真总结,仔细分析模考中反应出来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掌握地不够好,就要注意查漏补缺;如果是因为太紧张了,就要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态,重建自信。</h1><p><br></p> <h1>  <b>  四、孩子担心会落榜</b></h1> <h1>  家长要用<b>积极乐观的心态</b>影响孩子。家长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的心态、情绪会相互影响,所以家长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孩子少指责,少唠叨,多称赞,多鼓励。比如:当孩子自卑、愁苦时,家长要用真诚积极的语言鼓励安慰孩子:“虽然你以前的基础不太好,但是妈妈已经看到你最近一直很努力地学习,弥补了许多不懂的知识点。不要急,继续这样坚持下去,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的”;“你在妈妈心目中一直都是最棒的,妈妈一直很欣赏你遇到困难不服输的劲头,相信暂时的困难你一定会解决的,妈妈愿意帮助和支持你。”</h1><h1> </h1><p><br></p> <h1>  我们不要跟孩子说类似“考不上也没有关系”这类的话,这样实际上是在给孩子传递一种“考不上”的信息。作为家长,我们要始终给孩子鼓励和信任,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持,孩子能切身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克服困难,尽快找回学习上的信心。</h1><p><br></p> <h1>  <b>  五、孩子压力太大了</b></h1> <h1>  <b>1.家长要学会不问成绩。</b>进入毕业年级,可以说小考周周有,大考月月有。如果家长过分关注成绩,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有的孩子曾经感叹说:“我真怀疑我妈爱的是我还是我的成绩?”孩子不可能永远都考得好,总有失利的时候。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支持和关爱,爱永远都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比如,“孩子,不要太累”“无论如何,妈妈都爱你”,这样的话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h1><p><br></p> <h1>  <b> 2.家长要学会焦点转移,也就是不要让孩子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备考这个“聚焦点”上。</b>学习本身很枯燥,通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或人际交往,体验愉快的情绪,孩子注意的中心就会转移,情绪就会得到释放,压力就会得到缓解。比如,我们家长可以这样做: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以此来影响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喜欢打篮球,不妨抽出时间陪孩子打打球;如果孩子喜欢散步,不妨陪孩子饭后溜达一会……</h1><p><br></p> <h1>  今天我们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咱们家长如何为孩子中考加油助力,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每位凤华学子学有所成,祝愿每个家庭和谐幸福!</h1><p><br></p>

孩子

家长

中考

模考

心态

成绩

知识点

妈妈

学习

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