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丙妹镇岜沙村,滚元良中华一绝--镰刀剃头</p> <p>苗族桐族民俗风情巡礼</p><p> ——贵州黔东南之旅散记之二</p><p><br></p><p> 文字 摄影 制作/筱 冰</p><p><br></p><p> 听说贵州黔东南举办雷山苗年节活动,我有幸随李济山老师所率采风创作团于2009年11月9日--16日,深入贵州省黔东南凯里、雷山、从江、榕江、黎平山区苗寨、侗寨,零距离接触苗、侗少数民族同胞,与苗族村民,一起过苗年,见证了黔东南的巨变。真切感受到了苗族、侗族人民的好客、真诚、纯朴、纯真与纯情。</p><p><br></p><p> 一路下来,节日的黔东南气氛更是绚烂耀眼,特异的民俗风情令人沉醉;苗族的吹和跳,侗族的弹和唱都显现得淋漓尽致,印象较深的是这种最原始的剃头方式了。</p><p><br></p><p> 芭沙男子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芭沙苗语里叫做“户棍”,是男性成人的标志。“户棍”就是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头顶中部的头发,盘发为髻。据说,这种装束是由苗族先祖蚩尤传下来的,芭沙人也因此自认为是最正宗的苗族。</p><p><br></p><p> 嘿嘿,滚元亮镰刀剃头,其实习惯了,动作很快,被剃者头皮亦经得住老滚锋利的镰刀,当我们来到岜沙村,见他正在为大家表演剃头,我对老滚说,如果拿我的头给你剃,可惨了,非得头破血流如注,他哈哈大笑,说试不?我连称不敢、不敢!</p><p><br></p><p> 喊他老滚,他亦只不过中年而已,是尊重而已,因此镰刀剃头,他名闻中外,亦是好枪手。整个岜沙村有一支枪手队,他们为我们团队表演了打枪,真枪实弹,我们各自占位,摄下了射击的瞬间。</p><p><br></p><p> 当天时值中午,我们还参加了苗族村上的长桌宴,他们免费提供村民及游客午饭,当地村民热情好客,载歌载舞,热闹非凡。</p><p><br></p><p> 我们还参观了侗族地坪村、三宝千户侗寨、黎平肇兴侗寨及中潮镇潘老寨村,感受拍摄了当地少数民族的风情。</p> <p>丙妹镇岜沙村</p><p> 神枪手部落</p> <p>达地水族乡乌达村</p><p> 苗族百人长桌宴 </p> <p>侗族 三宝千户侗寨</p> <p>侗族 中潮镇潘老寨村</p> <p>侗族天下第一侗乡</p><p> 黎平肇兴侗寨 蜡染侗布</p> <p>侗族 敲打蜡染侗布</p> <p>侗族 黎平地坪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