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时间:2020年6月27日</p><p>天气:晴</p><p>行程:瑶上→高南堂→忠信村→广福砖厂→犁头寨→广福砖厂</p><p> 刘队有事叫老马策划这周徒步线路,老马就定游高南堂,探密犁头寨。他为了这次徒步,到处寻找向导,可惜懂路线的都没空,只好找德泉弟做摇控指挥向导。</p><p> 我们一起出发(徒步)共20名队友8点整时出发,自驾到仙师瑶上(现在的峰市街)集合。</p> <p>东吟永定河飞雁,西绎龙湖八景鸿。</p><p>南与犁头山寨矗,北呈镇里宋营隆。</p><p>七星拱月村中耀,四路碑翔进士崇。</p><p>姓氏三十和睦奉,山青水绿丽声洪。</p><p> 这就是风景如画的瑶上,我们在大约8点半到达,车都停在冬秀家门口。</p> <p> 美女们先来张瑶上美美滴打卡照📷💃💃💃</p> <p> 与好朋友冬秀来张Ye的留影👯</p> <p> 出发徒步,快乐前往高南堂。</p> <p> 我们要通过瑶上的中渡桥,大家先在桥头亮亮相。三十年前在瑶上锦丰小学任教三年的我,当年经常听学校老教师讲王见川翰林的故事,印象深刻的是说王翰林预言瑶上五里三座桥,如今都兑现了(锦东桥、中渡桥、忠信桥)。</p> <p>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p>中渡桥头上,看秋月春风。</p><p>如今户外徒步又重行。</p><p>曾经多少美好事,在脑中闪现。</p> <p> 跨过中渡桥,走在小路上,发现新大陆,玉米地里颗颗玉米穿矿泉水瓶新衣,既防老鼠咬,又防虫儿钻。不得不佩服现代农民的聪明才智。</p> <p>路边风光无限好,红衣美友来拍照。</p> <p>涵洞溪水缓缓流,风景独特把影留。</p> <p>绿树阴浓夏日长,美女倒影入池塘。</p><p>水晶帘动微风起,别有一番好风景。</p> <p> 当走到三叉路口时,老马迷茫了,不知往哪儿走?我们队有满姑出门不用愁,瞧,此时摩托车声由远而近朝我们奔来,碰到玉华家庭农场的老板,他为大家指明上高南塘的道路。我们沿着正确的山间小路爬行。</p> <p> 虽然夏阳高照,天气酷热,挥汗如雨,但也不能忽略晒晒美颜。</p> <p> 现在艳丽的指甲花在路边的欢迎大家的到来,而套袋蜜雪梨压弯枝头,清香诱人。我想再过半个多月,亲子采摘的人儿穿梭在梨树间挑选着心仪的果实,收获的喜悦挂在每个人的脸上……</p> <p> 路旁的迎客松毫不吝啬地洒下斑驳的树荫,让我们乘凉歇歇脚。此时热心肠的小梅连忙从登山包里掏出来一袋圣女果喊道:“来来来,大家都来消灭它解解暑”。我们也亳不客气的抓着吃,边吃边嘻嘻哈哈聊天开玩笑。</p> <p>南堂清静诵谈经,静若桃源可避秦。</p><p>梧桐叶落知秋至,桃李花开自识春。</p><p> 我们终于来到了清静幽美的高南堂。</p> <p>蓝天白云下的高南堂更有一番意境。</p> <p> 高南堂在仙师是家户喻晓的。据了解瑶上清朝乾隆年间出了个翰林名叫王见川。他少时在离家十里外的高南堂庵读书,有一日见带来的大米快要吃完,就请伙夫顺路到家中捎点大米来。碰巧王见川家中没有米了,他母亲只好把放进锅里的米捞起来,交给伙夫送来应急。伙夫为了让王见川安心读书,没有把家中断炊的事告诉他。王见川发现送来的米已浸湿,询问伙夫,伙夫便以“不慎跌倒米袋掉进水坑”为由搪塞。王见川不悦,为此而怪罪了伙夫。过了数年,王见川考中进士,钦点翰林。临别之际,与母亲拉起家常,无意中谈到“湿米”一事,母亲这才告之真相。王见川顿悟,后悔当初错怪了伙夫,当即买了一串鞭炮,来到伙夫家中燃放,公开赔礼道歉。于是,“翰林赔礼”的故事便传开。</p><p> 王翰林当年赴汀州赶考,路途耽搁而迟到,主考官出上联:大水推沙粗在后,他立刻说道:风车搞谷冇先行。主考官拍手叫绝而准他入考。他一鸣惊人成为翰林。</p> <p> 我们在高南堂补水添茶,纳凉吃点心。休息一会儿,大家在高南堂屋侧角爬梯子上山,沿山间林荫小路登顶。</p> <p> 山间小道展风釆。</p> <p> 山顶高耸入云的铁塔也成了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p> <p>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棵棵桉树直插云霄。群山翠欲滴,我来忙打卡。</p> <p>孤山耸拔势昂然,矗入天空云翰边。</p><p><br></p><p>形象犁头倒向插,不犁田地倒犁天。</p><p> 这就是远远能望见的犁头寨,大家看看像不像倒插的犁头。</p> <p> 一路在青山间穿行,漫步其上,呼吸清新空气,观峰峦叠翠,移步换景,景景不同,美哉乐哉💃💃💃</p> <p> 下到山脚,抛荒的稻田成了碧绿的湿地公园,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p> <p> 当头烈日、炙灼颜热,汗水浸衫衣。我们只好穿过湿地公园,在铺满落叶的石阶古道的竹林荫凉处歇歇,恢复体能。</p> <p> 我们大约在11点来到木梓坑口的忠信村。</p><p> 忠信村包括中心坪、黎泉坑和罗家营三个自然村,288户961人,后因棉电库区移民安置在木梓坑。罗家营自然村旧称“老家营”,据说是峰市最早的开发地,随处有残留的墙基屋址,由此可见当年的繁盛。中心坪是峰市“二坝一坪”中的一坪,村中有八角宫,为峰市的著名胜迹之一,曾设“汉光书院”,传说左相黎宏和名士邱振方都在此教过书。</p> <p> 忠信村是移民新村,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舍,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p> <p> 骄阳似火,酷暑炎热。大家筋疲力尽,原本打算在犁头寨的南华寺煮午饭的,只好改变初衷,到阳秀的亲叔叔家弄午饭吃。</p><p><br></p> <p>电扇扇风有却无,室中挥汗竟如珠。</p><p>坐着闲看日边云,骄阳似火映大地。</p><p>阳秀亲叔真热情,端来冰西瓜解暑。</p><p>武平绿茶汤清澈,余韵悠长上品佳。</p><p>叔婶忙前又忙后,众友清凉又解渴。</p><p>谈笑风生精神爽,欢声笑语厅中扬。</p><p>感谢叔婶的盛情,祝老人安康长寿。</p> <p> 大部分队友在大厅喝茶聊天的时候,小梅却顾不得歇歇,就撸起袖子为大伙煮香喷喷的鸭肉粉。当然帮厨的也很辛苦,郑医生烧火把脸烤得通红,汗水淋淋;翠、阳秀也忙着洗葱、芹菜、泡香菇和准备装米粉的盆盆钵钵。 开锅啰!鸭肉粉好吃的不得了,瞧,个个都撑得肚子圆滚滚滴。奋战在厨房前线的队友们,你们辛苦了,谢谢💐</p><p> 阳秀的叔叔称赞小梅道:唉呀!你老公娶到你真有福气。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当得大厂长,打理好家庭。养胖了老公,幸福了一家。你真了不起👍👍👍</p> <p> 忠信村远离都市,拥有旖旎的自然风光,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我和满姨、亲家母等五人趁机在村子里溜达溜达摆拍。</p> <p> 村里的饮水工程。</p> <p> 吃完午饭来个没有队旗的集体大合影(队长没来,队旗也忘带)。</p> <p> 中午的太阳可以烤鱼干,在老马的安排下,大家乘车到广福砖厂。</p> <p> 爱摆拍的美友们在砖城墙签到留念。</p> <p> 穿过砖厂,向犁头寨进军。</p> <p> 我们爬山的热情就向中午的骄阳一样热烈,不怕煎烤,奋勇攀登。</p> <p>广东福建界碑</p> <p>惹人喜欢的沙田柚。</p> <p> 犁头寨半山腰俯视的山峦叠翠风光。</p> <p> 犁头寨南华寺掠影。</p> <p> 在南华寺歇歇后,大家继续向上爬犁头寨顶峰,听说顶峰的景色很美。可惜弄错方向,过横排走进山凹已无路可行,只好原路返回寺庙。</p> <p>小池塘听蛙鸣。</p> <p> 虽然登顶此路不通,但风景无限好,美哒哒的照片迷死你。</p> <p> 我们在返回走到犁头寨半山腰,蓦然回首发现高大的迎客松,它与蓝天白云共舞。独特的风景吸住了我们的腿脚,那就美景别错过,赶紧签到吧!</p> <p>哟,鳄鱼上山!</p> <p> 我们在下午4点半返回广福砖厂,完美收关,乘车返程回家。</p> <p> 我们一起出发徒步,赏高南堂的清新幽静,忠信村的美丽新村,犁头寨高耸入云的壮美,以及叔叔婶婶的纯朴与热情,让我收获不同的感受和心情。沿途的风景、队友的欢笑、心灵的感悟,用自己的足迹走遍山山水水,用自己的心去感知美好的世界。</p><p><br></p><p><br></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