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年轻帅气的李伟,是商州镇晒金村人。为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他在偏远落后的山村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书写了大爱的情怀。</p><p> 这场声势浩大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战略已到收官阶段。2018年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原宜宾县人民医院)委派三名党员到宜宾市叙州区晒金村驻村扶贫,李伟就是其中之一。</p> <p>年轻的驻村干部李伟</p><p><br></p> <p> 他毕业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2016年参加工作,是有着6年党龄的男护士了。由于工作中表现突出,2020年被评为宜宾市叙州区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青团员,叙州区脱贫攻坚贡献奖。这次新冠病毒席卷全国之时,有着重症医学丰富临床经验的他,率先向医院党委申请到抗疫一线。发扬了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诠释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责任。</p><p> 在艰苦的抗疫期间,本可以中途轮换休息。想到男护士稀缺,他毅然选择了坚守,下定决心,疫情不结束就不回家。直到3月13日解除隔离后,次日又立马回到晒金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p> <p>防护服里是湿润的衣服</p> <p>戴口罩留下一道道勒痕</p> <p> 扶贫工作常常需要行走在田间地头,翻山越岭,深入到每户贫困家庭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人员结构,家庭收入,务工就学,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然后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同时还要完善各种资料,接受各级检查。</p><p> 同去的还有另外两名老队员。扶贫工作天天都要走家串户,上坡下坡。山路崎岖难走,长时间的奔波跋涉,两名老队员的膝盖先后都出现了病变,致使行走困难。李伟二话不说,主动担起了重担,提出凡是路远、路陡的地方都由他一个人去。</p><p> 一来二去,时间一长,连以前追着他跑的恶狗也与他熟络起来,摇着尾巴迎接他的到来。李伟是本地人,常和农民攀谈唠嗑,了解他们的疾苦,急他们所需,很快和乡亲们建立起了亲密友好的关系。开展起工作来,更是得心应手。</p><p> 贫困户的繁杂资料、详细信息需要用电脑录入,李伟脑子快,动作麻利,又是他承担起了这项工作。</p><p> 记得刚驻村时,由于2014—2018年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没有留下原始资料,李伟只得从2014年识别出的贫困户逐一进行排查清点,每一年的人口数据进行认真对比,每对比一次就是几百号人的数据,常常弄得头晕眼花。白天时间不够用,夜晚继续干。超负荷的运转,使得原本精精神神的李伟一度变得神情恍惚,吃饭睡觉满脑子都是数据在打转。一个多月的加班加点,终于赶在2018年市级检查前,他把人口数据梳理清清楚楚。</p><p> 贫困户黄太平家住晒金村双溪组,家里有五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一个精神障碍的老婆,家里一贫如洗。由于交通不便,从村公所一路攀山越岭,到达这个赤贫之家,需要两小时左右。一家之主的黄太平,自己又疾病缠身,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收入微薄,入不敷出,黄太平逐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p><p> 李伟和他的队友了解到这一情况,多次不辞辛劳,到黄太平家走访,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燃眉之需。积极为黄家申报危房改造,并找人对黄家的危房进行维修加固。还为他申请低保,实现了整户低保兜底。帮助黄家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大量种植油樟、茶叶,并帮他联系樟油销路,以解除黄家的后顾之忧。通过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和黄太平自身的勤劳奋斗,黄家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家庭收入实现了几倍翻。2018年,黄太平家被叙州区政府评为宜宾市叙州区勤劳创业示范户。</p> <p>贫困户多数在交通不便的地方 他们常走这样的山路</p> <p>和村领导一起上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p> <p>耐心细说做工作</p> <p>上门登记和核对信息</p> <p>看贫困户房子多漂亮</p> <p>加班加点录入上网</p> <p>再繁多事情都耐心接待</p> <p>忙的时候吃方便面</p> <p>太多资料要加班整理</p> <p> 利用行业优势,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为晒金村建立了医疗站,并配送了便携式B超、心电图机、多功能治疗床、中频治疗仪等仪器设备。很多仪器村医生还不会使用,李伟就抽时间手把手地教村医生如何操作使用,使得先进的仪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利用。村民患了小病也不再迢迢赶路出村就能得到医治。为村民做了件大好事。</p> <p>手把手的教会使用仪器</p> <p>查看就医登记情况</p> <p> 商州镇是叙州区最偏远闭塞的山区,需三小时左右的车程才能到达。山路不知有拐了多少弯,车子常要行走在山坳或悬崖边。尤其到了夏季,不时有山石滚落。大雨过后,时有山洪爆发,危险就在一瞬间。李伟说,有次坐班车回柏溪,差十多分钟就遇上山石塌方,好险。车在泥泞的山路堵成了长龙,李伟下车和大家一起动手搬石块,用了三小时左右才把路打通。回到家已是泥人一个。</p> <p>山体滑坡</p> <p>遇到的泥石流</p> <p>山洪爆发</p> <p> 李伟从小生活在晒金村,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他感慨地说:“以前出门就踩烂泥,卫生条件差,没有公厕,看病要走很远。更谈不上娱乐生活,如今完全变样了!”从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晒金村硬化路也从零公里变成了16.5公里,全村13个社实现了互联互通。公路沿线建起了垃圾池与公共厕所。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图书室,群众体育健身场地,异地搬迁聚居点也相继落成。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和光纤网络。自此,晒金村基本告别了“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村民办事方便了,环境卫生变好了,业余生活丰富了。</p><p> 茶叶是晒金村的主要产业,由原来2600亩老品种茶园,新增了1000余亩优质茶树落地。老茶园也在逐步升级改造中,茶叶精加工工厂也在修建中,村集体经济在不断攀升。</p><p> 今天,在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覆盖下,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在村党委,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晒金村已实现了整村脱贫。93户贫困户,440人已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党的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晒金村完成走出贫困的华丽转身。</p> <p>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p><p> 李伟和他的队友们扎根乡村两年多,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担当和情怀。扶贫路上,一路因你而精彩!</p> <p>建设中的村道</p> <p>村道上留个影</p> <p>老老少少都参与健身</p> <p>健身坝坝舞跳起</p> <p>年轻人有地方打篮球和乒乓球了</p> <p>晒金村的高山茶叶</p> <p>新采摘的茶叶</p> <p><br></p><p><br></p><p><br></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向奋战在基层一线的驻村干部们致敬!您们辛苦了!</b></p> <p>下乡必备的雨鞋</p> <p>在居住点做饭</p> <p>参与村级防疫工作</p> <p>膝关节贴满膏药</p> <p>周末回家路上 队员们遇上2020年第一场雪</p> <p>2019年最后一天 队员们相聚在一起</p> <p>晒金村三位扶贫干部</p> <p>工作队和村两委合影</p> <p>商州镇驻村干部合影</p> <p>扶贫干部第一书记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