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的父亲</p><p>张鹏轩(1921年—2002年),原名张远翥,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人。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信阳县立中学高中毕业后被聘在固始教书。1946年—1955年自办“信阳聚泰酱园”,1956年公私合营后,任信阳市食品厂副厂长,1982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历任民建信阳市主委、民建河南省常委、市工商联名誉主委、省工商联第四届常委、政协信阳市一——七届政协委员、政协信阳市第四、五、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2002年7月9日病逝。</p><p>天官张云之后</p><p>明朝中叶,阉党窃权,朝政浊乱,信阳籍人礼部给事中张云(字季升)身处乱世,刚正不阿,论劾宦官刘瑾而下狱。刘瑾事败处斩后,始得白冤,升都御史,提督辽东,功绩卓著,后升任户部尚书。年老辞官返里,卒赐祭葬,赠太子少保。张氏后人敬谓其“天官”,并世代以此为荣。少年时的张鹏轩就非常尊崇这位先人,立誓象“天官”一样立志成才、精忠报国,决不干辱没祖先的事,晚年张鹏轩还四处查阅资料考证张云生平事迹,发表撰写不少研究文章。</p><p>执掌聚泰酱园</p><p>1921年6月6日,张鹏轩出身在信阳市西关一户殷实之家。父亲张励斋为人正直谦和,爱憎分明,在信阳市商界有较高的名望。1938年为避战乱,17岁的张鹏轩随家迁往固始,先后在固始县中心学校等校任教。1945年底,日本战败,张家返迁信阳。1946年张励斋创办“聚泰酱园”(今银珠广场北侧),主要经营酱菜、糕点等食品,成为当时信阳很有影响的四大酱园之一。时任信阳商会会长的张励斋因社会事务繁忙,无暇顾及生意日益红火的酱园,急招在蓼教书的张鹏轩搁置教鞭,执掌聚泰。此时张鹏轩年仅24岁多。 </p><p>生在乱世的张鹏轩,经过20多年的历炼,加之天资聪颖,闲暇阅读大量中国古典名著和进步书籍,心里早已萌生实业救国的远大抱负和振兴民族商业的宏伟志向。执掌聚泰酱园后,张鹏轩坚持诚信经营,科学管理,不断创新花色食品,采取积极的促销手段,没几年功夫,聚泰已成为信阳城远近闻名的食品品牌。因不满当局腐败无能,从不买官员帐的张鹏轩得罪了一些行业管理人员。一次在例行食品卫生检查中,一官员将随身带来的苍蝇放在一盒糕点内,还反污聚泰酱园不卫生,强拉硬拽张鹏轩当街下跪一个多小时,以示惩戒。</p><p>1949年4月1日下午,解放军开进信阳城。出于对共产党政策的不理解,许多商号关门闭户,收摊歇业。张鹏轩却大胆开业,独家供应解放军酱菜佐餐。</p><p>1953年,聚泰酱园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了扩大经营,张鹏轩和开杂货店的何久谦联营,组成新的聚泰酱园,规模和品种都有明显增加,成为信阳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1956年张鹏轩积极响应党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政策,说服父亲,毅然走公私企业合营的发展道路,聚泰酱园搬至对面(现中山路千家惠商场)与公方合资组建信阳市烟酒公司食品厂,并同何久谦一起出任资方副厂长。1963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后搬至今东关怡然新村,成立信阳市食品厂,张鹏轩继续担任副厂长,直到1979年调任刚恢复的信阳市政协任副主席。23年来,从聚泰酱园到市食品厂,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发展成为豫南地区食品工业的一面旗帜。</p><p>共产党同路人</p><p>1949年信阳解放的当晚,张鹏轩作为全市商界唯一代表,应邀参加解放军四野十九支队政治部在原国民党县参议会召开的信阳各界人士城市政策报告会,聆听共产党的城市政策。十九支队政委作为主讲人把革命道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演讲得精辟透彻,有声有色,使张鹏轩对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压抑多年的心情也豁然开朗。散会后已是更深夜半,部队派战士提着马灯送代表回家。张鹏轩一走出大门,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只见街心全是手持长枪,背靠背盘腿而眠的解放军。想到烧杀抢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想到几天前溃败的国民党散兵游勇打家劫舍,闹得满城鸡犬不宁,想到自己因一只苍蝇久跪街头的屈辱,他从心底涌起对共产党的敬慕之情。这天晚上的所见所闻,成为28岁的张鹏轩一生重大的转折点。第二天,他就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支前工作,踏上了紧跟共产党干革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漫征程。</p><p>从1949年11月1日参加信阳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市政协前身),到1993年的72岁高龄从县级信阳市政协副主席职位上退休,张鹏轩走出一串串闪光的人生足迹。作为信阳市政协建立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张鹏轩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始终和共产党保持一致,经受住了考验。作为唯一的非党副主席,张鹏轩自1979年调到市政协就遵照上级精神,一头扎进信阳市工商联的恢复和民建信阳市基层组织的组建工作。1982年,年逾花甲的张鹏轩率先加入民建,成为信阳市历史上第一位民建会员,也成为共产党可以依赖和尊敬的真诚朋友。</p><p>“我是共产党的同龄人”这是老人50多年来时常挂在嘴边写在文章里的一句话,半个多世纪与共产党党风雨兼程,张鹏轩已从共产党的同龄人变为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同路人。</p><p>市民建奠基人</p><p>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政治和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许多人还在怀疑观望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时,已任信阳市政协副主席的张鹏轩毅然决然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为了筹建信阳市民建组织,张鹏轩挨门挨户到过去在市工商界有影响的老朋友家走访,现身说法,去除他们心中的芥蒂。许多年后,这批会员回忆这段往事时无不感慨地说,是张鹏轩的人格力量使我们放下包袱,加入民建,成为共产党的朋友。1986年1月中国民主建国会信阳市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选举产生民建信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张鹏轩被选举为主任委员,民建会员已发展到23人。</p><p>信阳市民建组建和发展倾注了张鹏轩的心血。二十多年来,市民建始终贯彻执行“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紧紧围绕同级党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优势,为信阳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受到市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现民建会员已发展为180多人,成为信阳市成员最多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之一。</p><p>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年逾古稀的张鹏轩为了进一步加强市民建队伍建设,开展着手培养接班人。经过长期观察和认真考察,张鹏轩积极向民建省委推荐信阳市建材设备厂副厂长,经济师廖长明作为市民建的接班人。1992年3月召开的民建信阳市第三次会员大会,廖长明不负重望,当选为主任委员,市民建领导层顺利完成新老交接。会上,德高望重的张鹏轩也被选为名誉主委。</p><p>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晚年的张鹏轩仍然十分关注市民建的建设和发展,他时刻牢记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教诲,读书看报,撰写回忆录,闲暇时还为市民建老同志联谊会会歌作词。他不顾年事已高和疾病缠身,积极协助民建市委探索新形势下民建会员思想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索同政府部门对口联合,扩大知情和调研渠道,为提高民建组织的自身素质和参政议政水平贡献了毕生的精力。</p> <p>旧照片是一种情结,旧照片是一种回忆。看到旧照片,每个人都会想起小时候的快乐童年;看到旧照片,每个人都会想起旧照片中那段日子。</p> <p>每张旧照片都有一个故事,每张旧照片都牵动着我们的回忆。</p> <p>旧照片作为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 就算发展到今天照片影像依然重要 过去的时光不可能回到年轻时候重新照一张现代科技发展迅速 现代的照片可以转换成电子版永久保存而不必担心损坏发霉,相比电子照片旧照片就显得相当珍贵了,旧照片都是纸质的,氧化和受潮会渐渐地破坏着旧照片且不能阻止,就算保存的再好也不过百年 。所以破损的旧照片保存修复就成了一种必须。</p> <p>照片是我们珍贵记忆的一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由于照片材质的限制,我们保存起来往往会出现问题,受潮、划痕、发霉、变黄、粉末化等等,让很多人头疼的更是照片本身,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保存和修复旧照片,看着亲人的旧照片、破损、模糊,却毫无办法。那是多么的无奈与难过。所以把旧照片拿去修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p> <p>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脑的普及,使一向只能靠手工修复的照片有了革命性的转变,能反复修改,无限复制。并能在不破坏原图的基础上根据修片师的能力进行个性化修改制作使原本遗憾的照片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对于个人,那种喜悦和钱无关,那种满足和钱无关,那种重获和钱无关。hh</p> <p>能够反映历史、人物、社会背景的老照片其意义就更不用说了。记载着那一段特殊时期的特定影像,其价值不可估量,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p> <p>所以,请保存好你的旧照片,通过扫描成电子版,做个永久的备份。几十年后现实中的旧照片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可能有少了一大半。直到有一天,旧照片彻底消失……这是我们所所不愿看到,也是我们宝贵财富的一部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