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 脚下有路

用文字温暖你

聊聊娃娃练太极的那些事 <p>  每周末去太极馆上课看到少儿班的孩子们,总忍不住多看几眼他们天真的眼神,打闹的身影,开心的笑语,至于他们烦恼时蹙起的眉,生气时撅起的嘴,不由都让人生出怜爱的心,他们列队读书时的认真劲儿,他们围在老师身边听老师讲解时萌萌的笑脸,总是让人不敢小觑。</p><p><br></p> <p>  在体制教育的制约下,每周能上两次太极课,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调整身心、活动筋骨的机会。相对于别的课外班,太极课不能短时间内给孩子们提分,也不象艺术类课程那么异彩纷呈,可以从小体验明星登台的感觉!可以说是一个无用且无趣的课外班。但是三千年前的庄子一语道破天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太极课带给孩子们的那种静定的感受,那种从容的气质,还有国学经典带给孩子们浸入灵魂的智慧,以及老师举手投足间的言传身教,足以为孩子的人生铺上纯净而光亮的底色。太极作为一种文化,给予孩子生命中更广博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p> <p>  2020年这场刻骨铭心的疫情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窝在家里上网课的孩子们出现了种种状况!家庭冲突、亲子矛盾逼得很多中年家长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青春期孩子的恶性事件不绝于耳。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如此不快乐?让他们用伤害自己甚至于结束生命的方式表达对生活的抗议?这批父母为什么在承担生活重担的同时又要面对神兽的种种挑衅。所有的困惑指向一个永恒而终极的人生命题—教育。</p> <p>  我是一个普通的妈妈,多年养育孩子遇到过很多问题,为了能解开心头的困惑,我翻阅了很多西方心理学教育学著作,也学习了很多传统的教育理念!看的时候感觉很有道理,回到实际生活中多数用不上,用了也没有预期的效果。究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能理解。在太极课站桩的时候身心一次次放松下来,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家长如果身心焦虑浮躁是无法引领孩子的,多好的方法都不行。我看的那些书给出的方法还停留在“术”的层面上,而未能契入“道”的境界,结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搞得疲惫不堪!什么是“道”的层面?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家长的生命状态是“道”,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是“术”。我们的状态越清灵澄澈,遇到猴孩子千般变化越有智慧有方法;反之焦虑浮躁的话往往把事情搞砸!方法由自心出才能游刃有余,从外面学来的往往象邯郸学步,学走了样,不好使!</p> <p>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幼年时期的教育任务我认为要完成以下三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和知道自己怎样去做。知道自己是父精母血天地万物滋养而成,这里面有信心有恭敬有感恩!这是一个孩子安身立命之基础。他的自信心、幸福感和责任感由此而生。而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则是本文标题的两个方面,心中有梦是立志,是理想,是目标和方向;脚下有路是途径,是方法。这两个方面如同太极之两仪,相辅相成。完成这三个任务,孩子人生幸福的基石才能被打牢!完成这些任务基本靠父母在家庭内完成,学校教育以及课外辅导班可以提供的是一些方法而已。而父母的生命状态怎样来提升,两个字“静”、“定”而己,这在《大学》中早已给出答案。而现实生活中,练习太极可以不谦虚的说是练习静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众人所以为的太极是中老年人强身健体的项目,个人认为真的是大材小用,太可惜了。</p> <p>  而我之所以羡慕那些太极馆里的孩子们,是因为他们在童年时代就幸运的体验到静定之美,当太极音乐响起,孩子们心神回收闭目站桩时,我能感受到一股希望在升腾,那是孩子们在生命早期收到的珍贵礼物,可以护佑他们在人生旅途中不被低级趣味所诱惑,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的走下去!</p>

太极

孩子

静定

家长

方法

人生

课外

生命

教育

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