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满乡”党建品牌】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乡村振兴物质基础

青龙组工

2020年,针对全市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上指出“青龙县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思路不宽、招法不多,增收渠道单一”等问题,县委书记霍春利、常委组织部长岳红江等县领导多次进行调度,将其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进行集中攻坚,出台《关于规范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等文件,围绕全县苹果、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大力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径,坚持外部“输血”和内部“造血”两手抓,采取领导分包、定期调度、半月晒比等方式,压实责任,落实分工,着力解决农村“有钱办事”的问题。截止6月份,已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村清零、5万元以上村达到320个,占比80.8%”。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综合开发型</div> 全面清查村集体资源资产,废除不合理承包合同,将资源资产整合开发,大力发展集体果园、生态观光园,实行集体统管或公开发包,促进村集体增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干沟、王子店、大梨园、孤山子、楚王庄5个村集体果园</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股份合作型</div> 村级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村级资产资源进行入股**旅游公司,按年获取分红收益。<br> 隔河头镇大森店村共配置股权6.3万股,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异地置业型</div> 利用中央和省市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异地建设冷藏库等固定资产,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2019年13个村在双合盛生态农产品和百峰贸易两个有限公司建设冷藏库,建成后与企业签订20年租赁合同,每年获得5万元集体收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房产租赁型</div> 利用城中村、镇中村地理位置优势,将临街楼房、闲置厂房进行整治改造,建设商铺房开展租赁经营,获取租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br>青龙镇三杈榆树村<br>肖营子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态旅游型</div> 利用村级生态、文化等自然优势资源,吸引外来投资,建设旅游景区,通过旅游开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潭村和花果山村生态旅游</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土地流转型</div> 通过转包、转让、入股、租赁、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民的土地变成资本,获得土地租金、分红收入和劳务收入三重收益,村集体从中获取一定比例提留收益。<br>三星口穆杖子村、龙王庙乡北干树村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宿旅游型</div> 利用村内老宅、庄园等进行改造,赋予时代气息,适合现代人的需求,融入现代生活,由村集体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村民和集体增收。<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城子、大森店、四道河等村民宿</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产服务型</div> 利用建设引水上山、大田灌溉等项目,由村集体或者承包给个人为村民提供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村集体为矿山等企业提供维护外部环境等优质服务,企业提供有偿服务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产业带动型</div> 利用脱贫攻坚契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光伏、蛋鸡养殖、服装加工、农旅综合体项目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以扶贫资金入股,获取村集体投资收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服装加工厂、农旅综合体、光伏、蛋鸡养殖等示范产业</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内置金融型</div> 整合资金1000万元设立种子资金,在七道河乡石城子、凤凰山乡楚王庄等试点成立内置金融合作社,由村集体代为持股,股权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参与合作社收益分配,获取村集体经济收入。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态补贴型</div> 利用村内山场资源发展生态林业,获得国家造林补贴和公益林补贴,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

集体

收入

村级

生态

由村

利用

获取

资源

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