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第11期|谢建玲《“魔幻”手机》

Lucy

教师简介 <div>观察时间:2020年6月28日</div><div>观察班级:大二班</div><div>观察教师:谢建玲</div><div>投放材料:区域玩具</div><div>教师箴言:</div><div> 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幼儿,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幼儿。</div> 观察目的 <p>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p><p> 1.知道手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手机的坏处。</p><p> 2.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知道沉迷于手机是不正确的。</p> 镜头一 <p>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这一便捷的通讯工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手机成为了最近年轻家长甚至是老一辈人不离身的重要通讯设备,于是今天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区域正当其他小朋友在区域里玩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我突然听到邓冀宇说:“我的手机做好了,我要开始打游戏了。”刘福说:“我的手机还没有做好,我要再画上一点点画,我要把我的壁纸弄得好看一点。”我很好奇他们是做的一个什么样的手机,走过去观察了一会儿发现我发现几乎整个美工区的小朋友都在做“手机”原来他们的手机都是用纸壳板和卡纸做的,先用纸壳板裁成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在纸板上做一些装饰画当作是壁纸和手机的屏幕,屏幕上有的是电视的一些画面、有的是游戏画面、还有的是壁纸。</p> 镜头二 <p>  他们做完之后我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做手机呢?”他们有的说“因为我喜欢打游戏”“喜欢看电视”有的说“因为爷爷奶奶没有智能机我想要送给他们。”“因为过家家可以用手机打电话”听到他们说喜欢打游戏和看电视之后,我先和他们说了关于手机的一些用处和功能。再跟他们一起讨论了玩手机有一些什么坏处:手机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过度沉迷手机容易让我们失去学习兴趣等等。</p> 镜头三 <p>  而手机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那么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你会怎么设计未来的手机呢?于是小朋友讨论的声音犹如滔滔江水:“我要设计一个防盗的手机”、“我要设计一个手机里面的内容全部都是用来学习的手机”、“我要设计一个不能玩游戏的手机”、“我要设计一个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手机”;于是小小设计师们开始了他们的设计.....</p> 教师分析与评价 <p>  1.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已经不稀奇了,甚至是对于孩子来说手机已经不是一个新奇的物品了。当听到孩子说我是因为喜欢玩游戏所以才做手机时,说明孩子对于玩手机游戏已经毫不陌生甚至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很多孩子爱玩游戏与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是家长太忙所以把手机丢给孩子,也有可能是幼儿模仿家长,因为家长手机不离身,导致幼儿也是会对手机产生依赖型。</p><p> 2.有些孩子制作手机的原因是因为爷爷奶奶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想要给爷爷奶奶送一台智能手机,这样的话爷爷奶奶就可以和他们视频电话了,说明孩子具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也拥有孝敬长辈、关爱长辈的中华传统美德。</p><p> 3.从孩子们设计的“未来的手机”来看,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来设计属于自己的“手机”,但从他们设计的手机来看,有很多人设计的手机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他们所了解的手机来设计的,比如手机的外观、构造等,说明了幼儿在发挥想象时是充分利用他们所了解的现实基础上对事物进行改造和创造的。</p><p> 4.幼儿利用卡纸、纸壳来制作手机以及幼儿说他们过家家时家长也会用手机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手机时可以看得出孩子以物代物的水平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高低。对于年龄越小的幼儿,游戏材料的逼真程度也就越高,进入大班之后的幼儿,就会逐渐摆脱人们所赋予物体的专有名词,出现以物代物的行为。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替代物的选择和使用可能更具有结构低、多样性、互补性和创造性的特点。</p> 教师策略与方法 <p>  1.家园共育</p><p> 孩子的教育不只需要教师的帮助也需要家庭的帮助,针对孩子爱玩手机这个现象首先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给幼儿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好的榜样;其次,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用来多陪陪孩子,耐心地与幼儿沟通陪他度过一个充实、美好的童年;最后可以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引导幼儿把放在手机上的精力进行转移。</p><p> 2.多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原因</p><p>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的一些行为和心理问题正是因为缺少教师和家长的观察、沟通才会导致幼儿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越来越严重,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家长联系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幼儿在家是否经常玩游戏?与家长进行沟通在针对幼儿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教育,及时帮助幼儿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p><p> 3.制定科学作息时间表</p><p> 大班幼儿即将要步入小学,帮助幼儿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幼儿执行,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幼儿知道,该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学习,该玩的时候可以玩,玩手机和学习生活本来就不冲突,而不是强制性要求不能碰手机。</p><p> 4.积极表扬幼儿正面行为</p><p>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听到幼儿的消极行为时应该立刻给予指导,而不是听到了,看到了还视而不见不及时进行教育,这样会让幼儿认为这个行为是对的,应该及时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手机的一些功能与用处,手机的坏处是什么?”是有共同总结和讨论加深幼儿对于手机的正面影响,从而形成积极的引导;及时表扬幼儿如当幼儿说要送给爷爷奶奶时,要及时表扬幼儿关爱长辈、尊敬长辈的精神,从而帮助幼儿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继续传承下去。</p> 结语 <p>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积极配合,只有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共同提高,家园合作才能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向深层次发展。</p>

幼儿

手机

家长

教师

孩子

设计

我要

爷爷奶奶

他们

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