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端午节宣恩游</b></p><p>端午有闲时,宣恩去逛逛。领队是五哥,经历不寻常,军营二十载,两星加两杠,爱好写诗歌,喜欢玩溪降。</p><p>成员十五人,九女六儿郎。车行一小时,路上有情况,车堵几里长,下车看风光。</p><p>午餐在晓关,合渣味道香。先游古民居,侗寨木板房,距今两百年,吊脚雕花窗。屋旁枫香树,胸径一人长,年龄六百岁,树干有洞房,树下许个愿,地久又天长。</p><p>再游贡茶场,茶园好风光,咣咣大太阳,把我晒成酱,茶叶含硒多,喝了寿命长,过去皇帝喝,今天我品尝,同行的美女,主要是照相。</p><p>宣恩县城美,就如小凤凰,一条贡水河,穿过城中央,精致风雨桥,连接河两旁,清凉贡河水,流的很欢畅,原来贡帝王,今我洗臂膀,河面五彩灯,密密如蛛网,灯型象鸽子,交替闪彩光,待到河水清,音乐喷泉亮,喷泉几里长,摇曳又明亮,夜景迷游人,不想回故乡。</p><p>景区狮子关,公路挂岩上,河水似翡翠,浮桥漂水上,车在上面巅,人在上面浪,河面雾气升,感觉在天上,更具特色处,汽车可冲浪。</p><p>景区五子岩,就像百里荒,可以骑俊马,也有滑雪场。夜宿椿木营,小雨来捧场,不敢穿短袖,棉被盖身上。</p><p>屏山风景区,河水在上涨,安全最重要,峡谷不开放,门口瞄一瞄,照张集体像。</p><p>鹤峰小县城,仙气飘在上,路在山顶转,雾在脚下淌。</p><p>前往董家河,路上多泥浆,小河似彩带,神仙河边藏,天公不作美,无心去造访。雨讯频传来,开车心发慌,弯多雾气重,滑坡又塌方,美景虽诱人,安全不能忘,遗憾在心上,不得不返乡,期待不久时,相约勿相忘。</p><p><br></p><p> </p> <p>恩施我去过二次,都是游玩恩施大峡谷及附近景点。端午节三天假,有朋友组织自驾到宣恩玩,反正闲着无事,决定随团而行,心里就是担心下雨,因为端午节期间一般天气不好。</p><p>组团一共15人,4辆车,其中3车12人从宜昌出发,另1车3人从巴东出发到宣恩会合。</p><p>6月25日,也就是端午节,早上7.50,三车12人赶到点军联棚收费站集合,8点出发,经翻坝高速、沪渝高速、安来高速、恩黔高速从宣恩县晓关收费站下高速到达宣恩晓关乡。</p><p>从联棚收费站大约行驶一小时,高速上可能是事故引起堵车,大家下车在高速下溜达,长阳境内,风景秀丽。不到半小时,道路疏通了。一路顺利,12点到达晓关乡,另一车3人也从巴东赶到了,中午在名为张关合渣的餐馆吃饭</p> <p>D1行程:联棚集合---午餐在晓关--参观古民居--参观茶园--晚餐在宣恩--赏夜景,住宣恩</p> <p>8点在点军联棚集合出发,车行一小时,遇到堵车,第一次在高速上溜达</p> 高速上欣赏长阳风光 <p>从晓关收费站下高速,12点到达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午餐二桌,吃正宗的张关合渣。合渣味道的确不错,平时在餐馆一般不吃合渣,因为我们平时吃的合渣不知何故有豆腥味,而张关合渣味道纯正。刚好是端午节,餐桌上上了一盘粽子,据说全是糯米做,没有包糖等,故想到味道不会好,就没有尝。</p> <p>吃好午餐后去看古民居,也就是张氏侗寨位于野椒园。</p> <p>民居由三个四合院组成</p> 四合院中间是天井 <p>房屋全用木料做成,上下两层,有的是吊脚楼,据说已有200年的历史</p> <p>屋旁一棵枫香树,树龄600年,高50米,胸径1.35米,树干有一洞,名为许愿洞。</p> 参观伍家台贡茶厂茶园 晚餐在宣恩县城,吃到了从未吃过的美味 <p>天气很好,月亮如钓,大家相邀一起去河边看夜景。</p> 宣恩县城很像凤凰古城,一条河从小城中央穿过,一座很精致的风雨桥连接河两旁,这座风雨桥名叫文澜桥,是人们步行过河的重要通道,也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还是小商小贩摆地摊的好地方。与文澜桥相比,河两边的房子现代化的气息浓郁了一些,缺乏了古朴之美。<br>河名贡水河,虽是夏天,但是河水还是略有冰凉之感。据说平时河水清澈,河中还有桃花水母,因为桃花水母对水质要求很高,有桃花水母存在的地方说明水质很好。<br>晚上的文澜桥,一盏盏红色灯笼高起,把风雨桥和河水都染成了红色,感觉很喜庆。我们穿过风雨桥,从对面河边街道向上游行走,小靠街小商铺和摆地摊的是一家挨着一家,一个连着一个,行人也很多。上游河面上还有一个漫水桥。在上游和下游分别还有两座公路桥。河面上有密密麻麻的彩灯,五颜六色的光交替闪亮,灯的形状象鸽子,是因为在宣恩,有上万亩的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珙桐的花形象鸽子,因此又叫鸽子花树。宣恩县城最美的夜景是贡水河上的音乐喷泉,壮观、绚丽、摇曳。由于涨水,河水不够清澈,影响效果,因而没有开放,让我们很感遗憾 <p>D2 行程, 狮子关--五子岩----住椿木坪</p><p><br></p><p><br></p> 第二天早上,在文澜桥头过早,然后去参观狮子关,八点半出发,车行不到一小时就到景区大门。整个景区都是驾车参观,首先进入一个峡谷河道,河面不宽,河水如翡翠宝石一般碧绿,浮桥沿着河面中间延伸,车从上面驶过,颠颠簸簸,站在浮桥两边的行人就感觉踏在波浪上一样。车到半山腰,停下来从上面可拍摄河面全景,只是停车的地方小,观景台更小,很不方便。车从山上又下到另一河谷,河水清澈,部分河段上漂起白雾,如同仙境,让这些宜昌的妖精们很是兴奋了一下。<br>车又向山上行驶,经过一条挂壁公路,公路是从半山的岩石里开凿出来的,如同河南郭亮村的挂壁公路。<br>车继续向下前行,前面道路全在水中,原来这是专门设计的汽车冲浪的地方,汽车加速,水从两边喷出,惊险而刺激。可是路边有一个智障人,向车扔石头,把我们同行的一辆车砸伤了,经过2小时和景区协商解决了赔偿事宜。中午一点多驾车前往五子岩景区,路况不错,都是柏油路,有的乡村都沿小河边修建了步行木栈道。快三点才找到一个餐馆,老板娘看起来不太能干,大家都饥肠辘辘,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择菜、洗菜、炒菜,终于在四点前吃上了午饭。<br>前行的路面虽然很好,但是一直是上坡下坡,弯多拐急,虽然没有下雨,但路上不时看到掉落的石头和小型滑坡。经过海拔1700多米的山口,风景也不错,停下来照了几张。<br>快到景区时,沿途有不少种植烟叶和高山白菜的。<br>六点到五子岩,海拔1700多米,景色近似百里荒,有滑雪场和骑马场,面积不大,也没有怎么开发,没有什么看头,虽然不收费,如果专门开半天车去看是不值的,好在我们是顺路。有点我没有搞明白,它海拔比百里荒高,但是在山顶没有什么风,也不感到冷。<br>虽然没有什么景,同行的妖精们也还是尽情的妖了一阵子,所以不管景美不美,只要有几个掣巴子,她们都能疯起来。<br>晚上七点过,我们驶向住宿地椿木营,椿木营是宣恩县的一个侗族乡,是宣恩、恩施、鹤峰三县交界处,住宿地海拔1600多米,下车后明显感觉温度低了很多,大家都换下短袖,穿上了春装,由于午饭吃的晚,大部分人都不想吃晚饭了,所以就没有集体安排晚餐,到达宾馆后在小镇逛了一圈,镇很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很早就回宾馆盖着棉被刷朋友圈了。晚上下起了小雨,大家对第三天能否按原定计划游玩屏山风景区和董家河心里无底,因为天气预报有大雨,景区又是峡谷,安全隐患大,大家都很担心 清晨的宣恩县城 狮子关景区 挂壁公路 汽车冲浪 五子岩景区 路上过海拔1700多米的山口 途中小河上的风雨桥 <p>D3 行程:椿木营---鹤峰县屏山景区--董家河--经五峰回宜昌</p> 早上起来,小镇依然下雨,小到中雨的情况,在小镇上过早时,大家讨论去不去屏山的问题,同行的向阳老师,前不久到过宣恩,因故没有去成屏山,这次又随队来,主要就是想去屏山,但是是天气预报今天有大到暴雨,并且不断发出预警,大家心里发慌,同时大家也希望能完成她的心愿,经商量,考虑景区在返程路边不远,还是决定到景区大门看看,再根据景区的情况决定是否游玩。同行一家三口返回巴东,我们另外三车十二人向屏山进发。屏山景区位于鹤峰县,距县城只有十几公里,根据导航预计二个半小时到达,8点从椿木营小镇出发,沿着351国道行进,山路弯多雾大,部分路段修路,路面不平,泥浆多,车行很慢,走了三个半小时才达到景区附近,临近景区时,雨停了,山上云雾飘渺,大家路边停车照相。11.40到达景区大门,不见游人,管理人员说,因涨水,不能到峡谷坐船观光,景区不开放,但可以让我们进景区大门里面一个观光台上照相打卡,不收费,于是我们在观光台逗留了几分钟,就下山到一个小镇上吃中饭,刚到小镇,就下起了中雨,<br>吃饭时,大家都在谈论天气,朋友圈里都是宜昌各地暴雨成灾,城市成海,汽车成船的照片和视频,手机里不断弹出暴雨汛情预警的消息,大家在安全和美景间艰难选择,最终美景战胜理智。<br>吃饭后中午一点半从小镇出发前往董家河,车上到山顶,从上向下看鹤峰县城在飘渺的云雾下若隐若现,天宫一般,本想停车照相,由于路上不方便停车,前面领队的车没有停,我也不知道前进的路线,因为到董家河没有导航,途中常要问路,因此不敢停车,此是这次游玩中最大有遗憾。<br>下午三点到达董家河,外面下起了大雨,不敢下车,把车停在小河上的一座风雨桥上下来照相打卡,虽然下大雨,河水还是清绿色,河面上飘着白雾,小河象一条丝带蜿蜒着,在河道远处转弯的小树林里,一黑瓦白墙房若隐若现,飘飘渺渺,似神仙故居,一种神秘和静谧之感油然而生,让人不敢大声说话,大步走路。<br>雨越下越大,向阳老师坚持去河边访神仙,我们另外两车担心道路塌方,决定抓紧返回,就继续沿着351国道向五峰行进,沿途滑坡和塌方很多,不过有机械及时在清理,通行还算顺利,高山上农田很少,有农田的地方大部分种植烟叶,少量高山白菜。<br>快到五峰渔关时,雨停了,路边有卖李子的,停车买李子,这时向阳老师的车也赶到了,我们从五峰渔洋关上G59呼北高速,到点军下高速,晚上8.40终于安全到家,结束了这此愉快而惊险的旅行。 <p>鄂西民歌:夸丈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