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目 录</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插 队 散 记</i></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插 队 初 到 四 方 桥(一) 2</b></p><p>“向知识分子学习!”</p><p>棉梗“席梦思”</p><p>“吃大户”</p><p>“雪姑娘”来做伴</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慈 祥 的 队 长 婆 婆(二) 4</b></p><p>新居伴睦邻</p><p>初识婆婆</p><p>炒“雑胡椒”</p><p>“摸园子”</p><p>神奇的“预言”</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照 亮 心 境 的 壁 龛(三) 7</b></p><p>自制土“壁龛”</p><p>悠闲地避风港</p><p>“飞车”的教训</p><p>希望的晨光</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难 忘 的 人 生 历 练(四) 9</b></p><p>洪春哥,好样的!</p><p>意外的“褒奖”</p><p>水田学扶犁</p><p>割麦子的纪念</p><p>挑担的“小考验”</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有 趣 的 乡 间 际 遇(五) 11</b></p><p>可口的田鸡</p><p>摆“龙门阵”</p><p>欲擒故纵的“小伎俩”</p><p>高粱酒的后劲</p><p><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深山筑路 甘 于 苦(六) 13</b></p><p>先头部队</p><p>好客的房东</p><p>“孺子牛”</p><p>人拉肩扛,蚂蚁搬山</p><p>打“甩锤”</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心 中 的 四 方 桥(七) 16</b></p><p>深山闯路</p><p>象山寻泉</p><p>雷霆万钧的山洪</p><p>“球鞋事件”</p><p>心中的四方桥</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回 乡 随 谈</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五十年后再回乡 18</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五味杂陈说返乡 20</b></p><p><br></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i>杂 诗 漫 吟</i></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律•再走四方桥 22</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西江月•回乡随想 23</b></p><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七律•畅叙落霞浓 23</b></p><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七律•龟寿令 23</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京城游历杂诗五首 24-25</b></p><p>览燕京八景之“蓟门烟树” </p><p>游万松老人塔庭院 </p><p>雨游昌平碓臼峪 </p><p>游葫芦岛古兴城 </p><p>春光游 </p><p><br></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写 在 前 面</b></p><p><br></p><p>黄叶飘落,是季节轮回的名片;往事萦绕,是桑榆晚景的宣言。是谁向过往的湖面投下一粒石子,激起圈圈涟漪,波光潋滟。时隔五十年了,学友祥林、建华和其他几位同乡知青朋友,让我再次缓缓走近那段难忘的青葱岁月。</p><p>文革末期,全国1600多万上山下乡的老三届青年学生,都投身于这次人口大迁徙。我和我的学友们下乡插队的地方,距离我们生活的城市不算太远,地域都在相对富庶的江汉平原及其周边。而且,大部分同学下乡的时间大约两年左右,就先后被招工回城。我们是幸运的,这种幸运是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老三届知青的遭遇相比较:不是十年八载艰辛难度,更不是千里迢迢的异域边陲。纵使没有经受他们那样严峻的磨砺考验,我们的悲喜忧欢和他们应是心灵相通。</p><p>找出尘封已久的笺札,搜寻残存的记忆碎片,逐渐汇聚成这本菲薄的小册子。我的朋友说:“今后百年过世了,什么都不留,只把我当知青的回忆留给子孙。”是啊!我们应当以乐观开放的心态审视人生,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个故事。我无意于评价一段历史,只是真实的记录下青春年华的一段宝贵时光。</p><p>此时,我的耳畔常常响起50多年前,在乡间油灯下传抄的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句:</p><p>“假如生活欺骗了你,</p><p>不要悲伤,不要心急!</p><p>阴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p><p>相信吧,</p><p>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p><p>心永远憧憬着未来;</p><p>现在却常常是阴沉。</p><p>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p><p>而那过去了的,</p><p>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p><p><br></p><p>2020年7月2 日 北京.海淀</p><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i>插 队 散 记</i></b></h1><p><br></p> <p><b>插 队 初 到 四 方 桥(一)</b></p><p><br></p><p>1969年元旦后的一个下午,铅灰色的云层慵懒的叠压着广袤的大地,几辆解放牌敞篷卡车在322省道的砂石路面上疾驰,车上满载着沙市三中下乡插队落户的学生和他们的行李。经过沙市体育场离别的喧嚣和弥市镇部分学友的分流,大家的心情都沉甸甸的,很少有人说笑。车队开至弥市——松滋路段的江陵县邱家槽坊附近,向左拐入一条坑洼不平的砂土大道,摇摇晃晃驶向改口公社革委会所在地。</p><p>忽然,路边出现了四五个女同学的身影,她们脸上绽放出青春甜美的笑靥,像几只欢快的小鸟,呼喊着同学的名字,追逐着蜗行的车队。她们清脆的欢笑声和倩影,像灿烂的阳光一扫阴霾,给沉闷的车队带来阵阵涌动。她们是初三年级的几个女生,昨天已经到了改口,现在来公社办事,巧遇同学们到达。</p><p><br></p><p><b>“向知识分子学习!</b>”</p><p>改口公社大门附近的路边,不少生产大队和小队的队长们已经在此守候多时。随着车队的到来,公社大院一下热闹了起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吴治圭、罗保华、艾伟和我是一个知青小组,大家赶忙跟着爬下卡车,把不多的行李搬放到路边。看着其他同学行色匆匆,偶尔相互开几句玩笑搭讪,大多数人都像是待沽的羔羊,茫然的东张西望,等待着命运的安排。</p><p>知青组长吴治圭四处联系,找到了我们小组的接收对象——改口公社四方桥大队,迎接我们的是一队的彭应汉队长——一位40多岁壮实朴质的庄稼汉。经过一番寒暄,我们的行李很快被放上了车,这是一辆由粗糙木框加两个车轱辘拼装的简易“板车”。彭队长领路,一头小毛驴拉着我们的行李,离开逐渐清静的公社大院,踏上通往四方桥大队一小队不太宽的泥土路。</p><p>道路两边的柳条轻拂我们的脸庞,四周黄绿相间的田野伸向远方,一排排农家茅舍参差点缀。“板车”灵巧的避开路旁的新鲜牛粪,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狗吠……一种全新的感觉向我们迎面扑来。</p><p>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黄昏渐渐临近。我们从一间砖瓦房后面的小路绕过,进入一个平坦整洁的大稻场。稻场边有不少男女社员,大概是专门守候着迎接我们的到来。在他们评头品足的嗡嗡声中,突然爆出一声高呼:“向知识分子学习!”其他社员们也齐声挥臂呼喊。尽管广阔的原野瞬间吞噬了这些喊声,仍叫我们四个人面红耳赤,猝不及防。我们哪里称得上是“知识分子”?只是夹着尾巴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学生,真令人难为情啊!组长吴治圭反应快,立即带头举拳高呼:“向贫下中农学习!”我们三人即刻大声应和。在此起彼伏“学习”“致敬”的口号声中,我们实现了与四方桥一队社员们的初次会面。</p><p><br></p><p><b>棉梗“席梦思”</b></p><p>我们的新居还未完工,临时住处安置在小队部(即前面提及的砖瓦房)。小队部坐落在大稻场北边,实际上是生产队的一座大仓库,东西两端各建有一间办公室模样的房间。我们住在西端的一间,面积大约二十平方米。因为它屋顶很高,我们戏称之为“高堂”。“高堂”比仓库正面凸出一米左右,朝东有一扇小门可进入屋内。进门左手是一个对开的玻璃窗,也是房间唯一的窗子,窗下是一座新砌的灶台。房子只有一个门,正对着灶口。灶台旁边有个水缸,挨近水缸堆着几捆干枯的棉梗,应当是烧火的柴薪。进屋再往右,是为我们搭建的床铺。两张宽大的“双人床”靠西墙顺次排列。床的周边床架,用树枝捆绑固定,架子内的地上堆起约20多公分高的棉梗作底,上面再垫上厚厚的一层稻草。我们铺上自带的棉絮,罩上床单,放上各自的棉被,就变成两张舒适的双人“席梦思”。两个人合用一张床,后面还有一些空地堆放着杂物。两盏小煤油灯摆在灶台边上,其中一盏没有灯罩,这是我们夜晚的照明灯具。</p><p>第二天清晨,雄鸡报晓和家犬吠叫二重奏分外新奇,催促我们离开凹凸不平的“席梦思”。我们的“第二故乡”慢慢展现出她迷人的容颜:四方桥一队的南边绕过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河道宽的地方有十多米,窄处只有五六米。沿河有一条两三米宽的平坦土质大道,地势比周围农田要高不少,好像一条高低起伏的堤坝,保护着田园。社员的住房也大都填高地基,建在这条小堤边,大门朝向道路和河水。屋后是各家精致的小菜地,一些高高的白杨树分割出各家的地界。小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西端连通着松滋河的支流,一座闸阀在村西头的横堤中央,控制着水流的速度,下游汇入虎渡河,清澈的河水是社员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两岸的土坡上树木遍植如烟,鸡犬之声相闻,河的南岸是谢家垸。但在一队的地界内,没有一座通达对岸的桥梁。这里地处江陵、公安、松滋三县交界处,相对交通不太便利,但北边到松滋县的米积台镇,走小路只有3-4里的路程。</p><p>村里专门召开欢迎知识青年下乡的社员大会,也向我们介绍四方桥一队的情况。几位队长侃侃而谈,其中几句话令我们捧腹至今。</p><p>“……我们四方桥一队空气不好,空气不好的目的是大家觉悟还不高……”。我们当然明白队长想说什么,可是部分词语的省略和错用,产生了很幽默滑稽的效果。当然,数说队里有几个“地主同志”和“富农同志”就更算是口误了。</p><p>我们到一队插队落户没几天,吴治圭同学的母亲找了过来。因家庭特殊原因,他从知青点返回了城市。新年后,郭青同学补位来到四方桥一队。我们仍然是四个人,都是同年出生,一人比一人正好大一个月,我成了老大,依次是小罗,小艾,小郭,我们四位兄弟组成了一个新的知青之家。 </p><p><br></p><p><b>“吃大户”</b></p><p>刚开始的乡村生活艰辛乏味。起码得要熬过一日三餐啊!柴、米、油好解决,我们就住在小队仓库旁边,队里暂时对我们网开一面,还曾派了一位大妈为我们做过几天饭。我们很快摸清了大队供销社的位置,找到了去往米积台镇街头的小路,一般生活物品都能初步解决,麻烦的是吃饭的菜肴。菜蔬当时只能靠社员们的接济来过渡,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去供销社买几个鸡蛋开开“洋荤”。</p><p>年终事少,百无聊赖。队里将唯一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放在我们“高堂”(那时候半导体收音机可是稀罕物)。听新闻一会儿就兴味索然,哼哼歌曲、看看书,都难以羁绊青春躁动的心。“串门子、游逛”是排解烦闷的好办法,到四方桥四队的祥林、建华他们那里看看,逛到米积台镇的小街上转转,有时还跑得更远,都可能获得一些小小的惊喜和合适的宣泄。</p><p>腊月时分,社员家家户户杀年猪、办年货。大概是为表达对伟大领袖指示的拥护,也表示对我们几个知识青年的重视,不少社员一家接一家的邀请我们吃客饭。这下可真让我们生活上缓了一口气,也过了一番“吃大户”的瘾。在那计划经济的年代,社员们平时粗茶淡饭、省吃俭用,待客时却端出丰盛的美味佳肴。吃着满桌的肥膘大肉、鸡鸭靓汤,看着乡亲们亲切和蔼的笑颜,我们深切的感受到贫下中农的淳朴、真诚和热情。</p><p> </p><p><br></p><p><b>“雪姑娘”来做伴</b></p><p>这年冬季的天气可真特别,临近年关,竟然出现了罕见的“雷打冬”现象。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治圭已经回城)到其它小队串门后回村。走到临近米积台的省道时,天几乎完全黑了。一阵“簌簌簌”的声响席卷而来,密集的冰雹在路面蹦跳,光秃秃的树枝被敲打得左右摇摆,响声伸向黑糊糊的田野。不一会,地上就铺上了厚厚的一层冰珠。我们感叹着冬季冰球飞溅的奇观,借着卡车前灯的短暂照明,在路面搜寻着亮晶晶的大颗冰粒。</p><p>这时,远处隐隐传来一串“隆隆隆”滚油桶般的闷响。须臾,眼前一道眩目的白光瞬刻揭开夜幕,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似乎就在头顶上炸开。倏忽,又是一次闪电和炸雷相携而至……我感到眼睛发花,耳朵“嗡嗡”怪响。“我们身处雷区中心吗?是否该趴下……”“宽阔的原野,我们能躲在哪儿啊?……” 三人不敢放慢脚步,同时飞速地思索着对策……一会儿,雷声和闪电滚滚离去。我们三步并成两步匆匆赶回了“高堂”,点亮小油灯,关上房门,才慢慢感觉到安全。大家彼此交流着那一刻紧张的心理感受,你一言,我一语,疲惫的沉入梦乡。</p><p>第二天早上我觉得脸上有什么在流动,睁眼一看,“哎呀”,四周怎么这样明亮啊!三个人的被子上、床边和头发上都覆盖了一层厚薄不一的雪花。原来,昨夜下了一场大雪,“高堂”屋顶大瓦的缝隙“过风”,飞舞的雪姑娘随风从瓦缝中钻了进来,给我们做伴来了。</p><p>“每逢佳节倍思亲”,飞雪送我家乡行。农闲回城过年,虽离别不久,人似乎长圆了一圈,家人都说“农村的水土还真养人啦!”</p><p>2019年4月12日 </p> <p><b>慈 祥 的 队 长 婆 婆(二)</b></p><p><br></p><p><b>新居伴睦邻</b></p><p>春节过后,我们的新屋子竣工了。新居仍坐落在河边的小堤上,坐北朝南,门对着大路和小河。人字形的屋顶,屋面铺了茅草,再盖上瓦片。四周方正的墙壁用厚实的土坯砖砌筑而成,面积约30平方米。据说这种土墙加上草瓦顶的房屋,里面冬暖夏凉,特别舒适宜人。</p><p>新屋子从中砌了一道山墙,将屋子分隔为东西两个半间。西边的半间,开了一扇双开的木门朝向大路,前面是堂屋,后面是厨房,中间砌了个不上顶隔墙。隔墙的东侧留出一个宽约80公分的通道,可以从堂屋通到厨房。屋子的另外半间是卧室,从堂屋向东穿过山墙上开的一扇门即可进入。卧室里南北各有一扇小窗通风采光,就差四张单人床摆放其中。厨房的后墙有一扇小木门,出门下坡就是我们的菜地。菜地的西北角埋下一个水缸,缸面铺上两条踏脚的木板,周围夹上篱笆,成为我们的“卫生间”。这样,也方便给菜地上施肥。</p><p>新屋虽然建在原来小队牛棚的地址上,我们仍然特别喜欢它,这是我们自己的新家啊!我们雅称其为“别墅”。当财经队长李永茂把四张单人床买回来后,我们马上迫不及待的搬出“高堂”,跟凹凸不平的“席梦思”拜拜,兴高采烈地乔迁新居。</p><p>别墅东边紧邻彭队长的家。彭队长一家五口人,妻子因病去世了,大儿子过继出去,留下三个儿子和年迈的母亲。二儿子叫“吖子”,约十多岁,正在上小学,比较腼腆内向,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小男孩。三儿子叫“弟儿”,七八岁,很聪明伶俐,也在读书。小儿子叫“四儿”,婆婆总叫他“黑老四”,他只有四岁左右,头上光光的,流淌着鼻涕,总爱跟在哥哥后面跑。彭队长生产队里事情多,白天很少在家,母亲帮着照看几个孩子、料理家务,整天也是忙忙碌碌。</p><p><br></p><p><b>初识婆婆</b></p><p>彭队长的母亲我们依照当地的称谓,叫“婆婆”,就是奶奶的意思。初次认识婆婆,是我们刚到四方桥,还寄居小队部“高堂”的时候。那天中午刚吃完饭,我和宝华、艾伟坐在“高堂”外窗边的小凳子上,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低头小声聊天。队部门口一位大叔在清理着农具。我感觉到地面两个阴影缓缓移到跟前,赶忙抬起头,迎着阳光眯眼仰望,只见一团银色发丝在阳光下发出眩目的祥光,银发虚掩着一位老太婆和善的双眼,旁边跟着一个小男孩。</p><p>“婆婆,您也给他们送菜来了。”稻场上的大叔见我们迟疑,笑着说道,“小姬,彭队长婆婆给你们拿菜来了。”</p><p>“谢谢婆婆了!”“太谢谢了!”我们三人赶忙站起身来,抢着连声道谢。</p><p>在知青的姓前加一个“小”字,已经成为对我们称呼的俗成。小罗和小艾伸手接过婆婆递来的一碗辣萝卜干和小男孩提着的一把青菜。婆婆咧嘴微微的笑了笑,慢慢走进我们的“高堂”。她的眼神缓缓扫过窗台锅灶和棉梗铺的“席梦思”,转过头低声说:</p><p>“你们吃苦了,我们这里蛮穷咧。没有好东西,给一点辣菜你们好下饭。”</p><p>“谢谢!谢谢!”我们眼里噙着泪水,心中充满了感激。这时,才慢慢看清楚婆婆的容颜。她老人家大约六十多岁的年纪,花白的头发挽在脑后,岁月在她的眼角和唇边镌刻下明显的痕迹,嘴巴塌了下来,下巴略微上翘。背部的弧线几乎弯成月牙儿,洗得发白的衣服补丁连缀补丁,松松拡拡的套在身上,一双小脚支撑着她瘦弱的身躯。细看婆婆的五官清秀匀称,眼睛熠熠有神,皮肤并不黝黑。老态也未能遮掩她昔日的风姿,给人一种即亲切慈爱,又睿智正直的感觉。</p><p>实际上,我们第一天来到四方桥一队,晚上就是在彭队长家吃的第一餐饭。小饭桌中间放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我们四个人早已是饥肠辘辘。跟彭队长一起围着小饭桌,呼呼啦啦的吃完晚饭,连饭菜的味道都没品出来。桌旁一头白发的老奶奶在黑影中默默的忙碌着,照顾几个小男孩吃饭。当时在陌生的环境里,我们哪里注意得过来啊!</p><p><br></p><p><b>炒“雑胡椒”</b></p><p>对于十七八岁来自城市的男孩子,要在农村扎根务农,首先面对的是生活关。生活自理为起码要求,一日三餐是基本考验。饭烧糊、不会烧菜,开始难免时常发生。我们即便虚心请教,埋头摸索,还是闹出了不少笑话。</p><p>记得开伙不几天,第一次炒“雑胡椒”的情景。冬天天黑得早,灶旁的小油灯拧得最亮,也只能发出一团浑黄的光。我主勺炒菜,小艾在灶口烧火。他将扎好的棉梗一把一把喂进灶膛。我放了两勺油下锅,一会儿,锅里的油烟和灶口的黑烟都升腾起来,几乎遮挡住那微弱的灯火。我眨巴着泪眼,将雑胡椒粉(简称粉子)倒入铁锅。灶口的火舌不时舔舐着我的脸庞,“粉子”在锅里“滋滋”发响。我用锅铲将粉子翻过去,翻过来。尝一尝,怎么还这样干枯啊?“加一点菜油吧!”“再加点油?”……就这样,好端端的一碗杂胡椒粉,被我炒成了枯黑苦涩的一碗油渣。更不该的是,在小河边洗碗的时候,四周漆黑一片,我将这碗黑油渣随手倒进了水中。第二天一大早,五光十色的油花漂浮在水面,成为一大景观,全队社员都知道了这件囧事。几天后,婆婆再次来到“高堂”,给我们端来一碗炒好了的雑胡椒,并告诉我们:“炒雑胡椒时,不能急。火不能太大,要围水闷一会儿。”这样,我们才明白炒雑胡椒,须“油少火小、点水翻焙”的门道。</p><p>种好我们的菜地,是一日三餐的保障之一。队里帮我们已经打下基础,整好了地,不少时令蔬菜已经播下种子。后续的事情,就看我们怎么“摸园子”。“摸园子”,是指在菜园里松土、除草、施肥、浇水、杀虫、以及播种、收获等农活,它是一个明轻暗重的功夫活,需要时间和精力应对。</p><p><br></p><p><br></p> <p><b>“摸园子”</b></p><p>我们的菜地和彭队长家菜地之间只有一条小土沟,没有篱笆墙阻隔。从别墅后门望出去,经常看见婆婆顶着一顶大檐草帽,躬身在菜地里“摸园子”的身影。某一天,中午下工回家,看到厨房的灶台边放着一碗黄豆酱,还有两把菜蔬。后门敞开着,婆婆还在我们的菜地里忙乎。“又是婆婆拿来的。”谁说了一句。我们留下一个人做午饭,另外三人赶紧提起弯臂小锄头,跑进菜地里。没有客套,走到婆婆身边,跟着做起来,慢慢向婆婆学。</p><p>“中午太阳大,除草最好,除下的草一会儿就被晒死了。”婆婆放下锄头,抬起头喃喃的说:“太阳照着光线好,也易于看清楚杂草和虫害”。老人边说边示范。怎样区分杂草?小锄头怎样下力?锄头下多深?怎样判断虫害……我们依样画葫芦,笨手笨脚的跟着分头做起来。有时婆婆还满意的点点头。从那以后,我们四个人只要谁有时间,都很喜欢跟着婆婆在菜地里边学边做。浇水、施肥、除草……四个人分工合作,兴致勃勃。从跟着婆婆学到大家主动做,热情高,劲头足。</p><p>在婆婆的带动和指导下,一段时间后,我们菜园子的蔬菜长势越来越好。这块地原来也是牛栏,土质特别的肥沃。“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大家勤奋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蔬菜瓜果都比别人地里的长得好。其他队的知青朋友也时常来我们队串门,都纷纷感叹我们的园子“摸”得好,有时还采摘一部分带回去吃。有一次,四队的大王(王显军)在我们菜地里掰了两根黄瓜,不知怎么爬上了我们的屋顶,坐在屋顶上不慌不忙的边吃黄瓜边吆喝,引得门前不少社员驻足观看。</p><p>我们与婆婆的亲密感情社员们有目共睹。西边邻居邓忠选的妈妈说:“婆婆她是个很要强的人,一般人都和她不易相处。但是,你们几个知识青年来后,她对你们特别好,真是和你们有缘分啊!”的确,我们也把婆婆当作自己的奶奶一样,特喜爱她老人家。</p><p><br></p><p><b>神奇的“预言”</b></p><p>改口这地方每年初夏雨季之后,总是伴随着干旱。队里仅有的一台抽水机不够用,还需要“水车”帮忙。两三人一组踏水车抽水,即要技术也要体力,我们与农村小伙子们“较量”起来,大伙更加都是“玩命”。一般我们几个人的脚底或多或少都会磨起水泡,有的泡还会破了流血水,疼得走路一瘸一拐的难受。在园子里除草的时候,婆婆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个事,走过来小声的问:“你们踏水车脚磨疼了吧?做不来就不要拼喔!”我说“没事,小×脚已经包起来,不疼了。”婆婆接着说“薛仁贵小时候也吃过蛮多苦,后来到朝廷做了大官。你们在这里过不长的,你们都是做大事的人,不会长期困在这里”。听了婆婆的话,我们很吃惊!那时候,上山下乡可是扎根一辈子的事情啊!婆婆,她一个没有看见过汽车,没有出过远门的乡村老妪,竟然做出这种预言,现在想来,还真是有点神奇!</p><p>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呢!</p><p>69年党的九大召开之后,毛爷爷和他亲密战友的画像满天飞。我专门受命到沙市新华书店,采购回一批两个领袖的彩色画像,大的画有一米多长,小的长度也有大半米。回队后分发给各家各户,要求都粘贴在堂屋正面,也算是紧跟革命路线吧。我们别墅的小隔墙和彭队长家的堂屋正面墙上,也都像糊墙一样张贴得满满的。</p><p>一天早上,我们几个看到婆婆坐在她家大门内,慢悠悠的梳理着她花白的长头发。我们也进屋去拉过几把小靠椅坐下,看看婆婆,看看满墙的领袖画像。婆婆停下关节粗大的手,手指头向画像那边点了点,和缓的说:“毛主席的脸蛮富态,像个婆婆脸,是一副老虎相;林彪尖尖的瘦脸,是副狐狸相。”停了会,接着说:“老虎和狐狸是搞不拢的,他们两人也是搞不好的”。当时听了婆婆不动声色说出的这番话,我们互相望了望,瞠目结舌,吃惊不小,也不敢声张。直到“913”事件后,回想起这件不可思议的事,真惊叹婆婆是“先知先觉的世外高人”!这都是后话了。</p><p>后来,农事越来越忙,我们四个人也可以担当生产上更多繁重的劳动。再加上冬季水利、筑堤修路等工程,往往派我们几个外出,“摸园子”的事逐渐管不过来,慢慢大都落到婆婆身上,我们倒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了。婆婆没有一句怨言,菜地总是一片葱茏,食无所忧。每当到菜地抚摸着绿油油的青菜,看着架子上红红的西红柿、长长的豆角……就会萌生一种感动,好像看到婆婆那张饱经风霜的慈爱脸庞。</p><p>婆婆头戴草帽,在菜地里躬身劳作的身影,她那睿智的眼神,一直深深的刻画在我们的脑海中。</p><p><br></p><p>2019年4月18日 </p> <p><b>照 亮 心 境 的 壁 龛(三)</b></p><p><br></p><p><b>自制土“壁龛”</b></p><p>我有时在梦境中走进小河边那间熟悉的“别墅”,那是我们插队四方桥一队,生活一年多的土屋。夜幕垂帘,万籁俱寂,卧室里显得那么的恬静:四团昏黄的灯火驱开周边的黑夜,闪烁着温馨的华光。小罗、小艾、小郭和我倚靠在各自的床头,就着壁龛里面不太明亮的灯光,在书写、看书……</p><p>我们插队的乡村由于地处偏远的三县交界处,当时没有电力供应,只能用煤油灯和蜡烛照明。“别墅”的卧室里,摆放了四张单人床后,窗下已挤不进一张书桌(也没有书桌)。侧边紧靠的两张床之间塞个简易木架,放着不大的木制和藤编衣箱,箱里装着各自的换洗衣服等物品。晚上,卧室里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掌灯看书。大概是小艾的提议: 在床边的墙上挖几个凹进去的小土台,即可以放煤油灯又不占地方,晚上大家都可以互不干扰的各自看看书。就着床头摆放的衣箱当桌面,移近油灯,还可以写写字。大家一致同意这个好主意。</p><p>四个凹坑由我们自己动手,用锄头、镰刀等小农具在土墙上抠挖出来的。每个大约半尺多宽,一尺高,深度接近于一个笔记本的宽度。挖出的凹坑四角楞正,平平整整,位置在每人床头部位的适宜高度。对于厚实的土砖墙,这丝毫不影响其强度。我们称这凹坑为“壁龛”。为了配套,我们专门到米积台镇上,选购了四盏小煤油灯。四个壁龛里面各放着一盏煤油灯、书籍、笔记本和火柴等小杂物。外面挂一张画作为“帷幕”(我挂的是刘春华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这样,白天壁龛就被遮掩得严严实实,即安全隐蔽又适用美观。</p><p><br></p><p><b>悠闲的避风港</b></p><p>乡村的夜幕降临得快,夜也显得漫长。不管窗外静寂无声,还是蛙鸣虫吟,我们躺在床上、或靠在床沿,舒展开白日劳累疲惫的身躯。再轻轻揭开壁龛的帷幕,点亮小油灯,拧大亮度。在灯下看看书报、抄抄歌曲、写写笔记,或者随心的哼几段歌曲……是那样轻松惬意,似乎返回了悠闲的避风港。</p><p>小油灯辛勤的燃烧着,尽管有时因油料不纯等原因,火苗吐出黑烟,需要经常擦拭灯罩,或者频繁的“剪灯花”。古人云:“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有一点亮光,总比黑糊糊的“一摸瞎”要好得多。凑着那盏半明不亮的油灯,我虔诚的读过领袖著作,也看了不少小说和其它书籍,包括《牛虻》、《鲁迅》、《聊斋志异》、《七侠五义》和《封神榜》等等。这些小说大都是由谢志明、文老师等农村的青年朋友,悄悄借给我们的。那个时候,史无前例的“文革”运动,收缴、销毁了很多书籍,大概偏僻的乡村还留存下一部分。我们只是暗地里传递着,可谁敢公开阅读一些“封资修”的书啊!我们也看一些农业机械化知识和农作物常识的书,我带下乡的一册科普图片《看云识天》,几乎被几个人轮流翻得稀烂。</p><p>在油灯下,我们传抄一首又一首歌曲(情歌已经暗中流传)、一段又一段样板戏,那是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看过的小说书刊,都会摘抄下一些感兴趣的精彩段落和描述,那是对语言精华的欣赏和珍爱。我也曾尝试着学习写诗和谱曲,虽然当时没有任何此类教材,只是随心所欲。在做小队机务员期间,我成天与“嗵嗵嗵嗵”的柴油机相伴,负责小队的抗旱抽水、渍水排涝和给社员们一家家打米的工作。有感于农业机械化对乡亲们减轻体力劳动的重要性,曾经拼凑过一首小诗:《柴油机的歌》:</p><p>“嗵嗵”复“嗵嗵”,铁嘴赛蛟龙,</p><p>旱涝都不怕,昼夜显神通。</p><p>“嗵嗵”复“嗵嗵”,打谷更威风,</p><p>家家白米饭,为我记一功。</p><p><br></p><p><b>“飞车”的教训</b></p><p>记得小队刚推荐我接任机务员,彭队长跟我谈话时语重心长说:“小姬呀,这个担子不轻,可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啊!”接到任务后,我虚心的向老机务员李永培学习,他也耐心的教我。从柴油机的启动、调整、停机,到各主要零部件的功能,以及与水泵和米机的连接。他将各个操作要领,结合现场实际,反复讲解示范。我努力学习,手勤腿快,争取尽早“出师”。不几天,我就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技能,能够初步独立开机当班了。</p><p>小型打米机和水泵结构不复杂,容易弄明白。单缸柴油机就要复杂得多,虽然不大,“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它的结构和原理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渴望更加深入的尽快认识它。凑巧的是,在一次回城办事时,碰到要好的老同学维维。跟他聊天时我惊奇的发现,他竟然对动力机械、多种型号的柴油机都颇为精通,还借给了我一本关于柴油机工作原理的书。我也热情的邀请他,有时间到我们四方桥去看看,做一下指导。</p><p>几天后,维维和其它队的两个知青一道来到我们小队,正好柴油机停机休息。我来不及告诉李师傅,擅自做主,带他们来到机房,希望对照实物,多学一点技术。同时,希望他能将我们的机器,调整到更好的状态。维维一眼就认出我们是一台单缸198型柴油机,由湖北柴油机厂生产。他取出自带的“厚薄规”,检测了一下柴油机的气门间隙,稍稍作了一点调整。其它机构也简单的检查了一下。随后,我摇动飞轮,机器很轻松地就“嗵嗵嗵”启动起来。没料到,一会儿飞轮越转越快,排气管吐出浓重的黑烟,机器发出巨大的轰鸣,几乎要从地上跳起来。我一下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飞车了,不要慌。”维维一边安慰我,一边赶紧关闭油门。正在这时,我师傅李永培冲进机房,一把拔掉了供油管。柴油机“嗵嗵”响了几声停下来。李师傅红着脸,喘着粗气,丢下一句话:“这机器我们全村就靠它哟!”当时我很难堪,后悔没给师傅打招呼。我知道师傅是担心柴油机的安全,这台机器全村人可离不了啊!</p><p>事后,我向师傅讲明了原委,得到了师傅和彭队长的理解。此事给我很大的触动和教训:首先,机械对农村太重要、太稀缺了,机务员的责任重大。万一柴油机“飞车”运行损坏了机器,那可真辜负了贫下中农的信任!其次,要努力钻研技术,可不能操之过急。有事要多和李师傅商量。李师傅也给了我一本关于198柴油机的技术书籍,和维维给我的书一起,这两本资料都曾在微弱的油灯下,伴我度过不少个聚精会神的夜晚。</p><p><br></p><p><b>希望的晨光</b></p><p>很多夜晚,我们会安坐在煤油灯旁,微弱的灯光又显得那样明净,洒满一张张青春勃发的脸庞。议论一些人生感悟,聊一聊村里的家长里短。有时,其它队的知青来串门,天晚回不了家。大家相挤而卧,更是兴致勃勃,海阔天空。除了交流知青们的生活、劳动和学习之外,关于文革以及社会动态的消息,也常常是议论的话题。我还清楚的记得,一次在对文革的谈论中,四队的小贺靠在我的床边,疑惑不解的说:“……文化革命把原来的翻过去,现在把翻过去的又翻回来了。”“是啊!”我们都觉得是这个现象,谁也弄不清楚道理。</p><p>从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有不少知青学友,在下乡劳动之余,都埋头努力的补充能量:有的钻研历史政治,有的埋头数理化英,有的学习诗词歌赋,有的热衷器乐演奏……有一次,我节假日到花台大队知青小屋串门,看到几个学友打着赤膊,汗流浃背,在苦练毛笔书法呢!那段时期,我们像久旱的幼苗,渴求甘甜的雨露。希望探求真理,希望掌握更多知识和本领,不甘心一辈子碌碌无为,都希望成为祖国建设发展的有用之才。</p><p>这四个土墙上的简陋壁龛,它平庸无奇,却默默陪伴着我们,走过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小小的油灯,犹如照亮我们心境的一缕晨光。</p><p><br></p><p>2019年4月22日 </p><p><br></p> <p><b>难 忘 的 人 生 历 练(四)</b></p><p><br></p><p>春节过后,我们逐渐适应了乡村生活的节奏。清晨,出工的钟声敲响,我们和社员们一样匆匆出门,汇聚到小队部前的大稻场。彭队长站在木凳子上高声布置当天的生产任务,接着引领大家齐声背诵一段最高指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举起的“语录牌”在前面引路,社员们拿好各自的劳动工具,排队走向田间地头。这种虔诚的出工方式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来慢慢被社员们省略了,逐步回归正常。</p><p><br></p><p><b>“洪春哥,好样的!”</b></p><p>插队一年多来,从整田施肥、插秧下种、除草踩稗,到排渍抗旱、追肥杀虫、收割归仓……各式各样的农活,我们都稍有接触体会,其中有些事印象尤深。</p><p>冬末春初,积肥整沟。队里为给土地增加肥力,将部分小河段底部的淤泥挖起来,作为肥料铺撒到田里。69年元旦刚过,清晨的阳光虽然晃晃悠悠,仍觉寒气袭人。几天前,抽水机进水管的“莲蓬头”被杂物卡住,单向阀不能关,需要及时排除。进水管伸入水里,此处水深近2米,年轻社员王洪春自告奋勇,冒着严寒下水去疏通进水管口。河边的空地上围了不少人,队长用干枯的棉梗烧起一堆篝火,给入水者热身。只见王洪春赤膊短裤,喝了一口烈酒,步入水中,猛吸一口气钻进水里。周围的人都紧张的盯着水面,只见水中一阵晃动。一会儿,王洪春露出头,面色平静的说,“好了!”“注水开泵!”彭队长紧接着下达命令。一会儿,柴油机“嗵嗵嗵”欢叫了起来,白花花的河水从抽水机出水口喷出,大家都会心的舒了口气。王洪春爬上岸,赶紧擦身穿衣。我顿时觉得他的形象是那样的高大可敬,在心里说“洪春哥,好样的!”</p><p><br></p><p><b>意外的“褒奖”</b></p><p>排干水的河道,干枯几天时间后,等待着挖出河底的淤泥。王洪春的行动是一个榜样,我们也像其他社员一样,麻利的脱下鞋袜,拿起铁锹,赤脚试探着踩进河边的淤泥里。泥地一些地方的冰凌闪闪发亮,白净的腿脚踏入泥中,有的深至小腿肚,拔出脚就如同套上黑色的靴子。刚开始脚部和小腿还能感觉到刺骨的冰凉,一会儿脚就麻木无知了。铁锹有序的切割着黑黝黝的泥层,双臂用力将泥块甩到堤边。我们奋力的在泥地里挖着、甩着这些肥沃的泥土。堤边的泥块越堆越多,我们周身渐渐的暖和了起来,木楞楞的腿脚也有了些许热辣辣、麻酥酥的感受,慢慢地恢复知觉。队长掌握着进度,适度的提醒我们小憩一会儿。当天收工回家洗脚时,发现小腿和脚背上都有不少被冰凌划出的血痕。</p><p>“挖河泥”的活一干就是一个多星期,中间只休息过一两天。这事让我印象深刻,以至于在离开农村后的工作中,遇到较大困难的时候,回想起严寒中“挖河泥”的感受,也就增添了战胜困苦的勇气。特别有趣的是:经过这次严寒的洗礼,我冬季易生冻疮的脚,竟然神奇般的具备了耐寒能力,冬天脚部再也没有生过冻疮了,这可是个意外的“褒奖”。</p><p><br></p><p><b>水田学扶犁</b></p><p>初春时分,小麦已经一片葱茏,水稻培育的秧苗也齐刷刷的窜了起来。在放水浸泡过的水田里,几个老把式扶犁扬鞭,轻声呵斥着水牛不紧不慢的往前走,身后翻开一条笔直光亮的泥浪。</p><p>我们几个知青负责挑送秧苗,将其供给其它地块的人们插秧。在几次路过深耕的水田时,都心里痒痒,跃跃欲试。几番恳求,终于答应轮流学习犁田。我赶紧脱下鞋子,卷高裤腿,深一脚浅一脚摇晃着跨进田里。在老把式的指导下,左手握紧犁把手,右手挽住缰绳,嘴里学着对牛吆喝。农民操作时看似轻松的动作,我接手却那样别别扭扭:时而犁头扎进地里无法行走,时而犁头翘起,犁脱空而停下来。再不就是牛儿不听使唤,拒绝配合……我们轮换试了几次后,只有小郭稍显沉着耐心,找到了一点感觉:也仅仅是歪歪扭扭的犁出两三米远的距离。</p><p>农时贵如金,不敢多耽搁,我们第一次学习水田深耕就这样草草收场。后来,我们分别又找机会学过几趟,进展也都不明显。彭队长看了笑着说: “不要着急,没有三两年,牛都不耕田”。看来学好农活,绝非一日之功啊!</p><p><br></p><p><b>割麦子的纪念</b></p><p>转瞬间到了六月,地里的麦子黄了,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摆,掀起阵阵麦浪。我们也加入了割麦子的行列,边学边做。大伙从田头开镰,人守一垄向前推进。我们开始两人一垄地,按照社员的示范:“脸朝黄土背朝天”,奓腿弯腰,左手伸出薅住一把麦秆,右手挥镰勾到麦秆下部左侧,刀口向右一拉,就轻快的割下一小片。随后左手将割下的麦子放倒在左边空地,双脚移步,再伸出左手,去薅住另一把麦子……如此循环,向前推进。开始收割时不熟练,农村姑娘们把我们甩得远远的。我们不甘落后,领会要领,凭着年轻气盛,熟能生巧,埋头努力追赶。</p><p>下午,我们双手的配合越来越熟练,脚步移动更加协调,一人一垄收割时落后的差距已经不大。我的白背心早已被汗水湿透,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洒在地上。抬头擦一把汗水,看着身后割倒的麦子和前头的社员,埋头更加努力的向前追赶。“啊!”我不自觉的一声轻呼,左手小指被镰刀刀口割伤:小指头前部外侧白森森的翻开一个伤口,深可见骨。大家围了过来,关切的询问伤情,有人撕下一块小布头,给我包扎伤口。我赶紧用右手紧紧的捏住伤口,一会儿,鲜红的血浸透布片慢慢流了出来,从手缝滴到田间。彭队长赶忙说:“别担心,你快去找婆婆,先用碘酒消消毒,然后找赤脚医生包扎一下。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啊!”这种小伤口不算什么,没过几天就长好了。大概是割伤了指甲的根部,后来再新长出的小指甲,中间都有一道裂痕,把指甲分成两半,这也让我留下一个永远的纪念。</p><p><br></p><p><b>挑担的“小考验”</b></p><p>到夏收的时候,“新出”的木扁担已经被我们挑断过好几根,稚嫩的双肩初具负重能力。刚收割的水稻倒伏在田里,社员们抓起水稻的茎部,将谷穗部分在“板桶”内熟练的摔打着,使得稻谷和稻秆分离开来。摔打后的稻秆暂时放在田间等待下一步收集,稻谷马上装筐挑到队部稻场,称量后晾晒。我们几人专门负责挑运潮湿的稻谷。</p><p>在来回挑运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一担稻谷装的似乎更满、更重,扁担在肩上的弯曲更大。装筐的小武狡黠的笑了笑。我视若未见,重担上肩,赤脚稳步地走过水田,跨上田埂,节奏明快地迈开脚步,约300多米不落肩一口气挑到稻场。这两箩筐稻子经过称重达到200多斤,这一重量也成为我插队挑担重量的新纪录。事后一问小罗、小艾和小郭,都有一两个这种记录产生。原来,装筐的小伙子暗中作了手脚,故意考验一下我们几个肩膀的承重能力。</p><p>下乡大半年时间后,我们几个知青都逐步适应了笨重的体力劳动,身体壮实了,个子长高了,饭量也增大了。一餐饭每个人用菜碗至少吃两大碗,四个人烧一大锅的饭能吃得干干净净。大概在那年七八月份,队里要我回城去办点事。我到沙市家里吃饭时,用的是小饭碗盛饭。菜好饭香,我埋头呼呼的吃着,再去盛饭时,妹妹在旁边惊讶的对我说:“哥,你都吃八碗饭了,还要添啊?”问得我好尴尬!那时候,就是吃得多,睡得香,劲头足。</p><p>短短的一年半插队时间尽管并非都用在农活上,但是,我们这一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接触的每一种农活,都给我们以锻炼和教育。她磨砺了我们的意志和筋骨,也让我们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困苦和为社会做出的默默奉献。更深刻的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同时,我深深地感觉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对于广大农村是多么迫切呀,它是中国农民摆脱沉重体力劳动的出路之一。</p><p><br></p><p>2019年5月6日 </p> <p><b>有 趣 的 乡 间 际 遇(五)</b></p><p><br></p><p>下乡伊始,我们告别了城市的喧嚣和烦躁,虽然仍有一丝离别的眷恋,大家的心境大体还是清新而舒坦的。即便出现单调空虚的惆怅,在时间的熬炼下,也如残雪般消融。农事之余,读书学习、串门取经都是吸引青年人充沛精力的一个路径。然而,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也逐步向我们展露出另一种吸引力,这种别具一格的乡土风味,使我们的插队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p><br></p><p><b>可口的田鸡</b></p><p>初夏的夜晚,月色皎洁,大地像泼上一层水银,剪纸般的树影随风摇曳。青蛙的鸣噪此起彼伏,如潮水般一波一波温柔的涌到我们身旁。我和小罗各自搬了一把小靠椅,坐在门前的路边聊天。放下一天的劳累,此时神清气爽,仿佛置身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p><p>忽然,一个小东西蹦到小罗的脚边。定睛一看,两人不约而同的说:“青蛙”。一只青光油亮的小青蛙正要跳走,小罗眼疾手快,一把将它抓住。“嗳,我们可以试试抓青蛙来改善伙食啊。”“对,青蛙是餐桌上美味可口的‘田鸡’哟!”我们俩高兴的说着,进门与屋里看书的小艾、小郭商议。四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p><p>第二天下午,我在婆婆那儿找了一根铁丝,将两端锤打成尖头,再对称弯折成一个下不封口的“凸”字。然后,将窄的部分用麻绳紧紧的绑在一根竹竿的头部,伸出两个小尖刃,就成了“双头长矛”。抓青蛙的工具准备妥当,小艾也按计划找管仓库的伯伯借到了手电筒。</p><p>天渐渐的黑了下来,萤火虫在田野上空优雅的飞旋,我们身边早已是“蛙声一片”。用手电筒捕捉目标是我的任务,小罗使“双头长毛”出击,小艾负责取下“战果”,小郭随时“请君入瓮”。</p><p>大手电在田边沟畔射出耀眼的白光,光照下的青蛙痴呆呆的一动不动,像被钉在地上。目标锁定后,小罗出手必得,小艾麻利的取下战利品,装进小郭提着的塑料网兜。不到一个小时,小郭连声抱怨:“不要再抓了,我都快提不动了。”</p><p>初次出手,战果辉煌。第二天,烧好的一大锅“田鸡肉”可真是香气四溢啊!我们招呼闻香而至的几个同村小伙子,想让他们也品尝一二。当他们看到这些田鸡肉后,顿时支支吾吾,推辞回避。别说吃肉,他们看都不敢再看第二眼。我们这才知道,当地人因其形状所忌,从来不抓青蛙,更是不吃”田鸡”,所以这里的青蛙特别多。隔壁的一个小伙子算是胆大的,几天之后,在我们的怂恿下,品尝了一小块“蛙腿”。(当然,现在这里的年轻人早就没有了这个禁忌。)</p><p>后来,我们改善了捕捉工具,分成两人一组,效果更佳。有一段时间,晚上只需要“小出击”一次,可保证两三天的餐桌上有可口的“荤菜”。田鸡水煮、红烧、清蒸轮换烹饪,伙食大有改观。我们还逐步学会捕捉鳝鱼,这可比抓青蛙难度大,也有趣得多。但是,最有趣的捕捉应当算是摆“龙门阵”了。</p><p><br></p><p><b>摆“龙门阵”</b></p><p>我担任小队机务员时,负责照看生产队唯一的一台单缸198柴油机。这台动力机械除了为生产队和社员们打米之外,联上水泵抽水是它最为重要的用场。江南雨季时期,连续暴雨常常导致农田大面积渍水。四方桥水田多,地势低,如不尽快排出渍水,庄稼长时间被淹,会遭受重大损失。</p><p>雨后的夜晚,月亮躲藏在厚厚的云层里,偶尔露露脸。远离农家村落的小堤边,一盏防风煤油灯挂在树枝下,照亮柴油机边的一小块地方。“嗵嗵嗵嗵……”柴油机欢快的高唱着,旁边的水泵“哗哗哗哗……”的低声应和。四周田里的积水都向这边聚集,然后排放到堤外的小河里。我穿着长衣长裤,坐在树旁的竹躺椅上,守护着这套机器。</p><p>白天抽水的时候,我就发现小河里的鱼儿迎着排出的水流奋力跳跃的情形。有的鱼儿跃起近一米高,摔落到堤岸上,仍在地上“啪啪”的蹦弹着,须臾又蹦回小河中;有的跳得不高,直接滚落到河里。我想起“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这次算是亲眼见识了小鱼儿的顽强。老机务员李永培跟我说:“筑个土档子拦住,可以抓住这些鱼”。于是,我在鱼儿蹦跳的地方挖了个浅坑,用挖出的泥土,在堤边筑了一道窄长的小坝,下一步就等着鱼儿自投罗网——“跳龙门”了。然而,等了半天,竟然一无所获。</p><p>傍晚,叫来小罗他们商量,隔壁邓忠选也跟了过来,他说:“鱼儿可机敏了,当它发现河边有人影或人声嘈杂时,它不会轻易往戗水上跳。”这倒是个新情况,需要引起重视。我们改进了“龙门阵”的布置,并且备了一个脸盆,盆里装了半盆水,用来装鱼、养鱼。布好了“龙门阵”,他们全部撤离,就剩我公私兼顾的在这儿“守株待兔”。</p><p>我的竹躺椅放在树干后,避开防风煤油灯的光照,视觉也更好。柴油机平稳的“嗵嗵嗵嗵”合着节拍吟唱,“哗哗哗”的水声呼唤着潜藏在河水中的勇士。打破节奏的“啪啪,啪啪”声响是最优美的音符。鱼儿似乎也控制着节奏,一会一个,一会一个,奋力飞身跃起,掉入“龙门阵”内。我在旁边抓住小鱼,放入盆中,用一顶旧草帽盖在脸盆上。跃上来的鱼儿最小也有三寸多长,银光闪闪,甚是可爱。夜阑了,柴油机节奏均匀的吼声也化为温柔的催眠曲,我裹着棉被在躺椅上迷迷糊糊睡过去。我相信假如柴油机异常,我马上会惊醒,可是,鱼儿的及时收捡入盆则难以顾及了。清晨,不知谁家狗的吠叫声把我惊醒。歪头一看,地下还有六七条小鱼,白花花的一片。我赶紧将它们一一抓住。哈哈,看着一盆活蹦乱跳的小鱼,疲惫尽消,心里说不出的畅快。这个守株待兔的“龙门阵”可真是又省力、又解馋啊!</p><p><br></p><p><b>欲擒故纵的“小伎俩”</b></p><p>乡间的夏夜,我们土砖墙,草、瓦双层屋顶的“别墅”,南北通透,真是“冬暖夏凉”,没有感受到酷热的肆虐。可是,乡下毕竟滋生蚊虫的地方多,难以离开蚊虫相伴,受其骚扰可无法避免。</p><p>当时,我们别墅周围的环境整治还很不错,河水清澈,路面平整,四周没有杂物。从春末开始,我们每张床都用竹竿撑起了纱布蚊帐。毕竟屋顶铺了茅草,有帐顶遮拦,床上也不担心掉异物。平常,都喜欢将蚊帐周边收放在帐顶。乡村空旷,夜晚回凉快,土屋里感觉很舒适。大家点亮壁龛里的油灯,需要时再点燃一两盘蚊烟香,蒲扇拍打几下,看书写字,也还过得去。</p><p>睡觉时,都尽量将蚊帐放下来,四个人都玩着各自的“壁影戏”:用煤油灯抓干净帐内的蚊虫,才能吹灯睡觉。蚊虫一般藏在蚊帐上部的几个角落里,用油灯灯罩的上口轻轻靠过去,蚊子马上掉进灯罩里。经常有不少粉绿色长尾的小飞虫,长着蜻蜓般薄薄的双翅,也会“吱”的一声,被抓进灯罩中。我有几次遇到小尺蠖,它可没有翅膀,不知是如何闯进我的蚊帐。它细小的身材,粘在蚊帐的顶边,如一段弯曲的细铁丝。我拿着小油灯,视线随着它优雅的人字形步履移动,停下来时,它有时弓成一座小桥,有时斜撑着像一段小树枝。往往欣赏一会后,才凑过灯罩,炙烤它掉进油灯。</p><p>四方桥村,好像没有那种黑色的毒蚊子,把人一咬一个大红疙瘩。当地的蚊子叮咬后,最多留下一个小红点,瘙几下痒痒就没事了。烦恼的是它“嗡嗡”的叫声,吸了血还自鸣得意!农村朋友可也有戏耍蚊子的“小伎俩”,我曾亲眼见识过。一次晚上,小邱抬起一支手臂呆呆的半晌不动,我正想问他干什么,他另一只手做了个“禁声”的手势。一会儿,他招我过去看,只见一只蚊子停在他的手臂上。他笑着说“叮啦,看你往哪儿跑!”。原来,他让这只蚊子叮咬他时,却突然绷紧胳膊的肌肉,一下夹住了蚊子针尖般的嘴巴,蚊子跑不了。随后,他拍死了这只蚊子。还有一次,一个社员他看着一只大蚊子落在腿上,没有急于赶走它,也是任由蚊子叮咬。接着变戏法般抽出一根缝衣服的黑线,两手捏住两边线的线头,慢慢将线勒在腿部的皮肤上,再让勒紧的线逐渐向蚊子“滚”过去。蚊子煽动了几下小翅膀,没有发现危险已经来临。终于,滚过去的黑线压住了蚊子的细长腿,它还逃得掉吗?这种有趣的“欲擒故纵”的小伎俩,农村的伙伴们可有不少。</p><p><br></p><p><b>高粱酒的后劲</b></p><p>69年年终将至,生产队分给我们一袋红高粱,怎么处理呢?“可以换一点酒喝,酒可是解乏的好东西哟!”隔壁的小伙子给我们出了个主意。第二天正好放假休息,我们用小口袋装了部分高粱,到米积台镇上换了两瓶纯正的高粱酒。自个儿养的鸡也长得又大又肥,可以上桌当菜了。大家合力准备好丰盛的晚餐,四个人举杯碰碗,大块朵硕,痛痛快快的吃了一只红烧老母鸡,两瓶高粱酒也不知不觉喝的一干二净。谁也说不清楚,酒后我们怎么放的筷子,怎么倒在自己的床上。</p><p>第二天,傍晚收工以后,彭队长没看见几个知青,又见我们的门窗紧闭,很纳闷:“有事他们一定会请假呀,怎么会一天不见人影呢?”他用拳头“咚咚咚”的敲打着我们大门,高声呼喊着我们的名字。我们四个人都一样,从昨天晚饭后一直在酣睡,沉湎在深深的梦境中。周身酥软无力,身上每一个关节好像都拆散了一样,爬不起来,也无力说话。没有丝毫难受,整个身躯感到一种言语无法诉说的舒适和轻松!</p><p>我被急促的拍门声呼唤,挣扎着爬起床,摇晃着挪到门后拉开门栓。彭队长和几个小伙子闯了进来,只见堂屋里几把靠椅东倒西歪,小桌上盆钵碗盏一片狼藉。进房后看见几个人瘫在床上有气无力,蔫头耷脑,逗得彭队长等人捧腹大笑。“屋子里酒气冲天,你们喝了不少高粱酒吧?”彭队长笑着问道。当他知道我们几个知青,都是第一次喝高粱酒,而且一次喝了两瓶的时候,更乐了。“难怪你们会睡了一天一夜,这酒口感好,喝进口很舒服,后劲可是大得很。”婆婆也走了进来,提着一壶茶水,说:“都喝点热茶,一会过去喝点稀饭压一压。”她向几个人看了看,笑着说:“高粱酒好不伤人,酒散了你们全身筋骨都会更舒服。”第二天,果然我们四人都感到精神饱满,一身轻松,又生龙活虎的投入了劳动。</p><p>令人兴趣盎然,回味无穷的好多经历都难以忘怀:捉鳝鱼摸进水蛇洞的感触;到社员家包端午“太平粽”的舒心;夜间坟头查看跳跃“磷火”的好奇;目睹龙卷风和遭遇瞬间暴雨的感慨……在四方桥插队的那段日子里,它给我们不仅仅是劳动锻炼,也让我们都能够体味到各种难以忘怀的心灵感受。</p><p><br></p><p>2019年5月28日 </p> <p><b>深 山 筑 路 甘 与 苦(六)</b></p><p><br></p><p>“掇刀石,这是掇刀石!”身旁邓嘎吖子摇晃着食指,向着车外的喊声把我从迷糊中唤醒。卡车刚刚驶过了一块写有“荆门掇刀石”的路标,我俩挤坐在一起,“软座”是个靠着货箱侧板捆扎的棉被。“荆门就要到了!”不知谁接了一句。三国遗址“关云长掇刀处”位于荆门县城的正南面。汽车拐个弯向北驶去,大概半支烟的功夫,车就开进了公路东边的一块空地,到达简陋杂乱的荆门汽车站。</p><p><br></p><p><b>“先头部队”</b></p><p>时值1970年的大年初四,我们一行七、八个人,由大队项书记带队,从改口公社出发后,在沙市乘坐敞篷卡车驶往荆门。这是四方桥大队派往荆门修焦枝铁路的“先头部队”。</p><p>焦枝铁路从河南焦作至湖北枝城,是我国新建的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焦柳线的北段,是当时国家“三线建设”的一项战备工程。弥市区派出的农民工,组成“弥市民兵团”参加“大会战”。公社、大队、小队,依次组建民兵营、连、排。四方桥一队和四队各派了一名知青参加,我和贺明德两人荣幸的成为筑路民工。</p><p>当时的荆门,是荆州地区行署下辖的一个县城城关,南面是富庶的江汉平原,北面濒临荆山丘陵山地。荆门县城西边紧靠象山,东边是东山(也称为东宝山),位于两山之间凹进的一片开阔地,真像个从北部山地进入江汉平原的大门。竹皮河水顺着两山中间的一条大路向东北方流去,穿山越岭汇入汉江。东山山巅耸立着一座七级宝塔,塔下朝向县城的山坡上,一幅“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巨幅标语格外醒目。四处灰蒙蒙的一片,整个县城好像处在战备大建设的滚滚征尘之中。</p><p>下车后,大家无暇进入荆门的街区,挑着行李工具,推着独轮小车,沿着繁忙的碎石公路(最早的G207国道,现今的S311省道),向荆门县城东北方的山隘口走去。过了山口,砂石公路在山峦间高低起伏,蜿蜒前伸。路上不时驶过的各种工程车、大卡车,向路旁步行的人们扬起阵阵烟尘。路边新建了不少墨绿色的轻质板房,外壁刷着“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等大幅标语。我们几个人大路换小路,小路转山路,步行了大约十多千米路程,在子陵铺的一个山腰里找到预定的住处。</p><p><br></p><p><b>好客的房东</b></p><p>临时住处孤单的镶嵌在山腰,是一座有三间正房的民居,爬一个大上坡才从侧面绕上去。正房中间是堂屋,左右各有一个房间,门前有一块空地,犹如一个观景平台,能够鸟瞰周围的沟壑山峦。空地右边是一间厨房。正房后面隔着一两排树木,紧贴着山腰。正房左侧斜搭着一个棚子,前面堆放着杂物,后面的猪圈旁边是厕所。厕所给我的印象很特别:一个直径约一米多的大水缸半埋在地下,缸沿露出地面一尺多高。水缸上面两个半圆盖子交错的迭放着,空出不到四分之一的缸沿。这是专门让人坐在缸沿上大小便的地方,缸沿表面已经被人的臀部摩擦得光滑锃亮。大腿坐在宽厚的缸沿上,屁股落在缸内,似乎有坐抽水马桶的舒适。厕所不分男女,走道上悬着一块布帘遮羞,听到脚步哼一声就是打招呼。我们在堂屋边的一间正房打地铺住宿,这里距离施工的现场不是太远。“先头部队”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施工的大部队,做好搭建工棚、联系工程等前期准备。</p><p>深山野岭平时少有来客,房东大叔是当地的一位乡干部。他的热情特别质朴暖心:“正逢新年佳节,各位稀客难接,正月十五之前,大家吃喝全部听我安排。”由于房东好意难却,只好吃了两天的“客餐”。我们人多饭量大,确实过意不去,还是悄悄备齐食材,匆匆自行开伙。同时,大家抓紧采购工棚搭建物资,平整工棚地基,搬运材料。当后续人员陆续抵达,新的工棚很快就建起来。</p><p><br></p><p><b>“孺子牛”</b></p><p>我们简陋的工棚搭建在一处山间平地上,是一条断面“介”字形的平房。主要以树杆作支架和主干,竹竿做檩条,外面的墙壁围上草垫和芦席,屋顶先铺上油毛毡再盖上茅草。工棚有十多米长,门设在两个端头位置。进入工棚后,中间是一条通道,通道两旁是两排竹竿搭建的大统铺,两边睡觉人的头放在通道中间,私人物品放在自己脚头。参加施工的女性民工比较少,必要时用竹帘围出几个铺位,作为她们睡觉和休息的场所。梅雨季节潮气大,被子、垫絮常常湿漉漉的令人难受,炊事员们多了一项任务,晴天给大家多晒晒被子。</p><p>伙房开始没有另外搭盖,就在工棚的一端隔出一段,砌上炉灶,装上烟囱就成。隔出厨房这一边,另外在里边侧面开个小门,即有利于通风,又进出方便。后来,吃饭人太多,各排分灶。各自在地下挖出炉灶,上面盖上简易房子,成为专门的厨房。这样,吃饭以民兵排(生产小队)为单位各自开伙。一般由妇女兼任炊事员,也有派年龄稍大的男民工参加。大米要计划,有的由生产队送来,有的用粮票在荆门采购。新鲜蔬菜当地想办法,咸菜、酱菜之类队里带来不少,肉和鱼太过金贵,基本上难以奢望。</p><p>吃饭也是很有意思的场景:米饭是用大锅蒸出的甑子饭,劳累过后,米饭浓烈的香气格外诱人垂涎。大伙儿一个个敲着饭碗,准确的抓住上一个盛饭者放下的饭瓢,麻利的盛好饭。炊事员及时端出三、四碗菜,这是装在大钵子里的时蔬和咸菜,配上一盆飘着几个油圈的菜汤。餐桌是工棚旁边的黄土地面,人们或蹲或站,围在周围。队友小邓传授我打饭经验:“第一碗饭千万别盛太多,赶快吃完,第二碗再满满的压一碗。”转瞬之间,装满饭的木甑子已经被人刮得“咯咯、咯”震天响,饭、菜、汤都很快被风卷残云。</p><p>民工们的居住、伙食是那么的简陋贫乏,而他们却坦然承受着笨重的体力劳动、担负着国家重大战备工程的重担。不禁让我想起鲁迅先生《野草》中的一段话:“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广大民工不正是这种平凡的“孺子牛”吗?</p><p><br></p><p><b>人拉肩扛,蚂蚁搬山</b></p><p>我们承担的任务主要是修筑铁路的路基。按照设计要求,对丘陵地带的山包沟壑,高削低填,垒起规范平坦的泥土路基。那时可不是现在常见的机械化施工,全靠人拉肩扛、蚂蚁搬山的人海战术。工地上红旗招展,路旁插着大幅的标语牌,高音喇叭呼喊着激昂的战斗口号:</p><p>“晴天拼命干,雨天抢着干,</p><p>修好战备路,打击帝修反。”</p><p>每天的劳动是辛苦而紧张的。晴天依照日出日落控制着作息时间,雨天也要见缝插针的干,实在是风狂雨急,无奈蹲在工棚里暂时休息,也得再挤出时间补回耽搁的进度。此次国家给民工待遇也不差:月工资有36元,交生产队12元,纯收入24元(队里还记工分)。这与生产队同期的工分相比较,算是有不小激励。</p><p>工程质量严,进度要求紧,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压力。面对大的沟壑,土方量大,取土距离远,还要上坡下坡。一般的取土距离都达1-2千米。年纪稍大的民工负责上土与平整填土层,青壮年劳力挑土和推独轮车运土。知青已经是合格的壮劳力,哪里艰苦都会冲上前。在施工中,每填一定土层的厚度,需要用石墩或木夯将土层夯实,按要求的“紧实度”验收。开始的人工“打夯”,土层的紧实度一致性差,对施工进度影响大。后来派来了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对新土层进行碾压,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填土时,我也和大家一样,挑土、推车,上坡下坎,有了去年农活的磨练,也不算什么。</p><p>低凹处填土的工程量大,高层土石削平也不容易。荆门当地大多为土丘,常常还会遇到岩石层。对大面积的岩层,即使进行了爆破炸岩,还是须动用钢钎和大榔头才能达到工程质量。人工破石,不同于锄头挖土,是个“硬碰硬”的活,稍有不慎,容易造成伤人事故。可喜的是,民工中竟然有人对打大锤也 “驾轻就熟”,“叮叮、咚咚”的干起来有板有眼。</p><p><br></p><p><b>打“甩锤”</b></p><p>年轻人不服输,遇到“硬骨头”也敢碰一碰,不会“瘫僵”。我先做“掌钎手”,带上棉布手套,两手握稳钢钎,钎尖对准打击的石缝部位,与打锤人默契配合:大锤头打一下,钎杆转一个角度,牢记一个“稳”,千万不能怕。几天下来,虽然右手虎口处负点小伤、破点皮,这可是掌钎人的“及格证书”。我接着盯上了打锤。掌钎时,看着打锤人威风潇洒的动作,心里就跃跃欲试,暗地里认真琢磨。</p><p>打锤人的动作要求高,每一锤即要打得准、力道足,更要安全可靠。打大甩锤,更是需要胆大心细:一般打右手锤的起锤时,锤头先置于钎杆顶部,左脚前跨,两手右前左后,握紧大铁锤的锤柄尾端,身体调整好与落锤点的距离。然后向右侧身,力发腰间,往后上方挥动铁锤……一气哈成,落锤击中钎顶。我细心观察,琢磨要领。先打固定锤,再练甩锤,也逐渐掌握了使锤的技巧,并能打出高质量的“甩锤”。每当“叮叮咚咚”的敲击声响起,这种劳动中得心应手的愉悦无以言表,它是打锤人信心和掌钎手默契的碰撞,是劳动时最动听的音乐。我打的“甩锤”,即轻松流畅又坚实沉稳,受到农民兄弟的夸奖,心理也美滋滋的。</p><p>挑土、打锤的集体施工我干了约三个月,期间也有时耽误半天或一天的时间,被叫到连部出一期工地黑板报,或派到营部办宣传专栏、写鼓动标语。大概在五月中旬,我被抽调到团部专门搞宣传。和我一起抽到团部的还有一位弥市中学的回乡男知青。我们专职收集、整理稿件;办团部宣传栏;编写宣传材料;刻印资料,同时完成领导布置的其它临时工作。离开了与农民兄弟朝夕相嬉的“地摊饭”,倒有点不习惯了。</p><p><br></p><p>2020年3月25日 </p><p><br></p><p><br></p> <p><b>心 中 的 四 方 桥(七)</b></p><p><br></p><p>几个月来,我们的铁路路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新土垒筑的路基和精心修整的斜坡,如一抹赭黄色的亮彩,涂刷在青峰秀峦的画布上,色泽分外明快。我和民工兄弟们一样,在这如画的美景中,每天清早沿山路走上工地,日落疲惫的返回工棚,星期天也常常加班加点赶进度。如此“两点一线”的忙碌,时间一长,难免会单调乏味。在一个难得的假日前,我与另两位知青相约,策划步行到荆门县城,去寻觅另一番“风景”。</p><p><br></p><p><b>深山闯路</b></p><p>第二天,我们早早就动了身。先顺着公路绕过了几个山头,在能够清楚判定东山主峰的方位时,毅然走下公路,向着未知的荒山深处走去。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我们不用担心会走错方向。</p><p>走过了几段荒芜的坡地,四周越来越荒凉静谧。我们经过的路上,成形的树木稀少,草丛遮掩着坑坑洼洼的地面,残存的树桩上新长出的枝干不大,有的却又被砍残。一些土坑像在张口叹息:可怜的树根都被无情的刨走。野草杂乱的交织着,高度一般都没有超过我们的膝盖,少量一丛丛的干枯蒿草或苇杆达一人多高。大家人手一根一米多长的树枝,不时向前方和左右敲打壮胆。四周特别安静,只有我们在草丛中跨步的“簌簌”声和“啪啪”的击打声。</p><p>“快看!”谁惊呼一声,草丛中突然窜出一只灰褐色的野兔,肥嘟嘟的身影三跳两跳就消失在远处的草丛里。开始有人还追一追,后来又遇到野兔,试了两次,明白了“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也就视若罔闻了。路上我们还幸运的遇见了一只漂亮的雉鸡(俗称野鸡)。它蹲在一株枯树桩上,白喙赤面,黑中带蓝的脖子闪烁着金属光泽,身上的羽毛色彩斑斓。我们远远的就发现了这只雄性雉鸡,它主人般安详的迎接我们到来。当渐渐靠近它时,雉鸡却“噗噗”的煽动翅膀,拖着漂亮的长尾巴不辞而别。在这荒芜的山野,竟然躲藏着这么色彩艳丽的身姿,真美!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紫色、黄色、白色,即便无人欣赏,它们仍然默默的竞相绽放。大自然真可爱啊!</p><p>常说“望山跑死马”,真是一点不差!看着近在咫尺的东山,我们走了将近两个钟头才慢慢爬上山脊。放眼西望,山下是隐约可辨的荆门县城;南边,东山宝塔那雄浑的身姿就在前面。</p><p>东山宝塔以山为名,位于荆门东山主峰太平顶。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 历代有所修葺。它是一座八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的砖石塔,通高33.3米,石砌塔基。近看塔身斑驳破旧,塔基八个角上的砖雕托塔力士虽有毁损,但神态生动,清晰可辨。塔下一层的门洞可以进入,塔内脏乱不堪,蛛网尘封。塔壁嵌有明代修葺碑记,旋转而上的台阶显得残缺不全,不堪攀爬。出塔后,向西鸟瞰,荆门县城尽收眼底。县城面积不大,当时一条东西向大街,正对着宝塔。大街从象山脚下开始,朝东延伸,两边鱼刺般伸出不少的街巷。主街最后经过一座小平桥,连接到两山中间经过的公路。城里也没有高大的建筑,只是在街道和房屋的一片瓦灰底色上,点缀着部分深浅不同的绿色树冠。</p><p><br></p><p><b>象山寻泉</b></p><p>下山后,匆忙越过公路,沿东西向的主街(大概是现在的中天街)直奔象山。象山的惠、蒙、龙、顺四泉久负盛名,据说东坡居士也曾有诗吟诵,更应留有不少文人墨客的摩刻勒石。置身象山脚下,昔日的清泉妙境已是亭残碑断,泉眼难寻。爬到半山腰的大水槽下,我们惊喜的看见数处清冽明净的泉水,几个小孩赤足在水坑中嬉笑玩耍。清泉从细沙中不断涌出,像一串串“泊泊”跳动的顽皮水泡,像一颗颗光彩晶莹,难以触摸的珍珠。大家赶紧脱下鞋袜,赤足蹚进水里。踩不住的玉珠顽强的夺路上窜,脚底和脚踝痒痒酥酥的,妙不可言。用手指拨动砂砾,泉水清亮如故,水珠翻滚依然,甚是有趣!捧起泉水喝上几口,真有一丝丝沁心的清甜爽口呢!</p><p>时间有限,不宜久留。我们恋恋不舍的告别清泉,下山去寻找“龙泉书院”。龙泉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也是一处儒学圣境,地处象山脚不远处的路北边,现在是荆门的“龙泉中学”。无奈周日闭门,不让入内。看到龙泉古迹尚且如此境地,龙泉书院也难存大观,只好铩羽而归,留下一分遗憾,下次再来拜访。</p><p>当晚余兴未艾,拼凑两句打油小诗,《象山观泉》,聊以记趣:</p><p>龙涎清冽胜为观,吐玉喷珠趣盎然。</p><p>沐首濯足三捧饮,心随溪流闯大江。</p><p><br></p><p><b>雷霆万钧的山洪</b></p><p>弥市民兵团的团部建在竹皮河岸边不远的高地上,随着工程的进展,我们的工地也转移到靠近竹皮河。焦枝铁路在荆门分建一条支线,通向深山里建设中的荆门炼油厂。我们团负责路基和在竹皮河上的架桥的任务。离团部不远处有一条碎石公路,从这里跨过竹皮河,通向炼油厂工地。这里只是一座由涵管支撑,填上碎石路面的简易路桥。平时,竹皮河水像一条清纯温顺的小溪,从简易涵洞桥下缓缓流过,人也可以轻松的踏着石头跨过这条小山沟。涵洞桥的下游约300米处,是我们负责施工的铁路桥——“七一桥”。两三个建筑脚手架正在搭建,那时没有钢管脚手架,粗大的杉木绑扎的支架已经20多米高,威武地耸立在山洼中。</p><p>五月份的一个晚上,从傍晚就开始浓云密布,接着“啪嗒、啪嗒”的下起雨来。雨量后来逐渐增大,到夜半时分,山风骤紧,闪电撕开黑夜的狰狞,瓢泼般的大雨从天空倾泻而下。我从睡梦中惊醒,感到大地在颤抖,工棚外海啸山呼,地动天摇,令人心惊担颤。风雨肆虐了一整夜。</p><p>第二天清晨,雨霁天开,屋外似乎已重归平静。我起床后,急匆匆向竹皮河边跑去。“哎呀!”我不禁叫出声来,往日这条清澈温顺的小溪,已经变成浊浪翻滚,咆哮奔腾的大河。河宽约30多米,河水猛涨了大概4-5米(从河边的痕迹看,山洪最大时,河面还要高不少),涵洞桥已经深陷于河底。顺流向下望去,只见一派混黄的激流裹挟着断树残枝,翻滚远去。高大威武的建桥脚手架竟然都让山洪冲得无踪无影!这次真见识了大自然的巨大威力!</p><p>山洪来的猛,退得也快,第三天就露出了涵洞桥面。一切都得继续,还要将山洪耽搁的修桥进度补回来。听说,民工们顺流追踪十多千米,找回大部分木料,重起炉灶,加班赶工。“七一桥”最后如期通车,剪裁仪式隆重热烈。时至今日,“七一桥”可能还屹立在苍莽叠翠的山谷之中。也许,这座桥梁建设中遭遇到的山洪,对于这座普通的桥梁,对于焦枝铁路,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音符,可是,那一晚竹皮河山洪呼啸怒吼、浊浪翻腾奔流的雄浑乐章,却深深的刻印在我的脑海中。</p><p><br></p><p><br></p> <p><b>“球鞋事件”</b></p><p>转眼到了七月,在荆门修路已近半年时间,知青招工返城的消息时有耳闻。先是听说松滋的煤矿要人,接着听说襄樊铁路局招工。就在此期间,发生了一桩意外事件:四个男知青在荆门县城闲逛,无聊寻乐,拿了居民晾晒的一双白球鞋和袜子,正巧被物主撞个正着,闹到了弥市团部。我姑且称它为“球鞋事件”吧,在那个动辄上纲上线的年代,这事立即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闹出一场风雨:四位知青被留在团部办“学习班”,勒令“反省”,并召开了全团的批判大会。凑巧这四个同学是我在三中的同班学友,他们自认为此事“纯属好玩,无所谓。”有时来到我们宣传室喝茶、闲聊。不料,一次被×团长撞见。他训斥我“丧失立场,与他们同流合污!”冤得我百口难辩。此时,大招工的消息已经传开,搅碎了知青们心中的平静,×团长却说不让我回城。这种“砧上鱼肉,任人宰割”的感受,令人极度沮丧而又无奈。</p><p>我们连的唐连长跟我说,四方桥打来电话,正在招工返城,要我赶快回生产队。我吞吞吐吐,不好明说。接着,与我一起搞宣传的回乡知青,招工离开了荆门。过了一两天,大队的项从则书记来找我,问我怎么还不回村?我说明了情况后,项书记大声对我说:“我是你的主管,不管什么GP×团长,明天上午你离开荆门,尽快回生产队,这里一切由我负责。”我眼里噙着激动的泪水,连声感谢项书记。第二天凌晨,我仓促收拾好铺盖行李,独自一人离开了工地,告别了荆门。</p><p><br></p><p><b>心中的四方桥</b></p><p>离开四方桥去修焦枝铁路,一去就是半年。回到四方桥一队,好像投入到亲人的怀抱。到达的那个晚上,还是在彭队长家吃的晚饭。婆婆的亲切笑容是那样的温暖人心。冯连长和彭队长都热情的鼓励我:“我们都清楚,你一贯的表现都不错,不要背包袱。”“你有亲戚在武汉,我们推荐你到武汉去工作。”经过了这个小小的波折,在乡亲们的呵护下,我总算赶上了武汉机电局招工的专车,和同学们一同顺利抵达新的工作岗位。</p><p>一年的务农躬耕、半年的民工筑路,短短的一年半下乡时间一晃而过。在回味下乡的人和事时,总是充满温馨和眷恋。唯有荒唐的荆门“球鞋事件”,令我难以释然。那种上纲上线和无辜株连的岁月,不堪回首!数年后,有同学们告诉我:那个×团长(区长),当时插手干扰知青招工,胡作非为,糟蹋了几个女知青,做了不少坏事。就在那一年,他事发败露,被开除公职,判处徒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即便如此,仍难以抚平我心中的隐痛和遗憾。</p><p>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然而,改口四方桥村这个三县交界、偏僻安宁的小村落,村边那一泓碧水……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怀念这里勤劳朴实的民风,喜爱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爱这里关爱、呵护我成长的父老乡亲,怀念在这里经历的点点滴滴。</p><p>在四方桥插队的日子里,我曾经寻找“四方桥”,五十年后,我和知青朋友一同来到新建的四方桥边摄影留念。我想,原来那座简陋的四方桥也还在,它和那些熟悉的乡亲们一样历久弥新。四方桥,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p><p><br></p><p>2020年4月6日</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回 乡 随 谈</i></b></h1><p><br></p> <p><b>五 十 年 后 再 回 乡</b></p><p><br></p><p>今年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恰逢我们“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10月3日上午8点,我们在沙市文化宫路集合,按计划启程回乡。参加此次回乡活动的有11个人,分乘三辆小轿车,还有几位同队学友因故未能参加。十一人中,八位是69年下乡时分配在四方桥大队一、四、六小队的老知青,另三位是特邀开车的朋友。</p><p>戴祥林和刘建华两个同学牵头发起了这次“改口公社四方桥大队知青回乡活动”。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准备,他俩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建立微信群、寻找同队知青、书写下乡回忆短文、收集老照片、与当地村委会联系、先期现场考察、衣食住行安排等等。直至10月1日上午,原四方桥大队从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知青学友回沙相聚见面,互叙五十年离情。别时青丝皓首逢,一晃都成了70岁上下的老头老太,不容易呀! </p><p>从荆州出发,一路都是宽敞平整的大道。建华带队的三辆小车在邱市地界向东拐弯,驶出了S322省道,沿着乡间的水泥路缓缓前行。道路两旁的晚稻、玉米、芝麻等作物基本上都已收割,开阔平坦的田野在金灿灿的阳光下铺向远方。路边还有一片片墨绿色的棉田,朵朵雪白的棉花在微风中优雅的摇曳。</p><p>不一会儿,车队驶入一个宽敞的院落,大院广场中间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上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我们顺利抵达了谢家垸村的村委会大院,小车刚刚停稳,对面楼房里就涌过来一群人。余书记和罗副书记走在前面,建华和祥林带领我们赶忙迎上前去,双方亲切的握手问好。每个人的眼睛都在急切的扫描,搜寻着熟识的面孔。</p><p>“姬传斌”、“艾伟”!一个熟悉的乡音呼喊着扑过来。</p><p>“啊!邓忠选”,“邓嘎伢子”。握手、拍肩、搭臂,三个人扭在一团。</p><p>“李队长呢?”我问。</p><p>“他在对面会议室等着你们。” </p><p>我们一起快步走向村委会的会议室,李队长就站在门旁。84岁的李永茂队长尽管50年未见,仍能一眼认出。他穿着深蓝色的长袖秋装,脸上布满沧桑,讲话时还是低眼看几眼地上的习惯,身子骨仍显得那样硬朗。邓忠选的相貌变化不大,老成掩盖不了稚嫩时的特征,不高的身材还是那样机灵,嘴角不时露出年少时狡黠的笑容。时隔50年,我和艾伟都是第一次再见到他们。</p><p>其他同学都找到各队熟悉的乡亲们,欢笑声、问候声、感叹声充满了诺大的会议室。主席台上的电子屏上,显示出“欢迎老知青回村”的大字横幅。</p><p>时隔五十年,乡村变了,人也变了,不变的是乡音和那份炙热的乡情!</p><p>当初的人民公社早已改组成乡,大队改成了村。四方桥、爬桥、谢家垸三个村又合并为一个谢家垸村。余书记和村干们为我们找来了曾经熟悉的部分乡亲,这真是得益于戴祥林和刘建华两位,谢谢他们所做细致的前期工作。</p><p>余书记致欢迎词,各队老知青代表发言,全体合唱歌曲“我爱我的祖国”并合影纪念。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我们来到重新修建的“四方桥”拍照留念,然后分小队活动。原四方桥一队现在属于谢家垸村第四组,罗副书记和四组杜组长开车引路,李永茂队长和邓忠选坐上我们的小车同行,我们重新回到那条熟悉的小河边。</p><p>1970年7月,我被招工离开四方桥到武汉工作后,曾经在2010年只身短暂回过一次四方桥一队。那次我感受最深的两件事:一是获悉我们敬重的队长婆婆和彭队长辞世的消息,心里难受;二是自然环境恶化,门前清澈的小河受到污染,变成一个散发出异味的污水坑,心里不安。此时相比2010年元月,小河显然已经作了全面疏浚,重新恢复了清澈明净的状态。乡亲们的住房基本上都由土砖墙的茅草房,变成为一至两层楼的砖瓦房。水电贯通,家电齐全,道路平坦,交通方便,村民的衣着、交通工具等等,都已经是今非昔比。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仅仅粗略的走进了两个家庭。</p><p>冯连长已经85岁,身体比九年前差了好多,眼睛视物不清,没了往日的精气神,显然身体有病。他还是和女儿一家住在一块。房间里虽然变化不大,但是铺上了平整的水泥地面。</p><p>彭队长家原来的宅基地上,现在建起了老二、老三各自一栋漂亮的两层小楼房。老三外出务工,家里没人。老二彭从华和他的妻子在家。彭从华当年只有12岁,正在上小学,现在已是62岁的老汉。他还是那样言语不多,显得沉稳平和,其长相、神情与彭队长特别相似。从交谈中得知,他现在沙市一家公司打工。儿子初中毕业后到广州务工,目前准备养殖鳝鱼和泥鳅。儿子早已成家,孙子也14岁了,读初中三年级。</p><p>邓忠选一直陪着我们,交谈多一点。他今年64岁,两个女儿,一个嫁到松滋,一个嫁在本队,有一个外甥在恩施上大学。眼下老两口种着自己的十三亩地,一年忙下来大约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他说:年轻人都不愿意种地,村里撂荒的田地大概占到五分之一。</p><p>从我们与乡亲们的聊天得知,60多岁这一辈人,上过中学的不多,读大学更是寥寥。全队好像只有李队长的小儿子上过大学,毕业后在荆州教书,其他人都是在乡务农或进城打工,有的打工做不来了,只好回家种地。他们的下一辈,初中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多。由于种田累,而且收入低,基本都外出打工,种田的活现在都留给老人们或者田地荒芜了。</p><p>这次回乡,感到乡亲们的生活条件是在实实在在得到改善。环境的污染问题,似乎已经基本得到抑制。我们顺着小河开车来到村子的西头,看到原来拦河的低矮小堤,现在已经建起一座可以通汽车的堤坝。原来小堤上的人工升降的闸阀,已经换成一组高大的电动闸阀。小河上游通往松滋的河段都已经疏浚,两岸的堤坡边树木不多,但芳草萋萋,水体清澈明净,这是很令人很开心的事情!堤边的土路都修成了水里路面,不少田间的主干道,也修成了水泥路。</p><p>当然,环境、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都还会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但是,我感到“土地荒芜”是相对紧迫的问题,应当引起国家高度的重视!不知道其它小队知青学友们感触怎样,我觉得:从根本上讲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民以食为天”,靠从国外买粮食吃,这可是天大的国家安全隐患的啊! </p><p>在“告别农家宴”上,我曾问过余书记:“现在村里荒芜的土地多吗?”余书记毫不回避的说:“现在种田不挣钱,年轻人不爱种地,荒地很多。”我想,余书记他们一定掌握更多的情况,更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党和国家也一定会统筹兼顾,尽快妥善解决这个问题。</p><p>我们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凑,一时也难以有更深入的交流。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闪烁在大家的眼角,紧拽的双手迟迟难以松开。</p><p>别了,四方桥!</p><p>别了,谢家垸村的乡亲们!我衷心希望你们健康幸福,衷心希望谢家垸村建设得更加美好!</p><p>期待我们能再次相见!</p><p><br></p><p>2019年10月12日 </p> <p><b>五 味 杂 陈 说 返 乡</b></p><p><b>——2010年回四方桥一队印象</b></p><p><br></p><p>二零一零年元月二日,寒流刚刚掠过荆楚大地,时节似乎跨入小阳春。微风轻拂,暖阳摩挲着拓宽的S322省道。我和妻子及妻弟三人,驾车驶向第二故乡——江陵县弥市区改口公社四方桥一队,准备为学友们先期探一探返乡之路。</p><p>光阴荏苒,转瞬步入“花甲之年”,距离我们下乡插队也有四十一年了。曾经数次打算回到四方桥,看看那片熟悉的土地和难忘的乡亲。然而,平庸繁杂的公事和鸡零狗碎的家务,牵扯着总未成行。这一次,邀约同队下乡的几位学友,打算利用元旦假期,一起返回四方桥一队,作一次退休前的“探亲”。无奈时不凑巧,有的学友出差在外,有的生病等原因,队友们都因故未能同行。</p><p>大众帕萨特跨过荆州长江大桥和弥市镇虎渡河大桥,欢快的行驶在宽阔平坦的省道上,我的心绪却忐忑不宁。离开四方桥四十多年了,村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队长婆婆和彭队长还健在吗?那些熟悉的乡亲们可都安好?</p><p>时间已过正午,帕萨特抵达松滋县米积台镇,距离四方桥村已经不远。我们在路边的餐馆吃了午饭,饭后在小镇转了转,已经难以寻觅到当年下乡时的踪迹。最后一段路程边打听边前行,经过四方桥四队的水泥路面,直抵一队。</p><p>帕萨特缓缓开进村子,停在路边的宽阔处。这里就是我们熟悉的河边土路吗?路的两头都静悄悄的不见人影,远处几只鸡在路边游荡,不时传来几声悦耳的“咯咯,咯”的低鸣。一只灰白的家猫从路边墙头轻松跃下来,向我们望了望,“喵”的轻声打了个招呼,不慌不忙的转过墙角。原来的茅草土砖房已经全都换成了砖瓦房,不少两层的小楼镶嵌其间,阳光在新房的不锈护栏上跳跃。</p><p>我们缓步走向路边,寻找梦境中多次徜徉的小河。眼前是依稀可辨的河道?凋零枯败的芦苇几乎挤满了水面,清澈明静的河水不见了踪迹,蓝茵茵的浊水散发出丝丝难闻的气味。电线杆沿河岸支撑着几根电线伸向远方,原来平坦宽敞的泥土路面似乎用“三合土”做了改造,路边随处堆着一捆捆干枯的棉梗,小碎石不时硌挺着鞋底,再赤脚踏上去恐怕会难受,当然会更适机动车行走。</p><p>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前边平房的门里探出,身边还跟着一个小男孩。“哟,冯连长!”我喊了一声,并快步走过去,和冯连长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都迟迟不愿松开。冯连长的头发胡须已经花白,古铜色的国字脸仍然那么亲切和蔼,熟悉的乡音还是那么爽朗热情。原来浓密黝黑的头发,现在仅稀疏的点缀着头皮。这位老人是我们下乡时,四方桥大队民兵连的连长冯长富。冯连长清楚地记得我们几个人的名字,一阵寒暄之后,我急切的向他了解了我们小队和乡亲们的部分现状。</p><p>现在村子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几年前就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电视电话,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一些家庭买了摩托车。不少年轻人都到城市里去打工,整体上住房条件已经大有改善。</p><p>冯连长还告诉我,我们熟悉的彭队长婆婆、彭队长、李××、武××等已经先后辞世。还有一些熟悉的人到城市去打工,每年到春节期间才会回村。曾经的“知青小屋”已经拆除了,地基已被其它社员买下来盖了新房。</p><p>我问冯连长,门前的小河怎么变成了这种肮脏的“乱草沟”?这水还有用吗?冯连长无可奈何的说,“现在小河无人管,像个排水沟。吃饭有了自来水,洗衣服用自来水太贵,不少人就在自家后院挖一个小土坑,用从土里渗出的水作洗衣服等用途。”</p><p>冯连长和女儿一家住在一起,也帮着照看孙子。我进入冯连长的房间里看了看,面积还不小,窗子侧面的小桌上有一台大概20英寸左右的电视机,对面是一张挂着蚊帐的单人床。床上的蚊帐、被子和枕头色调都是灰灰的,已经分辨不出原来的颜色。房子的地面是泥土地面,未做任何表面处理,一把小靠椅放在床边,房间里空空荡荡,说“家徒四壁”完全不过分。走到屋后,果然看到一个直径约一米多的土坑,坑中已经渗出了不少水。当时我想:假如经济稍有能力,打一口简单压水井岂不更好?看到这些,我心里酸酸的,真不是滋味。</p><p>隔壁李队长的妻子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也热情的过来搭话,一起交谈得非常愉快。我们离开村子的时候,冯连长和李队长的妻子热情的送给我们几十个新鲜的土鸡蛋作为礼物,我们却两手空空,无以为报。</p><p>回城的路上,我默默的不想多说话,心中的感受真是五味杂陈:阔别四十余年,乡亲们的生活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居住条件改善,水电贯通应当都是明显的证明。但是,可亲可敬的队长婆婆和彭队长的离世,令我特别难受;冯连长可是当时的大队干部,现在家里竟然如此贫瘠寒酸,叫人心凉;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乡亲们似乎很难说达到基本富裕。然而,生态环境的退坡却是超出想象。从门前的小河到屋后的蓄水坑,使我感到自然环境的牺牲太大,它已经威胁到乡亲们的生存安全,我们心中的“圣境”已经受到极大的亵渎!</p><p>我真希望是“管中窥豹”,以偏概全。由于时间原因,我来不及作认真的调查研究,也没能与乡亲们深入交流,匆忙中怏怏告别这个已经稍感“陌生”的村庄。</p><p>此次返乡之后,我逐步打听到部分联系电话,并先后与谢志明等取得了联系。通过谢志明与队里冯连长、李队长等有了短暂的交往。未曾想到,时间对我这样吝啬,没来得及再次返回四方桥,我就退休并和老伴一起匆匆离开了沙市,到北方女儿一家所在城市,帮助照看孩子上学。电话通讯也由于疏忽和双方号码的改变,再次失去了联系。</p><p>相距二零一零年又过去了九年多,心中的那份牵挂始终难以割舍。前几天,四队的建华告诉我,他得到了的四方桥一队彭队长儿子的电话号码。我立即与彭队长三儿子通了电话,问了彭队长一家的情况,并特意了解了门前那条小河的现状。他告诉我:现在小河已经变了样,由政府派挖泥船开挖疏浚,已经全线疏通并恢复了清澈和流动。</p><p>那天晚上,我在梦境中又回到四方桥那条熟悉的小河。透过氤氲水雾,几只小白鸭在碧波中嬉戏玩耍,垂柳轻轻飘荡。小河两边的斜坡规整了,铺上青石板和青石台阶,河沿上部围了汉白玉的花头栏杆。小堤上是黑亮的沥青路面,路边青砖铺设的人行道上,队长婆婆一头银发在阳光下熠熠闪烁,她老人家拄着龙头拐杖,脸上绽放出幸福的微笑,向我珊珊走来……</p><p>今年是我们下乡整整五十周年,四方桥大队一、四、六三个小队下乡的学友们已经约好,准备在十月份同返四方桥,我期盼着那一天。</p><p><br></p><p>2019年7月5日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i>杂 诗 漫 吟</i></b></h1><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七律•再走四方桥</b></p><p><br></p><p>务农受命不辞劳,</p><p>践履躬行厚谊姣。</p><p>改口乡隅陶令梦①,</p><p>竹皮水险铁龙潇②。</p><p><br></p><p>炊烟袅袅长空尽,</p><p>鼙鼓声声大路遥。</p><p>覆地翻天五十载,</p><p>古稀再走四方桥。</p><p><br></p><p>2019年10月8日</p><p><br></p><p>注释:</p><p>① 改口:原荆州地区江陵县改口人民公社,地处原江陵、公安、松滋三县交界处,现为荆州市弥市镇的一个地名。陶令:陶渊明,东晋末期田园派诗人。</p><p>② 竹皮:荆门市境内的竹皮河。1970年,四方桥大队部分村民和知青曾经在这里参加焦枝铁路的建设。铁龙:火车。</p> <p><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西江月•回乡随想</b></p><p><br></p><p>高铁轿车路近,</p><p>小河阡陌悠长。</p><p>四明狂客①众回乡,</p><p>粗手牵执难放。</p><p><br></p><p>逝者戚戚嗟叹,</p><p>故朋侃侃家常。</p><p>七旬圩载②恋农桑,</p><p>一指清波荡漾。</p><p><br></p><p>2019年11月6日</p><p><br></p><p>注释:</p><p>① 四明狂客:唐,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老年号四明狂客。他少年离家,出门为仕,五十年后辞官回乡,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回乡偶书二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们一行知青也正好五十年后重回下乡的四方桥乡村,情愫亦然,故借此自喻为“四明狂客”。</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② 圩载:圩,读音xū,意为五十,如:圩一(五十一)。圩载,意为五十年。</span></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七律 •落霞浓</b></p><p>——毕业50周年学友聚会感怀</p><p><br></p><p>去如撒豆各西东,</p><p>别散青丝皓首逢。</p><p>梦绕杏坛寻旧迹,</p><p>魂牵习坎觅师容。</p><p><br></p><p>腾龙翔凤三千里,</p><p>润雪凌风五秩冬。</p><p>熟诵谪仙将进酒,</p><p>举觞畅叙落霞浓。</p><p><br></p><p> 2016.9.28</p><p><br></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七律•龟寿令</b></p><p>——悉同窗七旬生日聚会有感</p><p><br></p><p>海晏河清七秩庆,</p><p>同龄国诞享安平。</p><p>闲来字里寻佳趣,</p><p>兴去天涯览异情。</p><p><br></p><p>朝获同窗龟寿令①,</p><p>暮随归雁马蹄轻②。</p><p>童心未泯桑梓地③,</p><p>皓首常吟习坎铭④。</p><p><br></p><p>2019.9.9北京▪海淀</p><p><br></p><p><br></p><p>注释:</p><p>① 龟寿令:龟寿、鹤年一般意喻健康长寿。令,指令。龟寿令,指校友所发70岁古稀故乡聚会的通知。</p><p>② 马蹄轻:出自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指没有雪的羁绊,猎骑飞驰的迅疾。此处表现思乡的急迫心情。</p><p>③ 桑梓地:本意是古代种植桑树和梓树的地方,一般将其喻为故乡。</p><p>④ 习坎铭:习坎楼,是三中治学精神的象征。习坎,已成三中学子对母校的亲切称谓。铭,指铭刻在心中、镌刻在石头上的三中校训,如“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等教诲。也含有学子铭记在心的师生情,同窗谊。</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京城游历杂诗五首</b></p><p><br></p><p><b>七律 •访燕京八景之“蓟门烟树”</b></p><p><br></p><p>怀古残冬觅蓟州,</p><p>蓊然烟树意何求,</p><p>寒鸦穿径啼声远,</p><p>敕座凌空御墨遒。</p><p><br></p><p>土阜毗邻高架道,</p><p>苍枝羞伴耸天楼,</p><p>金戈铁马今安在?</p><p>一堵新墙掩圮丘。</p><p><br></p><p>2014.2.23</p><p><br></p><p><br></p><p><b>游万松老人塔院</b></p><p><br></p><p>春节后路经西四,无意发现路边庭院内有一座古塔。庭院大门的门楣石上阴刻着“元万松老人塔”,门左右挂牌“北京砖读空间”“正阳书局”。院内环境清幽,塔身耸峙,另有老北京门联实物和风俗画片展出。院落西侧的“砖读空间”,是一个免费阅读场所,收藏大量有关老北京的历史文化书籍。这样一个闹中取静之处,实在难得。打油几句,聊以记之:</p><p><br></p><p>墙外纷繁车马喧,</p><p>园中幽静塔擎天。</p><p>楹联养性无尘扰,</p><p>砖读修身有空间。</p><p><br></p><p>2016.3.2</p><p><br></p><p><br></p><p><br></p><p><b>五律 •冒雨游昌平碓臼峪</b></p><p><br></p><p>烟雨笼幽峪,</p><p>苍苍碓臼舒,</p><p>龙虬溪奏乐,</p><p>虎踞瀑飞珠。</p><p><br></p><p>巨磊排奇阵,</p><p>墩桥补断途。</p><p>衣裾湿不怠,</p><p>兴致老当殊。</p><p><br></p><p>2016.6.13</p><p><br></p><p><br></p><p><b>七绝 •游辽宁葫芦岛兴城古城</b></p><p><br></p><p>方城①猎猎展遗风,</p><p>煤苑幽幽闭帝闳。</p><p>可叹自如②千刃祸,</p><p>零丁洋畔祭贤忠。</p><p><br></p><p>2016.8.6</p><p>注释:</p><p>① 方城:辽宁葫芦岛市的兴城古城,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方形卫城。是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抗击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重要战场之一。</p><p>② 自如: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明末抗清名将,著名爱国英雄。后蒙冤被明皇下令凌迟致死。</p><p><br></p><p><b>春光游</b></p><p><br></p><p>风和日丽好春光,由刘老师发起,小区十位65岁以上老人,到北海公园和景山公园春游赏花。大家精神矍铄,一路言欢,兴致勃勃,流连忘返。感此情此景,凑句《春光游》打油诗一首助兴:</p><p><br></p><p>风光旖旎艳阳天,</p><p>邻里相邀赏御园。</p><p>太液碧波千滟美,</p><p>景山清铄万春闐。</p><p><br></p><p>漫步长桥留靓影,</p><p>笑品牡丹羞花颜。</p><p>皓首妪翁追新梦,</p><p>太平盛世更空前。</p><p><br></p><p>2019.4.18</p><p><br></p> <p><b>编辑:刘建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