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之夫妻之道 <p> 6月20日,夏至前夕,在这个夏花绚烂绽放之际,南宁爱上幸福吧邀请亲爱的郑委老师,带着中国文化的自信和光辉,用线上翻转课堂的方式给北京、青岛、南宁的家人们送来了绵延5000年从未中断的中国文化荫泽,护佑我们的心灵。</p><p> 在这里,郑老师引领我们我们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度去重新解读和定位夫妻关系;从这里,我们去触摸来源于自然,来源于中国文化和文明的规律,我们才真正理解从小耳熟能详的婚礼现场上一对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经典中国婚礼仪式背后的内涵和深意……</p> <p>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郑老师的开篇语就振聋发聩。人生天地间,是自然造化的奇迹;是父母家族血脉的绵延;TA活在关系中,浸染在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长河里;这样的一个生命,能把夫妻和家庭关系处理的好的人,是一个是否优秀的开始,是通达天地大道之人。</p><p> 五伦者,始夫妇。所有伦理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所有关系的中心。 </p><p> 郑委老师说:孝顺父母难,易者都不孝;教育孩子易,根本就不难;难就难在夫妻关系 ,容易也容易在夫妻关系。如果不从夫妻关系这一点去开始做,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孝敬老人最难,因为我们身上的缺点是老人给我们的,怎么去把它突破,那是最难;教育孩子最容易,因为夫妻关系好了,孩子自然好。</p><p> </p> <p> 反观我们自己走的路,从无知无明到有了初步的认知,脑子里认识到夫妻关系重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践行起来却是太难太难。男女迥异的身体构造思维心理模式的差异,又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还带着彼此原生家庭的习性,当恋爱的化学反应消失,眼前的这一半成了最难搞懂的天书。</p> <p> 郑委老师认真的告诉JH,这样的男人, 你要好好心疼他心赏他柔情的东西,他小时候可能和母亲的链接不够,柔情的东西少,这种男人往往特别负责任,内心渴望又不敢接受。</p><p><br></p><p>JF:郑老师一句话给我明确了方向,不再纠结,老公可能是小时候与妈妈这种亲密接没有链接起来,所以我老公不会跟我亲密,把我对他的这种心理需求定义为打搅他,老公不让依靠不是老公不爱我啦,是因为老公在亲密关系上不会亲密,接下来我要提高自己的能量先知道心疼老公,再学会心疼老公,不能再跟老公发脾气啦……</p> <p> 郑老师对YY说:爱人这句话的背后是要看到自己没有真正的改变,还在改变的过程中还怪着老公不学习。</p><p><br></p><p> YY:郑老师的逼问“被否定”的感觉让我特别难过,原来我自己是如此地“要面子”,要自己是好的,却偏偏在这么多家人面前难堪了,让我颜面扫地。看到不顾一切想要自己好觉得自己好,害怕不好的自己,面对老师,笑着笑着就哭了……</p><p><br></p><p> 郑老师:咱不能总是有一张笑脸,内心并不那么开心哪。你每天都笑着,谁还觉得你需要?有一个玻璃罩子罩着,跟别人都有一个距离,不要说我挺好的,爱就进不来了。</p> <p> 读不懂自己,看不见爱人,又想让家庭幸福,孩子优秀,结果把夫妻关系当做让家庭幸福、老人高兴、孩子优秀的工具和方法,挑着做,绕着做,围着孩子做。</p><p><br></p><p> 南宁SQ:郑委老师说:“孝顺父母难,易者都不孝;教育孩子易,根本就不难;难就难在夫妻关系 ,容易也容易在夫妻关系。”听了郑委老师精准的解读,看到我为什么是我,因为我被很多我认为、我觉得、我以为蒙蔽了自己,不懂关系背后的真像和规律。</p><p><br></p><p>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孝顺父母的孩子,听了郑委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孝顺的讲解,我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孝。父母关心关注我们的是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有没有和谐的家庭、有没有教育好孩子。只有让老人安心了,才是真正的孝顺。而我对孝顺的理解只是在物资上满足了自己的心理安慰,怎么能说自己孝顺呢?</p><p><br></p><p>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被难倒了。而郑委老师的“教育孩子易,根本就不难”的理念也颠覆了我的观念,帮助我看见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花的钱投入的精力,不过是把自己的恐惧和欲望加载在孩子身上,在解决孩子问题的路上制造了更多的问题。却不知问题在我自己身上,而解决问题之道是调适夫妻关系。</p> <p> 老师问大家,你们在结婚时想过要把家建设成什么样吗?生孩子时想过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吗?一致吗?正确吗?想过吗?能没有矛盾吗?老师的话让我们回头看,从结婚生孩子走到现在的道路,是越来越幸福、温暖、和谐、美好的路,还是越来越平淡、不理解、不尊重,孩子问题越来越多?我们所形成的道是哪种道?</p><p><br></p><p> 南宁YQ:结婚将近二十年,我和爱人从来没想过要把家建设成什么样子,也没有想过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家没有方向,人没有标准,不知道自己所做是否正确,一切都是随心所欲,脚踩西瓜皮,糊糊涂涂地过日子,所以家里才会出现各种问题发生各种矛盾。</p><p><br></p><p>南宁XP:这节课之后,自己也'沉思了几天,发现自己问题真不少!糊里糊涂地过了半辈子,连自己把自己的家带入—个怎样的方向还不准,更谈不上做法,目地!!脚踩西瓜,—个比—个滑!后来的—连串狗屎出来了!怪谁!!</p><p> </p><p> 南宁ZXW:对于“家”的建设。对于“家”的建设,我自己是有非常清楚的规划的,但缺少厚重的文化沉淀部分。我始终认为,管理自己的家就像管理一个企业一样,方向一定要对。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船,只要方向对了,速度快慢没关系,船迟早会到达目的地(靠岸)的,但如果方向反了,一切都完了。对于“家”的建设,我需要重新规范,把厚重的文化沉淀部分加入。</p> <p> 一个家不怕有矛盾,怕的是没有志同道合的家庭建设方向。不怕有矛盾,怕的是没有做人的标准。依靠文化的力量,遵守共同的方向和标准,夫妻两个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不断的止于至善,保留原来家庭给我们的好,把自己的不足一点点去超越完善过程中,两个人回到了文明和文化的高度走向道。那这个家一定幸福,老人一定安心开心,孩子不用教,也一定在道上。</p> <p>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男尊女卑有着不解和困惑。郑老师从易经和说文解字为我们解读天尊地卑乾坤定的文化内涵。卑高以陈贵贱位。天尊地卑不是人品地位的评价,而是位置顺序的表达。崇孝天,卑法地,知命尽兴,顶天立地,活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这是中国文化的本质。</p><p> 有了这样来自文化和文明本源的解读,我们就开始真正理解和懂得男尊女卑的真正内涵。当男人学习天,清清白白,志向高远,引领方向,有责任创造更多阳光雨露去给予,女人学习大地,厚德载物,安心宁静喜悦去分享和给予。男女各归其位,则天清地宁,生命繁衍,生生不息。</p><p><br></p><p>南宁LYH:在家,男人是天,女人是地,这个在以前有一些明白。自己是天,要有天的责任与担当!可是,还是有很多时候让自己心情极差,原来,我自己把自己当天,我一直把自己当天!当郑委老师说,要女人把男人当天,你才是真正的天,天不是自己要当就当的!顿时让我醒悟过来。我觉得,我自己把自己当天,其实,我就是一块透明的天花板,无形中罩着这个家,这样,会让家人有一种呼吸困难的感觉!我要把我这块天花板变薄了,消除了,才能真正地让大地见到真正的天!以后,我不要自己当天,让自己不要当不了天而难过!提升自己的格局,不仅是提供阳光,还要让雨露不要因为天花板而落不下大地。不要当天,向天的方向前进!</p><p><br></p><p>南宁WZL:郑老师讲到女人要“安、宁、德”,我看到自己没有一样是做得好的,特别是这两年家里经济巨滑以来,我的内心更是不安不宁,还对爱人有抱怨和索要,没体谅爱人的不容易。课程结束后在爱与幸福家人们的陪伴下,跟爱人做了表达,看着爱人的眼睛,还没说话已泪如雨下,心里满是对爱人的心疼和愧疚,在表达之后更有力量直面自己,通过这次学习,看到自己的问题,更明晰了自己修行的方向,像观音一样外柔内刚,做个由好到善的人。</p><p><br></p><p><br></p> <p> 夫妻如何才能真正的和谐恩爱,郑老师给出了来自儒家文化核心周礼的答案。</p><p> 一拜天地,天地生养了人类,有了天地才有人类;天地生养了万物,给了我们生命的支撑。</p><p> 二拜高堂,父母生养了我们,TA们给了我们怀抱的安全和肩膀的责任,我们内在的精神源泉也来源于爸爸的力量,妈妈的温柔。感恩TA们,敬畏TA们,学习TA们。</p><p> 三夫妻对拜,学习恩爱三件事,有文化,志同道合,天地间找到共同的规律;孝敬父母;夫妻恩爱。</p><p> 老师的话,字字句句掷地有声,因为来自规律,来自天地为中心、道德为中心、老人为中心、伦理关系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和文明。</p><p>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我们有幸被引领和践行,感受天地和文化的力量,沐浴5000年从未间断的文化之光,心里有些东西慢慢清晰、沉淀和坚定。各归其位,顶天立地,慎终追远,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