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仵向陽

<h1><br></h1><p>&nbsp;&nbsp;&nbsp;&nbsp; 我的故乡渭北合阳常年干旱少雨。然而仿佛老天作怪,却总在每年的三夏时节遭遇几场不期而遇的阵雨。这不几天来,一场雷阵雨竟演变成秋天的霖雨。两天两夜,时缓时急,雨水顺着巷道像静静的流淌。村里涝池则像一面镜子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波光粼粼。耳边不时响起的则是一阵阵蛙鸣,呱—呱—呱……</p><p><br></p><p>&nbsp;&nbsp;&nbsp;&nbsp;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树木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郁郁葱葱,一株株花儿好似那娇艳的新娘含羞绽放。漫步村道,望着三官庙残破的石碑,我的思绪回到童年。这儿,曾是我小学三年级的学堂。</p><p><br></p><p>&nbsp;&nbsp;&nbsp;&nbsp; 夏日的雨,来去匆匆。伴随着一阵凉风,麻钱大的雨点瞬间砸向大地 。薄薄的一层烟雾升起,灼热的大地迎来甘霖,雨水滋润着家乡干渴的土地。时间不长,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注视着他的子民。西边天上挂起一道弯弯的彩虹,巷道上的土路迅速板结,低矮处还流淌着一股涓流。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土腥味”,土地里忽然冒出一块块新土,这儿一堆,哪儿一堆。奥,原来是蚯蚓在辛勤的耕耘。不远处一种像“小河虾”的虫子此时就成了雨后闲庭信步中大公鸡的美味佳肴。这是什么虫子?它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困惑这我,奶奶讲那是天上龙王爷身上的鳞甲。我也就信了,脑海中不停的想象着龙王爷的样子。看来一场夏雨,还真真地辛苦了老龙王。家在大海里的他那又是怎么就飞上了天?</p><p><br></p><p>&nbsp;&nbsp;&nbsp;&nbsp; 就这样度过哪个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夏天。开学了,作为适龄儿童的我们自己到村里学校赤城小学报道。一个村子,名曰赤城,城分东西两村(即原来的赤西大队和赤东大队),而两个大队则合办一所小学。位置就在老佛堂即现在的印光书院。背起婆准备好的书包、粉笔、小黑板穿过两村笔直的那一条小路就到学校。平日里调皮捣蛋的我们一进入学校,一个个安静的像个女孩一样。你瞅瞅我,我看看他。面面相觑不甘大声说话。温顺的像一只只小猫自觉排起队伍等待登记注册。</p><p><br></p><p>&nbsp;&nbsp;&nbsp; “仵师茂”,“到”,“嗯,你是谁家的娃?你大叫啥名?”(大,陕西方言,父亲),负责登记的老师是一名叫“风荷”的姑娘,风姿绰约,当时也就20岁出头。我们这一批同学大多生于六九,七零年,只是因为生日的关系(前半年后半年),也就相差一岁。东西两村适龄孩子众多,记忆中我们一个班就四五十人。教室则困扰我们的头等大事。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我们没有教室,老佛堂高年级学生已经占完,再加上几间教室成为危房。最后,村里决定把老戏楼(原城隍庙处)当成我们的教室。</p><p><br></p><p>&nbsp;&nbsp;&nbsp;&nbsp; 半年过后,两个大队闹起来了“分家”,小伙伴们硬生生分成了两个班。“各管各的娃,各上各的学”,而学校老佛堂地属东村(赤东大队),所以东村的学生基本不动,而作为西村(赤西大队)学生的我们就惨了。五个年级的小学生,壹百多人就这样全部失去了教室。像迷途的羔羊,茫然不知所措。作为应急办法,大队部、三官庙、生产存粮食用的库房、饲养室、扎花机房都成了我们的教室。总之,不大的村庄都在为小学生们的教室问题而努力想办法。</p><p><br></p><p>&nbsp;&nbsp;&nbsp;&nbsp; 为啥不建一个新的学校?七十年代末对于渭北这个贫瘠的小村庄来说,太难了!然而村里的乡亲们愣是勒紧裤腰带,自力更生。三年后艰难地建起我们的新学校——赤西小学。</p><p><br></p><p>&nbsp;&nbsp;&nbsp;&nbsp; 西村三个生产队,砖瓦自己生产,木材砍伐村里的树木。一块块泥肧烧成蓝砖。一颗颗树木变成柱子,檩条,和屋面上的椽。人工?劳力,谁家又没有学生?再说这是一向尚文村民的公约。无怨无悔,甘做奉献。贫穷,没有使我们堕落。就这样,终于在八十年代的第一个秋天,我们坐在了新建成的教室。</p><p><br></p><p>&nbsp;&nbsp;&nbsp;&nbsp; 新学校位于村子的西边,而我家却在村子的东边紧邻金水沟。上学的路,说起来也不算远,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就不能说近了。冬日早起,漆黑一片,凛冽的寒风不时在耳边刮过。家中没有闹钟,迷迷瞪瞪睡意朦胧中更不知公鸡叫了几遍。去学校不是去的太早,就是迟到。记忆中的一次迟到后被老师罚站了。而这次迟到竟使我养成了至今不用闹钟的习惯。早早醒了,摸索着起床。婆说还早,等鸡第三遍再起。而我总害怕迟到,怎么也睡不着觉了。就这样,我和婆你一句,我一句的聊起了家常。往往是我第一个走出家门,叫这个,喊那个,几个小伙伴穿过巷道结伴奔向村西头的小学校。</p><p><br></p><p>&nbsp;&nbsp;&nbsp; 巷子紧邻金水沟,植被茂盛,七十年代家乡生态保护的很好。沟里的野生动物却时常光临村子,其中最害怕的自然是狼。不是危言耸听,狼确实存在。我本人就有过与它擦肩而过的经历,着实是吓了一跳。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那就是传说中的狼。可那条长长的拖着地的尾巴却留在了记忆的深处。</p><p><br></p><p>&nbsp;&nbsp;&nbsp; 我的小学分为两个阶段,一年级到三年级没有固定的教室,村里困难,有什么办法?至今脑海中还存有老师抱怨时写的诗句:“扎花机子响,老师莫法讲。上了课,嗡嗡嗡。下了课,轰轰轰。” 形象的记录了当时的场景。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她给我们讲了许多“二十四孝”的故事。小小的心灵中从此种下了爱的种子,感恩也就成了我们的人生首课。</p><p><br></p><p>&nbsp;&nbsp;&nbsp;&nbsp; 记得那年夏天的午后,伴随着远方的闪电,一股凉风嗖嗖地急促而来。天空顿时灰暗,地上的落叶废纸片飞上了天。故乡人常说:风是雨的头。一声炸雷响起,瞬间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而我们几十个小学生还在教室(扎花机房隔壁)里面自习。时间不长,年久失修的屋顶就开始漏水。老师回家收拾晾晒在自家院子里的一点点小麦(自留地)还没回来。突然,一块瓦片就掉了下来,重重地砸在教室的角落。</p><p><br></p><h1>&nbsp;&nbsp; “赶紧往出跑”,非常时期,老师赶了回来。后来知道老师院子里的粮食则飘走了不少。那可是七十年代末,粮食弥足珍贵呀!等我们全班二十几个同学跑出来后,屋顶塌了。瓦片,泥土合着雨水水狠狠地砸在了课桌上。今天想来,确实后怕。假若老师晚来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h1><p><br></p><p> 四五年级,作为高年级小学生。当我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第一次大声朗读着唐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明其意,内心却是那样的高兴。也就是在那个时期,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订阅了人生的第一份杂志&nbsp;《作文》,并尝试着给在西安工作的爸爸写信。很快就收到他的回信,我是那么的高兴。因为爸爸难得地表扬了我。可又同时问道:真的是你写的吗?不会是抄写的吧!情急之下,匆匆又给爸爸写了一封信。只记得语亏词穷的我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爸爸,我保证千真万确是我的亲笔题词。</p><p><br></p><p>&nbsp;&nbsp;&nbsp; 小学阶段,条件艰苦。作文民办教师的他们,一边种地,一边教学。但记忆中似乎没有什么怨言。启蒙的候党仙老师,今年应该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了。虽然她教给我的知识并不多。可她却教会了我孝顺,善良。</p><p><br></p><p>&nbsp;&nbsp;&nbsp;&nbsp; 而另一位语文老师仵福寿老师,前几天我在村里见到了他,站在他家门前聊了很久。他今年已经退休基本生活在县城带孙子。期间他提到对我在家乡《金水文学》平台上发表几篇文章的意见,表扬我一直写作不断,用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着快乐的点滴。</p><p><br></p><p>&nbsp;&nbsp;&nbsp;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四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听到老师的教诲。这是何等的幸福!感念老师,愿你们晚年幸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r></p> <p>后记:</p><p>2020年6月,雨天清晨,在故乡老宅晨读。看完贾平凹老师美文《我的小学》,非常感动。交流、秒回、鼓励。最后我把读后感竟然写成了“我的小学”。</p><p><br></p> <p><br></p><p>2020年6月22日 写于合阳老宅</p><p>2020年7月3日修改于山西大同</p> <p>  仵向阳 中共党员,陕西合阳县人。西南工程学校毕业。渭南市作协,西安市碑林区作协会员。</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