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曾多次打算,等女儿毕业,我一定再去她的大学校园走走,看看绿树掩映下的逸夫图书馆,看看丛生林间的二月兰,看看韵味十足的小桥流水,感受一下充溢在校园里的青春气息,并亲手为穿上学位服的女儿拍下一张张照片……那是青春的印记,是人生的驿站。</p><p> 为此,我做了长远规划。</p><p> 这一学年初,学校安排工作,年龄原因本不想再教毕业班,但想到六月十一号就中考,之后便有一段时间可自由支配,而六月中下旬正是大学毕业季。于是,我便欣然接受学校安排,甚至还为此暗暗庆幸。为了心中那个小九九,苦点累点算什么。我甚至多次想象,能心无挂碍地走出去,在身穿学位服的女儿身边拍照,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p><p> 女儿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曾想去上海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去松江走一走大学城的路,但最终却没能起行。于是,几年前又计划,等女儿研究生毕业,我一定去。</p><p> 当年,自己为了不再如父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我初中毕业便考了能“农转非”的师范学校,从此把自己的第一学历定格在了“普通中专”四个字上。虽然后来经过函授学习获得了大学学历,却终归没有接受与之匹配的大学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种遗憾,也的确成了我希望女儿读书的一个原因。难怪,女儿曾说,读书是为了我。但即便是为了我,我也要尽力督促她读书。我一直固执地想:读书,少遗憾。</p><p> 求学的路,不会顺风顺水。我的期望,曾给女儿带来许多磨砺。但磨砺之于人生,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p><p> 没想到,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我的计划。春节之后,大学生不返校了,女儿在网上提交毕业论文,又进行了网上毕业答辩。前几天接到学校通知,匆匆返校去办理离校手续,也只给三天时间。而我,因为中考延迟一个月,此时正处在最紧张的备考季,请假已无可能。</p><p> 女儿返校了,她返校那天,我在上课。</p><p> 今天下午,女儿发来了照片,身着学位服,一脸灿烂。身后的背景,是我臆想几十年的大学校园。我反复端详女儿的照片,极力平复内心的波澜。虽然女儿以后的路依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我衷心祝愿女儿:长风破浪,挂帆济海! </p><p><br></p><p>(用日记记录心情,让每个日子都留下时光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