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为什么让你心酸不已?

风轻

<p>  在专家室,有位孩子家长痛哭流涕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会变成这样?</p><p> 对呀,原因到底是什么?</p><p> 初中阶段是孩子的叛逆期,有些孩子有小反应,但有些孩子却反应剧烈。每个班级总有那样七八个学生,特别另类,让家长和老师头疼不已。他们简直是老师和家长的噩梦。可能是一个暑假回来,也可能是一个小长假返回,甚至是一个周末的时间,回到学校的他们突然变脸:由乖乖女变得油盐不进,桀骜不驯,描眉画眼,哭笑无常,成绩忽上忽下反复无常;男生抄作业结帮派,打群架,停课,再打架,再停课,搞对象无所不及。当急火火赶到学校的家长火冒三丈,一番训斥后,再看孩子,却神情漠然,作壁上观,好像事情完全与己无关。这样的学生令家长头疼,老师技穷。</p><p> 有家长急火攻心口不择言不负责任地质问老师:我们孩子小学好好的,上了你们初中怎么就变这样了呢?</p><p> 这位家长,我想试问整日忙于挣钱的你们:你在孩子成魔的道路上扮演着什么角色?你反思过吗?他的童年你一共缺席多久?</p><p> 我们要解决问题,应该追本溯源</p><p> 乡镇、县城的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愈来愈多家长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舍得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应酬,给予孩子必要的陪伴和管束。才造成问题孩子的大量涌现。</p><p> 幼儿园时,单就接送的人,都会让孩子产生很大心里落差。接别人的爸妈是年轻的,穿着光彩的衣服,让人羡慕。接自己的爷奶年老满脸皱纹,穿着不讲究甚至邋里邋遢。不是攀比,是孩子发自心底的落寞。上了小学,有了作业和考试孩子的内心渴望父母偶尔的指点迷津和对自己肯定以及奖励,如果孩子求关爱的心田长期得不到灌溉,久之孩子内心就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p><p> 首先是缺乏自信,内心优越性丧失,或转移到其他途径发泄出来。比如撒泼打滚要零食,或做出怪异表情动作,求关注,或偷拿别人东西以满足自己快意。</p><p>其次得过且过,对生活学习失去兴趣。孩子会认为反正表现好坏父母都看不见,父母对自己反正不关心,即便视频了,也无法得到去公园游乐园的奖赏,久之孩子就没有了这份激情和动力。</p><p> 再次就是迁移兴趣爱好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毕竟是隔辈亲,不想老拗着孩子的意愿,认为玩会手机也没什么,吃点零食也不算什么,只要孩子开心,不闹脾气就好,孩子不开心,儿女怎么安心在外工作。所以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离不开手机了。</p><p> 性格形成期,陪伴尤为关键。这个时期千万不要以忙为借口,把孩子扔给寄宿学校或直接甩给老人。父母是暂时轻松了,痛快了,可以挣钱了,但这些短暂的轻松可能会带给父母以后几十年的麻烦和负担。这个时期缺乏的关爱和管束以后会让父母以各种痛苦的形式加倍奉还。孩子小时,需要的关爱是来自父母的,而不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p><p> 孩子的变化,平时聚少离多的父母,偶尔出现一次,短时间还真难以觉察出来,只是感觉孩子和自己疏远了些,不如原来爱说话了,父母认为这也挺正常,给孩子买点喜欢的礼物来弥补一下就行了。父母还认为,自己可是给孩子挣钱去了,为了孩子能穿好吃好,自己也是两利相衡取其大呀,自己也没什么过错。但是,孩子会买账吗</p><p> 时间是把杀猪刀,既可以把人的容颜变老,也可能把人的心由柔软变得坚硬起来。尤其是小孩子的心,它的可塑性很强的,在他的心可塑时你不去理会,随着年龄增大他的心慢慢就风干了,变硬了。上了初中,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十三四的年龄有些胆量了,有些能力了,有些情绪了,可以把原来隐藏在神秘角落的东西翻出来了。(留守孩子和父母忙于所谓事业无暇管教的孩子在此哦们统称少爱生。)少爱生少数人心里强大,能够对抗父母不在身边的孤独,创伤自愈力较强,比较乐观。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心里会产生问题,这种问题一旦凸显出来就格外的顽固而且一发不可收拾。表现出来得形态也多种多样。各种状况会在七年级暑假回来,八年级开始的时候集中爆发。爆发后就会有无数的令人头疼的衍生问题留待父母去面对。家长,你应该明白:孩子为什么令你心酸不已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