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足迹

老金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故事标题</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引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 写在前面的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2 和乌云一见钟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3 初下浩特学做牧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4 当马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5 向乌云展示爱的力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6 当个好马倌要用心还要有本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7 好马倌还得会拾掇马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8 带着马群走敖特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9 暴风雪中两昼夜</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0 我的老杆子马</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1 我调驯出了好杆子马</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12 首次回京探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3 老阿妈对我一锤定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4 受伤</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5 喜领结婚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6 草原安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7 顶门立户第一步的杀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8 接羔时分喜得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19 劝奶歌响在春天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20  龙卷风刮飞了我的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21 当着马倌又接手会计</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22 头一回见识草原那达慕</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3 我崇敬的蒙古式摔跤冠军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4  牧区七年时的寒暑生活</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5 祖孙探亲来草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6  鏖战冰雪大铁灾</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7 儿女情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8  草原足迹再回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29 告别乡亲来阿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30 举京回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31 感恩阿巴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32 《足迹》后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33 民族友爱大家庭幸福美照集锦</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编后记</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引子</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过去50年后,知青们倾情写作了很多作品回忆和感怀那段青春岁月。今年春天,我有缘得到了一本插队草原的北京知青宋新华写的书,名字叫《足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本书有12万余字,160余张黑白和彩色照片,只印制了500本,被草原知青们“一抢而光”后,争相传阅。我通过微信,从尚未谋面的作者宋新华那里得到了不少读者写的感言和书评,感动和溢美的评论让我这个草原知青怦然心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拿到书后,用两个月时间断续却认真地细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感慨。我在微信群里与看过此书的群友议论时,谈了几句读后感:这是一幅草原游牧的风情画,一本牧民生活的小百科,一对蒙汉青年的真爱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在《足迹》封面上写着“记我的牧区生活12年” ,其实,他从插队阿巴嘎草原到离开阿巴嘎旗,生活、劳动、工作了长达24年。因为这本书给了我很不一般的感受,不少颇为相似的经历和情感让我共鸣和感动,因此很想把《足迹》的故事介绍给更多读者朋友,于是,本来因年龄和身体原因打算搁笔不再写长篇美篇的我又动了心。在以微信征得宋新华的赞同并得到他的具体支持后,我把书中的故事和书中没有的一些故事编写成了这个美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足迹》的目录反映,除了前言、感言、后记和附录照片,正文部分165页,有58个标题篇章故事,有的故事只有300余字,有的故事多达4000余字,虽然长短不一,却都引人入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书中这么多故事,还有不少书外的故事,怎样才能摘要精选地介绍给读者呢,经过反复斟酌,我选择了最打动我的约占标题篇章一半的故事作重点介绍,提炼出来的故事梗概如下:</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span><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首都北京的汉族知青勇敢热烈地追求锡盟草原的蒙古族牧民姑娘;</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他们在男方父母无言的爱和女方父母无疆的爱中结婚成家,生育了三个宝贝女儿,在草原绽放出民族友爱之花;</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爱的力量激励着宋新华学会了蒙古族的语言文字,掌握了游牧生活和劳动的各种能力和技艺,成为出色的牧民;</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他持续当了11年优秀的马倌,不仅在冰雪严寒中生死历练,还孕育出深厚的人马情;</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他在最困难的时刻临危受命,既放马又当大队会计和书记、队长,带领牧民度过了罕见的冰雪大灾,取得了全旗抗灾保畜的好成绩,成为牧民信赖和依靠的带头人;</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他以突出表现被选拔为人口最多的旗所在地镇长,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还通过学习深造,成长为既有基层历练工作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优秀干部;</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他因民族友爱大家庭、与牧民水乳交融的情谊和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事迹,被评选为民族团结模范;</b></p><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 宋新华把一步一步踏实的足迹留在了那片茫茫草原……</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美篇《草原足迹》5万9千字,160余张图片。十分感谢读者朋友浏览和阅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 写在前面的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说“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即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而土,就算是捏成了形、涂上了绚丽的色彩,一旦受压,又回归松散,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历炼。”</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全家四口人,除父母外还有一个小我六岁的弟弟。我的籍贯是山东省高密县。……我的父亲宋成福生于1911年,是七级木工。他没上过学,不善言词,一生老实本分。儿时听父亲断断续续的讲过,我的爷爷奶奶在父亲七八岁时就相继过世了,留下父亲和一个妹妹。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生活,两三岁的姑姑被送人当了童养媳,七八岁的父亲随着乡亲们踏上了“闯关东”的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母亲李福珍1916年出生在北京长辛店,籍贯河北省深州县,文盲。……老母亲性格开朗、健谈,常说:“我们那个时候,不是一年一年的活着,是一会儿一会儿的活着!日本人的飞机说来就来,听见飞机声就往野地里跑,炸弹就在身边爆炸,躲过这阵儿站起来的人算是又活了,没站起来的那就是完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我在北京市三十七中学读初二,“文革”就开始了。当时学校里一片混乱,课也上不了,每天不是揪斗这人就是批判那人,高音大喇叭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不喜欢参加这些政治斗争,每天就和三五个师兄弟在公园随师傅苦练武术,倒是打下了一副好身体底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是1968年6月份,学校组织我们到男八中礼堂,听一个叫吴小明的女生讲她们从北京到锡林郭勒草原西乌珠穆沁旗插队落户的生活和感受。听后很受启发,勾起了我去大草原的念头……回家后我和父母商量,父母二人年轻时就走南闯北,感觉孩子出去闯一闯有好处,倒也未加阻拦,于是我到学校报上名。8月份我和我们学校另外12名同学一起来到了草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为“文革”中大批下乡知青中的一员,我有幸去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在与蒙古族牧民们共同生活的岁月里,由知青变为牧民的女婿,与草原和蒙古民族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起自己在阿巴嘎旗生活的24年,其中有12年是在牧区大队(现称嘎查)生活的。在牧区的12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每一个足迹都让我终生难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纵忆草原生活24年,工作中有失误也取得过成绩。我感恩草原对我的容纳和历练,感谢草原人民和蒙古族牧民给予我的帮助和教诲!</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但愿我的文章能够唤起草原老知青们的美好回忆,也愿我的文章能够成为垫脚石,承上启下,更愿后代子孙们保持住长辈们用鲜血和汗水筑起的蒙汉草原不了情。</span></p><p><br></p><p><b> 宋新华的父亲和母亲1950年结婚照</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在《足迹》开篇写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知青婚姻历来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尤其是知青和当地人结合的婚姻,更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话题。我下面叙述的,只是我自身的婚姻及12年的牧区生活,仅代表本人的观点、意见,无意涉及其他兄弟姐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的草原足迹故事,就是从传奇般的爱情开始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1968年8月7日,刚满17岁的宋新华,和1000多名中学生离开北京,一路风尘颠簸,来到了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他和60多名知青分到了紧邻中蒙边境的青格力宝利格公社,成为一名草原知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 和乌云一见钟情</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是孕育浪漫爱情的地方,即便是没开窍的小伙子,面对着蓝天白云,满眼的翠绿,万物生灵,也容易唤醒情窦。我和我的夫人乌云其其格相识在到大队的第一天。</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队欢迎我们的两排队伍中,队首各站着一名漂亮的蒙古族少女,尤其左侧队首的这位姑娘更是引人注目:微黑的肤色,大大的双眸,长长的发辫,直挺的鼻梁,配上那张小巧的嘴巴,让人产生一种突遇九天仙女的感觉。这可真是大草原上的一朵艳美的鲜花呀!我的脑海中立刻深深地印上了她的靓影,眼睛不听使唤地紧盯着人家看,看得她都不好意思起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到大蒙古包后,知青们坐在西侧,队领导和男人们坐在北侧,女人们则都坐在东侧。欢迎会开始了,队领导们依次讲话,翻译海青用汉语重复着书记、队长、贫下中牧代表们的讲话。我的眼睛在斜对面坐着的人群中搜索着刚才那位少女。发现她了,在人群的后边,紧靠哈那墙。我们目光一碰,她对我笑了一笑,低下了头。我的心里又是一波涟漪泛起,很奇怪的感觉。这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常说的“一见钟情”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会散了,知青们进到了分配给各自的新房——四顶崭新的蒙古包。两个包给男生,两个包给女生。牧民们都主动进包来聊家常,虽然互相一句话也听不懂,但用手比划总能猜出大致的意思,大家聊得都很开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个姑娘的脸在我们包的门口一闪而过,我立刻追了出去,正是刚才我看见的那个姑娘。我引她进到包内,打开了随身带来的绿色帆布大旅行箱,像献宝似的拿出了从北京带来的、别在红绸子上的一百多个各种样式的毛主席纪念章,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一股脑的全都送给了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那个年代最珍贵的礼物,她笑得合不拢嘴,我心里更是乐开了花。看着她笑靥如花,感觉似是已被丘比特箭射中,笃定“她就是我的”。从那以后,她的影子牢牢地占住了我的心窝。</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微黑的肤色,大大的双眸,长长的发辫,直挺的鼻梁,小巧的嘴巴,一笑现酒窝,胸戴毛主席像章的乌云其其格。</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3 初下浩特学做牧民</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在队部住了几天,队里给每个知青分配了一匹骑马和马鞍。分给我的是一匹大黄马,嚼口较硬,腿不太好,常失前蹄。这下我们几个有活儿干了,每天练骑马。</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第一天骑在马上小颠儿起来,感到非常高兴。第二天不备鞍子大跑起来感觉非常自豪。第三天骑马摔了下来感觉非常懊丧。反正几天后几个同学都会骑马了!又过了两天,知青包被分配到四个浩特。浩特,蒙古语指有一户或几户蒙古包和羊群或牛群栖息地的营子。我们学做牧民的生活开始了。</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我们包的四个男生分配到了赛黑亚浩特。赛黑亚是大队书记的名字,他家人口很多,那时他们老两口已经有了三个女儿和三个儿子。另外一家男主人名叫撒木登,老伴叫代丽玛,他们有两个女儿。撒木登是老复转军人,会说几句蹩脚的汉话。</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我们的加入后,这个浩特就成了由三户人家组成的营子。浩特有一群羊,一群牛,知青负责放羊,撒木登放牛。另外,为防止夜晚羊群被狼偷袭和走散,需要整夜看守,叫下夜。下夜由三家轮流。赛黑亚是大队书记,脱产,每天忙于全队的各项事务。他爱喝酒,常常醉卧或数天不归。</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刚下浩特,队里就派人给我们杀了一只羊。杀羊时,我帮忙给打下手,边看边学边问,一整套杀羊手法和顺序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另外两家的女主人帮着我们收拾好羊的五脏肠肚儿,还把羊肉割成细条蘸上白面挂在哈那(蒙古包的木栅围墙)上,晾成干肉条。 平淡的牧民生活就这样开始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千只的羊群需要骑马放牧。每天晚上放羊回来,都要把马的两只前蹄和一只后蹄用牛皮条编成的马绊绊在一起 ,让马既走不远又能吃到夜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个年代,草原没有种植的蔬菜,但有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如“霍姆了(沙葱)” 、“高高德(韭菜)”、 野葱等。说实话,十六七岁的城市孩子,没种过庄稼,没买过菜做过饭,对于各种蔬菜根本不熟悉,更别说分辨草原上这几种长得差不多的野菜了。在我眼中,它们长得样子都差不多,根本分不清楚,而且闻上去都有一股浓淡不一的韭菜味。真正学会辨识草原上可食用的野菜,那是到大队三四年之后的事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天出牧,躺在碧绿的大草原上,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轻轻飘过,脑中一片静寂。身边的羊群在安静地吃着多汁的青草,偶尔传来一声“咩”的叫声,不知是母羊呼唤幼子,还是羊羔在寻找走散了的妈妈。</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马就在身边低头吃草,侧身看去,马嘴下的草似乎长得特别茂盛,顺手揪下一根放在嘴里嚼一嚼,一股韭菜的辛辣味溢满了口腔。这不是韭菜吗!我拿下身上背着的“绿军挎”,跟着马儿,马吃哪片,我就拔哪片,没一会儿,书包就装满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傍晚,迎着火红的晚霞,赶着羊群回家,心中的那份感觉真美:今天的晚饭可以吃到“韭菜”了!包里几个同学分工合作,闫彦周和好莜面烙饼,马廷铎切好干肉和“韭菜”炒菜,郭仪和我拿牛粪点上火,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就出来了。只不过“莜面饼”发黏,炒的“韭菜”嚼不烂。管它哪,先吃进肚子再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盐放多了,菜有些咸,奶茶也没有了,到邻居赛黑亚书记家讨碗茶喝吧。可巧,他家也刚要烧茶。见南斯勒玛大婶刚挤完奶回来,我们几个不管不顾,每人喝了两碗鲜牛奶,那个舒畅劲儿别提了。午夜时分,肚子不干了, "咕噜咕噜”拧着劲的难受。一会儿我出去了,一会儿他出去了,整整折腾了半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早晨喝茶时,南斯勒玛大婶进到我们包问:“昨天夜里你们几个怎么了?老听见门响,没睡好觉吧?”我们说闹肚子。大婶看了看我们吃剩的饭菜,笑了半天。她拿来一把韭菜给我们看,那叶呈半圆形,可我拔的是扁叶。闹了半天我们吃的不是韭菜而是草!再说莜面,必须得蒸着吃,要是烙饼根本就不会做熟的,又加上每人喝了两碗生牛奶,不跑肚才怪呢!唉,生活里的常识是慢慢积累的……</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好多年以后,宋新华再回牧场和羊群留影,回忆初到草原时放羊的往事……</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与宋新华微信说,你给我三首你最喜欢的草原歌曲名字,我参考一下,要选用美篇的配乐。他很快给了我三首歌:《套马杆》、《阿尔斯愣的眼睛》、《牧人》。嗬,都是歌唱牧人的!《牧人》的歌中唱道:</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一辈子放牧摸黑又起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马背上失去了青春却不曾知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放过羊群 放过马群</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放过了风沙也放过了风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决定采用歌曲《牧人》做配乐,他立即赞成。他这样喜欢歌唱牧人的歌曲,是因为他从北京前来草原的路上,就听到了关于阿巴嘎黑马的传说,而且在到草原不足一年时间,就当上了令人敬佩的阿杜沁(马倌),并且连续当了11年牧马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听到的配乐,就是由降央卓玛演唱的令人心动的《牧人》:</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一辈子放牧摸黑又起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马背上颠簸起岁月累弯了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放牧着昨天 放牧着明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追逐过彩云也迷恋过花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回忆了拉着千名知青的火车专列从北京发出到达草原小镇赛汉塔拉的情景: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赛汉塔拉”是美丽的草原之意,下了火车初见草原,只觉心胸豁然开朗,眼前一亮:草原,我们来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边一位蒙古族长者听说我们是分到阿巴嘎旗的知青,赞美地说了一句:“阿旗(阿巴嘎旗简称阿旗)的青格力黑马可是全内蒙都有名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4 当马倌</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马鬃结束后的6月初,队里让我交了羊群当马倌,而且要求立刻到马群报到。将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马倌,我心里甭提有多美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草原上,“马倌”是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了不起的头衔。阿都沁扎洛(年轻的马倌)是姑娘们心中暗恋的偶像。我一定要在这个位置上干出一番成绩,成为引人瞩目的剽悍的好“阿都沁扎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互相之间有个照顾,马群都是两个人一起放。和我放同一群马的另一位大马倌是大苏哈达,比我年长8岁,骑术非常棒,驯生个子没得说,但套马技术一般,在辨认牲畜方面也一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我协助他,主要是为了认马。大苏哈达刚成家,娶了那顺巴图的大女儿策布勒玛为妻。为了放马方便,队里便让我住到他家。小夫妻二人新婚燕尔,如胶似漆,每晚熄灯后,一阵阵粗喘和娇哼声便传入我耳,我把头深深地埋进被子里也不管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他家住了两天,便找了个借口 ,住到了我心仪的姑娘乌云其其格家了。当然,我住进乌云其其格的家时,只是一种互相欣赏、异性间喜欢接近的表现,并不是队里分配我到她家去住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那么大,天晚错过宿头就得在野地里过夜。所以游牧地区有种习惯,天晚了走到哪儿住到哪儿,不管什么人 ,住到谁家都成,主人还特别欢迎。蒙古人常说:谁背着房子走路呢?我是因为心中有目标,诚心到人家去住。但终归心怀鬼胎,不好意思常住,只好全队“打游击” “装幌子”,今天这家,明天那家,全队人家都让我住遍了,但肯定三四天就又转到她们家一次。这样的移动生活持续了将近一个夏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倌的工作很自由。马群居无定所,东游西荡,哪儿都可能去,马倌们每天的活动范围最少都在五六十里乃至百十里左右。当马馆给了我接近心爱姑娘的机会,我心里美滋滋的。有了目标,生活便充满了激情和动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夏天在井上饮完马群后,我故意将马群往她们浩特那边放,我也就理所当然地住到她的家里。一来二去时间长了,索性我就把她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天天都在她们家住,住了一秋一冬又一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能向心仪的人表达爱情,我用在校学会的俄文字母为蒙话注音,广学强记会话用语,很快就能说得个八九不离十。 我俩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但是,乌云的父母很快就识破了我的“鬼主意”。</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50年前没有条件拍照留影宋新华热烈追求乌云其其格的照片,就用下面这张老来依旧秀恩爱的彩照深情忆当年吧……</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5 向乌云展示爱的力量</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云其其格是家中长女,掌上明珠。在我狂热地追求人家姑娘的时候,她的父母亲和亲戚朋友也在观察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用牧民的眼光来看,一个从北京来的小伙子,身无分文,只有一套随身行李,家庭背景也不清楚,这样的人会不会扎根草原一辈子?以后会不会把姑娘带走,使得父母亲再也见不着孩子?他们考虑得很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乌云的阿妈外,其他族人几乎众口一词暗示我:“别想!没门儿!"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当时,公社几个队的好几位优秀的蒙族小伙子也都在追求她。这期间说什么话的都有,风言风语我也听了不少,但我从不往心里去。我心里有数,也相信自己的眼力。我看得出乌云的心是向着我的,关键是要让族人接纳我,认可我。反正我认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绝不回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1970年夏天,乌云的父亲向我暗示,不要老住在他们家,别人说的话不好听。听话听音,我明白人家是不太愿意。她的舅舅和姨也都明确表示非常不愿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有脸,树有皮,一气之下,我从他们家搬了出来,三个月没去。期间即使路过她家门口我也不下马,疾驰而过。虽然心里常常泛起丝丝缕缕的思念,但我强压住这股念头,就不往她家的方向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和乌云其其格的事 ,只有她母亲自始至终支持我们。三个月后,老太太让人给我捎来话:“怎么总不回家啦?"听后,我忍不住跑到山头上嚎啕大哭了一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都曾年轻过,都有过恋爱经历,都知道深陷在热恋之中的男女青年扯不断、理还乱的那种心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过来人都清楚。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只知道狂热地追求对象,根本就不考虑什么今后的生活,至于一辈子住在哪儿,今后做什么工作,这个地方是不是一生的归宿,统统都丢到了脑后,一门心思要把姑娘追到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我一如既往,不断向乌云家展示爱的实力。拉水车的木轱辘坏了,我手到病除,修得严丝合缝;需要换骑乘的马匹,我义不容辞,牵走换回,服务到家;马绊子、马笼头该修了,我不紧不慢地修整得无可挑剔;族人哪家买来光板鞍木,要做马鞍子了,我主动请缨,从供销社买来大革詹和小革詹,熟牛皮割出马蹬皮条,还要拴好鞍梢绳,编出贴根花瓣,镶嵌上银鞍花、银鞍条,缝制好鞍子下的毡垫,拴出来的马鞍俨然一副资深老牧民的手艺,美观地道,经久耐用,令众人刮目相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6 当个好马倌要用心还要有本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下乡第二年的春天,我开始当马倌,一直到离开大队为止,我为队里放了11年的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古马,天赐的神物,体形中等,其貌不扬,但体魄强健,野生散养,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野性,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孤狼的脑袋,不惧环境艰苦,不畏路途遥远,认准目标永不回头,不到终点决不罢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巴嘎黑马,原名僧僧黑马,原产于阿旗北部边境公社,被列为内蒙古四大名马之一,具有耐粗饲、易牧、抗严寒、抓膘快、抗病力强、恋膘性和合群性好等特点;素以体大、乌黑、悍威、母马产奶量高、抗逆性强而著称。2009年10月15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确认阿巴嘎黑马为中国新的优良畜禽遗传资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公社的马群是阿巴嘎黑马的故乡。提起“青格力哈日阿多”,“青格力”是公社名称,“哈日”意思是黑色, “阿多”是马或马群的意思。草原上的牧民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马毛色纯正,通体乌黑。而最让人叫绝的 ,则是整群马里基本没有其他颜色的马。其间掺杂的些许其他毛色的马,大多是别的地方跑来、换来或跟来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群内的儿马(种公马)都是黑马,个个威武雄壮,披着长到拖地的鬓毛,嘶吼咆哮起来,像极了凶猛的雄狮,狼见了都躲得远远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群的数量,一般都保持在四五百匹左右,由十几匹儿马带领。特殊情况下有达到千八百匹的。像1971年“全民皆兵”、“备战备荒”时,各边境队除留下一群马外,其他马群都汇合一处,往南边走场。当时我放的那群马达到了八百多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群在草原上奔腾的气势,可谓壮观。我放的一群马那可真是黑压压的一片。每天早晨“圈马”时,总要跑上四五十里地才能把马群圈到一块。马倌赶着马群奔跑,带起一片烟尘,上千匹马的马蹄叩响大地,,“轰轰隆隆”,就像一阵闷雷滚过来,远远的就知道是马群来了,那气势就像一场战争的开场白!当马群从远方山坡上旋凤般卷下来的时候,真使人能够产生乌云滚滚从天而降的感觉。</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大著名蒙古马之一的阿巴嘎黑马雄姿</b></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业活儿有自己的特殊性,不摸透规律,没有牧业知识,是不会成为合格牧民的!放马讲究的是冬背风、春紧赶、夏饮饱、秋不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马倌需要不少本事。在打马鬃、打马印、骟马蛋等项生产活动中,马倌最是吃劲、最是要劲,这时尤其考验马倌的本事。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先是调驯马,即把野马训练成听话懂事、可以骑乘的坐骑。马是草原人骑乘的最基本坐骑。生个子马要经过调训才能成为坐骑。调训后的坐骑分三类步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是跑马。阿巴嘎旗的马基本都属于这个种类。跑起来四个路子是前腿朝后的时候,后腿是往前的,下一步就是前后四肢各向前后伸展,四蹄生风,眨眼间就是几百米。人骑在上面是半蹲状态。所谓“马步”就是形容这种姿势。俗话说:“有千里马还得有好人骑”才行,初学骑写者,跑个十公里来回,你就下不了马了,因为你在马鞍上站不起来,生坐在马鞍子上,颠得五脏六俯翻转,头晕眼花,尤为难受的是两个脚脖子就像要断了似的,酸痛难忍,没有一段时间是练不出来的,而且初学骑马者没有不磨破屁股的,那个疼劲儿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是颠马。马颠开来,左前蹄朝后时,右后蹄在前,右前蹄朝前则左后蹄在后,颠起求也很快。骑在上面必须是头和上半身后仰,臀部紧坐在鞍子上,使得臀部和马的节拍一致,一上一下颠动,上半身则不太动。这种坐姿为的是内脏不难受。</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是走马。此种马跑起来时一侧的前腿和后腿同时往前或往后(骆驼和驴都是这种步态),左右摇摆,骑姿和颠马相同,夹紧,否则容易被甩下来。好的走马很快。听老人们说好走马走开了,鞍子两边的梢绳可以被甩的平抬起来。好走马可以一步不落地跟火车两站地。可见速度有多快!走马分小走、中走和大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坐骑还分腰软腰硬,腰软的马骑着舒服,腰硬的马一般耐力强。还有嚼口(马嘴)软硬之分。嚼口软的马,马头抬得高高的,很容易被勒住。嚼口硬的马,低下头就拽不起来 一蹦子不跑到尽兴,它是不会慢下来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的影视剧里,只要有骑马的镜头,全都吆喝“驾”、“吁”,似乎只有这样,马才懂得跑和停。殊不知,那几个口令是只用于驾驭马车上的马。牧人骑马从不这样喊。如果想跑,只要稍稍欠起上身,口中吐气发出“瞅”声,坐下马会立刻飞奔起来。哪儿有“驾”“吁”这种吆喝。牧人看到此类节目都会嗤之以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区一般在春天打马鬓时调驯马。年轻人看中哪匹马,抓住的当时就骑,有备鞍子骑的,也有不备鞍子骑的,各显其能。第一次被骑的“生个子”马,都因惊恐不安会狠狠地尥蹶子,骑手要稳稳地骑在上面不掉下来。这种场面也是要看有没有本领,敢不敢骑烈马,要拿出男子汉本事的时候。当然也有兴之所至,随时抓生个子骑的人。骑了两三天之后,它基本什么都懂了,放开隔几天抓住再骑,就老实多了。“生个子”就是这样一次一次被驯成为坐骑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知青下乡时,青格力四队有个骑生个子马非常有名的人叫达德,我放马时常见此人,相貌一般,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个子不高也不魁梧,那时应该已经有四五十岁了。据说他到马群骑生个子从来不用马倌套,而是等马群到井边喝水在水槽边挤成一团时,他从后边过去一下蹿上马背,马受惊狂奔而出,一路狠尥,他骑在马背上纹丝不动,待马跑累后,他才从容不迫的在马背上给马戴上笼头嚼子。一圈儿转回来,马已经累的老实多了,这时他才备上鞍子往家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次是摔马。为什么要摔马?除了在牧区生活过的人,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理解。草原的马从出生到长大是野放,大部分都不让人碰。套马人套住马后,下一步就该是摔马人的了。摔马,顾名思义就是要把马摔倒。与马摔跤需要力气和技巧,马被摔倒压住后才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如剪马聚,给马烙火印,骟去小公马的睾丸和戴上骑具驯它。这时马会和你拼死抗衡 ,跑、跳、刨、踢、尥,有时还可能咬你一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摔马的技术分很多种,有下绊法,分绊前腿和绊后腿;有干撅法,此方法必须有力气的人才可用,即一手抓马头上的鬃,一手抓马尾,双手同时往中间用力,把马的身子窝成弓形,然后用力往外推,马就倒了;最漂亮的当属甩马尾法,四队盛恭民是当年青格力公社这种摔马的佼佼者,手法漂亮、干净利落。就在马杆绳从马头上拿掉的一瞬间,趁着马向侧外方使力要跑的时候,他抓住马尾往侧方向同时给力一甩,可以把马甩出两三个滚儿,然后上去压住就行了。此法简单,但需要极高的技巧,看准火候,早不行,晚不行,时机稍纵即逝,不是一般人可以学会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有是烙马印。烙马印子是为了区分各个队(现在为各家各户)的马群所作的一种记号。一般都是烙在左后大腿上侧,烙印的形状各异,以利区分。当年我队的马印就是一个桃形,中间是个“3”字,醒目,容易区分。打马印一般是在秋天。马驹子长到四至六个月,这时给马驹子烙上印记,天气凉爽,蚊虫已经消失,不易感染发炎,烙伤容易恢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然还有套马。套马考验的是骑术和甩杆技术。如果骑术不行,你是骑不住杆子马的。蒙古族是马背民族,骑术是打小练就的,骑马肯定没问题。但骑杆子马又非同一般。同样是杆子马,有时不熟悉马的脾气秉性,如没把握,也不一定能驾驭。</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若没有高超的甩杆技术,也算不上是好马倌。马倌在马群追马套马时必须把套马杆甩出去。甩杆子动作要潇洒漂亮,前把撑,后把甩,人的身体前探超过马头,杆子甩出后用一只右手攥着杆子的疙瘩处,整个动作一气呵成。要让马杆套绳一下套在奔跑着马的脖子上。这时杆交左手,右手加鞭,杆子马再一猛冲,杆子就可以用两只手抓住了,这才是漂亮的套马动作。接下来跟着前面的马跑,看好时机、地面,翘臀坐向鞍后,双手靠在一起,紧紧攥住“勃落(套马杆最后的木头疙瘩)”,头、身齐往后仰,杆子马坐下,后蹄在地面上蹬起一溜烟尘,拖出一丈多近两丈的蹄印。这时的马倌心里别提多牛气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倌要剽悍、勇猛,与马打交道和与牛羊打交道截然不同,马乃龙的化身,龙马龙马,是马就有三分龙性 ,不是轻易可以降服的。马倌们成年累月和马群在一起,养成了一种野性外露的性格,出手一定不凡,勇敢顽强,抗寒耐暑,顶风冒雪,什么天气都要在大自然中奔波,绝非现代城市男人和“小鲜肉”们可以想象和比拼的,那是真正的男人!</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连续当了11年马倌,这在牧民马倌中也是少有的。他当马倌的年龄,从18岁到29岁,恰是青春年华,而当马倌放马群又是游牧生产中最为辛苦和复杂的劳动,让我们继续听他讲述当马倌经历的那些既有知识含量,又惊心动魄,还充满了深厚的人马情缘的故事。</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7 好马倌还得会拾掇马具</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明面上的骑马本事外,好马倌还得会拾拨马具。马笼头、马嚼子、马鞍、马鞭(马棒)、马绊都是马具。牧民对马鞍、嚼子、马棒非常讲究。马鞍子是其中工艺技术含量最高、最能显示工匠水准和工匠精神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仗着和父亲学过两天木匠活的底子,我用的马鞍子都是我自己加工的。一副好马鞍关键在马鞍木头,要挑选“阿次木头”,即树木枝杈处的分叉木头做成鞍杈。这种木头结实,不易断裂,尤其是后鞍杈着力大。拴鞍子之前,我都是把鞍子的前后杈打上眼儿,前杈肩膀上一边2个,后杈肩膀上一边3个,计10个孔洞,再用很粗的两缕马尾,粘上水胶从孔洞的两边相向通过,拽紧,剪断,晾干后用烧红的烙铁把头儿烙平,这样的10个马尾钉,紧紧地钉住马鞍杈,增加了结实度,且马尾永不腐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年回队里,我的二小舅子指着一盘很漂亮的银鞍子问我:“姐夫认识这个鞍子吗?这还是你留下来的呢!”我说:“如果是我的鞍子都有记号,鞍杈上有马尾钉。”翻过鞍子往底下一看,10个马尾钉赫然入目。这是我拴的第几盘鞍子已经记不太清了。自从被那匹10岁的大骡马尥碎了马鞍后,我都是自己拴马鞍子。而且我拴的马鞍子此后还成了被众人追捧的物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笼头、马嚼子,用“绾",不用“做”,这是因,笼头嚼子在制作时绕来绕去,有很多地方需要皮条穿入穿出 ,很费一番功夫。拧马绊,同样的道理,马绊中间的辫子股必须用力才能编出麻花形状,得用力拧。笼头、嚼子和马绊的制作,每个部位如何绾扣,尺寸多少,都有规定和要求。一副漂亮的马嚼子,皮条上密密的箍满了银圈,用银一斤半左右。牧民把这样一副银鞍银嚼子作为传家宝,轻易不使用,一代一代传下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鞭不是城里人想象的那种长长的鞭子,牧民的马鞭都是用三寸长、四五分粗细的木头做成,两边有皮条联系。牧民不轻易打马,马鞭只是起到一个警示提醒和装饰的作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棒原是用来打狼的,后发展成为一种装饰物,二尺多长,两头用银包裹,木杆和银头上都刻有民族特色的花纹,非常漂亮。好的马鞭和马棒是用紫檀木做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套马杆是马倌从不离手的标志性物件。每个马倌都有一根漂亮好用的套马杆。马杆一般都是马倌自己拾掇出的。长度从老一辈传下来就是一丈五尺,再加上红柳杆梢,约二丈长。攒出来,既要有一定的弹性又不能柔韧度太大,否则不好使。杆尾后加上一个“勃落”(实木疙瘩),拽的时候一定要让“勃落”挨到手才能用力,否则杆子马坐不好。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力量了。</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家中收藏的马鞍模型,外</b><b>框高83cm,宽60cm。</b></p><p><b> 一套马鞍,结构复杂,做工精细,神奇美观。马鞍的核心是鞍座,由木制的前后鞍桥、左右夹板组成;辅助组件有:牛皮制作的大小马韂(护马肚和装饰);鞍鞯(垫在鞍子下边保护马背的毡垫);金属马蹬和皮制蹬带(脚蹬上马和骑马时脚踩支撑身体);马鬃编制的前后马肚带(把马鞍绑定在马背上);皮捎绳(用于捆绑物品和装饰);以及马鞍条、花钉等各种银制、铜制装饰物件。</b></p><p><b> 马鞍上悬挂着马棒和马嚼子。</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8 带着马群走敖特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接手的马群有五百多匹,共有十四匹儿马带领。儿马有以特征来命名的,如:布冬萨日台(脑门正中有一块鸭蛋大的圆型白毛像一枚满月镶嵌在上面,,“萨日”即月亮,布冬萨日台就是大月亮的意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赶着牲畜离开本土,远走他乡,到水草好的草场去放牧即“走敖特尔”,也称为走场。1970年夏,中蒙边境战备风声越来越紧,边境大队的马群除留够牧民的骑乘外,其余大部分马群将被内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队将三群马打乱,挑出留下的马后把其余八百多匹组成一个大群交由老道尔吉、他的儿子布合巴图和我三个人管理,迁往公社一队的最南边草场走敖特尔。这是政治任务,由不得人有任何理由推辞,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心上人 赶着马群踏上了走敖特尔的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哈那塔拉”是我们马群的落脚之地 前边的“阿日嘎辖图”有一眼水井,我们马群在此处饮水。东边的“哈那宝力格”是个水泉,西边连接着东苏旗的牧场。老道尔吉的包当时就搭在北边“恩格日乎吉日”的山坡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早晨,在那一大片草滩上经常有七八群马混在一起。我们队一大群,四队两群,南边是白音查干公社白音锡力队的马群,西边是东苏牧场的,还有一队本地的马群。天天早晨都是一场分马的混战。马群分开后,各自赶到饮水处去饮马。开始时是我们三个人轮流推那辆老式水车,后来学得聪明些,把笼头套在马鞍上,另一头拴在水车木棍上,骑在马上在井台上转圈。有时井没水了,就得等着,八百多匹马得饮一两个小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尔吉老人年纪较大,履行完自己老马倌的任务后,换好马就回家了。马群里剩下我和布合巴图二人,他比我小三岁,因从小长在马背上,骑术与套马技术已经非常不错,只是年龄小,力气差一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每天这时是我们俩最高兴的时候,我们来回圈马套马,把马群搅得尘土飞扬,玩儿得不亦乐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次我骑了一匹白鼻梁栗色马,刚被我驯得有些懂得跟杆,还不是特别熟练,它肚子挺大,鞍子备上,后肚带放到最长才勉强勒上扣。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骑上它就套马。一匹大骒马被我套住了,我熟练地往鞍后一坐,右手捯到最后卡在杆子屁股的疙瘩前面,两手并齐,身向后仰,两脚前蹬,全身用力,马前腿蹬后腿弓,屁股拖地,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耳廓中听得“崩”的一声,我一个前滚翻,仰面朝天摔在地上,杆子脱手而飞,马连蹦帶跳地尥着蹶子跑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鞍被腾空抛出扔在地上!我被摔得晕头转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明明拽得好好的,怎么一下躺地上了?布合巴图去追赶我的马,我走到鞍子前翻看,还行,鞍子没坏,原来是后肚带在我使劲的时候用力过猛,马的肚子又较大,给崩断了。鞍子没了后肚带的束缚 ,在人与马两种力的反作用下立刻就滑到了马脖子上,我也被身前的马一拽,翻了个滚儿,摔到了地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布合巴图牵着我的马回来了,他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儿,掸了掸身上的土,二人相华回家。道尔吉老两口问我身上的土是怎么回事,我二人按照路上编好的瞎话说,摔跤来着。第二天早起感觉腰疼,好在年轻,忍两天也就过去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到套马,马倌们还得具备一个绝招 ……马是恋乡的动物,记忆力极好。7月的一天,早晨圈马时发现“新疆哈日”带的一小群约三十多匹马没有了。当天在附近转了转没找到,晚上换上了我的“霍勒格日哈日”,此马老实,虽然跑得不快,但极具耐力,适于长途骑乘。第二天喝完早茶就出发去找跑丢的马群。</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马群走教特尔的地方直线距离我们大队的边境约有二百多里。我先是往西越过一队的“道怪德勒根了”梁,往下走即是“阿日戈壁",再往西上了“阿日哈玛日”山,接着往西又登上了“宝格都乌拉"山,未见马匹踪影。考虑到马匹恋家,会不会跑回老家去了呢?未加深思,拨转马头一直往北找寻下来,路上只要有高的山头都要上去登高望远,寻觅一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午时分已越过了我们青格力公社所在地,赶到了准岳父家里,其实心里也是想趁此机会见一见日思夜想的心上人。在她家吃了些东西,不敢久坐,接着往北,越过我队的“阿德日嘎”大山,往北跑过了“斯日崩”,终于在边境岗哨所在地“伊和阿佳”山的后边找到了它们 ,距中蒙边境线也就两公里多,好悬没有跑出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三十多匹马在故乡的草原上悠哉游哉地啃食着青草,甭提多惬意了!我单人独骑又渴又累,地上有一汪积了雨水的小坑儿,约脸盆大,除了浮草之外,水中还游弋着无数小红虫子,可能是蚊子的幼虫孑孓。唉,管它什么呢,顾不上了,喝了再说!手捧脏水喝了下去,真是赛如甘霖!再想喝第二捧时发现我的马已经把水喝干了!可怜的坐骑,它也渴坏了!赶上这小群马往南走,回去和来时不同,不用上高坡下低沟地找 ,直线往南走,傍晚回到了群里,略饮一饮马,换上一匹新坐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天跑下来大约有四百多近五百来里路 ,我的“霍勒格日哈日”马哟,真是辛苦你了,好好休息休息吧,半个月内不会再骑你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道尔吉家天已经基本黑了,老伴阿日功格日勒老太太开始擀面做面条。锅里水“咕噜咕噜”发着响声,大婶拿下铁锅盖,顺手放在了装满牛粪的粪箱上,把切好的面条下到锅里,又把锅盖盖上。稍倾,锅又开了,拿开锅盖,发现面条中间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屋内没有灯,看不清楚。大婶说了一句:“额耐尤白(这是什么)?”拿勺子一搅?这块东西散满了一锅,原来是一大块牛粪粘在锅盖上被带进了锅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下好了,一锅“牛粪面条”,一家人面面相觑,喝两碗茶,吃点炒米奶食就睡觉了。我当时19岁,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期,在外边跑了一天,就等着晚上这一顿饭来填饱肚子,你们不吃我吃,管它什么牛粪不牛粪。大块的挑出去,散碎的就随着面条一块儿下了肚。没觉出有什么异味 ,不过是牙碜一些。吃饱了再说,反正肚子圆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9 暴风雪中两昼夜</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锡林郭勒草原冬季的寒冷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65度的草原白酒在外面放上一夜能够冻在瓶子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冬的一天傍晚,西北天空上突然浮起大团大团黑沉沉的乌云。凭经验我知道今天夜里要变天,“马群要炸”!第一个反应到脑子里的就是这件事,来不及多想,我急匆匆拿起套马杆骑上马就向旷野奔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那个年代我们大家都学习的榜样,这时我心里只想着集体财产不能有损失,却没有考虑到这种天气里能不能找到马群,即使找到了马群,单人独骑又能起到什么作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很快就黑了,狂风裹挟着雪面儿迎面扑来,大有一口把人吞下去的感觉。我一边侧着脸避开迎面刮来的呛人的风雪,一边打着马狂奔,不知跑了多久,渐渐地我觉着不对劲儿,周围除了风雪还是风雪,白色,满目的白色。骑在马背上居然看不见马头,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我突然觉得这种盲目的奔跑能起到什么作用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想到此,翻身下了马,把马绊了个顺腿绊,便于马用一只前蹄刨雪吃草。取下马鞍,把鞍下的毡垫铺在雪地上,拔出随身携带的蒙古刀,用刀子切下一块块雪砖,在上风头垒了一个半圆的、四尺来高的雪墙,马鞍围在腰后,蜷缩着在毡垫上坐下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狂啸的风卷起雪粉雪粒一层层地撒在我的身上。初起感觉挺冷,过了一会儿,身体已经被埋在厚厚的雪下了。挨着身体的雪在体温的作用下略有融化,外冷中热,在身体周围部分地方竟结成了薄薄的壳,倒是感觉不透风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雪下坐着,饿了一把雪,渴了一把雪,腰酸了伸一伸,只要一伸腰,冰壳就破裂一回。探头出去看一看,黑洞洞的,是黑夜。再伸腰看一看,灰蒙蒙的,是白天。只有狂风裹着雪在肆虐。这场“白毛风”刮了两夜一天,我也在雪下老老实实的埋了36个小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透过“雪被”上方的亮光,我感觉到风停了,就伸出头看一看,啊!草原变成一片洁白,太阳照在雪地上反射出极强的刺人眼睛的光芒。 眯缝着眼睛看了看,我的马就在旁边,估计它也不敢走,天知道马是怎么捱过这场白毛风的。钻出雪窝,刨出马鞍备上马,向最高的一个山头走去,四下一望,前方不足200米处清晰的防火道痕迹蜿蜒地趴在地上,过了防火道就是中蒙边境线!如果再乱跑一会儿,肯定会“出国访问”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开始往南走,在雪里冻了这么长时间,非但没有感到冷,此时反而隐隐有些发热。我挽起袖子解开领口钮扣,心中琢磨:怎么不冷呢?突然,雪地上的四个小梅花瓣吸引了我的目光,欸!这是什么?用套马杆拨了拨,一只硕大的红狐狸静静的躺在雪里,惊喜之下,捡起拴在鞍后,窃喜又发了一笔洋财!走着走着,又滚过一个念头,狐狸冻死了,我怎么……? 想到此,打马狂奔起来,远处现出了蒙古包的炊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简略地向蒙古包主人讲述了一下这两天的遭遇,他二话没说,先端给我一碗奶油红糖拌炒米,吃完后又一声不吭地把我按倒在蒙古包的门边,在我身上捂了两件大皮袍子,说“睡觉"!我心想这人真够呛,我冻了那么长时间,不说让我烤烤火暖和暖和,却让我躺在门边最凉的地方,这人不地道!想着想着就睡着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梦中,觉得吃到肚子里的雪把五脏六腑冻成了一个疙瘩,奇寒使我从梦中惊醒,牙齿“嗒嗒”作响,全身抖成一团,从心里往外冒凉气。这时包主人才笑着对我说:“现在好了,刚进来时看到你挽着袖子敞着领口,就知道你被冻坏了,那是快被冻死的人才有的表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冻得厉害的人是不能烤火的,一烤,火气攻心,寒气走不出来,会死人的!”经过他的一番指点,我明白了自己经历了一场“死里逃生"的考验。 “天做帐篷地做床,北风呼啸我乘凉”,这豪言壮语我再也不敢恭维了,留给我的是一生难忘的记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0 我和老杆子马的人马情</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上的马群没有圈。蒙古马一辈子都是在野生环境里生活成长。即使是牧民坐骑也需要过一段时间就放归马群,以保证休养生息。作为马倌,对于处在半野生状态的马,除了要会放牧外,还要能套会抓。马倌不只要日常给人套马、换马,而且要在集中性劳动时给驯“生个子”的人套马、抓马。因此,马倌必须具备高超的套马本领。不要以为拿着杆子的人都会套马,实际上也不是所有马倌都是套马好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套马、抓马时所骑的马,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称为“杆子马”。套马好手的首要必备条件是要有配合默契的好杆子马。套马时,它跟得紧,拐弯快,该跑则跑,该停则停,根本不用人指挥,马倌在上面只管套就行。</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说到这里,不得不讲一讲我的老杆子马。 1969年的春天,我成了一名马倌。辽阔草原上马群奔腾的气势,是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无法想象的。当马群从远方山坡上旋风般卷下来的时候,真使人能够产生乌云滚滚从天而降的感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上的马,从小马驹到老马,如果不骑、不驯练,一直到死都是“生马”,牧民则称之为“生个子”。这样的马是不让人靠近的。追时跑,逮时咬,骑时尬,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非剽悍的小伙子是降服不了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开始放马时,交到我手里的那匹杆子马已经15岁了,是全公社最有名气的好马。草原上的马一般过了十二三岁就是老马了,所以我的这匹马的名字叫做“勾克兴哈日”(意为老黑马),说实在的,我那时之所以能够在草原上享有“赛阿多沁”、“赛敖日杆沁” (好马倌、好套马手之意)的盛名,多亏了我的这匹老杆子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套马,在草原上来说是一项力量加技巧的工作。套得好与不好,一看套得准确度,讲究一杆子就要套住;二看动作漂亮不漂亮,动作敏捷、连贯、舒展;三看最后拽的时候,杆子马坐下的两只后蹄能够拖出多长的蹄迹,这就需要杆子马跟得准、速度快、转弯灵、坐得狠。当马上人用力往后拽时,马要像狗一样坐下去,马臀基本挨地,四蹄一动不动,任凭被套住的马使出全身的力气挣扎,直到挣不动,转回头来为止。</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这需要人与马互相默契配合。另外,被追赶的马往往都是惊慌失措、慌不不择路,撒了欢地猛跑,并常会突然猛地拐弯。杆子马既要追得上,还要死死盯住目标不放。所以训练出这样一匹“杆子马”非常不容易。做马倌的,如果没有一匹像样的杆子马,是会让别人看不起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杆子马对于马倌来说,就像枪对战士一样重要。我记得第一次拿起套马杆,心里甭提多高兴了!草原上最受人羡慕的就是马倌。看着一匹匹雄狮般的烈马被套住后的挣扎、蹦跳及无可奈何地喘着粗气的神情,我的心里油然生出一股豪情。</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初试老杆子马,我提杆上马、两脚一磕马腹,老马立刻就像出膛的子弹一般向前蹿去!真是名不虚传,到底是名马,没用五十米,已经紧紧地“咬”住了前面的马屁股,我一甩杆子,就觉得坐下马一个急转弯,待我缓过劲儿来,才发现自已已经躺在了地上,老马的后蹄就在我的眼前,它居然一动未动。</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原来在我甩杆套马的时候,前面狂奔的烈马突然一个急转弯,老马"眼快腿急”紧跟着就拐了过去。谁知,骑术不佳的我却没能及时转身拐过去,惯性使我蹿出马鞍,跌了出去,一只脚却还套在马蹬里。老马立刻刹住了四蹄站在了我的身旁。多险呀!如果它不站住,拖着我狂奔猛跑,再赏赐我几蹄子,我会被拖烂踢碎,后果真不堪设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老马如此这般一年有余的“精心指教”下,我已套得一手好马了。</span></p><p><br></p><p> <b>不当马倌好多年后,宋新华与这匹黑马合影,不由得就想起了自己那匹老杆子马……</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平心而论,老马真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件事,使我终生难忘。草原上的马倌免不了要套马、骑马、换马,每当我骑着老马抓住要换乘的马,把马具从老马身上取下来后,老马总要先躺在地上打几个滚,抖搂一下全身的汗水和草屑,再喷着响鼻站在我的身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后来的一件事才使我明白了老马的良苦用心。马群里有很多烈马,并非随便抓来一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骑的。即使是训练出来的马,也有老实和不老实之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冬季的一个傍晚,天空阴云密布,估计又要有一场可观的“白毛风”(暴风雪)了。明天的马群还不知道会被风雪驱赶着跑出几百里呢。抓一匹有长劲的马预备着吧,不然,明天没等找到马群 ,骑着的马却“站了” (走不动),那可就麻烦了。就在这时,忽然一匹“萨日台哈日” 儿马长啸着从我面前一掠而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是牠!这是一匹好马,长长的鬓毛从头顶、脖项至肩头一直拖到地,宽宽的前胸、铜铃般的眼睛,真像一匹雄狮。我一甩杆子,轻而易举地套住了它。下来给它戴上笼头,把鞍子从老马背上拿下来,备到牠的背上。放开老马 ,我就紧鞍上马了。老马又在重复着它的那一套动作,打滚、喷响鼻,走向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在这时,我突然觉得胯下一颠,本能使我立刻夹紧了双腿,没等我琢磨过味儿来,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臀下猛地将我顶起,把我高高地抛了起来,接着我就重重地一头栽到地上。等我清醒过来时,儿马早就带着鞍子奔向远去的马群了,只有老马还在原地站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慌忙之中,我跳上老马就追向了马群。几经周折,才又把那匹“凶犯”追拿归案。当我再度骑上它往家走的时候才想起,刚才骑着老马去追的时候,不但没有马鞍,就连最起码的马嚼子、马笼头也没有,我是骑在一匹完全不在我控制之下的“光马”上,它完全可以驮着我随便跑,但它居然迅速地追进了马群,而且谁确无误地追上了那匹带着鞍子狂奔的儿马。它知道,我一定要抓住那匹儿马。俗语说“马通人性”一点不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次换马,老杆子马迟迟不肯离去的原因,就是不放心我骑上那种刚驯好的马,它是在为我着想,为我担忧呢!想想之,如果当时身边没有牠,如果当时身边有的是另外一匹马,是一个步行的人抓不着或者抓住后一切乘具都没有而无法骑乘的马,那天我肯定会露宿在草原的“白毛风”之中冻得半死,更不用提第二天到何方寻找马群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此后,除非不得已,非老马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我才骑它一次。一般情况下,我轻易舍不得骑它。老马在我的精心养护下,一直腰肥体壮,全身总是闪着黑缎子似的光。每当牠看见我的时候,总是引颈长嘶,跑到我的身边亲热一番,我也是两天不见它,就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一个亲密的朋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匹老马因是一匹专职的杆子马,所以历任马倌在交接班时都把它转交给下一任。转到我手里时,老杆子马已经经手了多位马倌。老马是四岁时被我队的“阿都沁”罗格希德调驯出来的。老人告诉我,此马在初学套马时,先是骑着它套牛,因为牛跑不快,但转弯很死,所以套牛调出来的杆子马“跟杆”(即追逐前面的目标)时,跟得特别好,转弯灵活,绝对跟不丢要套的目标。重要的是左右都要转得好。很多人调出来的杆子马有个毛病,都是右转弯时跟不上,蒙语成为“浑地日那”,这样的马容易使马倌失手扔杆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杆子马一生没干过别的,只知道套马,养成了习惯,在马群中抓住它,它也不跑,杆子一指它就站住。第一个动作就是排泄粪便,先清空肚子,轻装上阵,利于奔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老马二十岁以后,我一般已经不骑它,散放在群,任它自在。有一次,我队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斯楞道尔吉(罗格希德的哥哥)去公社,走到马群边时,他的马累了,向马倌说想换匹马去趟公社,马倌考虑老人骑马一般不跑,而且必须是老实马,就把我的老杆子马借给他骑上走了。老人回来时路过马群正好赶上马倌在抓马,老杆子马一见此情此景立刻来了精神,头一低就窜了上去,死死地追住那匹被套的马,可把背上骑的老人给吓坏了,转了一大圈跑回来下了马说:“艾玛日!艾玛日! (可怕!可怕!)转弯时差一点就摔下来,快把我自己的马给我抓来吧。”</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9年11月,我回京探亲之前去群里换马,我抱着老杆子马的脖子大哭,依恋之情难于言表。道尔吉老人在一旁温言相劝:“孩子,你放心,这马我替你看好,没问题的。牠是我哥哥罗格希德调驯出来的名马,我比你还心疼牠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京小住了一个月,谁知待我返回草原时,却再也见不到我的老杆子马了。它被一帮不懂得这匹马的优秀,也不知我和老马感情的人当做菜马卖了,而且是在当地宰杀的。理由是马老了,没用了,趁着膘肥杀了卖肉能多赚点钱。我得知消息赶去时,只痛心地见到了牠的一颗头颅,牠那两只大大的眼睛茫然地凝视着远方,眼角下冻结着两颗黄豆粒大小的痛苦的冰珠。那肯定是它的眼泪!临死前,牠一定是盼着我能够赶回来救牠,所以“死不瞑目”啊。</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唉,我的老“杆子马”,谁能想到你走得这样匆忙这样惨!</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1 我调驯出了好杆子马</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北京回来后,我自己调驯出了两匹好杆子马,而且是年轻的骏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中一匹叫“那林哈日”,是1969年春天马四岁时我调驯出的生个子。此马长相漂亮,身细腿长,蒙语“那林”即细长的意思。它的速度极快且耐力还不错,但年轻时有个毛病就是认人。调驯出的当年,为了向我的心上人表达爱意,我毫不犹像地把“那林哈日”送给了她。之后,此马只在我二人手里转,未被别人骑过。我们俩谁骑都行,很老实,其他人骑就不行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出事,就把乌云的大弟弟那苏荣的胳膊摔断了。那时那苏荣才十三四岁,想骑此马去抓他的带绊马。谁知“那林哈日”犯了脾气,一个蹶子就把他尥了下来,巧就巧在是在牛车边上,他掉下时摔在车上,一条胳膊插在车的两条横木间,惯性使他翻了个身,大臂被别断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没有医生,老岳父自己处置,一只脚蹬在儿子的腋下,抓住小臂使劲拽,其他人帮忙把断处对接上,再用4根木棍捆绑固定住就算完事。终归不是大夫处理的,愈后恢复得不好,现在那苏荣两条胳膊也是一短一长,所幸的是还不妨碍劳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次是在大队部,同队的胖姑娘朝乐蒙借乌云的马去抓她的马,骑上后,那林哈日回头闻了闻她的脚,可能感觉气味不对或是背上较沉重,又是一个蹶子把朝乐蒙尥了下来,吓得朝乐蒙再也不敢骑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后来有一次也是队里打马鬃时 ,我曾把此马借给过白音图嘎二队的马倌那木罕那日瓦,他骑上后追了一圈儿,勒着嚼子跑了回来对我说:“艾玛日、艾玛日!推莫日台额德勒罕,敦度虎日登白那,必温吉恰特怪!”意思是:“可怕!可怕!和草原上着了的火一样,太快了,我骑不了它!”就是这么一匹马,被我调驯成了非常棒的杆子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到旗里参加工作后,此马已老,一直散放在群里。乌云的二弟乌力吉巴图放马时,只要碰到抓不住的马,他都会骑上那林哈日,杆子都不拿,就是猛追,追上后抓住马尾巴将马甩倒!每次他见到我,总是挑着大拇指说:“阿哈(哥哥、姐夫)的那林哈日太厉害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一匹杆子马是“航盖撒勒当哈日”。这匹马个子不大,后裆奇宽。一般的马在奔跑时都是后蹄和前蹄印重合在同一行上,而此马的后蹄是踩在前蹄印的两边, 航盖,是宽的意思,撒勒当,是裆的意思,“航盖撒勒当”就是后裆很宽的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匹马也有认人的毛病,曾经把道尔吉老人摔下去过。除我以外别人都不让骑。此马的肩还较低,容易滑鞍。所以每次备鞍时,后肚带都要勒得很紧,勒得紧它就不舒服,所以一紧肚带它就回头咬我的屁股,而且人低头够肚带时它还会踢你。我因熟知它的这些“本事”,每次都会提前预防。</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马的特点是短距离速度极快,不管前边跑的是什么马,肯定会给马倌创造出一次甩杆套的机会。如果马倌技术不佳,一次套不住,往远了追就不行了 ,得缓一缓,略微休息一下,再来第二次。有时人多凑到一块儿都喜欢赛一赛马,碰巧我骑着它时,就会得到“两个第一”。起跑我绝对是第一,二三百米之后我又是绝对的倒数第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 style="font-size: 20px;"> 下面的照片,宋新华虽然不当马倌多年了,可他骑马潇洒自在的姿势,还透着马倌的气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2 首次回京探亲</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1970年11月的初冬时节,是我来草原两年后第一次回京探亲,顺便也是想征求父母亲对我在草原上有了女朋友的意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之前,我到未来的岳父岳母家暂住几天,问一问他们有什么叮嘱的话和需要买些什么东西。当时别看没有任何通讯工具,消息却传得特别快,靠口耳相传、飞马传报,全队人都听说了我要回京的消息,纷纷赶来话别,主要目的还是托我从北京捎东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那个年代,我竟然一次带了五千多元现金的一笔巨款,全都是为牧民们买绸缎袍子面、袍子边料,以及单筒望远镜等牧区日常需要而当地又买不到的物品。我在本子上一一注明,谁家多少钱买什么东西以及数量,以便回来后好有个交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此以后形成了惯例,每次我回京都要给很多牧民捎东西, 后来发展到东边白音图嘎、西边那仁宝力格和南边宝格都三个公社的牧民都会闻风而来。记得带现金最多的一次达八千多元,需知那个年代的人民币最大面值是十元,八千多是八个百张一摞的整整八摞!没办法,只好让乌云缝了一个腰包,钱放在里面,围着腰绕圈,贴身拴在肚子上,以免丢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说我和郭仪第一次相伴回京,为了显示是草原知青,我二人特意穿上借来的羔皮蒙古袍,脚蹬黑皮马靴,头戴草原帽,蒙语称为“麻虎子”,还带了两只羊的肉,神气十足地上了路。从队里到公社,到阿旗又到赛汉,然后上火车。在火车上蒙古袍充分显示出它的优势。那个年代火车上人多,我们属于半路上车,不对号入座,站到集宁才有座坐下来。这下舒服多了,我二人身边没有人来挤着坐,是我们身上的膻味太重,熏人,倒也自得其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京后,我首先把和乌云相好的事向父母亲做了交代,二位老人非常开明,给了我大力支持,不干涉不阻拦孩子的选择,婚姻大事让孩子自己做主,爽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大概他们二老也是以为我这辈子回不了北京了,在当地成家可以有个依靠照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的父亲和母亲晚年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在草原生活了两年后穿着蒙古袍回北京,去照相馆拍了照。</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京后,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得先抓紧时间把给牧民捎的东西买齐,然后给岳父母、舅舅姨姨等一些近亲们买礼物。想给岳父和舅舅买几瓶酒吧,可当时的北京,酒是凭票证供应的,不随便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于是,郭仪我们俩一身蒙古装束打扮,跑到西单有高档酒的“桂香村食品店”,一进去就假装什么都不懂,用日本鬼子味儿的汉话买酒,售货员说什么我们也假装听不懂,就要酒!后来把边境居民证都拿出来了,反正连蒙带诈买了“头曲”、“二曲”、“老窖”和“西凤”四瓶酒!出得门来,我们俩忍不住哈哈大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京住到1971年的2月,队里的好朋友王永库来信催促我快些回去,因为追乌云其其格的小伙子太多,晚了恐怕就被别人抢走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3月初往回走。从京带了一个绿帆布面儿的大号提箱和一个大手提包,里边装满了给牧民捎的东西和礼物,外边用岳父托我买的一乘六尺的地毯包上,重约百斤。一路行来,艰难辛苦自不必说。好不容易坐上旗里开往北部三个公社的班车,走到我队“拉和图”的东边路上下了车。“拉和图”有宗代元登的浩特,当时我队的汉人赵海成也住在那里。天色已晚,公路离浩特还有一公里多的路,所带物品太沉,于是就扔在路边不拿了。那时草原牧区民风淳朴,路不抬遗夜不闭户,东西放在哪儿都丢不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晚在老赵的包里住了一宿,第二天借了匹骆驼驮着东西回家。全家人见我回来当然高兴,我也炫耀似的拿出了给每个人的礼物。记得给乌云的礼物是一条豆青色的长毛毛线的长围巾。还记得,我得意地拿出了那几瓶好酒,哪知岳父尝了尝说不好喝,我说这都是名酒很贵的,他们说曲味太大,不习惯。我那时不会喝酒,根本不懂什么曲酒、烧酒有什么区别,白瞎了我一番苦心!</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队里的好朋友王永库(下面的照片)来信催促我快些回去,因为追乌云其其格的小伙子太多,晚了恐怕就被别人抢走了。</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3 老阿妈对我一锤定音</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月份,一年一度的大型集体劳动打马鬃又开始。可以说,打马鬃是草原的马盛会。大家像过节一样,聚集在一起,看的说的就是骑手满场飞的套马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时是1971年的春天,我进入马群当马倌已将近两年。今非昔比,我年龄增长了两岁,身体更加强壮,力气也大了很多,尤其是套马技术,在勤学苦练和老一辈著名马倌们的言传身教之下日臻完善,再也不是那个只能给别人圈马的小屁孩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那时什么都敢套。群里有匹出了名的红骒马,特别能拽杆,老马倌们都认识牠,名字叫“呛嘎德格乎隆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天不怕地不怕,一杆子搭上去拽住一坐,只觉杆子在手心中“哧哧”作响地往前滑,只能咬住牙死命拽住,我赢了!再看看手,几个指头肚儿被磨出了深深的一道沟,火辣辣地疼!</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看着我的套马技术在马倌中已崭露头角,同老马倌比也不相上下了,乌云的妈妈忍不住问自己的儿子:“今天谁套马最棒啊?”“当然是我哥了!”儿子赞叹道。“好,我看新华好,结实,能干,有勇气,有力量。我的女儿就给他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老阿妈一锤定音,我心中一片喜悦。</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4 受伤</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打马鬃的最后一天,我换上了老杆子马。老马精神十足,丝毫不落于人后,它丰富的经验和我充沛的体力使我们融为了一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匹矫健的年轻黑骒马从我面前一闪而过,老马眼尖腿快,一窜了上去。就在我挥杆甩套之时,前马猛然往右一拐,老马紧跟着右转弯,不知是因为踩到小石头还是因为老了腿不太好,老马前腿一软摔倒在地上,我的右小腿被压在马腹下,脚踝处一阵巨痛,马都已经站起来,我却站不起来了,老马一脸惭愧地看着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舅舅道古尔斯楞等人跑了过来,有抱住我的腰往下墩的,说是对脑震荡有好处;有要反背着我跳的,说是对腰伤有好处,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疼得直冒冷汗,抱着脚说不出话来。还是舅舅有经验,拔出蒙古刀二话说,“哧”的一声就把我的马靴划开了,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我的脚已经肿得像面包似的了!舅舅说可能伤到骨头了,得找大夫看一看。岳母那天正好是赶着牛车来的,回去时我坐在车上,乌云在身后抱着我,脚踝虽然很疼,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孟克赶着小马车拉着我去公社卫生院,两名女大夫用手按了按肿胀的部位,把听诊器放在脚踝处,把着我的脚用力一转,我立时感觉到一阵巨痛 ,汗又下来了,脸色煞白地看着她。她说没事儿,骨头没断,骨头如果断了会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随后给我包了7片止痛片,告诉我说,一天一片,就把我打发走了。七片药吃完,肿慢慢消了,脚踝处的一片瘀青二十多天才消失,只是走路还是不敢用力,时不时还崴一下。我每天照样马上马下地放牧着马群,推水车饮马,期间还兴致高昂地参加了四队的打马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右脚依然酸痛难忍,但咬咬牙挺过去了。两个月后,那仁公社的名医举士图木老蒙医到我们浩特给舅舅看病,我借机让老大夫看了看脚。老人摸了摸说:“你这个伤很厉害的,是脱臼了,现在脚踝还在外边呢,这边明显看到有个坑,但骨头间已被新生肉芽长死了,明天到公社我想办法给你治一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圈完马群后,我骑马去公社。老大夫已在罗格希德老人家等着我,他让我到供销社买一瓶老陈醋和一叠草纸,之后把草纸用醋浸透包在我脚踝处,再用绑腿带捆好。一宿过后,老大夫拿掉这些东西,让我队海青和小斯仁道尔吉帮忙,他们一个抱腰一个拉脚,老大夫按住脚踝喊:"尼格、好依日、古日勃(一二三)!”只听“咯”的一声,老大夫说“好了!"我冒了一头汗,再活动了一下脚,真的舒服了很多。老大夫告诉我,用醋闷一宿,是为了使那些长死的肉芽消开,好再拽开骨缝按回原位。他还说:“也就是你这样的年轻人,搁别人早就卧床不起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这话听着不知是夸我呢还是说我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宋新华离开阿旗好多年后再回草原留影,自然会回忆当马倌的时光……</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5 喜领结婚证</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脚伤好了没几天,在征得岳父母的同意后,我和乌云商量好准备去公社领结婚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当时,同学尹长连已是大队会计,他给我们开好了大队给公社的介绍信。6月11日,我们在马群里抓了两匹好马,“那林哈日”当然是乌云的坐骑,我骑的是“岗岗哈日”。两匹马长得很像,唯一不同的是岗岗哈日嚼口软,头扬得高,跑起来头被勒到胸前时四蹄还在飞快的跑动。我和乌云拿着大队介绍信,骑着相似的两匹黑马,到公社去领结婚证,走到哪儿都有人投来羡慕的眼光,像是在说:真是一对金童玉女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到了公社,党委的秘书谎称办理结婚证的人下乡不在,想拖延阻止我们两人领证。原来是他们两口子看上了乌云,想留给他们的亲戚做媳妇。幸亏我还机灵,到办理结婚证的老敖家去看了一下,老敖在家,我俩顺利地领到了结婚证。我返回头又特意拿着结婚证到党委秘书家炫耀似地让他们看一看:你阻挡不了我们! “好事多磨”嘛,我心中阳光一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证是领到手了,但离真正的“成家”还相差甚远。知青下乡时,由国家集体出资配置了蒙古包。我结婚不能把知青包带走,何况当时知青包还住着一块儿下乡的同学。从公社领到证回来的当晚,郭仪说为我庆祝,两个从未沾过酒的好朋友喝了一瓶粉红色的玫瑰酒就酪酊大醉了,当晚我睡在了知青包。</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第二天回到岳父母家时,岳母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我看了半天,嘣出一句: “昨夜为何不归家?”我只有实话实说。老人家这才放心,哭笑不得地又补了一句:“没见过这样的呼日根(新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一年, “文革”折腾得还挺热闹, “破四旧、立四新”早已“深入人心”,什么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热闹庆贺的礼仪一概全免。没有婚礼,没有贺客,只有在公社供销社买的十元钱的杂拌糖,是唯一的结婚用品。碰见的人就给一把,碰不见的拉倒,倒也省了很多口舌,免了诸多麻烦。</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回到家后,岳母把我原来放在蒙古包北面的行李和乌云的行李并排放到了西边,把原来睡在西边的弟弟妹妹们都轰到了北边去睡。包的西侧成了我们俩的“新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6 草原安家</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我是全旗第一个和蒙古族牧民蒙汉联姻的北京知青,所以在牧民和知青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公社和旗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用现在的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在上山下乡如火如荼,“扎根农村干革命” 、“与农牧民相结合,走一辈子革命道路”、“一生听从党安排,誓死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仍在高调提倡的时候,我像一匹没戴笼头的野马,横冲直闯,却因追求牧民姑娘酿成了跨民族的婚姻而成了知青典型、扎根模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像我这样的先进事例是被提倡的典型,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于是公社和旗指示队里要特殊关照我们。这样,大队党支部开会研究,破例无偿给我们“分配了住房"。从大队仓库拿出一套备用的半新的六块哈那、单层毡子的蒙古包送给我们安家,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孑然一身,除把一套行李搬去外身无它物。岳父岳母送了女儿一块条毡,被褥自然就是她自己上学时用的那套,因为那时的牧民家里一般很少有行李。岳父岳母还从全家的“自留畜”里给女儿陪送了一匹四岁的小骒马(母马)、一头带犊的母牛和十只羊,我立时成了名下有财产的“小牧主”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婚后,我们在岳父母家住了一个星期后,队里给的蒙古包就拉回来了。因为一层毡子的蒙古包太薄,不能抵挡风寒,我们又从队里买了十块大毡,一块大毡好像是32元,把围毡加厚到三层,地毡铺了两层,把岳父母给的一块小地毯摆放在北面,舅舅送的两块小方地毯放在灶火的东边,包内西墙上挂的是晾干了的羊肉条,门的里边西侧放个酸奶桶,我还到公社木匠那里订购了两个木柜、小桌等生活日常用具。岳母在包的中间帮我们砌起夏天用的圆形泥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俩把两套行李往北边一放,终于有了自己的家,虽然简陋一些,但是我们自己的。同学们看我成了家,背着我开了个会,每人十块,凑了一百一十元钱,给我买了锅碗瓢盆等饮事用品。包内的东边就成了堆放这些东西和粮食、砖茶等杂物的地方。但我怎么看怎么感觉杂乱无章,不舒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我想找些木头做个放杂物的架子,但草原上木料奇缺,能到哪儿去找呢?对,去旧营盘。于是,每天去马群时我就多跑几步,到一些废旧营盘底子上寻找人家丢弃无用的破木头等物品,一点点捡回来后,再用从北京带来的木工工具慢慢整修。两个月后,我凭着自己的手艺,用这些枝枝枒枒的废料,硬是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碗架子,蒙语称为"唯勒固日”。并且,我还别出心裁地给碗架子多做了两个放筷子、勺铲等物的抽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岳父看了后夸赞道:“没看出来,这孩子手还挺巧,带抽屉的碗架子我都是第一次看到,比我屋里的那个漂亮多了!”在公社订做的柜子拉回来后,我们把它并排摆放在了西北角,上面放上毛选(毛泽东选集)四卷、煤油灯和收音机等,哈那墙上面挂着装了照片的像框,北面正中挂的是毛主席像。这回才真的像个家了。人生不易呀,领证结婚好说,成家立业谈何容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1年夏天,我领着乌云回了一趟北京。这是我们结婚后新娘子第一次登婆家的门,那时的她一句汉话都不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俩从队里出发,坐五个小时的牛车到公社,开往旗里的班车恰恰就在我们到公社之前开走了。那时公社的班车七天一趟,这趟赶不上就要等下一趟,抱着侥幸心理,只能在公社死等。这期间,万一要是有顺路车的话,也可以把我们捎到旗里。整整一个星期,我们住在公社秘书金才家,愣是没等来一辆车。最后坐下一趟班车到了旗里。阿旗到赛汗塔拉的班车是三天一趟,也没赶上,又是等三天。</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坐上西去的班车到了东苏旗,住了一宿,到赛汗塔拉,又住了一宿,第二天下午四点多登上的开往集宁的火车,夜里十一点到集宁,住了半宿,第二天再倒从呼市去北京的火车。上下车那叫一个挤,上车后没有座位,站着等吧!好不容易到了北京出了站,拿着大包小包走到十路汽车站,在“民族文化宫”站下车,再步行走两站地才能到家。从蒙古包到北京的家,这一路走过来,共计用了十四天,整整两个星期!仗着年轻,再累也说不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京小住了一个月,启程回草原。原路返回,大约五六天的时间便回到了自己的家,比回京时少用了很多天。从北京带回来的东西往蒙古包里一摆,这回算是有个家的模样了,从此以后我便开始了真正的“顶门过日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b> 乌云婚后第一次到北京,和公婆、新华及新华的弟弟(后排左一)合影。</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7 顶门立户第一步的杀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的生活平淡而恬静,日出而牧,日落而息。恋爱时的兴奋和激情很快便被日复一日的普通牧民生活所覆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云是家中的老大,我是大女婿、大姐夫,弟妹们都还小。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理所当然地被我承担了下来。牧区没有菜,全凭吃肉过日子。岳父母和我们两户人家,夏天时平均半个月到二十天就得杀只羊。所以,首先要承担的事情就是杀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般来说,伊斯兰教和汉族等宰杀动物都是“大抹脖”放血,看着很恐怖、难受。我们草原上的牧民们说,“牛羊一刀菜”,既然吃它的肉,就不能让牲畜死时太痛苦,所以,蒙古族的杀羊方法和其他民族有很大的区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蒙古族牧民杀羊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把羊的四蹄朝天仰放在地上,左手抓住羊的两条前腿,右腿压住羊的后腿,右手执刀在羊胸部剑突下划开小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将手塞进(用塞字不用伸字,形容口子很小)腹腔,沿着羊肚(第三声)子右侧伸下手去,摸到脊椎骨,紧贴骨面有小指粗的一条大血管即脊柱动脉,顺着血管往前摸可探到胸隔膜,血管往前进入胸腔位置处的肉膜薄,手感很软,其他地方厚且发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在这个地方用中指捅破,伸进胸腔,再勾起大血管拉断,血液流在胸腔里。因供应脑部的血液中断,羊在一两分钟之内停止呼吸,外边不流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重点解释一下,为什么必须在胸腔内放血。腹腔内有很大体积的肚子和肠子,占满了空间,在腹腔内放血的话,打开时血会流出来。而胸腔内放血,因肚子堵在手指捅破的隔膜小孔上,血不会流到腹腔,等到打开胸腔时,大部分血已经凝结成块。这就是牧民们千百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智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剥皮。从四肢的蹄腕下方向腹部的中间划开,腹中线是从胸部中间下刀,往上划到下巴底下,往下划到裆后,沿着肛门部位转圈,从两边划向羊尾尖儿处,此时不划断尾尖皮肤,暂留连接。胸部皮肤用刀剥至肋骨尖时,即可用手握成拳,拇指前伸,用力揣,羊皮就在一拳一拳的作用下被剥下。另半边同法操作。皮子全部剥下后,切断蹄子处连接的皮肤,蹄子留在羊皮上,不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主刀手蹲在羊体后边,前边一个人协助扶正羊体。用刀尖在羊的胸尖处划开外部肉层,露出里面的胸叉与肋骨交接处,将刀从胸尖处插进胸腔,沿骨缝用力往下带,胸骨和右侧肋骨分开,往下切断整个肚皮,刀子伸进胸腔在左侧胸、肋交接处轻划一刀,双手握住胸骨往外一掰,胸骨和左侧肋骨分离,再用刀切断连接的肉层,一块完整的胸骨和肚皮肉就下来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6.清理腹腔内脏。抓住肚子往下拽,上边在皱胃(俗称百叶)和瘤胃连接处切开,取出肚子。在重瓣胃(蒙语称为“好道道” )上边切开,此时把完整的肚子拿走。把肠子等内脏往右侧翻出装入盆内,撕下苦胆扔掉,切下肝脏,大肠和膀胱留下。取出两侧肾脏,腹腔基本空了。接着开始清理胸腔,把胸隔膜的上半部划开,用一条后腿别在胸隔膜食管留下的孔洞上,使胸腔打开,拿掉心、肺,舀出血块和余血,别住的后腿放开,切下胸隔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13,宋新华详细讲解了依次分解羊的各部位骨肉的动作,因为比较繁复,故省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至此,一只羊的屠宰分割工作全部完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4.内脏的收拾和清理工作一般是由女人来完成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宰杀一只羊,从开始到结束,我可以在半个小时基本完工。</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下面的拼图,是宋新华杀羊过程的几张照片和吃手把肉的美姿。</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18 接羔时分喜得女</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2年的春天,伴随着“咩咩”的羊羔叫声,大女儿降生在蒙古包中,草原又增加了一个鲜活的小生命。</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妻子在前一天有了产前反应,我请来了队里的老接生员道勒根勒玛乖,老人来后看了看,说为了保险,还是把大队赤脚医生也请来以防万一。赤脚医生张金楼住在大队农场,距我家约二十多里,为防大夫身边没有交通工具,我特意牵了一匹马去把他接来。一夜无眠,凌晨我早早起来先到马群把马圈好,返回家时,孩子还未降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天边有了一抹曙光的时候,包内传出“哇”的响亮哭声,我的女儿出生了。短暂的忙碌之后,我进包看望她们母女二人,望着包在羊皮里女儿红嘟嘟的小脸蛋儿,我竟然只会傻笑!乌云的大妹妹当时十一岁,看看孩子又看看我说:“姐夫在那边坐着,为什么小孩儿长得那么像他?”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岳母说孩子降生在黎明,就叫“图雅(晨曦)”吧!</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区女人生完孩子,除了喝肉汤(蒙语称“新修勒欧那” )没有其他滋补品。春天的羊较瘦,在羊群里挑选了好久,选中了一只四岁大羯羊杀掉,给妻子熬了肉汤。同学马廷铎当时是大队代销点的售货员,特意把剩下的五斤红糖都给我留下,好让我煮水给妻子喝。红糖里草屑、羊粪蛋俱全,煮开后还得用纱布过滤两遍才能喝。</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区蒙古族生孩子的习俗与农业地区和内地有很大区别,产妇当天就出屋,三天后就如常人一样参加劳动。当时正是接羔大忙季节,每家轮流一天,赶上多少是多少。看到妻子产后虚弱的身体,我心里十分不忍。岳母心疼女儿,责无旁贷地大力协助。我虽然是马倌,但在家时也不能袖手旁观。</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些不要羔子的母羊需要女人们唱“劝奶歌”,我一个大男人别说不是干这种活儿的料,就是干,蹲在母羊屁股后边唱歌儿也张不开嘴,真难为我!有什么办法呢?家庭,当你背负起整个家庭生活重担的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叫生活,什么叫男人,如何做丈夫。</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在我天生一副中低音的好嗓子,豁出去脸面,吼出第一声后感觉也还行,一点儿不比别人差!什么事都有个第一次嘛!也真奇怪,不要羔子的母羊(蒙语称“高楞开” )在我的歌声中很快就接受了羊羔,就连岳母、姨姨她们唱了好几天还不要羔子的母羊,我接过手不超过十五二十分钟也都乖乖的要了羔子。后来岳母和姨姨她们说,我的声音很有磁性,像是从琴箱里发出来的一样“轰轰”的,这种声音牲畜喜欢,容易让母羊接受羔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后每年春天接羔时,在一片此起彼落的女声“忒古、忒古”声中,总能听到一个低沉的洪钟般的大老爷们儿的“吼”声。 写到此处,还得说一说牧区的“劝奶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19 劝奶歌响在春天里</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春天是草原上最繁忙的季节,“五畜”皆在此时生育下一代。欢蹦乱跳的绵羊羔、灵活淘气的山羊羔、憨态可掬的小牛犊、盖着背毡的骆驼羔,还有马群中跟在骒马(母马)身后的小马驹,构成了草原牧区一幅迷人的丰收画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繁忙之中常能够听到一种非常舒适、悠扬“忒古、忒古……”的歌声。初来乍到草原上的人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这就是牧人们在给抛弃自己幼子的母羊们唱的“劝奶歌”。劝奶歌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它是由牧人们口耳相传、一代一代继承下来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说它是“歌儿”其实很不准确。它没有歌词, “忒古”只是一种发音,既不是歌词也不是语言。另外曲调也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曲谱,怎么唱都行,目的就是为了唤起母畜的母爱,使它们重新成为合格的妈妈。 </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民哼唱此歌不叫唱“劝奶歌”,称之为“和尼忒古了那” (给羊“忒古”一下)。所以它不是歌,只是一种形式。其发音分为三种,绵羊、马和骆驼都用“忒古”,山羊用“切古”,牛用“翁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牲畜经过一冬天的寒冷熬练,春天时体内储存的营养成份(肥膘)基本消耗殆尽,最好的公畜(骟过的公畜)顶多也就剩五成膘,母畜们更是可怜,它们不单单要维持自身的需要,还要把大部分营养供给腹内的胎儿。春天青黄不接,胎儿慢慢长大,母畜身体更加虚弱,这时,有的母畜生产完后,由于自顾不暇,往往出现抛弃幼子的现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有一种则是因为产子的母畜年轻,头胎生育没经历、没经验,被阵痛折磨得九死一生,幼子出生后便产生抵触情绪,而且有的小母畜不知生出来的是什么东西,自己还害怕呢,更不要提去给幼畜哺乳,扭头就跑。这时就需要牧人给予这些产子母羊特殊的照顾和安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人把幼子放到母畜身下,嘴对好乳头,幼子臀部朝前,让母畜闻一闻幼畜的体味儿,有时为了增强母子之间的气味,牧人会把手臂伸进母畜阴道内掏出一把粘液涂抹在子畜的臀部和后背上,同时哼唱起“劝奶歌”。悠扬的歌声伴随着轻轻的抚摸,母畜在这种氛围下受到感动,一段时间后就会接受自己或别的失去妈妈的幼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的小羊羔出生后母羊死亡或出生时母羊跑掉实在找不着,导致失去母亲,这种小羊只能给它找“奶妈”,但一般母绵羊不太容易接受,母山羊好一些。春天常看到绵羊羔跟在母山羊后面跑,那就是跟着它的“奶妈”。但这种绵羊羔长大后有点像“奶妈”,毛是直的。还有就是母羊生产后羔子天折,这种母羊容易接受别的羔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山羊不要羔子的较少,山羊下双羔的比例高,除非老弱病残的母山羊,一般来说山羊疼爱幼子的多。偶尔遇到母山羊不要羔子时,给它唱过两三次“劝奶歌”就差不多了。山羊比较聪明而且特别“邪乎”,在“劝”的同时稍给点“颜色”,加一点“酷刑”作料、小动作进去,它立刻就能懂得如果不按照人的意愿去做会吃苦头,所以下一次只要听到歌声和某些部位有丁点感觉时,立刻就老老实实地给“孩子”喂奶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9年春天,我放过两个月的羊,正是接羔大忙季节,一千多只的羊群,有时一天一夜能下一百多只羔子,哪只母羊下的什么样的羔子,白天放羊的羊倌必须都得记住。天气好时,羔子身体上的黏液干了以后,站起来就可以跟在母羊后边跑,天气越不好出生的越多,就像跟着起哄似的。可能是因为冷,母畜容易早产。这时,羊倌怕羊羔冻死,得把它放在随身携带的毡包里,一趟趟地往家里送。有时一个包里放两三只羔子,互相一串味儿,大羊就不要了。而且羊群是晚上回家,送回来的羔子抱出来,羊倌得一只只的给它们找出自己的妈妈,全凭记忆,很不容易。牧民们常年累月守在一群羊边,整群羊中每只羊的模样基本都认识。我是春天突然被分配到这个浩特放羊,就困难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我们说的阿巴嘎旗本地优良品种“乌冉克”羊,是黑头、白身、大尾。但每只羊的黑头都不一样,各有特点。有的小黑头,有的大黑头,有的黑眼圈,有的黄耳朵等,还算较好区别,只要能够记得住就行,但也很不容易。一白天下四五十只羊羔,每一对母子都得记住,着实不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巴嘎旗本地优良品种“乌冉克”羊,是黑头、白身、大尾。那时并不都是本地蒙古羊,因为提倡绵羊改良,种羊都是澳洲细毛羊,还有什么“美利奴”种公羊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秋天通过人工授精使母羊怀孕。这种羊全身都是白色的,与本地羊杂交后出生的羊称为“灭日闹丝” ,即改良羊。第一代、第二代"灭日闹丝”身上还有些本地羊的黑色、黄色或棕色的毛斑,到三代后就比较纯了,基本都是白色,没有杂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天,一只全白的改良羊下了羔子,我当时紧追慢赶想抓住母羊给它做个记号,但它跑得快,没能抓住。过了一会儿发现这只母羊吃着草慢慢走到我身边来了,我一跃而起,三两步就抓住了它,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钢笔,拧下笔帽,在它头上滴了两滴墨水,用手指一揉,变成一大块蓝色,心里说这下晚上到家绝对不会认错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傍晚羊群入圈,天色擦黑了,我指着那只有记号的大白羊告诉当天负责接羔的女主人,只见老太太抱着羔子跪在大羊屁股后面“忒古忒古”地唱了起来,但那只羊就是乱蹦乱跳,非常不顺从。老太太问我:“这只羊对吗?”我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错,就是它!有我做的记号嘛。”老太太跪下又唱了会儿,站起来叫我过去,说:“你认得对吗? ”我说;“没问题呀!”她一揪羊尾说:“你看看它能下羔子吗?”我一看,竟然是只大羯羊!这下弄了我个大红脸,目瞪口呆,肯定是做记号时抓错羊了。这样的囧事我一直记忆犹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0 龙卷风刮飞了我的家</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上午,我的两个内弟到冬营盘灭火场来找我,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姐夫,你们的家没了!”我一愣,没明白怎么回事,又问了遍:“什么家没了?”两个弟弟简单地描述了事情的经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就在我昨天离家后不久,一股强旋风从我家的蒙古包上掠过,包当时就被刮翻了!我这才明白是蒙古包没了,不是家没了。蒙古语里的“格日”可以当家讲,也可以当蒙古包讲。我心急如焚,立刻往回跑,到家后一看,包的原址上残留着灶火、地板和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蒙古包的木头架子已大部分折断,堆成一堆儿,上面盖着包毡。我来不及收拾满地的锅碗飘盆,就先进了岳父家,媳妇和孩子倒还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我爱人乌云在外边捡牛粪,包内是她八岁小妹妹那仁措哄着我的女儿在玩儿。风刮来时小妹害怕,感觉蒙古包在晃,抱起外甥女就跑回了自己的家。乌云在外面也看到龙卷风来了,扔下粪筐往回跑,到了包外双手紧紧地抓住包绳,可风太大了,旋风过处,包随风滚,一侧被掀起,乌云随着滚起的蒙古包被摔到了另一侧,幸好蒙古包没从她身上滚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包后十来米处是一排连在一起的勒勒车,包被风卷着重重的撞在车上,瞬间包架断裂,数根折断的乌尼杆和哈那的断木从围毡内洞穿而出,被褥满天飞,锅碗瓢盆随风远去,更轻一些的物品如摔碎相框内的照片、书籍、纸张,更是高高飘扬,刹那间踪迹皆无。十天之后我还从东北方向十余里之外捡回一只被摔瘪了的钢精锅。</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没有家怎么成?队里已经分配给了我一次“公房”,不可能再次援助一个蒙古包。由于是天灾,经队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补助我五百元钱,在当时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又忍痛把刚下了一匹驹子的五岁小骒马卖掉,凑了一千元,重新购制了蒙古包的骨架 哈那、乌尼、陶脑和门,自己动手,连刨带锯,并且把所有木制结构都刷上从北京带去的清漆。新哈那因在公社供销社库房存放过久,一些皮钉已断,我又把从岳父那儿学来的技术用上,把哈纳用皮钉(蒙语称“乌迪日” )穿好。被损坏的蒙古包的围毡,虽说被扎了几个洞,补一补还可以用。就这样一个崭新漂亮的蒙古包又搭起来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后来听说,这股龙卷风所过之处,导致青格力和白音图嘎两个公社的十来顶蒙古包被风给毁了!“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以后每次搬家,我都会用大绳和铁钎把蒙古包牢牢地钉在地上。再后来,我还找了一些队里搭棚盖圈丢弃不要的带着树皮的板子,用这些废料做了一个全包的木地板和一个漂亮的灶火的“辖拉”,就是用来围着包中间灶火的四方形木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和乌云家的蒙古包与乌云父母家的蒙古包相邻而居,一起住了9年。后来父母家在牧场盖了砖房子,下面的合影是父母在房子里拍照的。</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1 当着马倌又接手会计</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和赵海成组群放马时间不长,大队会计请长假回京探亲。队里研究让我接手会计。集体所有制年代,生产队领导班子都是由书记、队长、会计、保管和一个委员组成,会计掌管全队的财经大权,是举足轻重的位置,还是脱产干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虽说接了会计,但马群这边留下一个赵海成绝对不行,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不合格的配角儿。不会套马也就算了,连认马也不行,每天马群圈回来,多了少了都不知道,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让人放心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书记队长十分了解这个情况,先后找我谈话,让我勇挑重担,两头兼顾,不要推脱,能者多劳吧!所以接手会计工作以后,我并没有离开马群,兼任双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放下马群,说说会计。会计工作是一项特别细致的工作,一丝一毫也马虎不得,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哪怕差一分钱,账不平就不行,有时熬一夜都找不出来错在哪儿,头都大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会计账目分为三大账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总账:上年余额、当年收入、当年支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分类账:公积金、公益金、储备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流水账:每天各种支出和收入,日清月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会计的日常工作即参加领导班子会议,执行队委会决议,全队的支出和收入安排,每月月底给社员记工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当时我队的工分标准是这样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脱产干部全年全勤每天满分10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马倌每天10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骆驼倌春夏秋10分,冬8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4.牛倌春8分,夏秋冬7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羊倌冬春秋10分,夏8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6.下夜春10分,夏秋8分,冬6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剪羊毛40斤10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调驯一匹生个子马40分,调驯一峰生个子骆驼60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其他零杂活,如骟畜、打鬃、打马印、洗羊、打狼、打井、搭棚盖圈等按质论价或计件或计分,不一而足,会计自己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原来到月底记工分时,都是社员各自找会计记分,然后再找到现金出纳员预支现款,既不方便又耽误很多时间。我接手会计后,一改往日习气,心里确实有种为群众着想, “为人民服务”的想法。</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方便群众,每到月底,我和出纳马廷铎两人一起走营串户,挨家挨户地记工分,同时也把预支款发放到牧民手中。虽然我们多跑些路,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另外,从我做会计开始,一直坚持用蒙文记工分和公布账目,使蒙古族群众一目了然,得到了大家的好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12月月底封账, 1月初进入年终总结算。那时的集体所有制不是队里自己说了算,年底做出分红预算,先经领导班子审查通过,还要拿到公社,请上一级领导过目核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结算时,在全年总收入的基础上要先留足5%至10%的公积金, 3%至5%的公益金,1%的储备金,余下部分做为社员收益分配资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使社员收益分配一清二楚,需要做好一份详尽的《××年度××大队年终结算社员收益分配表》,表内列明各家各户的总工分、分值、总收入金额。之后,还要列明全年的支出明细账:预支现金、借款、肉食款(全年食用牛羊肉折款)、物品款(从队里领用毡子、马鬃、驼毛等杂物折款),总支出金额合计,净收入金额,本人签名盖章等非常详细的大表。那时没有打字机,没有电脑,都是手工记账,手工制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尽管我每年都是按照最高上限留足三大项,但还是免不了和公社领导之间的一场“论战”。年年分红之前,都是各队会计和公社领导唇枪舌剑的对阵。队里希望分值高些,社员群众实惠多些;公社领导往往不看当年的实际收人,而是按照上年的分红总数比例计算下一年的分红增长率,不允许超过上年的2%至3%。反正都是上边压、下边顶,最后折中。虽然如此,在我当会计的几年中,我队社员的实际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1973年分值0.20元, 1974年分值0.25元,1975年分值0.27元,1976年和1977年分值0.30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会计后,队里给我配备了全队最好的一峰黑红色乘驼,驼群里数它最高,直立的两个大驼峰,非常漂亮,而且跑起来速度很快,只有一个毛病就是认人。不知何因,我骑乘的马和骆驼都是这个毛病。自从我骑过后,其他任何人都不能骑,谁骑尥谁,就连当初生个子时调驯出它的人都不行,而且身前身后不允许别人靠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一个叫苏依拉图的孩子从它脖子下钻过,我未及喊出声音,它已抬起大大的前蹄狠狠地跺了下去,幸亏没踩着,小孩没事,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还有一次,赵海成借我的骆驼去公社购物,走之前我千叮咛万嘱时,鼻绳要放短点儿,不要让它低头。赵骑上后它很老实,但晚上赵回来时他的头歪向了一边转不过来了,脖子上有一个鼓鼓的青包。他自述一路很好,感觉没事,慢慢地放松了警惕,鼻绳放长,让它边走边吃草,走到一个下坡地方时,冷不防就把赵尥了下来,那么高的骆驼,摔得着实不轻,把脖子扭了。我问转不过来吗?他说疼,不能转头!我趁他不注意,上去就是个大嘴巴,惊吓之余,他边骂边追打我,我笑着说别骂别骂,头怎么样?转过来了吧!他一愣,嘿,真的转过来了!</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说:这张照片是他们一家人调回北京后,1993年春节回阿旗给老父亲祝寿时骑着骆驼拍照的,他当大队会计时骑的那峰骆驼要比这峰高大得多,而且毛色黑红,威风凛凛的……</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2 头一回见识草原那达慕</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3年夏,青格力公社召开“文革”中的第一次“那达慕”。我们下乡时是“文革”的第三年,那达慕作为“四旧”被禁止,所以我从未见识过那达慕。</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天一早去公社后,得知摔跤比赛还可以报名,不分老少都可以上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找到嘉木次楞,要求参加摔跤比赛。嘉木次楞说,你参加绝对没问题,但今天不能让你上。我问为什么?他说:“头一天上场的都是过去跤场上老一代有名的摔跤手,给他们配的对手都是不怎么样的跤手,蒙古语叫“伊德希” ,意思是食饵,使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摔倒对方,其实就是安慰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知道你很不简单,去年秋天打草咱们俩摔过,你用了武术中的"后扫蹚腿”,把我都给摔倒了,今天如果你上去把老跤手们摔倒一两个,他们面子上会过不去,领导们也会责怪我安排不周。”话都说明白了,我只好说那我明天上吧。</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那达幕,不了解蒙古式摔跤的规则。原来跤手报名不受限制,可是配跤权掌握在主办方手里。为了保护本地的名跤手,在配跤时故意把技术欠佳的人配给他,以便本地的好跤手在前几轮比赛中能顺利晋级。而外边来的名跤手则在初赛就会被互相配跤,使他们之间互相淘汰,晋级后越剩越少,最后只有最好的跤手能够进到前八名、前四名,本地跤手肯定会留在前几名里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两个小内弟吵着闹着要去看那达幕,家中没有放羊的,我作为大女婿只好“忍痛割爱”,让他们去玩,我留在家里放羊。后来听说,会场上喊了半天我的名字。多年以后,我到旗里参加工作,才真正接触到了蒙古族摔跤,蒙语称“布合巴日勒德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3 我崇敬的蒙古式摔跤冠军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说到阿巴嘎的搏克沁(搏克,蒙古语摔跤,搏克沁,摔跤手),不得不先说一点阿旗的开山鼻祖别力古台。别力古台是成吉思汗的弟弟,是那个年代首屈一指的大力士和跤王,电影、电视剧里也有很多对他的描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传说他去世后,野狼在他的胸腔里做了窝、下了崽子。现在的洪格尔杨都庙里还供奉着他的一块脖颈骨,此骨蒙语称为别力古台的“阿民护租”,即颈椎。蒙文说明上写着:此骨长30公分,宽18公分,内腔10公分,可容得下一个成人拳头在里面转圈。计算一下,如果加上肉这个脖子得有多粗,头得多大,身体得有多高,简直就是一个巨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以较长篇幅讲述了从他岳父、岳母那里听到的关于阿巴嘎草原的大力士摔跤手的故事后,具体简介了几位著名的摔跤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阿巴嘎族搏克是有历史传承的,别力古台的后辈子孙们岂能没有摔跤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跤王嘎亥单增,他是盂克巴特尔和大胡子青格的父亲,还有白音图嘎的老官布、宝格达乌拉的桑德格、加木扬齐的日等,太早的我不清楚,不敢瞎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个世纪70年代,阿巴嘎旗涌现出了众多的名跤手,其中出类拔萃的当属乃登,他是教练级别,国家一级运动员;古日扎布(力量型);哈斯巴特尔、乌力吉巴雅尔(技巧型);郝特劳巴雅尔、那顺吉日嘎拉、孟克巴特尔、阿迪亚(国家一级运动员)、苏伊拉、吉雅(八一队教练),其他如王其格斯楞、巴特尔、呼布斯嘎拉图(旗公安局司机)、钢巴图、钢照日格、敖达木登、本特立、那次格道尔吉、额日登毕力格、布和朝鲁、布和毕力格、宝力道、车仁道尔吉阿拉腾、朝乐蒙等都是当年的名跤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先说一说哈斯巴特尔,个头儿不太高,技术全面,摔得漂亮,速度快,不缠不磨,交上手就是绊子,在那达慕上成绩基本都上到前八或前四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日扎布,身高应在一米八以上,车轴汉子,上下一般粗,手腕子差不多和一般人脚腕子那么粗。他有力量全盟皆知,比我小一岁 属龙,与我算是同龄人。他的很多故事都是我们这一代人耳闻目睹的,所以不应称为“传奇”而应说是真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话说古日扎布在队里是开拖拉机的,那时的拖拉机是铁牛55型,就是车头后边有两个大轱辘的那种,据说车头自重两吨半。他自己一个人在野外,在没有千斤顶的情况下,愣是把大轱辘卸下来补好再装上去。挂拖车从来都不用别人帮忙,自己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拖车的三角架子,把拖车拉到车头后对好,一只手插上销子。</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年青格力举办那达慕,他和师傅乃登争夺冠亚军,众所周知,这种场合古日扎布必须得让,拿了个第二名,奖品是一头四岁牛,因心中不服气,也为了显示力气,他一只手抓住牛角,牛四蹄蹬地往后坐,他硬是把牛拖了有一二十米,到了卡车后边,双手抄起牛扔到了车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和东乌旗名跤手明嘎那根登碰到一起互不相让,僵持了很长时间,双方居然把对方的跤衣都扯烂了!当年草原上跑的都是212吉普车,他能抓住212吉普后杠,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抬起车屁股来。他的故事很多,不一一列举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最后说一说乃登老师。乃登是全内蒙的一代名跤手,培养了众多的门徒,年龄比前面那些摔跤手都大一些,身高在一米八五以上。我结识乃登老师时已经是1980年,他那时已发福,肚大腰圆,体重220多斤。但这并不妨碍他摔跤,依然身手敏捷,跤跤都胜。他力量大,技术全面,跤风好,从不狠摔对手,只是把对方轻轻放倒即可,绝不压在对手身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年东苏旗举办那达慕,他们专门给乃登选了一个对手,汉族人,是旗粮库的装卸工,个子和乃登差不多,每天200斤的麻袋扔来扔去,很有劲,不会摔跤。场上一会面,乃登被他抓住就给扔出去了,但乃登老师身经百战,经验老道,落地时双脚站立。心中有了准备,再次交手,立见高低,轻松摔倒对手。</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拆旗政府大后院的东墙,我们一帮二十来个年轻人推墙的一头儿,乃登老师一人站在另一头儿,“一二三”齐喊号,我们这边的墙没倒,乃登老师那边的墙倒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乃登老师是旗政府牧场职工,听别人说过,有一年夏初给骆驼抓毛,外边一群人抓不住一峰骆驼,乃登老师在包里吃完了一只二岁羊的肉,又把用煮肉汤熬的小米粥喝完,出去后一只手抓住骆驼头上的毛往下一按,骆驼动也动不了,真似天神一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文革”前以及“文革”后一段时间,乃登老师参加任何那达慕都是腰里带着马笼头去,意思不言而明,就是拿第一去了,那时第一名的奖品都是一匹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乃登老师被尊称为“跤王里的跤王”、 “超级跤王”不是没有道理。乃登年代是阿旗摔跤手名震全盟的年代,走到哪里一说是“阿巴嘎布和”(阿巴嘎跤手),当地领导和跤手都得好好琢磨琢磨,不敢掉以轻心。当年阿旗跤手的厉害,是远高于东乌旗、西乌旗的。乃登老师英年早逝,他走后,阿旗的摔跤事业一落千丈,多少年都没有缓过劲儿来,近几年成绩稍有回升。真诚期盼年轻一代能够勤学苦练,多出人才,继承乃登老师遗志,重振阿旗雄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带领新浩特镇代表队参加阿旗摔跤比赛,荣获摔跤比赛团体冠军。</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4 牧区七年时的寒暑生活</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晃我结婚已经3年了。队里的北京知青走的走,调的调,已所剩无几,除我之外还有两名女知青。</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4年秋末,呼和浩特的四名知青(两男两女)来到我队,正巧这期间我送夫人去京准备生产,没在队里,但队领导班子分工让我分管知青工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月中旬从北京回到队里的第二天,我穿着棉袍去马群,路过两个男知青的包,就进去坐了一坐,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知青姜培刚向我反映了他们到队里后的一些事情,而后我又特地绕到女知青包看了看。把马群放好后,我立刻找到大队保管员,交代了应该给两个呼市知青包添加的一些东西,好方便他们四个刚从大城市来的知青生活,能暖和平安地度过来到草原的第一个寒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姜培刚后来和我说起第一次见到我时的印象:一个白白净净非常精神的蒙族小伙子,拿着长长的套马杆,背着枪到了包外,潇洒地放下杆子进了包,语言干练,汉话说得特别好。他自我介绍时,我才知道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宋新华。我一直以为宋新华是个女人呢!第二天我们包就增添了许多生活用品,问过保管后得知都是宋新华安排的。此人干事果断,关心别人,不拖泥带水,是个好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后来,姜培刚成为插到我家包里的知青。他插队近三年,后两年都是在我家住,直到调回呼市。</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我和乌云 1996年回大队,在老书记乌力吉(左二)盖的新房外,与乌力吉和呼市知青姜培刚(右一)聊天。乌力吉是在我调到旗里后当了大队书记,因年龄比我大,称他为老书记。</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日出而牧,日落而息,牧区生活一天天过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春天,二女儿在京出生。出生后三天,我从草原赶回北京看望她们母女,两个月后我们俩领着大女儿回了草原,二女儿留给了奶奶和爷爷,起名为宋云燕。</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后二女儿一直在京生活和长大。1979年,落实知青政策,允许一个子女在京落户,二女儿的户口顺理成章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家。</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二女儿从小在北京长大,好像我并没怎么放在心上,说不上想念不想念,可能那时年青,工作也忙,无暇顾及,只是感觉对她亏欠很多。</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爷爷奶奶对她的爱是肯定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记得她一岁多时我回京,见面时奶奶抱着她,她两只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看了约有一分钟,然后就伸出两只小手要我抱。奶奶说:真奇怪了,这孩子谁都不找,只让我抱,今天看到你怎么立刻就让你抱呢?还是血脉(缘)的关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当时确实鼻子也酸了一阵儿。好在是生活在首都,再不济也比蒙古包里条件好,有爷爷奶奶的疼爱,她从小没有吃过苦受过罪。她是奶奶一口奶一口奶喂大的,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爷爷奶奶去世后才把感情移到我们俩身上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隔辈人的亲情还是我身边有了小外孙女后才感觉到的,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是一种时时刻刻都在惦记,时时刻刻都想看到,什么都想给予,见到就高兴的那么一种心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回想当年二女儿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情景肯定是不一般,父母二人都不在身边,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两位老人不知受了多大的辛苦,真是愧对孩子愧对老人啊!</span></p><p><br></p><p><b> 下面是奶奶抱着不满一岁半的二孙女云燕,去天安门悼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时,拍照的珍贵照片。</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队短暂歇息后,又重新回归了平平淡谈的牧区生活。自从锡林浩特来了四名知青,阿旗本地也先后有两批八名知青分到我队,我的工作更忙了。偶尔想起北京的父母和二女儿,才匆忙写上一封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一开始起我就抱定了这么一个目标:牧区男人会干的工作,我必须会干;牧区男人不会干的,我也必须会干。不到七八年光景,对于草原上的生产和生活,我已经学会了全套“手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语言不用说了,蒙语学不好我也不可能找个蒙族姑娘结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生产劳动方面简单来说,从放牧牲畜到接羔保畜,唱“忒古"劝奶歌、剪羊毛洗羊、打防疫针、社会调查、打草,再到诊治一般的牲畜疫病,我都学会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生活方面,包括搬家、按顺序拆搭蒙古包、装卸牛车、起羊圈、踩羊粪砖、积攒燃料(牛、羊粪)、修理日常生活用品,到杀牛宰羊全套把式,绝对都是一把好手。每年冬季准备过冬肉食,我都是早晨四点钟开始动手,到七点钟干净利索地完成两头大羯牛的宰杀拆解工作,还不耽误白天正常的放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么说吧,牧区所有的工作,没有我不会的,而且没有不精的,随便拿出哪一样活儿,我都可以做的完美无憾。从此后,我就完完全全融入了这个家庭、这个民族和这片大草原。可以说我已经脱胎换骨,从北京知青完全转变成了草原牧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夏天,支部会议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我牢牢地记住了1975年6月23日这个日子,这一天,我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这一天也是我政治生命的开端。此后我将以共产党员的身分,展示在群众和领导班子面前 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巧合的是,支部大会正在通过我入党的时候,有人从公社捎回来一纸通知和一张证书,是表彰我为"197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夏天,牧区又掀起一轮“牧业学大寨”的高潮。其实农业学大寨的口号是毛主席在1963年提出的,1964年又推广为全国的运动。此项运动延续时间很长,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降温。</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区的“牧业学大寨”运动稍晚了一点,当时搞了一些后来看来纯属是劳民伤财、无用的基本建设,主要是在草原上用石头围起几百亩上千亩的圐圙。我们队实行计件工分制,完成1m长、1m米高、40cm宽的石头墙,按10分工计算,包括起石头、运石头和砌墙。</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队里在农场所在地搭起大蒙古包,各浩特都有人住在这里参加劳动。因为只有一个大蒙古包住人,所以不分男女老少,全都住在一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我随北京三十七中学13名北京同学一块儿来到草原,到了 1976年,我前后又接待安置了呼和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市和阿巴嘎旗的十六名知青,他们来了,又匆匆忙忙地走了,像漫上沙滩的一次性潮水一般, “哗”的一声冲上来又“唰”的一声退回去!我给他们办理了各种回城手续,一个一个地送走了他们。</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重归静寂,只剩下了我一个“斯合腾"(知青)。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合腾”这个称呼逐渐被“玛乃呼日更” (我们的姑爷)、"阿哈” (姐夫、哥哥的统称)所代替,我渐渐地被淹没在了草原之中,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牧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每天忙碌队里的所有工作,平谈的生活激不起一丝涟漪,倒也恬静舒适。由于工作突出,旗里选拔我参加了在呼市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学大寨会议”,会后所有与会代表随团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我因惦记父母和二女儿,半路溜号回北京小住了几天。</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的知青帅哥斯合腾,几年之后就彻底变成了地道的牧民,被亲切地称呼着“玛乃呼日更”……</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5 祖孙探亲来草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7年5月,已过花甲的老母亲领着两岁的二孙女,千里迢迢到草原来看我们。春天正是刮大风的季节,我到公社接下母亲和二女儿,让她们先到一个朋友家暂时休息,自己跑回队里,好安排唯一的拖拉机车头来公社拉母亲、女儿回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们二人在公社时,正赶上一场大风,刮得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公社所在地没有草,地面上的小石子乱飞,鸽子蛋大的石子都被刮到了空中,住家户门前粪垛上的大片干牛粪也被风刮的漫天飞舞。母亲第一次到草原,下车后就被狂风来了个下马威,感觉非常可怕,以为天天都这么刮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排好拖拉机,我二次返回公社, “二杆子”司机到公社后又跑到熟人家去喝酒,天黑后才从公社出来。因车头里最多只能挤进三个人,所以我骑马在前边引路,三十四五里的草原路,走到晚上十点多才到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路颠簸把母亲和二女儿累坏了,两岁的女儿一路上直跟奶奶念叨:“咱们回家吧,咱们回家歇会儿吧。”忙碌了一天,我们简单地吃了点蒙古面条,立刻休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月正是牧区刚刚接完春羔的季节,满地跑的羊羔、牛犊引起了母亲和二女儿极大的兴趣,这么多的牛羊怎么看着都新鲜。五岁的大女儿此时蒙汉语兼备,常常坐在奶奶和姥姥中间充当小翻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时大女儿独自骑马赶着羊群回来,二女儿看见也要骑马,我只得把她放在马鞍上,我骑在后面抱着她跑两圈儿,蹾得二女儿呲牙咧嘴的,以后再也不张罗着骑马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骟完羊羔和二岁牛,6月份我们往夏营盘搬,为了住得更宽敞和方便一些,我向队里借了个蒙古包,专门给母亲和二女儿居住。</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夏营盘离冬营盘约有二十里,在东边的“哈日增”梁上,前后左右还有三四个浩特都相距不太远。夏天草原上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朵,绿草如茵,美不胜收。母亲兴致很高,领着两个小孙女采蘑菇。</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草丛中转来转去,待抬头看时却分辨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家了。同样的白色蒙古包,使得大城市生活的老母亲转了向。大女儿到底是草原上的孩子,记忆力好,方向感很强,领着奶奶和妹妹回了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多月的牧区生活,每天奶茶、手扒肉、面条,母亲和二女儿倍感单调乏味。其间爷爷从北京寄来过两次小食品,两个女儿互相争抢,吃得不亦乐乎,我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羊毛是牧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每年夏天的7月份是剪羊毛的大忙季节。下过一两场雨后,羊开始换毛,这时就可以剪了。该剪毛的羊都是每天早晨在羊群里挑出来的,并非随便抓只羊就可以剪。本地蒙古羊在换毛时,全身的毛会自己脱掉,丢弃在草原上东一片西一片的,所以要抓住季节,看准时机剪下来,否则就是极大的浪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细毛和半细毛的改良羊不掉毛,换毛时要观察尾尖,尾部尖端没有毛了,这只羊就可以剪了。这时它身上老毛底下已经长出约寸长的新毛,剪子可以伸进去,这时才能剪下毛来。因为老毛里面沙粒草屑和羊体油脂混在一起,杂质多,不单剪子伸不进去,既使强插进剪子,剪时也会碰到硬物损毁剪刀刃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剪羊毛时,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草原无遮无盖,一点儿荫凉也没有。我只穿一件无袖背心,年年都是第一天晒红,第二天发疼,第三天变痒,再一挠就开始脱皮。母亲见后心疼地说:“牧区的工作也不容易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剪羊毛的大剪子需要每天磨好,以备第二天再用。磨剪子是一项考验技术的工作。刀子一般人都会磨,剪子不一样,磨不好“咬刃”,一把剪刀就废了,再也不能用了。我们浩特每年剪羊毛时,岳父和我是专职磨剪刀的人。</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时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羊毛全部卖给国家,供销社收购时,除按质论价付给钱款,还根据全部羊毛的重量返还牧民很多布票。我们队是按照四十斤兑换十尺布票的标准发给牧民,即按照每家上缴羊毛的数量分配布票,最后剩余一些,队里则作为奖励,奖给劳动模范们。</span></p><p><br></p><p><b> 下面的老照片,真实记录了草原牧民早年剪羊毛的场景,十分珍贵,是从网图中引用的,谢谢作者。</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准备送母亲和女儿回京,和岳父母商量后,8月中我便把包搬回了冬营盘。一家人先住在从队里借来的蒙古包内,我在自己搭蒙古包的地基上开始盘蒙古包的地炕。这个办法是从别的地方传到我们这儿来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事先准备了一些砖,又从山上采来薄石板,然后在地基上开挖炕槽,槽内左右下三面全用砖砌就,在包的中央砌炉灶。……待地面炉灶全部晾干后,点火试烧,如有不适之处再加以改进,之后才可以把包搭在上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活儿很细,没有一个星期干不完,不能着急。一天我正在铺着石板,南边过来一辆吉普车,下来两人,前面长者个子不高,一只眼睛略有斜视。他人很随和,和我用蒙语互相问候了两句,便与我母亲攀谈了起来。他说,听公社干部说这边有个北京知青的家,就特意过来看一看。告别时,司机告诉我说,这是盟委书记白音恩木和。那时的大干部就是这样,没有前呼后拥,没有众多随从。</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8月下旬,我们全家启程返回北京。其时妻子已身怀六甲。岳母赶着牛车送我们去公社,车上坐着母亲、乌云和两个女儿,我骑了一匹“娇哼萨日台"黑马走在旁边,此马性情急躁,如果骑上不跑,它就接连不断地往起站立,母亲看着我说:“你自己先走吧,一会儿别掉下来!”我微微一笑,策马而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我在京住了二十来天,把乌云和大女儿都留在了北京,独自一人回到草原。爹娘家虽好,不是久恋之乡,队里有一大堆工作等着我,秋季出售牲畜,抓膘打草,又该为过冬做准备了。</span></p><p><br></p><p></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回到北京爷爷奶奶家后,爸爸妈妈带大女儿图雅和二女儿云燕去照相馆,拍了这张草原小姐妹的可爱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6 鏖战冰雪大铁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那是1977年,刚进10月,一场接场的雪就铺天盖地下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大队的书记道古尔斯楞因老伴病重,举家迁到旗里居住,队长朝鲁因爱人生孩子,全家带包也搬到了旗里。在公社党委的一纸任命下,我便成为了大队的书记、队长兼会计,还带放着马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年的冬天来的特别早,老天爷似乎专门和牧民过不去,第一场雪就下了有半尺厚。待天气放晴,稍有回暖,雪皮略微融化时,紧跟着又是一场雪,被融化了的一层雪转瞬间便冻成了硬硬的一层冰壳,上面覆盖了第二场雪。一场接一场的大雪,没完没了,平地积雪二尺来厚,最深处达二三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队大部分牧民浩特都还没有来得及搬进冬营盘,就被大雪困在了光秃秃的秋营盘上。燃料不足,毡包单薄,食品短缺,牧民过冬的衣物大都放在冬营盘不在身边。尤其糟糕的是雪厚厚的、硬硬的,把草都盖在了下面,牛、羊不但没圈还吃不到草。羊虽会刨雪,但苦于雪都冻得很硬根本刨不动。牛就更倒霉了,它是用舌头卷草吃的动物,雪面上露不出草尖,牛就什么也吃不到。马还好一点,腿长、蹄硬、有劲,可以刨一刨。有人曾经试过用两吨半重的拖拉机机头压在雪上,硬是压不塌。蒙古族人说这是赶上了“土牧日凿达”,就是碰上铁灾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雪太大了,很多人家的蒙古包被埋在了下面,包门是向外开的,大雪封门,人在里边出不来,包内没有燃料,一些人家先是烧了箱子、柜子,后来索性连部分支撑蒙古包的乌尼杆子都烧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掩埋了蒙古包的冰雪大铁灾景象</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面对这样严峻的困局,面对摆在面前的太多难题,我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年轻书记怎么办?全大队的牧民老乡都在看着我,我终于明白“肩上的担子很重”是怎么回事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冰雪铁灾当前,一不能让队里有人伤亡,二要尽可能多地保住牲畜。如此大的雪灾,这里的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碰到!老书记和老队长都不在跟前,有他们在也能帮着出个主意拿个办法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无论如何也不能坐以待毙!我认定,铁灾当前,我们唯一的选择是走转场抗灾保畜之路。转场方向,北边的边境线附近。那边雪相对小些,草也好些。干,没有退路!</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好在这几年的队干部当下来,还是赢得了大队牧民对自己的信任,大家对转场的决定一致拥护,并在转场中显示了空前的团结与配合。那个年代完全是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十分薄弱,全队唯一能够走动的只有一台55东方红拖拉机。我先是组织群众自救,互相帮助,把埋在雪里的蒙古包挖出来,用拖拉机一家一家地往外搬。搬家路上,高大的55拖拉机在平地上硬是不敢走,专门绕着山头跑。山上的雪被刮到了下面,虽然往高处行驶很难,但雪薄一些,总比陷进雪窝里出不来要强。待全队的10个浩特都搬出来安排好,已经是10月末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边境一带的老营盘底子,有的还有些旧棚圈,有的地方根本就没住过人,只能就地取材,用柳笆、苫布、石头搭起简易棚圈。牲畜开始不断死亡,那些摆在圈墙上面冻饿而死的羊,比比皆是,触目惊心!那个惨象就别提了,想起来都伤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牧民们赶着牲畜转场就更难了。马群走在最前面,雪厚,马也跑不起来,饥饿的牛就跟在马屁股后面,一边走一边吃马尾巴。第二年春天,马群里大部分马都是秃尾巴,那是被牛吃掉的。羊群的移动更是缓慢,羊矮小腿短,踩在厚厚的积雪里,四个蹄子挨不着地,肚皮被雪托着,空挣扎挪不了窝,一会儿就筋疲力尽了。饿红了眼的牛立刻围上来,连撕带拽,眨眼间一只羊身上的毛就给吃光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牛吃羊!在这个冬天我亲眼目睹了!还有扎堆死去的牛群,大多没有尾巴,没有耳朵,没有了一身的绒毛,它们彼此用舌头卷食着对方,相濡以沫,煎熬着,消耗着,直至生命的终结。一头头瘦骨嶙峋的尸骨,真的是慘不忍睹,令人心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草原上的路都是被车轧出来的,两条印儿就是路。大雪中,只有畜牧车队俗称“顺六轮”的苏制大型卡车戴着防滑链,艰难地往灾区运送物资。有时还得用部队的坦克在前边开路。因为只能在一条路上走,路两侧堆积起来的雪形成了墙,车走在路上,雪和卡车的“马槽板”一般高,就好像走在窄窄的雪胡同里一样。车前面一峰疲惫的骆驼一跛一拐的走着,任凭司机怎么按喇叭它也躲不开。两边的雪墙太高了,骆驼上不去,汽车只好顶着骆驼屁股慢慢地推着它走,骆驼不高兴了,后腿一抡,一蹄子把车灯给踢碎了。唉,什么怪事儿都发生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空军来支援,空投下一麻袋一麻袋冻得硬邦邦的窝头、馒头,麻袋掉在地上摔裂了,窝头、馒头天女散花般洒满了雪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牧民赶着牲畜在大雪灾中艰难转场</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排好本队的畜群后,宝格达乌拉公社的两千多只羊又从南部来到了我们的地盘上,南部的灾情更严重,带队的是原在我公社当过武装部长的阿布官格力格,都是老熟人,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又把他们的人和畜群安顿下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当我独挡一面,带领全队牧民抗灾保畜,抵抗特大雪灾的时候,从北京家中传来消息,1977年11月30日,我的三女儿在京降生了。听到这消息,我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出生,大人孩子都在北京,幸亏没有降生在这大雪之中;忧的是灾情严重,牲畜天天在死亡,春暖雪消不知还要等多久。知道什么叫“仰天长叹”吗?我知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此时我作为大队里唯一的主管领导,全队人都在看着我,在这个关键时刻,我绝不能擅离职守,更不能临阵脱逃,撇大家顾小家。好在妻子女儿在北京有老父老母照顾,条件比草原好得多,不用我分太多的心。</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大队的工作上,夜以继日在全队各个浩特间奔走,查看灾情,组织救援,还要兼顾到牧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事无巨细都要考虑到、计划好。心里着急但表面上还得沉住气,顾全大局,不能显露出丝毫的紧张不安和畏难情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那年秋天精心搭建的热炕蒙古包,我基本没享受上,倒是便宜了小舅子和小姨子三人(二内弟于上年秋天被我送走参了军),他们每天睡在我的包里,说可舒服了,特别暖和!</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漫长的一个冬天,我是在各家牧民的包里轮流度过的,走到哪儿住到哪儿,和牧民们在一起,掌握第一手资料,随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全队的老老少少一起战天斗地,摸爬滚打,爬冰卧雪,每个人都冻得体无完肤。大家咬住牙,一天一天的坚持,总算是坚持到了春天,又听见羊羔子叫的声音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感觉到累了,真的累坏了,称了一下,经过这一个冬天,体重下降到了一百一十斤!</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入冬前,全队马、牛、羊、驼共计1.2万多头(只),第二年春天活下来了4400多头(只),其中马占多数。 全旗的数据是, 125万头(只)牲畜整整死掉了100万。可怕的铁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熬到第二年5月份,积雪融化,新草长出来时,草原上尽是一堆一堆的死牲畜,远远的就可以闻到一股股腐烂尸体的味道。</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参加了全盟“去冬今春抗灾保畜大会”,会上公布了全盟重灾旗县的工作成绩。听到了我队的保畜率名列前茅,我当时哭的心都有。牲畜损失了60%多,还排在全盟前几名,还得到了表扬,但我的心里在淌血。虽然尽力了,可我们那些失掉的牲畜找谁要去?我有什么脸回去向队里的牧民群众汇报呢?该死的铁灾,我诅咒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这片养育了我们的草原,我只想说:我尽力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尽量减少灾后损失,我组织全队牧民在空闲时间把死在野外的羊的毛都捡拾回来,按斤计分。融化后腐烂了的死牲畜尸体臭气熏天,薅下的羊毛也都臭不可闻,薅过羊毛的手怎么洗都有股不好闻的味道,但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笔收入。死牲畜的骨头架子就便宜了那些肯干、不怕苦累的人,他们赶着牛车把拾来的骨头拉到公社供销社,变卖后贴补了生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尽快恢复牧业生产,秋天我们动用大队的储备金,购进了部分适龄母羊补充到各个浩特。因特大雪灾带来的损失,1978年底的分红受到很大影响,分值从0.30元降到0.25元。这场大雪灾伤了我们队的元气,靠天养畜的脆弱的畜牧业经济,即使以后是风调雨顺的年景,没有个三年五年也是缓不过来的。俗语说“腰缠万贯,带毛的不算”,蒙古语也有一句老话“腾格日白音” (靠天吃饭),这次我是亲身体验到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 当年带领牧民度过冰雪铁灾时没有照片,3年后宋新华被安排到旗里当干部,1981年拍了这张穿西装照片。</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7 儿女情长</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月末,我抽时间回京去接妻子和小女儿,孩子出生半年之后才见到了我这个父亲。 在京匆匆忙忙的住了十来天,6月初,我们便踏上了返回草原的路。上火车后,妻子看着怀中的小女儿突然哭了起来,我知道她是挂念大女儿了。大女儿图雅已经6岁,到了上学的年龄,考虑到教学质量、学习环境和孩子今后的生活前途,我们狠下心把她留在了北京,交给爷爷奶奶照管。两位老人确实不易,为我养活了二女儿,现在又增加了一个。</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女连心,大女儿生在蒙古包,长在大草原,六年没有离开过我们,突然一下母女分离,那种剜心似的痛,心里确实不好受,我也尝到了“生离”的滋味!夫妻俩“流泪眼望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使我想起1968年奔赴草原时母亲红肿的双眼、父亲阴郁的表情。天下人心是一样的,到了自己身上时,才能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世间的轮回来得何其迅速,十年前父母亲和我分手送我去草原;十年后我和女儿分手留女儿在北京!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路过旗里,公社书记吉拉巴雅尔把我叫到他家,托我为媒,说有个辽宁的蒙族姑娘想在当地找对象。那时农业地区的人都愿意到牧区落户生活,他们相中了我的大内弟,让我帮忙穿针引线,成全这桩婚姻。我带着这个任务回到家,与岳父母和内弟商量,家人没什么意见。大内弟性格内向,不善言词,几天后我又领着他到旗里相亲,见亲家等,一系列事情都是我一手操办。岳父从供销社买来新蒙古包架子,我连刨带锯地帮着组装,岳母和乌云缝制包毡,所有家庭用品准备齐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月份,我带着他们领了结婚证、简单地办了个小型婚礼,杀羊煮肉自不必说,我也瞎糊弄地炒了两个菜。虽然那时我不太会做菜,但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吃的高兴,桑木登乖和舅舅还喝醉了。</span></p><p><br></p><p><b> 小女儿陶古斯于1978年春在北京拍照</b></p> <p><b> 在下面这张1978年夏天的老照片中,前排是乌云其其格的父母亲抱着外孙女陶古斯,后排中间是乌云其其格,左手边是大妹妹道勒措,右手边是大弟媳银桃。</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8 草原足迹再回望</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宋新华就要离开生活了12年的草原牧场,去旗所在地的新浩特镇当镇长,即将开始在阿巴嘎旗的第二个12年的生活和工作。在头一个12年的草原生活中,宋新华经历了太多事情,限于篇幅,我省略了不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与新华微信聊天说:你的《足迹》故事太多了,改编起来真是难取舍呀。电视剧《渴望》主题歌词说,“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得改一下形容你的书《足迹》,改成“故事很多,宛如岁月一串歌……”新华说:金兄(我比他大整一年另一天),你想怎样写都行,我这人没那么多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了新华这句话,我就敢大胆地取舍浓缩故事了。不过,为了让读者了解《足迹》故事的全貌,我把没讲的28个故事标题列在下边,合计约4.8万字,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去看《足迹》的原著。</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从北京来到阿巴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落户边境公社边境大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18px;">掺群风波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洗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学骑马的代价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看管“牛鬼蛇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大队的“挖肃”运动</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入住牧户当羊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抓山羊绒</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打马鬃让我信心倍增</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这里的丧葬习俗</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牲畜去势有说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惊心动魄的那堂爆破课</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跟着舅舅学杀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过春节醉睡水槽</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参加冬营盘灭火</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边境打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马群走敖特尔的酸甜苦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跟着岳父学打猎</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打黄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回京看病途中的艰辛</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春天打狼</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赛马</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首次品尝了地甫鸟肉</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喝不够的奶茶</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吃不够的蒙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临危救火奋不顾身</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我喜欢做的事情</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b><b> 《足迹》已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下面是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在牧场的蒙古包家中生活了12年,乌云其其格给他生了三个宝贝女儿,这是草原之恋送给他们的最宝贵的礼物……</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9 告别乡亲来阿旗</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草原已经十一年多了,日出而牧,日落而息。放眼望去,茫茫的大草原还是老样子,晨起一碗茶,出门一骑马,回家一锅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有时坐在山顶看着我的马群,不由地陷入沉思遐想。前后三十名知青,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如果说不想走出去,那纯粹是自欺欺人。难道我比别人差吗?不,自认为还是佼佼者,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成家了,而且妻子是当地的蒙古族牧民,这个我永远不后悔。</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夫妻二人育有三女,感情深厚,既然“执子之手”理应“与子偕老",但国家为什么偏偏不考虑一下这些坚持到最后的知青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差吗?我们不优秀吗?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孩子一天天长大,教育问题、前途问题,难道也让下一代再延续这种平淡的牧人生活?继续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谱写人生?内心焦灼,百思不解……</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就在迷茫之时,1979年底,我突然接到旗知青安置办的通知,告知要给最后一批知青安排工作。因在下边的知青越来越少,所以这是知青安置政策的“末班车”,随后“知安办”将撇消。</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考虑良久,决心试一试,就去旗里报了到。完成了试工期后返回队里,我向队委会其他成员做了通报。这可不得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队里连夜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如何挽留我。无奈我去意已定,领导班子决定召开全体牧民大会,让大家出面说服我。我在大会上做了这十几年的工作总结,讲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选出了接替我的成员,交接了工作。年轻人阴沉着脸一语不发,老人们流着泪拉着我的手说:“这个队你若不在让我们还怎么话下去?前年的大灾是你领着我们闯过来的,没有你,全队牧业生产恢复不了这么快。”</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大家的认可与挽留,让我万分感动,也忍不住落下了惜别的泪水。我对大家说:“你们放心,我人走心不走。再说我只是到旗里,走得并不远,以后有什么事情还可以到旗里找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临别前,我特意到马群去看望跟了我十几年的几匹老伙伴。我抱着它们的头痛哭失声,马儿们似乎也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紧紧地围着我不忍离去。我再三叮咛接我马群的内表弟,要照顾好、用好、骑好这几匹杆子马,千万不可有什么闪失,也不要随便借给别人使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正如我担心的一样,1982年我亲手调驯出来的“那林哈日”,由于思念主人心切,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不吃不喝,离群独走,哪个山头高往哪个山头跑。内表弟抓住它一回,让老蒙医勒格希德用古老的土方,把“地毛”即“发菜”点着后用烟熏鼻子,治疗后,那林哈日精神好转了两个多月,我特意回去看望牠,见到我后,它很是依依不舍。我走后时间不长,它病情复发,这一次跑向草原深处再也没回来。它是草原的精灵,最后回归了草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大队插队十二年当了十一年马馆后,马鞍上的生活还是结束了。1980年第一季度,我被分配到了旗所在地的新浩特镇政府,从牧民变成了一名正式的国家干部。</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5月份,我回到队里把家搬来,全家户口也同时落到旗里。到旗里安下家后,一段时间里,我的家成了队里人的办公室和招待所。有人到旗,吃住自不必说,队里的大事小情都要向我诉说一番,让我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尤其是队里领导到旗里,我家就变成了临时会议室,队里的工作安排、计划都要我给看一看、说一说。总之,牧民把我当成队里的人,我只好尽已所能,尽力而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被分配到阿旗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后被派到旗所在地新浩特镇的计划生育办公室。</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上世纪七十年代,阿巴嘎族人口约有四万多,其中蒙古族占一半多点。而旗政府所在地的新浩特镇,是全旗乡镇里人口最多的聚居地,几乎占全旗人口的一半,其中汉族人口超过半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国家拟把计划生育政策作为国策,准备于1980年在全国普遍推行实施。在民族地区,计划生育的主要对象是汉族育龄夫妇。我们新浩特镇的汉族人口基本上是外来的,身分职业、来源省份、迁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有差异。向他们宣传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对谁来说都会有压力,对我这个新干部来说更是一副重担。怎么办?不能推辞,不能害怕,只能挨家按户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点一点做工作。日子久了,居民们很支持,任务得到落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年多后,我获得了自治区政府授予的“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到呼和浩特参加了“全区计划生育工作表彰大会”,领取了奖状和证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2年,我又荣幸地被推举为全旗“民族团结模范”年末又出席了全盟的民族团结表彰会。1983年9月,参加全自治区级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在大会上发了言。作为全区的重点表彰对象,受到了中央委员郝建秀和自治区主席布赫的接见,得到了旗、盟、自治区三级的表彰奖状、奖章和证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18px;">  1983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的宴会上,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的郝建秀(左三)与代表碰杯,右三为宋新华。</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3年初,新浩特镇政府临近换届时,我被旗党委委任为新浩特镇代镇长。之后,经镇人代会代表投票选举,又被正式任命为镇长,开始管理新浩特镇的全盘工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浩特镇的工作,方方面面都得了解,事无巨细都得操心。没有别的,就像在大队当干部一样,全心全意把工作干好就行了。我也明白,当牧民,就要掌握牧业生产的知识、技能;当干部,就要不断地学习政策和提高水平。所以在当干部期间,我在盟党校大专班学习了两年,接着又参加了中央党校三年的本科函授班。1990年,我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在锡盟党校学习时留影</b></p> <p><b>  1983年,宋新华和乌云领着小女儿陶古斯回京,看望在北京爷爷奶奶家的大女儿图雅和二女儿云燕,拍了一张合影。</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干部后,插队时学习的蒙语、蒙文显得不够用了,也只有学习才能适应新的工作。有不懂的词汇,就翻看蒙汉词典,再不明白就和妻子商椎推敲。另外,用蒙文写自己在牧区的工作生活感受,与人交流切磋,也能提高一下蒙文水平。积累下来,我有数十篇文章,刊发在书报杂志上。</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值得自豪的是,1987年我还考取了内蒙古翻译评职委颁发的斯拉夫蒙文刊授学习合格证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新浩特镇工作了9年后,阿旗党委组织部调我到旗司法局任职,担任了阿旗司法局局长。在这个职位上又干了三年。这对我来说是扩展视野、丰富经历的新历练。在旗里的工作期间,不管做什么工作,我都尽心尽力,多想群众,多做好事和实事。大家都说我勤政、为民、亲民、爱民。有了这样的评价,我心里感觉特别踏实。</span></p><p><br></p> <p><b style="font-size: 18px;">  </b><b>1990年,宋新华和乌云其其格带着大女儿图雅从阿旗回到北京,在呼市上学的小女儿陶古斯也回到北京,和在京的二女儿云燕一起过春节,拍了全家福。</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0 举家回京</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随着知青政策的改变,1990年后旗里留守的知青又有相当部分陆续返回了北京,包括在旗工作的知青。</span></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时,我的大女儿已在阿旗一中高中毕业,每次回家她都给我念叨: “我们班×××的父母亲是北京知青,他们全家都回北京了!” “我们班x×x的母亲是北京知青,他们家也办回北京了!”我明白孩子的心思是想回北京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一次,大女儿又絮叨起来,我忍不住了,就说:“你考虑问题太简单,想到你妈妈了吗?她愿不愿意去北京?你姥姥过世了,你的姥爷(姥姥于1990年春节过世)以及你舅姥爷、姨姥姥、舅舅、姨姨一大家子都在阿旗。咱们拍拍屁股走了,你妈妈会怎么想?”没想到我刚说完,妻子就很干脆的来了一句: “我们早就想去北京了,就你一个人恋着这个小破官儿不想走!”这简直是左右夹攻,我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我嘀咕了一句。我实在不愿拒绝妻子、女儿的愿望,于是开始安排回京的事宜。 陆陆续续跑了一年多,1992年末终于举家回到了北京。</span></p><p><br></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临走前,我向政府相关部门举荐了同事巴格纳,推荐信用复写纸一式四份写给了政府、人大、政协和组织部。此后,巴格纳偶然从他处得知是我的举荐,感动地说:“我跟过四任局长,你是最懂下属,最理解下属,也是最关心爱护下属的。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span></p><p><br></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宋新华一家回到北京安顿好不久,就在春节赶回草原,给乌云的老父亲祝寿,宋新华骑马“表演”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1994年,宋新华和乌云带小女儿再回草原,与老父亲和家人拍了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京后,我在东城区民政局工作,2002年正式退休。随即被原单位返聘,又接着干了七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北京的家就像在旗里一样,成了草原人来京的落脚点。看病的、旅游的,还有来解决困难的,能伸把手的,我就伸手相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锡盟草原来人在通县办了一家蒙古包特色旅游景点,开业后困难重重。我还多次到那里帮助他们运营,对外宣传,招搅顾客,调驯马匹,赠送电器、物品。对草原人的困难,能帮助一点的就帮助一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妻子乌云秉承了蒙古族女性全部的优良基因,她美丽善良,温柔贤惠,宽容大度,心灵手巧,有妻如此,夫复何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在,我和老伴儿每天在家,她做她的针织刺绣,如成吉思汗大汗像,还有马、牛、羊等,我做一些想当年在牧区时的日常生活用品的微缩模型,如蒙古包、勒勒车、马鞍子、小饭桌等,生活其乐融融,无拘无束,颐养天年,乐享天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宋新华制作的草原题材木工缩微工艺品</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北京后,我和乌云补拍了婚纱照,过上了大城市的生活。但无论在哪里,我和乌云永远都是草原的儿女。我们从1971年结婚走到今天,已经携手走过了49个年头,正在向50周年的“金婚”迈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常想,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必须得有良心。想当年恋爱时,死皮赖脸追求人家姑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既然如此,就要携手一生,不应半途退出而遗憾终生。不管你的另一半是哪里人,是哪个民族的人,都要秉承老祖宗的教诲,“糟糠之妻不下堂”,互相关爱,互相帮扶,终其一生!</span></p><p><br></p><p><b> 来到北京后,宋新华和乌云其其格补拍了结婚照,开始了大城市的生活……</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这一代人,基本都经历过知青生活,现在有一个提法叫做“青春无悔”,贬高褒低,我不想就此发表宏篇巨论,只能代表个人一分为二地说,我的“青春无悔”指的是想当年,在我们下过乡当过知青的那一片草原和草原上的人民给予我们的关爱和付出,让我们无悔。而对于毁了整整一代人,毁了一千八百多万个家庭和造成诸多灾难的这一国家政策,我们不能“无悔!”</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纵观人的一生,确如人们常说的“人生苦短,转眼即是百年”,我们均是已过花甲之人,奔七的年龄了。回想此生,还算是没有虚度,当可上慰父母在天之灵,下对后世儿孙之面,问心无愧矣!</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说:无论在哪里,我和乌云永远都是草原的儿女……</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乌云其其格手工制作的十字绣“花瓶”</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宋新华制作的备鞍马缩微模型</b></p> <p><b>  宋新华与同事老尹切磋书法,书写他自己创作的草原感想诗。</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养育了三个女儿,现在三个女儿都出落成了大姑娘。在小女儿的婚礼上,我向来宾们由衷地说过这样一番话:“当年下乡知青有一句老话,叫我为草原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现在把子孙又献回来了。对孩子我想说两句让你们终身可以受用的话,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谈恋爱是甜蜜的事,结婚是大喜的事,成家立业是真正的事,吵吵闹闹是常有的事,白头偕老是一辈子的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b style="font-size: 18px;">  2008年8月,在小女儿陶古斯的婚宴上,新娘新郎和双方父母及宋新华的好友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2008年,小女儿陶古斯和蒙古族青年布仁巴特尔举办婚礼,双方父母参加婚礼合影。</b></p> <p><b>  在婚礼上,宋新华给阿巴嘎旗原旗委书记敖云格日乐敬酒。</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31 感恩阿巴嘎</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50年前,当我们告别学校,离开父母、亲人,踏上这茫茫大草原时,就奠定了我们和她的不解之缘!</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像母亲一样,敞开了她温暖的胸膛,将我们紧紧地拥抱在怀里。当一声声“玛乃乎、玛乃乎很”响起,知青们便融入了家人似的温情之中。</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我们逐渐地适应了牧区的生活,草原教会了我们认清是非、认识社会,教会了我们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技能。是草原炼就了我们钢筋铁骨,是草原锤炼了我们豪气冲天,从草原上走出来的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因为背后有我们的母亲大草原!</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赋予了我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吃苦耐劳的本领,朴实待人的性情,宽厚包容的胸怀,草原也赋予了我们藐视一切困难的雄心!我们面对过去,也将直面人生,再面对未来!</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是辽阔的,拥有山川、河流、湖泊,可容纳万物!牧人们的心胸是宽广的,可容得下大草原!</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是美丽的,当春风轻轻拂过大地,便有满眼的娇绿齐刷刷地铺遍草原,繁星似的无名野花点缀其间,马群淌过潺潺小溪,羊群散落在绿草之间。</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是温柔的,从古至今养育着一代代的牧人和五畜,爱抚着万物生灵,生气盎然!</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草原也是严酷的,凛冽的“白毛风”似咆哮的巨龙,挟风裹雪一路横行,肆无忌惮,吞噬苍穹!</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历史对于旁观者永远是一篇故事,但对于亲历者却是难忘的经历和难得的感受!</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时间跨入了21世纪,草原已经不是50年前的模样,有了惊人的巨变!</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当年从北京到阿巴嘎约700公里的路程,我们曾经走过15天,现在一脚油门7个小时即见故乡真颜。</b></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 </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当年众多的蒙古包,许多已被气派的砖瓦房替代;当年一片土黄色街道和房屋的新浩特镇已被高楼大厦、广场、霓虹灯替代,变成了现代化的别力古台镇;当年逢喜庆节日才舍得穿的新衣新袍,如今已是一般的穿戴。</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高科技和牧业机械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牧业生产技能。50年前我们打草用的钐刀、提水用的牛皮斗子,都已成为历史文物,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放牧使用遥控小飞机、远程监控器。人畜饮水全部是机井,只需手指按一下电门,水即“哗哗”地注入水槽。出门就开车,联系用手机,购物多电商、花钱支付宝,牧区已经跨入了现代化。映入眼帘的全都是耳目一新的繁华景象。远古的游牧文化渐行渐远,草原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模样。</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我由衷地为草原欢呼,为草原呐喊,为草原祈祷,为草原祝福!</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愿我们的大草原、我们的阿巴嘎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五畜兴旺!</b></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76, 79, 187);"> 感恩阿巴嘎!感恩大草原!</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 1, 1);"></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2 《足迹》后记</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散碎的文字是怎么成为本书《足迹》的?想来真应了“无巧不成书”这句话。</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8年8月,一位来自于锡盟草原的蒙古族青年影视导演正在创作关于草原知青的电视剧,为此他查看了相关史料,也阅读了大量的知青回忆作品。当他看到2018年初阿巴嘎旗巴彦图嘎苏木知青撰写的《致草原》一书后,对书中我的几篇文章及我本人颇有兴趣,对我迎娶蒙古族牧民乌云其其格为妻且恩爱至今的经历尤为好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矫小红原来和我同在阿旗北部边境公社插队,她知道此事后鼓励我配合支持这位导演的计划,尽快动笔写作。我在锡盟党校学习时,矫小红曾给我们班讲过课,所以我一直称呼她为“老师”。老师交待给我的事情,我还真的不能也不敢懈怠。</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很快,我就与导演建立了微信联系。他建议我随便写,把在牧区十几年的生活都写一写,尽量和《致草原》书里我的文章在时间脉络上串联衔接起来,形成连贯的完整故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不无压力,但对草原人的感恩之心激励着我,内心对草原的热爱召唤着我,一幕幕往日的草原生活不断浮现于脑海。利用工作间隙,我拿起笔,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写出三五段儿就同时发给那位导演和矫小红。一个多月后,凭着记忆,不经意间竟写出了5万多字,涉及到了牧区生产、生活、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与我在《致草原》书中的内容基本实现了融会贯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一写作过程,让我重新活在了魂牵梦绕的草原,仿佛不止是在写自己。我庆幸当年赶上了游牧生活的尾巴,更多的融入了草原牧民的生活,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们,他们爱怜生灵、爱护大草原,敬畏大自然,敬慕长生天,过着简单、艰苦、平淡的四季游牧生活,为社会贡献着牛马骆驼羊等畜产品。太需要有人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留给历史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愿以我的草原经历为背景,展现草原、牧人以及游牧文化的尾声,为草原人树碑立传。为此,我尽量据自己所知,事无巨细地、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游牧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蒙古族牧民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记录下那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记录下蒙汉姻缘的异族爱情和坎坷生活。记录下这些,我觉得做了一件平生令自己满意的事。假如我早有这个觉悟,假如生命能重来一遍,我会记忆、记录下更多更多,这或许是我一件无法挽回的遗憾。</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导演那边没有什么消息。我也逐渐恢复了生活常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19年8月,一位阿旗牧民因医疗事故来京参加司法鉴定的听证会,苦于没有翻译,大家想到了我,我欣然接受,并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了牧民。当时,在场的几位老知青听说我写了不少牧区生活的回忆,于是提出建议,希望把我前前后后的文章编辑成书,好让更多的人分享。大家一拍即合, 自此,我和几位知青参与的编辑工作开始启动,直至《足迹》问世。</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此,我真诚地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感谢对我视同已出的岳父岳母,感谢信任我爱护我的父老乡亲们,感谢与我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妻子乌云其其格和我们的三位可爱可亲的女儿图雅、宋云燕、陶古斯,感谢曾经和我在一起经历过磨难和共同战斗的知青战友,感谢支持、鼓励和帮助过我的知青朋友。对矫小红、刘进、牛立等几位知青朋友为编辑此书所作出的努力,在此,我只能从心底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足迹》的问世有你们的心血和付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古稀将至的今天,我愿以本书,告慰在天的父母之灵,告慰曾与我情同手足却过早离世的知青插友,告慰那些万般不舍但离我而去的父老乡亲们的在天之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也希望本书能给阿巴嘎旗草原、草原知青及知青的后代们留个念想,给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留下一份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活民间实档的一些碎片。</span></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宋新华2020年1月5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33 民族友爱大家庭</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幸福美照集锦</b></p><p><br></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下面是宋新华一家人的美照集锦,衷心祝愿这个民族友爱大家庭一家人快乐幸福、吉祥安康。</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的要求下,宋新华讲了他们这个民族友爱家庭使用不同语言的情况,挺有趣:</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云我们两恋爱和结婚时,她一句汉语都不会。</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乌云的汉话是几次到北京,我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为了和我的父母亲交流才慢慢学习的。正经学好了汉语还是我们全家1992年回到北京以后,现在她的汉语已经说的很好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家里人的会话语言,乌云我们俩之间用蒙语,乌云和小女儿陶古斯说话用蒙语,和大女儿图雅和二女儿云燕说话用汉语。</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蒙古包长大的图雅,5岁多来北京爷爷奶奶家时基本不说汉语,我们两个把她放在北京,上幼儿园,上小学都是汉语,所以,图雅学会了汉语,反而把蒙语忘了。她初一回到阿旗只能上汉文班。但我们讲蒙语,来的亲戚朋友也都讲蒙语,又把图雅脑海深处的蒙语记忆挖掘出了一部分,能听懂一些蒙语了。现在图雅在北京工作,很少说蒙语,但偶尔蹦出一句半句还非常标准,我们说蒙语时她大概能听懂一半……</span></p><p><br></p><p><b style="font-size: 18px;"> 尽管乌云与公婆只拍过一张合影,但她和汉族爸爸妈妈的关系十分融洽亲和。</b></p> <p><b>  1998年夏天,乌云和小女儿回草原,在亲人的羊圈里帮着劳动。</b></p> <p><b>  宋新华自豪地说,小女儿陶古斯这张骑骆驼照,是我仰面躺在雪地上拍的。</b></p> <p><b style="font-size: 18px;">  小女儿陶古斯的公婆每年都来北京,在宋新华和乌云家住一段(因陶古斯和女婿家尚未装修入住),看孙女、会亲家。这是宋新华全家和亲家、陶古斯女婿于2010年在朝阳区蟹岛公园合影。</b></p> <p><b style="font-size: 18px;">宋新华、乌云和三个女儿在北京家中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编后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4月下旬,杨建敏用微信告诉我,要送我一本书。待收到快递来的书看时,方知道这本书名字叫《足迹》,作者是宋新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阿巴嘎旗北京知青当年的学生宝力格的邀请下,于今年3月进了一个宝力格组建的知青微信群。进群不久,一位微信名叫布日孤德的群友得知我是呼市首批插队锡盟草原的知青后,和我打招呼,聊起了他与我们那批知青中名叫呼伦的男知青的友情和趣事,我说,那你们是真哥们!后来我知道了布日孤德是宋新华,我们就这样认识了,但却不知道他写了一本书即将问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于去年收到杨建敏主编的阿巴嘎草原知青文集《致草原》浏览时,曾看到过宋新华写的几篇回忆录标题,但还没来得及看内容。收到《足迹》后,我先粗略地翻阅比较了一遍,了解了此书的内容比《致草原》中的内容增加了许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宋新华看到我在微信群里夸赞他的《足迹》,谦逊地说:老金,不是什么好作品,正好是疫情期间,权当解闷了,别笑话我就行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下面我和宋新华的微信聊天截图中,宋新华的微信头像是一只草原雄鹰,蒙语叫布日古德。知青们刚到草原时,牧民们纷纷给他们取了蒙古族名字,给宋新华取的名字就是布日古德。他解释说,我的微信布日孤德用“孤”字,是因为鹰的特点是特立独行,我的性格中有鹰的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此后,宋新华用微信陆续给我发了不少读者阅读《足迹》的感言和评论,很打动我,摘编于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76, 79, 187);">葛跃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此书甚好,真实地记录了你的草原生活,感人至深,颇有同感。你是我们一代人的佼佼者!把草原生活描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入,妙不可言,……我以为我很了解草原,与你比起来差得很远。谢谢你,向你致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矫小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这次这本书又掀起了一次草原热,大家反响都非常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刘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新华的记述真实而且细致,足迹如此扎实,让我们这些有过草原经历的老知青深为感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崔虎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新华老弟,我把你的书放在枕下了,每天睡觉前看一章,收获太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凌毓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确实,如果说深入草原,宋新华是头一份!没有之一。足迹能否译成蒙文?影响更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志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新华赛白努!把你的书看了几遍,太棒了,整个把我们在牧区的生活都体现出来了,简直就是我们的履历表。想问问你编软皮把的马鞭,我给忘记怎么编了。现在走不动了,想在家里编编手工活也是个乐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进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通过阅读你的书,我才真正理解了蒙古民族牧民,牧民的生活,才更了解了你,你不愧成为草原上的雄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刘三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足迹”很好看,复习了不少蒙古语,回味了丰富多彩的草原游牧生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张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知青们已经老去,游牧已成历史,宋新华细致地描述了青春时期度过的12年游牧生活,写下了每一种技术的要点,这些都是蒙古族牧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是牧民的看家本领,也只有我们这些曾经草原的知青才爱阅读,才看得懂,才能被书中的记忆感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白利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你的书特别吸引人,特别感人!这个时候能看到这样的作品,这段时间因疫情导致的沉重心情一扫而光,现在太需要这样的好作品了! ……美丽的草原姑娘和北京帅哥,三个漂亮可爱的女儿多好啊,羡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陶小康:</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我注意到,在汗牛充栋的知青回忆中,固然有不少涉及婚姻、家庭一类的内容,通常情况下难免会有所讳言,即便谈起,也往往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新华则不然,“做到蒙古族家庭的女婿”是他引以为豪的甜蜜往事,他因此不吝在回忆中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加以描述,细节丰富,生动感人。如果说那时的他是以草原为家的话,那么他在这个家庭中为人婿、为人夫、为人父的经久的责任与担当,虽常别离却其乐融融的亲情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读着这些评论,我感知到了《足迹》非同一般的感染力。在完成了手头一篇美篇的写作后,便开始认真地细读《足迹》。读完全书,在感慨之余,很快有了把这本故事编写成美篇的想法,随即用微信征求新华的意见。我向他简介了何为美篇, 他回复说“</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明白了,就是把书上的文章放到微信网络上,流传面更广一些对吧,你懂行又爱写,你写吧,我没意见!”待我开始编写美篇《草原足迹》后,他给予了我大力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已有多名读者很有深度地表达了阅读《足迹》的感受,给了很高的溢美评价,留给我的评论余地实在不多了。不过,我作为插队草原、当过马倌、和女知青恋人在牧场生活了多年的老知青,作为很想宣传《足迹》的搬运工和二传手,在编写美篇的过程中又把《足迹》细看了多遍,对主人公和故事的印象、感受和共鸣更深了,因此还是要说几句。我无论是读作品还是写作品,往往更为关注人性和情感,草原足迹故事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爱情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他坦诚地讲述了跨越民族的爱情和婚姻的真实故事 ,对一见钟情的草原牧民姑娘勇敢热烈地追求不舍,为了融入蒙古族家庭和草原,发誓要学会游牧生活和劳动的全部技能,学会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字,经过执着坚韧的不懈努力,终达目标,有了民族友爱的温暖家庭,生了三个美丽女儿,终生相爱,白头偕老,即将走到“金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 读着足迹的故事,我再一次感悟到,民族和语言的不同(蒙和汉),家庭背景的不同(大草原牧民青年和大城市知识青年),并不能阻隔爱情的力量。宋新华对乌云的爱流淌在热血中,当然乌云也同样深爱他,因为他铁骨柔情的担当和责任,才使他在草原的光阴没有沉沦虚度,使他留下的足迹清晰踏实,他的故事才打动人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这个美篇取名《草原足迹》,意在原样介绍原著。美篇内容绝大多数是宋新华《足迹》各篇章的全文或摘编,有少量文字,如引言、标题故事之间的夹叙夹议、照片说明、第28和33章以及编后记,是我新写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只是给《足迹》做了戴帽(引子),穿靴(编后记)、瘦身(节选故事后比原著减少了一半文字)和打扮(把原有大部分照片和新增不少照片配图给每个故事)的工作,同时表达了我的共鸣和感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结束这个美篇时,我要感谢几位草原知青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杨建敏,《足迹》刚问世,他就送给我一本,让我先睹为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三位我尚不认识的知青朋友矫小红、牛力和刘进。是她们热心帮助宋新华编辑并印制了《足迹》,使我能够浏览故事的全貌,反复阅读各篇章故事细节,方便地扫描复制所需文字,这对我编写美篇起了很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宋新华,虽然是在写他的故事 ,但我还是要谢谢他不厌其烦地满足我的要求,耐心地解疑释惑,提供素材,翻拍照片,校对文稿,他的支持让我比较顺利地编写完成了这个长篇美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爱的读者,我和故事的主人公都衷心地感谢您浏览阅读了《草原足迹》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特别补充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草原足迹》发表已经一年了,我今晨(2021年6月10日)又看了一遍已经看了多遍的这个美篇,再次被故事感动之余,想补充一些内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首先说一件遗憾的事。这个美篇发表后,有读者反映没有送花窗口,不能送花。我与美篇平台小编联系解决,但始终未果。这个可能是由软件的技术故障造成的问题着实遗憾,好在读者对作品的喜爱都通过点赞和留言评论表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草原足迹》发表后,宋新华和妻子乌云于秋天特意请我和老伴去他们家吃阿巴嘎草原羊肉,之后,我们回请宋新华夫妇和知青朋友来我家品尝乌珠穆沁草原羊肉。此外,还有我们共同的草原知青友请我们两家相聚庆贺美篇发表。草原知青朋友相聚,回忆草原,喝酒唱歌,欢声笑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我本来打算再写一篇《我和草原北京知青的美篇情缘》,已经开了头,却因身体不争气和写作别的作品搁置了,有些遗憾。下面,就用几张几次聚会的照片,表达草原知青的友情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span><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2020年10月16日,宋新华和乌云邀请我和老伴以及呼市草原知青呼伦和女友到家里做客,乌云的家人送来的阿巴嘎草原羊肉,第一顿就请我们品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下面的拼图照,左至右分别是:我、呼伦、宋新华、我老伴王克勤、呼伦的女友卞文娟,是乌云敬酒后给我们拍照的……</b></p> <p class="ql-block"><b>  在宋新华邀请我们之前的7月27日,宋新华的哥们、与我和老伴一起下乡的草原呼市知青呼伦,说为庆贺美篇《草原足迹》发表,也为让我和宋新华见面,邀请宋新华夫妇、我和老伴去家里做客。这是我和老伴与宋新华夫妇第一次见面,大家很是高兴……</b></p> <p class="ql-block"><b>  2020年12月5日,我们邀请宋新华夫妇和草原北京知青朋友来家做客,品尝乌珠穆沁草原羊肉。照片中右2和右1是宋新华和乌云;左1至左3是我、谢小庆、我老伴王克勤。</b></p> <p class="ql-block"><b>  下边的照片中,左1、左2是宋新华和乌云;左3是在阿巴嘎旗下乡的草原北京知青刘三宁;右2是王克勤;右1是在东乌珠穆沁旗下乡的草原北京知青谢小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