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家乡老屋后山的那片绿松林》

与石居

<h3> 每当回想起童年的往事,总能勾起我对家乡的眷恋。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老屋后山的那片绿松林。<br> 我生在城郊的一个小山村里。小时候家里的老屋,坐落在一座大山的脚下。屋后有一片好大的松林,绿油油地几乎长满了一座山。树种是当时当地常见的油松。这种松树,针叶的绿色比红松略浅,翠绿并泛着油光,大概因此而称谓油松吧。它生长缓慢,长的也不是很高很直。但它生命力极强,山崖上,石缝中,无论多么瘠薄的山地,哪怕只有一线生机,它都能长得碧绿。当时家乡周边的山上,或成片,或零散地,到处都有这种自然生长的松树。<br> 老屋后山的这片松林,是我童年的乐园。那时候的自然生态比现在还好,山上草深林密,松林里阴森森的,别说是小孩儿,就是大人一个人上山也有点胆怯。春夏季节,我经常跟随着哥哥、姐姐,一起到山上看映山红,采野菜,捡蘑菇……。稍大一点,便与年龄相仿的同伴儿一起,漫山遍野地掏鸟窝,捡野鸡蛋,尽兴玩耍。秋冬季节,我们一群同龄的男孩子,经常结伴上山拾柴搂草,捡松篓,摘野果,捉迷藏,打雪仗。那时山上的松林里有好多小动物。比如鸟类有老鹰,猫头鹰,野鸡,乌鸦,布谷鸟等,以及很多现在已记不住名子的小鸟;还有狐狸,獾子,刺猬,貉子等许多野生小动物。那时,老鹰时不时地从空中俯冲下来叼鸡是常事儿。狐狸、黄鼠狼,夜里掏鸡窝偷鸡吃,也是司空见惯。有一年冬天雪后的一个夜晚,父亲就和姐姐们一起在我家鸡架里逮住一只偷鸡的狐狸。记得我十二、三岁的时候,那年小雪节气过后的一天,我与四、五个小半大小子一起上松林里玩,在靠近山顶的一处沟壑边上发现了一个土洞。几个小伙伴觉得里面好象有动物,便学着大人们用过的土办法,把松枝和茅草塞进洞口点燃,想用烟薰的办法,把里面的动物薰出来。还真有效果,不一会儿,一只狐狸般模样的小动物,就“嗖” 的一下从洞里冲了出来。我们几个半大小子,当时是又喜又惊又怕,胡乱捡起根棍子,便绕山漫野地追逐起来。可能是因为被烟薰的,或许是受到惊吓的缘故,那只狐狸般模样的小动物,冲出洞口以后,也乱了阵脚,象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最后被我们围追堵截,打了个半死捉拿起来。下山拿回家后,大人们说这是一只貉子。家人们拾掇好后,晚上几家人都头一次吃了顿貉子肉。貉子肉有股土腥味儿,但在那个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荤腥味的年代,也真算是开荤解馋了。几天后,我们把这只貉子皮拿到当地供销社卖了,得到了八块钱,每人分得了不到两块钱,把我们高兴的不得了。 <br> 家乡老屋后山的那片绿松林,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留下了许多甜蜜的回忆和无尽的欢乐……。<br> 可是,好景不长。大约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六十年末和七十年初,正是文革的中期,当时社会管理混乱,滥砍盗伐成风,人们也没个法律和生态意识,山上的许多松树,被有的村民趁乱砍了盖房子用了,或用做当柴禾烧了。加之当时这种油松,普遍染上了一种据说是从朝鲜传过来的,叫做“松干介的毁灭性病害,几年功夫,这片松林就一棵松树也不见了。山上从此变得光秃秃的,荒凉极了。山上的野花没了,鸟儿飞走再也不回来了,各种动物也不见了踪影,我们昔日的乐园也没了。<br> 这座山一秃就是四、五年。大约是在一九七五年春天,所在的公社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决定将这座秃山栽上红松苗,重新绿化。当时我正好在公社林业站工作,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那年清明节前后,公社党委调动公社机关干部和所在大队的民兵及学生等几百号人,集中了四、五天时间,将这大约一千多亩地的荒山重新栽上了红松幼苗。那几天,我做为公社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与同事们一起,起早贪黑,忙着拉线定点,指导挖坑、栽苗、培土、踩苗,检查质量。虽然累点,但心里乐滋滋的。后来,我与林业站的同事们一起,经常去这片林地,指导护林员们为林地割草,给松苗扶正、补植,抚育松苗。通过精心管护,当时这片红松幼苗的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第二年的秋天,我被调到公社广播站工作之后,对这片松林的关爱少了,但因其就在自家屋后,一抬眼就能看到它一天天绿油油地长着,心里总有一种期盼和憧景。<br> 一九七八年的冬天,我外出读书去了。回家乡的次数少了,但心里总割舍不了对这片红松幼林的牵挂。再后来,毕业后到了城里工作,偶回家乡也多是工作路过,专程回去的时候着实不多。但无论是路过也好,专程也罢,但凡目力所及,我都不会忘记多望几眼心中始终挂念的那片红松林。每每见到当年栽下的松苗一天天长大,心中总是充盈着满心的欢喜和美好的遐想。<br>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如今,这片重新栽植的红松,早以郁闭成林。当年不及筷子般大小的幼苗,现已棵棵长成比碗口还粗的大树,且个个笔直挺拔,密密麻麻,遮天蔽日,比儿时记忆里的那片天然油松林更是壮观许多。现在松林里和松林周边的山上,诸如映山红等各种野花又重新长了起来,各类野果树也多了。去年秋天,我专程去松林里走了一趟,踏着林中厚软的松针地毯,吸着泌人肺腑的清新空气,闻着四处飘逸的淡淡松香,看着树上绿中泛黄的累累松塔,别提心里有多舒服了。更使我惊喜的是,竟然还見到了一窝被野鸡丢弃没孵化成功的野鸡蛋,还有以前山上从未曾见过的不少软枣树藤。许多以前有过和不曾有过的鸟类,愉快地穿梭在林间觅食、飞鸣。要说最多的鸟类当属野鸡了,漫山都能听到它的叫声,有的走到近前,它才飞走。一些消失多年的动物也逐渐回来了,比如野兔、刺猬等。最多的还是小松鼠,随处可见,仿佛不怕人似的,树上树下跳个不停,成了松林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听家乡的人说,有人还在松林里见到过野猪和狍子等。夏秋季节,松林里各种野生蘑菇更是多了去了,出了一茬又一茬,每逢此时,就连许多城里人也时不时地成群结队来此游览采食。<br>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到现在家乡老屋后山的这片绿油油的松林,真得由衷地感谢那届公社领导的英明决策,感谢当年参与造林者的辛勤付出,感谢家乡几代人的精心管护,才使得这片原本已荒芜的秃山又恢复了比以前更有生机的模样,也使得我儿时心中的伊甸园,又重新由记忆变成了更好的现实。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植树种草,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福荫子孙的伟业善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愿家乡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天比一天更美好。<br>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老屋后山的那片绿松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