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南六省自驾游3——铜仁梵净山

雁荡老翁

<p> 6月15日,上午,小雨。我们沿杭瑞高速,行驶了一个半钟头,抵达梵净山景区。</p> <p>  疫后开放的梵净山,景区免门票,须购买索道票。景区游客不多,但景区管理员说:景区上午可能有雷阵雨,索道停运。我们犹豫了半天,最后预订了下午2点的索道票。11点,我们在附近随便吃了点中餐。12点,到景区门口,索道提前运行了。</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的印江、江口、松桃三县交界处,系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是全国著名的弥勒佛道场,是与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梵净山就属楚国“黔中地”,秦朝属“黔中郡”,汉代属“武陵郡”,以后一直是“武陵蛮”崇拜的神山、圣山。2018年7月2日,铜仁梵净山成功列入了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蘑菇石景区</b><b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2318cm)</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翻天印</b></p><p class="ql-block"> 山崖顶端平铺一面石台上,有一块巨石恰如一方巨印倒置于平台上,故称翻天印。自古便有仕途求官者为祈如愿在此叩拜。此石高约3米,上大下小,顶部为2米见方平台,下部最小处仅有二人合抱大小,近看似一朵巨型平菇,远观如一枚朝天大印。</p> <p class="ql-block">蘑菇石景区观望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太子石</b></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18年我和大学同学游梵净山时,从蘑菇石下来,往红云金顶走的半路上,突然山涧烟雾飘散,隐约露出一耸立的石柱。有一当地老大爷说,那是太子石,平时很难看到。</p><p class="ql-block"> 太子石,在梵净山老金顶南麓,牛尾河源头处,耸立着一座海拔1748.2米,如剑劈斧砍成的石山,远远望去,俨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传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p><p class="ql-block"> 相传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的妃子九皇娘到贵州梵净山修行。小太子见不到母亲,不吃不喝,大哭大闹。一天,他悄悄溜出皇宫,历经艰难险阻,受尽痛苦磨难,终于去到梵净山脚的牛尾河边。太子仰望金顶,呼喊母亲,撕裂人心、催人泪下的声音在山谷里回响,在群峰间激荡。神仙为之动情,母亲为之痛心。太子正想从绝壁爬上山去见母亲,却被神仙施法定在牛尾河谷里。太子脚不能动,就每天引颈探望,长得很快。神仙生怕太子长高了见到母亲,引起九皇娘思凡,又在太子头顶栽了一棵菩提,菩提乃梵净山镇山之宝,张张叶片都有一尊如来佛像。从此,太子不再长高,遂化为石。</p> <p>  蘑菇石海拔2318cm,风大雨大,迷雾茫茫,能见度15米左右。游览蘑菇石后,下行至承恩寺时,看着雨雾中看不见顶的红云金顶,我们又犹豫了。我有点心不甘,因这是第二次来梵净山,若再不上金顶,有些遗憾。于是,问了傍边的游客,得知上金顶仅需15分钟左右。终于下决心上金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红云金顶景区</b><b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2336cm)</b></p><p class="ql-block"> 上金顶的路有些难走,路陡且狭,有些地方要猫着腰,手脚并用才能过去。尤其是下雨天,路滑难度更大。这里提醒一句,爬山千万不能撑雨伞,雨大风大,很危险 !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线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天桥</b></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金顶的天桥是座石拱桥,虽然跨度不是很大,长5米多,宽约2米。拱跨虽仅有5米,但却建在距地面近2500米的金刀峡的悬空之中,这对于建造这座“天空”中的桥,不管怎么想象,修建这样的天桥,风险之大真是不可想象。也许是从两头分别修建,然后在中间合拢,也可能是在两山之间先搭好脚手架,然后再慢慢建桥。总之,其难度和惊险之大,应该在古建筑史上实属罕见。我们现代人只有惊叹的份。</p> <p>  下面几幅来自网络的照片,是梵净山的“红云金顶”的全貌。</p><p> 梵净山的胜景在金顶。有人说:到梵净山不登金顶,等于没到梵净山!梵净山共有三个金顶:新金顶(红云金顶)、老金顶(月镜山)及凤凰山金顶。在新金顶一座天桥飞驾两山,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现在佛)释迦佛、一边供奉(未来佛)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神话传说:相传因梵净山高耸入云,释迦佛和弥勒佛都想将此处当成修身养行之地,但一山不容二虎,二位佛祖僵持不下大打出手,于是玉皇大帝将山劈作两半,让二位佛祖各占一边,最终停止了这个纷争。</p> <p>来自网络视频</p> <p>  下午3点左右,我们结束了梵净山游览。因老周的亲戚章老板的邀请,我们驱车前往沿河。6点半左右到达沿河,我们在一艘停泊在乌江中的渔船上吃乌江鱼。随后游览夜景,从而得知:此处也是红军当年横渡乌江天险的一处渡口。</p> <p class="ql-block">  1979年6月1日县革命委员会在纪念红三军渡江和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45周年之际,为缅怀红军光辉业绩,将县城乌江惠民渡改为红军渡,在渡口东岸观音岩脚建竖红军渡纪念碑。1982年县政府将红军渡纪念碑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07年因修建河东防洪堤时被埋于地下。2008年10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县城西岸修建红军渡广场,塑红军雕像,便重刻“红军渡”纪念碑文。</p> <p class="ql-block">  1934年5月中旬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红三军团第七、九师进入沿河境,5月31日占领县城乌江西岸后山的粽子顶,县城守军蒋丕绪师彭镇朴团仓皇逃据县城乌江东岸。红三军占领县城乌江西岸后,</p><p class="ql-block"> 1934年6月1日在贺龙指挥下由沿河司渡(后又改名惠民渡)强渡乌江,攻克东岸,占领全城,守军弃城逃遁。红三军占领沿河县城后,在50天内先后挥师东进、南征、北上,行程250余千米,开辟纵横100千米的势力范围,为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沿河地处比较偏僻(别说我孤陋寡闻,说实在的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这地名),也是革命老区,但目前消费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就拿乌江上的鱼来说,大部分都需一百多元一斤。</p> <p class="ql-block">附:同事洪大为老师赠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 梵净山行 </p><p class="ql-block">栈道萦纡天际浮, 巉岩峭拔眼中收。 </p><p class="ql-block">烟光咫尺分高下, 云影须臾各去留。 </p><p class="ql-block">雾锁苍崖萝径仄, 风生碧涧石门幽。 </p><p class="ql-block">飞泉汩汩解人意, 一洗心尘消百忧。</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