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读书”

陈仲根

<p>谈读书</p><p>&nbsp;</p><p>&nbsp;&nbsp; &nbsp;&nbsp;古今中外,谈论读书的文章,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可谓是车载斗量,数不胜数。对读书的看法五花八门,各有千秋。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升,人们的语言,文字能力越来越强,所以,读书的能力也不断提升,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但我们现实社会环境中却功利主义越来越严重,生活中人们却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也就是说,精神生活的质量反而在急剧下降。这是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引起的。按我以前文章中的说法,就是说:现代教育水平的提升,仅仅是实利主义教育水平的提升。(简单地说,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我读的书能为我带来什么实质的利益。)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实利主义教育中的内容极其广泛,严重侵占了情感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而情感教育(培育人们精神生活的教育,也称之为人文教育)恰恰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食粮。情感教育的方式只是通过生活阅历中的磨砺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有的途径就是艺术熏陶,也就是通过艺术作品的感动而得到自身的感受,进而感悟。</p><p>1</p> <p>艺术作品包括音乐、美术、文学作品等。音乐、美术等艺术语言,往往要经过专业的学习才能理解,而<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就是我们实利主义教育中也必须学习的语言、文字。所以,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情感教育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阅读。这种阅读,不是在考试压力下的读书,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的轻松阅读,是不照进现实的思想的放松。</span>如果你想让这样的阅读照进现实,那就失去了情感教育的本义。但当这种阅读的积淀不知不觉中照进了现实,你也就在这样的阅读中得到了提升。有一位记者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采访他,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文学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莫言回答:“文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没有作用。”因为情感教育是培育人的情感的,是培育人们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产生“喜、怒、哀、乐、悲、恐、惊”中某一种感受的体验,而不是用来达到某种功利主义的目的。那些以所谓弘扬正义,明辨是非为目的的文学作品,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但偏偏是这种庸俗的作品,被一些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的功利主义者加以宣扬、炒作,竟然很轻易的就能占据“流行畅销”的平台。真正优秀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是触动人们的情感,激发人们的思考,而不是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其实每个人的判断标准都包含个人的情感因素,除去僵硬的法律条文(其实法律也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不同),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公正。(决定一个人想法的最原本的因素是这个人的情感)。</p><p>2</p> <p>文学作品,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真正源自生活的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展现人们最真实的情感的作品,是反映人们生活中真性情的作品。任何为宣讲某种善恶是非标准的文学作品,就像是人工合成的某种补品,不管它如何宣传营养丰富全面,归根到底它就是一种药,都会有副作用。譬如我们身体中通过平常的饮食能满足的某些营养成分,在这种营养全面的补品中再增加一份,反而有害健康。所以,这种作品不管它如何红极一时,在时代的发展长河中总是如流星一般稍纵即逝,因为所谓的社会价值观一直在变化。在而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原生态的食品。它虽然不一定有多么刺激你的味蕾,多么的营养全面,但它却能永恒的满足人们的身体需求。只要你精于辨识,善于搭配,总能以最健康的方式满足你身体的需求。我们读书,就是获取精神的食粮,像我们的身体需要摄取营养一样。如果是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就要阅读一些淡静,悠暇的经典书;如果是消极散漫的人,可适当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物传记;如果是性格较为怯懦的人,读一些经典的悲剧;抑郁者读一些喜剧······这就像胖子需要吃得清淡,身体积弱的需要加强营养,骨质酥松者需要挑选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一样。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是为了我们精神健康,就像我们摄取食物是为了身体健康一样。不同的文学作品,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所以,闲暇时阅读一些书籍不是为了人前卖弄自己的博学,如果是这样,就像是一个吃出一身毛病的人在人前炫耀自己吃过什么山珍海味,人间仙果。</p> <p>如何为自己选择一本好书,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德国的卡尔·施莱格尔有一句格言:“认真阅读真正的古老典籍,今人对他的评论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叔本华在《论阅读和书籍》一文中说到,他以这句话作为其座右铭。我在看到这句话之前,在《怀念孔乙己》一文中就曾对所谓的《***品评···》之类的书谈过看法,当时没有这么清晰的想法。现在我能打个比方:<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读这类书就好比吃人家咀嚼过以后吐出来的食物,读起来有时真觉得恶心。因为真正古老的典籍,能够经历长久的历史变迁,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的洗礼而得以保存,本身就说明它是直面所有人的真正生活的精神食粮。而淘汰和毁灭只需短短的一个时代甚至一次历史事件。</span>比如《老子》一书,无论你怎样焚书,它只有短短五千多字,他就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你不可能杀光能够背诵《老子》一书的人。怎样选择一些好书,从源头上说起来却是人类社会的悲哀。翻开中国的文学简史,越是悲惨的作家越是能留下文学上的不朽之作。《离骚》的作者屈原,《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苏轼,《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都经过多次贬谪,杜甫受尽艰辛,李白游离于官场之外······其实这些我在《艺术家的痛苦》一文中已经讲到过,这里就文学家方面再谈一谈。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为追求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发扬人性的光辉而作。正因如此,它才能经受得住历代价值观念变迁的洗礼。而这些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必然是坚毅的,它的风骨必然是硬朗的。这些,往往对当时的主导,主流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冲击。但是,真正的艺术家,是没有时间,精力、兴趣、能力来纠缠于这种争斗的。所以,在整个世界的艺术发展史上,时过境迁或者是艺术家百年之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所认知,称颂者占据绝大多数。<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如果有人能编写一本中国文学艺术悲惨史,记录下我们的民族在炫耀自己伟大历史文化,伟大的历史文化名人的同时,回想一下在这些人物活着的时候,我们的国家民族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这也许能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次巨大的促进。</span>所以选一本好书,可以大体浏览一下文学发展简史,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想上需求释解的困惑等方面做出选择,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追求什么畅销书,因为畅销书的宣传本身就是一种功利主义态度。也许有人说:古老的经典很难懂,又不能看“专家们”的《***品···》,读不懂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借用一些工具书,如《古汉语词典》之类,因为工具书是不带观点的,借用工具书读书,就好比我们拿到了生冷的食物,通过自己的烹饪加工然后食用,是否好吃,能吃下多少,看自己的口味, 而不是吃别人咀嚼过以后吐出来的食物。</p><p>4</p> <p>读书,特别是都经典的哲学,思想方面的书籍,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思考,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记下多少而读书,为了卖弄深沉而读书。读过的书,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感悟,才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食粮。就像我们摄入食粮,只有通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才能滋养我们的身体,或者转化为身体中的能量。我们读过的书,其实我们并不能记住书中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但当我们读到过对我们很受感触的某一内容,不用强记,触景生情时自然会在头脑中浮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同层级的读者能从其中得到不同层次的感受,伟大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往往会隐藏得比较深刻。因为文学作品总归是创作者的某种主观意志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但这种直面真实人性的意志往往受到“主流价值”的打压,创作者不得不通过某种文学手法含蓄地表达。不同的读者,因其文化修养,精神情感的不同,对同一作品的感受也会不同。<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伟大的作品,不同层级的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不同层级的感受,普通读者的感悟,喜爱决定了它的普及性,深刻思想者能从中得到深刻的感悟,决定了他的崇高。</span>多少文人墨客终其一生研究《红楼梦》,弄出些所谓的“红学家”来,老百姓却知道“焦大绝对不会爱上林黛玉”,因为这样的药罐子家里根本养不起,更不用说希望她打理家庭。林黛玉自有她娇贵的缘由,焦大也有他粗俗的原因。生活中就有这样不同的人会遭遇,怎样的感受跟读者自己的识见相关。所以,阅读经典不是人云亦云的跟着别人去解读,而是凭自己的学识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创作者为谋取名利,哗众取宠而创作的粗俗作品,而是创作者思想意识的精华的展现。如果我们读过某一本好书,试图写过一篇读后的感受,我们就能感受到,这远比我们随便谈谈读后的感想费力得多。因为<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要让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成文字,必然要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条理,没有无谓的重复罗嗦,没有肢体语言或图画等辅助表达,只有文字符号的表达。所以,读一本好书,胜过跟该书的作者做一次畅谈的收获。</span>畅谈时可能会由于某些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阅读时却能让我们静静地用头脑去思考,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如果我们真的这样思考过,感受过,体验过,就不用去试图记住些书中的那些言词。生硬的记住一些语句对我们基本上没什么用处,因为你反而会在这种强行的记忆中失去自我,因为不同创作者之间有时相互矛盾的观点好像都是名言警句,让我们陷入迷茫。而我们普通的读者,读书时认真地思考过,感受过,体验过,即使你将他的言词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你已经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良好的情操的陶冶。这种陶冶的积累,最终会转化为你思想的丰富,境界的提升。歌德的《浮士德》一篇《舞台上的序幕》就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思索,《老子》一书只有五千多字,建立起某种人类的精神家园。这种书我们读多少遍都能有不同的体验,而有些书一目十行,一小时读几万字却是过眼云烟,只能作为打发时间的消遣,这种无谓的消遣式的读书其实是有害的。所以我说,读书是思考和体验,而不是背诵,不是记忆其中的警句名言。而且,只有这样的思考和体验,才能激发出我们阅读的兴趣。5</p> <p>我很欣赏“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它特别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因为好的文学作品,是用它的情感来打动人的,而不是善恶有报的方式来说服人的。如果是后者,那么莎士比亚的伟大的悲剧作品就不会成为经典。有人对悲剧做过这样的总结:“悲剧,就是以共同死亡的方式达到所谓的平衡或公正”。但每个民族的文学,总是无法脱离它的民族性而独立生存。《梁祝》如果没有最后的“化蝶”,在中国可能不会这样家喻户晓。该剧从头到尾,除去“化蝶”没有一点神话色彩,如果祝英台最后碰死在梁山伯的墓碑之上,该剧就是一部极其优秀的悲剧作品。偏偏是这让其流行的“化蝶”,极大程度的毁灭了它的悲剧效果。但如果没有“化蝶”,这样的剧本在强调“礼教”的社会环境下是要被列为“禁书”的。因为梁山伯不是“十年寒窗,求取功名”以博得“门当户对”,是为不忠;为追求爱情,双双抛弃年迈的父母而宁愿赴死,是为不孝。伟大的作品是不会为争取流行而低头,加上这“画蛇添足”的化蝶结局的。“甚解”,就是过甚的解读,抓住文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来做所谓的分析、理解,是微观的读书,容易被引导。感受,是读完一本书给我们留下的整体感受,是宏观的读书。我们读完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留下的都只是一种整体的感受,一种精神上的印记。而我们所产生的感受或留下的精神印记,往往是创作者创作的初衷。创作者往往是灵感降临时,产生某种感受,或极其强烈的思想意志,然后将这种思想意志转化成不同的人物形象,设计故事情节来具象化的表现出各种思想之间的纠缠。譬如《天龙八部》,名叫段誉,却既不能“断欲”,也不能“断誉”,“誉”和“欲”堵在他人生路上;名叫虚竹,却不能“出世”,本想跳出三界外,却被拖入红尘中;追求复国大业,谋求权利欲望的成了神经病,追求正义名声的最后以死“成名”。这样优秀的作品,不会告诉你谁对谁错,谁是谁非,而是引发你自身的思想和感受。所以,不同的读者会喜欢同一本书中不同的人物角色。而那些妄图宣讲道德是非标准,期望读者都欣赏其作品中某一角色作品,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p><p>6</p> <p>认真读完一本好书以后,最好尝试写上一篇或者一段甚至是几句读后感。这是我们对读书感受追体验的过程。不是为发表到哪些地方,或者到人前炫耀,而是写给自己看看,检验一下自己读书的收获。哪怕看过以后马上撕碎,扔进垃圾桶,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思想的整理过程。没有那位作家能背诵出自己创作的作品,长篇小说作者甚至会记不住自己作品中的许多情节,但是,他一定能清晰的分析出自己每一部作品中所展现的精神,记住自己每一部作品的高潮部分的内容。作简短的读后感,就是提炼自己阅读的收获。</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读书,其实是对着典籍,检视自我!读有趣的书,让人欢乐!读枯燥的书,让人深刻!读书,不能急功近利追求什么意义,读完了之后,我们发现“我还是我”;又或许不知不觉中感到,我不是“原来的我”。</span></p><p>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