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特色二 - 摩洛哥有四大皇城</b><div><b><br></b></div><div><b><i>菲斯 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i></b>,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修建的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保存完好。菲斯由老城,新城和新市区组成。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规模的典型的中世纪风格的城市之一,城内依然保留着浓郁的中世纪阿拉伯风采。自九世纪以来菲斯就是摩洛哥的宗教、艺术和文化中心。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整个伊斯兰世界里的宗教圣城和文化古都,被称为“北非的雅典”。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菲斯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div><div><br>进入老城一般要穿过巴卜布杰罗德城门(Bab Bou Jeloud Gate), 但人们通常将其称为蓝门(Blue Gate)。这座18世纪翻新的仿古城门,一面贴着菲斯盛产的以蓝色为主色调的马赛克,这种镶嵌的蓝色马赛克也因此被称为菲斯蓝而闻名天下。更有意思的是,城门外侧是“菲斯蓝”,内侧则是镶嵌着与外侧一模一样马赛克花纹图案,但色调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绿色,“叫伊斯兰绿”。一个“菲斯蓝”,一个“伊斯兰绿”,组成了这座古城最具特色的写真。<br></div> 穿过这座城门,进入菲斯的麦地那老城。古城内,房屋鳞次栉比,巷子狭窄纵横交错,两侧开满了经营摩洛哥传统商品的小铺子,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接锺,好不热闹。人们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模样。漫步老城,霎时有跌落在旧时光里的感觉。古城里没有汽车,磨的发亮的石板路上行走的是马和驴,还有人力拉车,当地居民仍旧在使用这些最古老的运输工具。 右上图为王欢摄影。 右下图是菲斯纵横交错街道中常见的饮水池,人们把它当作地标来认路。 菲斯不仅是摩洛哥宗教,艺术和文化的中心,也是经济贸易中心,因为老城里充满着传统手工艺作坊,不少作坊从菲斯初建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最著名的是皮革,陶艺和金属三大工艺。<div><br><div>菲斯古城里的<b>皮革厂</b>(Chouara Tannery)建于11世纪,是世界上极少有的仍然保持传统染色方法的染坊。皮革厂内由大量石制容器构成,内装各种染料和清洗剂,铺展开来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当地人用驴子送来皮革,再将它们放入一格格染槽中,人工操作着传统的搓揉,漂泊及风干的古老方法。经过一道道工序,最终将牛皮、绵羊皮、山羊皮和骆驼皮变成高品质的皮革制品。整个制作过程全部使用天然植物中提炼的染料,手工完成,不使用任何现代机器。不过皮革厂内的气味非常刺鼻难闻,刚进入巷子口就能闻到。因为皮革厂是原生态的工厂,它已成为摩洛哥的一大著名景点和旅游项目。制作的手包、皮衣、皮鞋和拖鞋的产品远销国外。<br></div></div> <b>陶器厂</b>。 我们参观了一家位于城外的传统陶瓷工厂。一进门,就被玲琅满目的精美的瓷砖和瓷器所吸引。<br> 工作人员带着我们走进不同分工的操作间。第一道是工匠在制作毛坯。 然后我们看到瓷砖上一片片不同形状的马赛克竟然全部是用手工敲出来的(左上图)。瓷砖桌面实际上是要工匠靠着惊人的记忆力将一片片瓷砖反扣拼贴出来(右上图)而那些漂亮的瓷器是艺人们一笔一划将颜色画上去的。既然是手工制作,即使图案看似一样的陶器,每件作品也是独一无二的。看着这些原始制作出来的精美作品,震撼之余,唯有赞叹摩洛哥工匠们的高超手艺。 <b>金属制造</b>。菲斯老城里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有各种金属工艺品店,叮叮咚咚的敲打声不绝于耳,敲打着别具风情的铜盘和铜灯。据说这项传统工艺已传承了近10个世纪。走进一家金属店,立刻被满屋悬吊着的金灿灿大小不一的金属盘子闪花了眼。店主叫工匠给我们演示怎样在金属盘上敲出花纹。这绝对是件要求手艺精湛的活。既要敲出形状又要把握力度。<br> <b>奈加因工艺与艺术博物馆( The Nejarine Museum of Wooden Arts and Crafts )</b><div><b><br></b>这座建筑建于1711年,是个客栈(Fondouk el-Nejjarine)。因到客栈住宿的多数是商人,客栈还为商人们提供储藏室。一楼庭院里仍然挂着当年商人使用的铁称,将货物称重量,准备出售。这座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木制上的精雕细刻。因此在90年代,经过6年的修复,摩洛哥政府将其改为木器艺术博物馆,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里的木器收藏品极为丰富,从摇篮、梳妆台,各种乐器,到古兰经刻板和各种兵器。古人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依托都在造型各异的木器上有所附丽。博物馆门口左侧有座雕花马赛克喷水泉,被誉为是菲斯最美丽的喷水泉。<br></div> 菲斯作为摩洛哥的宗教中心,自然有很多清真寺,据说最兴盛时期城内共有清真寺785座,现在保存下来的仍有360多座,其中最著名的是<b>卡拉韦因清真寺及神学院(University of al-Qarawiyyin)</b>。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而且目前还在使用。该学院建于公元859年。比英国的牛津大学早39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认可为最古老的学位颁授大学。这里最初是一座清真寺,专门向教徒讲解古兰经。是由穆斯林贵族穆罕默德·法赫里之女法蒂玛(Fatima al-Fihri)倡导和投资下创建成为神学院。现在这所大学有4个系:伊斯兰神学系、阿拉伯语系、法学系和教育系。这里除了摩洛哥学生,还有许多外国青年。据说它的图书馆藏有各类伊斯兰教书籍几十万册,其中珍贵的手抄本就有8000多册。遗憾的是这座神学院不对外开放,只能在紧闭的大门前驻足浏览。 神学院的另一个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可以领略精美的阿拉伯建筑艺术,褐色的雪松木房檐和马赛克装饰外墙,在颜色上形成强烈的对比,上面的花纹精雕细刻,历经岁月磨砺仍然清晰可见。以及经典的绿色琉璃瓦屋顶。 我们还参观了另外两座神学院 Al Attarine Madrasa 和Bou Inania Medersa。在建筑风格上都是阿拉伯式的,即中间有个庭院,有雕花的拱廊,墙面铺有多花纹的马赛克瓷砖。做工精雕细琢,图案美轮美奂。<br> Al Attarine Madrasa 神学院里的精美瓷砖 Bou Inania Medersa神学院里的雕花 <b>菲斯皇家宫殿 (Royal Palace of Fez) </b>位于新城区,目前还在使用中,所以不对外开放。游客只能欣赏一字排开的七扇圆拱形金灿灿的大门。 大门是用黄铜为原料,再经过手工一点点敲打出来的。色彩明艳,彰显皇家气派,细节之处尽显奢华。<br> <b><i>马拉喀什是摩洛哥的第二座皇城</i></b>,建于公元1062年,中世纪时曾两度成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马拉喀什中的老城 1985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而老城中的不眠广场——杰马夫纳广场,则在 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评为非物质的世界文化遗产。<br><br><b>库图比亚清真寺(Koutoubia Mosque)</b> 是马拉喀什的标志建筑,也是马拉喀什旧城的中心和至高点。在老城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这座宣礼塔。为了纪念打败西班牙人的胜利,阿尔摩哈德王朝的第三位继承人雅库布·埃勒·曼苏尔于1195年开始建造这座清真寺。在拉巴特的哈桑清真寺也是他在位时建造的(见拉巴特段落)。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高77米,寺内有垂直于麦加朝圣方向的17道柱廊。宣礼塔每面墙的装饰都不一样,有大胆而沉稳的简单几何图案,花草图纹和线条优美的阿拉伯文字,塔的每层都开有两扇呈拱型或月牙形状的花边窗户,造型朴实优雅,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br><br>紧挨着清真寺的一侧有一片高矮不一的断廊柱。这是该王朝早期建立的一个清真寺,因被发现该建筑没有正对圣地麦加方向而被拆除。<br> 旅行团在马拉喀什的合影 <b>巴西亚宫(Bahia Palace) </b>深藏在老城的一个小巷里。门面看似平淡无奇,然而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建于19世纪末,是一位大臣的住宅。宫殿内部富丽堂皇、精美绝伦,有五、六个庭院和几十个厅室。每一个庭院和厅室的大小,色调,及形状都不相同。所有厅室的门窗形状和房间的屋顶设计也都各不相同。最令人感叹的是它的阿拉伯风格的精雕细琢,门窗、墙壁、屋顶、地板,到处都是精美的图案和极致的雕刻。非常值得参观。 简单朴素的大门 庄严典雅的中庭院 用雪松雕刻的屋顶,繁复精致 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打在精美图案的马赛克瓷砖上 精湛的石膏雕刻,满满的阿拉伯风情 <b>萨第安墓地(Saadian Tombs)</b> 这是始建于16世纪的萨阿德王朝的皇家陵墓,据说这里埋葬了200多位萨阿德王朝的皇族。这个墓地之所以吸引游人是因为它的精湛的造型、考究的用料以及精细的雕刻艺术。美丽的柱子和石棺都是用意大利进口的大理石建造。屋顶用雪松精美雕刻,地下和墙壁铺着美丽图案的马赛克瓷砖。陵墓中最著名的是有国王艾哈迈迪·埃勒·曼苏尔,他的儿子,孙子和嫔妃石棺的“十二柱厅”。因为一次只能两人进入“十二柱厅”门口观看,每天游人必须排长队等候。那天我们排队花了30多分钟。 排队等候进入右侧那个小门。 进门之后的叹为观止。美仑美奂,雕梁画栋的十二柱厅 陵园里这样的石棺墓地有很多块。 <b>马拉喀什博物馆(Museum of Marrakech)</b>。它的前身是一座建于19世纪末的宫殿,1997年改为博物馆。主要展览摩洛哥艺术。如名人画作,雕刻,柏柏尔人与阿拉伯人的文化作品以及老物件。这里十分适合文艺爱好者光顾。 博物馆建筑风格特色明显,充满了伊斯兰文化和艺术。马赛克,雕花和喷泉交相辉映 柏柏尔人物画像。 导游说左上图围着蓝色包头巾的柏柏尔男人是张经典画像. <b><i>巴拉特是摩洛哥的第三座皇城</i></b>,始建于公元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2012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将拉巴特列为入了世界文化遗产。<br>乌达亚城堡(Kasbah of the Udayas)在老城里,是建筑在海岬角上的古老军事要塞,建于18世纪,围以红色城墙,高高的城墙上的锯齿形墙垛颇具西班牙建筑风格。站在城堡上可以看到浩瀚的大西洋和布雷格里格河 (Bou Regreg River)入海口。现在城堡内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阿拉伯建筑。清真寺和用砖块铺成的道路,存留着浓厚的中世纪风采。<br> 站在城堡上遥望大西洋和布雷格里格河入海口 <b>穆罕默德五世(Muhammad V)陵墓. </b>穆罕默德五世于1927年继承王位,成为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第25任苏丹,时年不满18岁。他因为支持摩洛哥人民反抗法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1953年被殖民者废黜并流放国外。他宁可被废黜也绝不按殖民者的要求退位的行为感动了民众。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武装起义以及全国性大罢工。1956年摩洛哥获得独立,穆罕默德五世任摩洛哥国王,摩洛哥人称他为“独立之父”。穆罕默德五世于1961年逝世。为了纪念这位“独立之父”,摩洛哥人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在拉巴特著名的哈桑塔遗址旁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肃穆庄严的穆罕默德五世陵墓。陵墓是现代阿拉维王朝建筑风格,为绿色屋顶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一眼望去像一座白色圣殿。内部装饰由摩洛哥工匠精心雕琢,元素有白色大理石,马赛克拼图,雕花雪松木等. 地板为花岗岩,穹顶雕梁画栋,壮观的吊灯将室内装扮的金碧辉煌(可惜室内不让拍照)。室内除了穆罕默德五世的墓在正中央,两侧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哈桑二世(摩洛哥现任国王的父亲)和阿卜杜拉亲王的墓。这座陵墓左侧还建有清真寺和讲经台。<br> <b>哈桑塔(Hassan Tower)及哈桑大清真寺 (Hassan Mosque)</b><br>在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左侧有一大片废墟,这是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哈桑大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末,长183米、宽139米,四周有16道大门。是阿尔摩哈德王朝的第三位继承人雅库布·埃勒·曼苏尔(Yaqub al-Mansur)雇建筑师Jabir ibn Aflah建造的。塔的原型则是马拉喀什的库图比亚清真寺。 据说曼苏尔雄心勃勃,要建造一 座极其宏大的可容纳数万名穆斯林士兵同时祈祷的清真寺,而且他可以骑马穿行其间。可惜未及工程竣工,1199年他便离开人世。当时规划建造的大清真寺的宣礼塔已完成部分,计划建86米高,但随着曼苏尔的逝世,哈桑大清真寺全面停工,宣礼塔实际建成高度44米。清真寺部分只建了300多根柱子和几道围墙。哈桑塔保存较好,四周雕刻图案各异,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虽然这是个未完成的建筑群,在这座历史遗址上能够想象出计划建造的哈桑大清真寺的雄伟风采。<br> 左图是残留的断柱。右上图是哈桑塔。右下图骑马的英俊皇家卫兵守护着这座哈桑大清真寺遗址和穆罕默德五世陵墓 <b><i>梅克内斯是摩洛哥的第四座皇城</i></b>,也是最年轻的皇城。梅克内斯是柏柏尔人在11世纪时建造的一个军事要塞。1672年在阿拉维王朝的缔造者穆莱·伊斯玛尔(Moulay Ismail)的统治下定为首都。伊斯玛尔采用西班牙摩尔式风格,把梅克内斯建成一座伊斯兰和欧洲风格融合一体的城市,古城最著名的是其蜿蜒徘徊的古城墙和城墙上众多的古城门,有"多门之城"的美称。梅克内斯于1996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梅克内斯古城可以说是伊斯梅尔为自己树碑立传之作。其中最著名、最醒目、最华美的当属他亲己参与设计和建造的代表凯旋之意的曼苏尔城门(Bab al-Mansour Gate)。这座马格里布风格的城门高大雄伟,造型别致,马蹄形半圆拱大门两侧立着两座纹饰精美镶嵌有马赛克的廊楼,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高大的城墙将城市环绕。 各式各样的城门 谈到摩洛哥的历史城市,必须提到在这个国家的罗马古迹。除原著居民柏柏尔人,是罗马人先到此地开发。阿拉伯人是在罗马帝国衰亡后才进入这个地区。摩洛哥有三处罗马遗址,其中最大最重要的是沃鲁比利斯遗迹。<div><br><b>沃鲁比利斯遗迹(Volubilis) </b>是古罗马统治北非的遗迹,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30公里处。1997年被教联合国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25年,罗马军队穿过直布罗陀海峡,来到摩洛哥,在这里建立起第一个罗马城市。公元二世纪,罗马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帝国走向衰落,不得已放弃了这座古城。罗马人弃城后,仍有大量阿拉伯人在此居住,直到11世纪才逐渐搬离。真正大片摧毁这里的建筑是1775年震中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9级大地震。现在这里虽然处处断垣残壁,但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仍然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br></div> 凯旋门依旧气势恢宏 古剧场的高大穹门和巨大廊柱令人不难勾略出其昔日的宏伟。 左上图2000年前制作的马赛克瓷砖,历经风吹日晒雨林,仍然清晰可见。右下图排列整齐的石柱向人们显示着古城曾经的辉煌 下图展现出这座古迹建立在肥沃的土地上。<div><br></div><div>面对这些满目沧桑的残桓断壁,思绪飞扬。叹罗马帝国之兴衰。赞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交替更新而发展。<br></div> <b>特色三 - 气象万千</b>。摩洛哥虽然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甘肃省大小,但它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气象万千的景象。一道纵贯全国的阿特拉斯山脉(Atlas Mountains),加之频临大西洋和地中海,使摩洛哥的东南部为高原干旱状态,而西北部为平原湿润地区。95%的摩洛哥人居住在西北沿海一带。这次旅行领略了摩洛哥的千姿百态。<div><br>从马拉喀什出发去撒哈拉,汽车沿着蜿蜒的盘山路翻过阿特拉斯山脉。初入山脉时虽然看见雪山和沟壑百丈,但仍然青峦叠嶂,溪涧纵横。<br></div> 再往高出走就剩下荒岭秃山 海拔2260米高的Tizi-n-Tichka Pass, 一个著名有多处急转弯道的山口 <b>廷吉尔(Tinghir)</b>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撒哈拉沙漠之间,坐落在托德拉河谷(Todra Valley)的中间, 是一片绿洲,具有亚热带气候。绿意盎然的棕榈,椰枣,橄榄树林环抱着平原上的块块良田。 (吴红摄影) 这里的主要居民是柏柏尔人。2012年一位法籍柏柏尔人后裔制作并上映了他的处女纪录片“Tinghir-Jerusalem: Echoes of Mellah”。这部影片记录了他访问居住在廷吉尔和移民到以色列的廷吉尔人。影片通过这些人的回忆展现了廷吉尔曽经有大批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和平共处地生活。摩洛哥历史上曽是犹太人聚集地之一。以色列建国后,大部分犹太人迁去以色列。 上图绿洲里生长着茂密的棕榈,椰枣,橄榄树林。下图背后的空房子导游说曽是犹太人的居所。 这次旅游中感到摩洛哥的阿拉伯人对待犹太人要比埃及的友好很多。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犹太人在这个国家能安心生活。不像埃及发生过很多次驱逐甚至屠杀犹太人并掠夺他们的财产的事件。总体感觉摩洛哥人对少数民族有包容心,以宽厚平等之心善待他人。这可能跟摩洛哥在历史上先后被罗马人,西班牙人和法国人占领有关。虽然阿拉伯语是国家语言,法语,西班牙语和柏柏尔语在不同地区广泛使用。我们的导游是柏柏尔人。在不同城市中,能听到他用不同语言跟当地人对话。我把这点算作摩洛哥的一姿。 <b>托德拉峡谷(Todra Gorge)</b>被誉为世界十大美丽峡谷之一。它的宽度只有十多米,两边却是数百米高的垂直悬崖峭壁。人行其中,如井底之蛙,举目望去,窄窄的峡顶天开一线,一缕阳光透射谷底,把峡谷顶端峰壁照耀得金光闪闪。这里不仅是游客去往撒哈拉的必经之处,也吸引了世界各地攀岩爱好来此一搏。 感叹大自然是如何鬼斧神工的塑造出这般凌厉的地形来的。 最左图是最右图红点的截图放大。中图是峡谷中的小溪涓涓流淌。(王欢摄影) 从撒哈拉去菲斯的路上有片阿兹鲁(Azrou)森林. 那里生产杉树,同时也是<b>巴巴利猕猴(barbary apes)</b>出没的地方。这是一种尾部退化的猕猴,相当顽皮,一点不怕人。它们主要生活在北非。天下的猴子都一样,聪明伶俐,通识人性,与人友好相待。每天来自游客的食物让它们应接不暇,自然开始挑剔起来。下面视频里的猴子对给它的面包一脸嫌弃地扔掉。 (视频王欢拍摄) 从沃鲁比利斯到舍夫沙万的<b>沿途景色美不胜收</b>。途中经过的地形多是丘陵或矮山,波浪起伏有变化。看到了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看到了条块分明的美丽田野。广袤的绿色原野上,有野花,有草甸,有河流,有牛羊,在蓝天白云下令人赏心悦目。摩洛哥被誉为北非花园名副其实。 绿野就像刚刚修剪过的草坪一望无际。 上图橄榄树。下图橘子树。 农场,草甸,羊群,美丽怡人的景色 <b>特色四 - 每座摩洛哥城市都有麦地那(Medina)</b>。麦地那是被城墙包围的老城的意思。这里即是阿拉伯人聚居区,也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它不仅是汇集了传统商品的市场(也叫souk),也卖新鲜蔬菜,鲜牛羊肉和活鸡活鱼,甚至帮买主当场杀鸡。每当路过活鸡摊位,我总在祈祷着不要碰见杀鸡的场面。现在城市里长的孩子们不知道也不关心活鸡是怎样变成盘中餐的。 麦地那的巷子曲曲弯弯,纵横交错,狭窄拥挤。居民住房鳞次栉比。沿着巷子走,经常会看到两边挤满了卖东西的摊子。麦地那里面的街道错综复杂得犹如迷宫,进去后想原道返回基本不可能。GPS都不能正确指路。有几次,我们这群里三四个人同时使用手机上的GPS,但得到的路线指示却不一样,或者把我们带到死路。有时GPS说我们要去的地方就5分钟的路,结果我们转了15分钟仍然没有找到地方。我们一共去了5个城市的麦地那,里面的情况基本差不多,只是规模有大小而已。最大最错综复杂的是菲斯的麦地那。连跟团的导游都不敢带我们游菲斯的麦地那。他特意请了一位地陪带我们参观。虽然舍夫沙万城市不大,而且有一条主路,外加各种岔路。我们觉得可以不需要导游带路,让他回去休息。没想到为了找到网红的餐馆颇费了一番功夫。<div><br>在麦地那里穿街走巷,恍惚间仿佛穿梭在中世纪阿拉伯集市中。在人声鼎沸、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市场里,当地人穿着传统民族服装,不疾不徐地信步浏览,沿用着世代的采购方式采买食品和生活用品。麦地那里的房屋建筑都是古老式样,饱经风霜。在这里看到的是古老文明的延续。<br></div> 马拉喀什的麦地那。上左图是各种农作物。红圈里面的是口红,沾水就可以使用。上右图是柏柏尔人编织的地毯。中左是麦地那的入口大门。中右和下右均是市场情景。拥挤的市场,人和车共进,卖肉的和卖杂物的混合在一起。下左是麦地那里的小学,学生在等开门上下午课。 菲斯的麦地那。左上是居民住家。右上是菲斯麦地那中最狭窄的巷子。左下是迷宫似的街道,不知往哪里走。右下是巷口的店铺。 <b>特色五 - 摩洛哥的民宿</b>. 到摩洛哥,一定要去住住Riad。Riad即摩洛哥传统民宿,通常是两层的小楼,中间有一个通空的四方庭院,高档的民宿会把庭院变成游泳池或噴泉,再配上马赛克瓷砖或雕花。摩洛哥民宿的最大特点是既富有阿拉伯风情,又很有艺术气息,民宿里的每个房间的布置都不一样。找到能住进我们这么多人的Riad很不容易。整个旅行中住了两次Riads。 虽然不是最典型的Riad,但房子的结构和里面的布置已让我们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住在马拉喀什的民宿(吴红摄影) 住在菲斯的民宿。中间的图显示这条窄街里有七个Riads。 <b>特色六 - 妇女地位有进步</b>。在马拉喀什有一家妇女培训中心和摩洛哥餐馆。叫Amal Women's Training Center and Moroccan Restaurant。这个中心由名叫Nora Belahcen Fitzgerald的女性企业家于2012年创办,是个非盈利性组织,专门给贫困妇女培训摩洛哥和国际烹饪技术,为她们积累工作经验。网上对这个组织有很高的评价。为了给予她们支持。我们一行专门去这家吃了在摩洛哥的第一顿午饭。小小庭院,装饰得优雅大方,有特色。我们到餐馆时,它还没有到营业时间。结果餐馆的工作人员对我们好凶,把我们一行人吓得不轻。为了对她们的崇高的事业做贡献,就不计较了。餐馆的饭菜种类不多,味道还不错。 (吴红摄影) 穿过Tiz-n-Tichka山口休息时,我们去了一家制作兼销售阿甘油(Argan oil)的商店。这家也是一个专门为贫困妇女提供工作机会的企业。一进门,看见四个妇女,有的用石头敲开阿甘果,取出里面的籽,有的推着小石磨将阿甘油挤压出来,全部是手工操作。第一次知道阿甘油有那么多的好处。为了支持她们的事业,大家纷纷购买阿甘油产品。<div><br></div><div>在阿拉伯国家,妇女的地位相当低下。所以很高兴看到在摩洛哥有这些组织帮助妇女,给她们提供就业机会。<br></div> <b>特色七 - 摩洛哥食品</b><div><b><br><i>塔吉锅(Tagine)</i></b>是摩洛哥传统特色,是摩洛哥人的家常便饭。塔吉锅原理跟中国的砂锅类似。只是它的锅盖是个三角锥形的高盖帽。塔吉锅用于慢炖类的食物,比如说羊肉、牛肉、鸡肉等,用塔吉锅炖出来非常的软烂。可是做出来的食物不敢恭维,觉得味道一般。</div><div><br><b><i>库斯库斯 (couscous)</i></b>是阿拉伯烹饪中的一种基本菜肴。制作方法是将库斯库斯与蔬菜和肉类一同炖制而成,炖的过程一般要持续3-4小时,所以不管是肉类还是作为配菜的土豆、胡萝卜、西葫芦都十分入味,放置于菜下面的小米也可以充分吸收肉与蔬菜的香味。</div><div><br><b><i>烧烤(barbecue)</i></b>在阿拉伯国家很普遍,摩洛哥当然不例外,尤其热闹的夜市简直就是撸串爱好者的天堂,行走在夜市中,处处都闻得到烧烤的香气。摩洛哥的烧烤不只有烤牛羊肉,还有烤牛肉香肠和烤海鲜。</div><div><br>还有两三种菜,但它们的制作方法基本上也是慢炖。<br></div> 这是我们在摩洛哥的第一顿晚饭。跟民宿的主人特意订的摩洛哥式晚餐。除了没有烧烤,其它摩洛哥饭菜都有了。那晚孩子们吃得很香。 这是我们在菲斯跟民宿主人订的晚餐,以塔吉锅为主,还是那几样。 总之,摩洛哥的美食品种不多。这样连续吃上三天,再好吃的饭菜也要吃腻了。自到菲斯后,每次问孩子们想吃什么,回答总是“不吃塔吉锅”。由于我们去的地方都是游客区,餐馆以摩洛哥食品为主。结果这次旅行是我在国外旅行时吃中餐最多的一次。因为我们人多,每次点中餐几乎把菜谱上的都点到。也因为我们人多,经常要分两桌坐。经过几次吃中餐,孩子们已不需要大人帮忙,轻车熟路地就把他们爱吃的饭菜点好了。 以上两张是在舍夫沙万的一家中餐馆。这家的后厨没有通风设备,炒菜的烟熏到大堂里,只好大冬天的把大门打开。食客们只能穿着棉衣吃饭。看看这两桌的不同待遇。孩子们的点餐速度比大人快,加之餐馆还要兼顾其他客人,不能把炒好的菜都给我们这两桌。结果孩子们都快要吃完饭了,而我们才给上了两个菜。 薄荷茶是摩洛哥的国饮,是用绿茶和新鲜的薄荷叶制作,再放入方块糖。只是摩洛哥人喜好放很多薄荷叶和方块糖。绿茶的味道有时就被盖过,成了薄荷糖水。薄荷茶加点心是摩洛哥人迎客的方式。我们每到一处都会给予这样的礼遇。 左上图一杯装有半杯薄荷叶的茶。右上图在摩洛哥第一晚民宿主人送的薄荷茶和点心。左下图在沙漠营地。右下图是去舍夫沙万路上停留吃午饭时服务生送来的茶水。 <h3>摩洛哥的点心是用蜂蜜做的,不是很甜。比较对大人的胃口,但是孩子们不爱吃,因为不甜。最有趣的是在马拉喀什麦地那里看到所有卖点心的专柜里充满了蜜蜂。(难道蜜蜂们要把它们的蜂蜜再收回吗?😀)</h3> <h3>摩洛哥印象:这是个打翻了调色盘的国家,有着各种美丽的自然风景:高山,大海和沙漠;也有着各色各样人造的美如画的景色。它有着千年的文明和古迹给世人展示,有多处历史建筑和文化被列为世界遗产。在宗教上,伊斯兰教为主导,但不排斥并包容其它宗教。在文化上,将伊斯兰风格和欧洲风格相结合。伊斯兰建筑美轮美奂,尤其在装饰和图案上非常的华丽,且做工精雕细琢。在生活上,人民显得很安逸,生活节奏悠然,还保持着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总之想要体验异域的风情和神秘,这是个值得去的国度。<br><br>结束语:这次的旅游相当的圆满,除了归功于我们的细致入微的导游和任劳任怨的司机,我要感谢全团的每一位。是大家的齐心协力,有爱心,有通融,互相帮助的结果。尤其要感谢吴红为大家做指挥。导游按她的要求带我们去参观。她花了很多时间辛勤准备。要感谢王欢,我们的大管家。每天她跟导演沟通参观的地点和时间,管好这一大家子人的饮食起居,按时出发,按时归队。也要感谢所有的男士们,帮忙拎行李,还兼做摄影师,为我们留下珍贵的纪念。希望将来有机会,我们再一起出游。<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