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了,为了传承历史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习俗,更好的了解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廊坊市第四小学举办了“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的活动。</p> <p>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p><p>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p><p>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p><p><br></p> <p>民间习俗</p><p>传统民俗</p><p>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p> <p>端午食粽</p><p>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p> <p>谚语</p><p>“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131]</p><p>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p><p>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p><p>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p><p>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南方)</p><p>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p><p>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p><p>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上海宝山)</p><p>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p><p>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p><p>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p> <p>以下是孩子们做的端午手抄报</p> <p>歇后语</p><p>端午节卖月历—---过时了。</p><p>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p><p>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p> <p>点雄黄:传统习俗点雄黄,祝福孩子们好运。长辈们把雄黄点在孩子额头,用来驱毒、镇邪。</p> <p> </p><p>通过这次“品味端午 传承文明”的活动,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发内涵,而且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