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及意义!</p> <p> 中国是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度,凸显时间文明的是天时人时合一的节日体系,四时有序,八节成列。春有元正、元宵、清明,夏有端午,秋有七夕、中秋、重阳,冬有除夕。其中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中华民族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在2009年端午节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p> <p>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许就是后来“五”渐渐通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p> <p> 端午习俗</p> <p> 端午节从南到北,由西到东都有多彩的节日特色,赛龙舟,观海潮,祭蛇神,驱毒荼,烧五毒,包粽子,蒸米饭,喝雄黄酒,戴香包……在全国各地端午过得都红火多彩。</p> <p>1.吃粽子</p><p> 粽子是中国传统的节庆食物,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作为祭祀祖先、神灵的祭品出现,到了金朝的时候才成为了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民间传说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投江的屈原的。据说当年屈原投汨罗江后百姓大为感伤,为了让投江的屈原免受鱼虾的侵蚀纷纷往汨罗江中投入米粮,希望鱼虾吃食米粮而不损伤屈原的肉身。</p><p> 在春秋时期,粽子被称为“角黍”,是用菰叶包裹着黍米做成牛角状,再使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食物,也称为“筒粽”;黍是北方的黄米、南方的糯米;角,牛角,是祭器。粽子形似“牛角”,取其可为祭品的端正之意。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p><p> 也有学者认为粽子最早为“米包枣”,以米喻阳,以枣喻阴,米为主,枣为辅,取阴阳相裹之意。按最早晋朝周处《风土记》记载,端午除包角黍,还要煮肥龟,皆以其“阳内阴外之象赞时”。东汉末年又出现了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做成的粽子,由于水中含有碱的成分,于是又被称为碱水粽。于此同时也出现了裹着猪肉馅的粽子,广受食客所喜爱;到了晋朝,粽子终于被正式定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这时候的粽子除了一如既往的使用糯米以外,还额外添加了珍禽兽肉、板栗等食物,增加了粽子的品类;唐朝的粽子已经开始使用莹白的糯米制作,而且在包裹的形状上也出现了菱形与锥形;宋朝粽子里加入了蜜饯果品等物,在诗人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中便有如此记载;元朝明朝的时候,用来包裹粽子的菰叶变为箬叶、芦苇叶,并且加入了豆沙、枣子、松仁等更丰富的材料;清朝的时候,火腿粽子问世。</p><p>2.踩露水</p><p> 端午这天早晨,人们领着孩子踩露水,到野外生长艾草的地方用手轻轻沾上艾草上的露珠,先给小孩擦眼擦脸,据说艾叶露水可以明目醒神和美颜,擦洗后大人小孩都会一年精神百毒不侵。</p> <p>3.戴花绳</p><p> 就是用五彩线合拧成花绳,用配制好的香料把花绳揉一揉便会留有香味,在端午这天给大人和小孩都戴在手腕,脖子和脚腕,有驱毒驱虫的作用,也有小孩戴花绳招来吉祥的说法。</p> <p>4.擦雄黄</p><p> 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容易上火受热毒侵犯,端午这天都习惯给大人小孩的耳孔,鼻孔,肛门擦上雄黄油,一是雄黄味刺激醒神,使人轻松。二是雄黄有杀虫杀菌特效,擦上后驱虫杀菌。</p><p>5.额头画王字</p><p> 端午这天用雄黄油在小孩的额头眉间画一个王字,寓意王者为上,百毒不侵,避之大吉。另有王者至尊,端午之王会福禄降临,鸿运通达。</p> <p>6.佩香囊</p><p>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p> <p>7.悬艾蒿</p><p>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杀菌防病。</p> <p>8.赛龙舟</p><p> 源起传说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防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现代赛龙舟通常把船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每年端午举行竞渡,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p> <p> 端午节有关歌谣</p> <p>1、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五月五是端午,雄黄酒呀洒庭户,小孩你别闹,头上画老虎!五月五是端午,编根彩绳剪葫芦,五毒我不怕,百病祛无踪!五月五是端午,桃儿红了杏儿黄,粽叶裹五粮,艾叶插门梁!五月五是端午,龙舟下水闹湘江,两边划船手,中间打鼓郎!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咚咚呛,家家户户喜洋洋。</p><p>2、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p><p>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p> <p> 现在开始至今后,从幼儿园到家庭到社会,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会感恩、有家庭责任感,逐渐培养社会责任感,成为有高尚品德的人。</p> <p> 幼儿宅在生活学习篇</p> <p> 幼儿健康打卡</p> <p> 宅家工作</p> <p> 我的打卡记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