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路啊东门路

自在

<p class="ql-block"><b>题记: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一条东门路,两行悲欣泪!</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莫道作者痴,谁解其中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b></p> <ul><li>居住过上海老城厢的人都晓得,在老城隍庙东面,十六铺码头的西面,有一条热闹的马路&nbsp;,叫东门路。她见证了我四十余年的悲欢&nbsp;——&nbsp;诞生于斯、求学于斯、成婚于斯、育儿于斯、一度工作于斯&nbsp;。她堪称我“生命的摇篮”&nbsp;。虽然这个“摇篮”的原本实体如今荡然无存,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则依旧挥之不去,且历久弥新。</li></ul><p><br></p> <p class="ql-block"><b><i>(上图内公交车左拐即“东门路”)</i></b></p><p class="ql-block"><b><i><span class="ql-cursor"></span></i></b></p> <ul><li>我家旧居毗邻东门路,而我早年工作单位距离旧居不远,隔三差五就去东门路兜上一圈。记得那时候在家午饭后,常常怀抱问世不久的儿子漫步东门路,有次回家后忽感觉有点不对劲,衬衣肩头怎潮湿了一滩——噢,原来是儿子的口水,他熟睡已久。</li><li><br></li></ul> <ul><li>从人民路一路向南,在与中华路的交接处就横着东门路。虽然此路不是很长,但两边商铺林立。由西向东的第一家商店的铺面 —— 从人民路顺着东门路转弯的“<b><i>东门食品商店</i></b>”。</li><li><br></li></ul> <ul><li>此店规模蛮大,几个门分别开在人民路、东门路和后面的方浜东路上。店内排列着十几个柜台,分别卖面包蛋糕,蜜饯饼干、糖果烟酒、南北干货等。记得我小时候发热退烧后,当听到我念叨“口苦”,大姐就会从食品店带来一点水果硬糖悄悄塞给我,解苦也解馋。还有,每逢过年的辰光,我大姐总会采购一包较好的糖果给她两个小兄弟。除夕之夜,大平小平喜滋滋地分别逐个分取,乐此不疲。不过该处也不无苦涩记忆。也是个节日的夜晚,青年时代的我一度命运多舛,情绪低落而难以排遣,独自去东门食品店烟酒柜台拷来一杯白酒(玉液香),岂不知“举杯销愁愁更愁”。到头来大醉、剧呕不止……直到大姐送我到浦江医院打针挂水方罢休。唉,真是不堪回首哪!</li><li><br></li></ul> <ul><li>东门食品店的旁边是<b><i>“新新药房”</i></b>。药房不怎大,店堂也浅浅,店内始终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味。店里柜台上的大玻璃瓶中,装有驱蛔虫的粉色“宝塔糖”,小时候觉得其味颇有诱惑力。我去药房购买过红药水紫药水和药棉,还有温度计、克感敏,高锰酸钾等药物。</li></ul> <ul><li>药房后面的小弄堂口有个阅报栏,我经过那里会浏览片刻。当年王晓棠分别饰演《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银环而出彩走红,我就是从这儿阅悉有关报道。后来二姐提供了电影票,我到和平电影院观看。说到老电影,还想起一个夏夜,二姐看完影片《在烈火中永生》顺道回娘家,与在家门口路灯下乘凉的姐弟们绘声绘色地点评起赵丹、于蓝在银幕上革命者的形象。</li><li><br></li></ul> <ul><li>靠“新新药房”边上,有家出售<i>缝纫机配件的小店</i>。我小兄弟俩从小也跟着阿姐摆弄摆弄缝纫机,自然少不了去那家店里配点缝纫机机油,机梭机芯、转盘皮带等(此家店堂后来先后又改为服装制作坊、珠宝销售门面)。</li><li><br></li></ul> <ul><li>再过去是一家名叫<i>“</i><b><i>安吉果品点</i></b><i>”</i>店堂比东门食品店小多了,但它有个特点,很多食品都放在开放式的店堂里,与顾客零距离接触,挑挑拣拣的较方便。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凭票供应的糕点食品,大多在此购买,因我家出门横跨东门路即可。</li><li><br></li></ul> <ul><li>六十年代酷暑夜晚,因家无电扇,遑论空调,夜来降温者,唯执扇取风,户外纳凉。记得二兄长常与邻友在安吉门口的人行道路灯下对弈至深夜。蜗居难熬,夜不成寐,我与小老兄(当时他患腿疾打着石膏)与邻家小伙伴们,有时卷了枕席到“安吉”门口就地而眠。记得一次被一名凶神恶煞般的民警训斥驱赶(好似如今某些城管人员驱逐无证摊贩一般),于今忆及,不无酸楚。这兴许是本人自尊心蒙受伤害的最早一幕。</li><li><br></li></ul> <ul><li>安吉食品店旁,隔着一条叫陆家石桥的小路,是“<b><i>全球鞋帽商店</i></b><i>”</i>。故事片《革命家庭》中,骑着高头大马的警察挥舞警棍镇压城市暴动的场面即取景于东门路,公映后影片中还看到过出“全球鞋帽”店招的镜头。“全球”是四开间门面,橱窗不算大,但布置得相当精致,里面摆放着各种款式漂亮的鞋帽。当时流行一种称作“765”的皮鞋(即价格为七元六角五分的一种猪皮面、硫化底、模压皮鞋),美名冠曰“荷兰式”。因式样时尚且经济实惠,男青年几乎人人都穿过。皮鞋店一旦有货,便抢购一空。</li><li><br></li></ul> <ul><li>鞋帽店隔壁是<i>“</i><b><i>冯万通酱园”,</i></b>其一隔为二:一边卖油盐酱醋,一边卖米面。当时不少商品实行零卖,毛票分币能在酱园买到料酒米醋、酱菜乳腐等不少东西。该处我自小没少去—— 民以食为天嘛,不是拿着米袋去背散装大米、籼米、切面,就是拎着瓶子去拷菜油、酱油,拿着碗碟买各色酱菜(大头菜、什锦菜、萝卜头、醉夫等)。有时受大哥之派,前往那里拷老酒,不是半斤就是七两。我长兄生前“一日不可无此君”。</li><li><br></li></ul> <ul><li>“冯万通”再过去,是<i>“万有全腌腊熟食店”。</i>店堂内左边则是供应熟食的窗口。腌腊柜台上那肥而透明、精而细嫩的金华火腿,小时候的我不曾有口福,而香肠倒偶尔尝尝。至于油腻腻的肥咸肉下饭印象蛮深。那个熟食品窗口我时常光顾,记得当年我刚参加工作后,下班途径万有全,有时会采购些红肠方肉、酱鸭烤鸡“改善伙食”,跨进家门槛,先请母亲和阿姐尝两口。</li><li><br></li></ul> <ul><li>腌腊店边上是<i>“</i><b><i>迎春服装商店</i></b><i>”</i>店堂不大,两边的橱窗也布置得很一般,但商店生意一直蛮红火,周日和节假日更是顾客盈门。记得店堂四周挂满了衣服,顾客看中哪件,营业员就拿给你试穿,满意了就付钱。店堂上方布滿了纵横交叉的铁丝,收银员坐在店堂一角高高的账台上,营业员把收来的钱与发票夹在夹子里,通过铁丝用力甩传给他,他把找回的零头再传给营业员。生意繁忙时,只听到头上铁夹子在铁丝上飞来飞去的“沙沙”声。记得当年我初交女朋友配备的“流行包装”—— 呢料中山装即购于此店。当时大姐专程陪我去南京路第一百货、第十百货商店(即如今的“永安公司”),却遍觅不得,均告断货。归途十六铺下车,顺道拐进“迎春”瞧瞧,不料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件“麦尔登呢中”是我人生的首次奢侈消费。 </li><li> </li></ul> <ul><li>与迎春服装店的繁忙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隔壁“<b><i>东升阳茶叶店</i></b>”的冷清。透过全玻璃的门面,可见店堂里一套红木几椅,还有一长溜存放茶叶的搪瓷罐,上面是醒目的白底蓝字楷体:黄山毛峰、祁门红茶等等。店里营业员显得很悠闲,时不时拿鸡毛掸子挥掸着柜桌上的浮尘……记忆中我似没跨进过这家店堂门。</li><li><br></li></ul> <ul><li>挨着茶叶店的就是东门路上的市级模子、商业大鳄 —— 全市排名“<b><i>上海第五的百货商店”</i></b>,沿街一长溜橱窗,几乎占据了东门路的四分之一。它共上下二层,后来商场容量不够,又在后门的弄堂另一面,辟出一大块场地,专卖交家电和五金。在市百五店的无数次购买经历中,我只记住两次。一次是当我坎坷的学徒生涯“满师”后,由大姐陪同前往购买一块手表。因当时手表属于“高档贵重物品”,特地寻找在中百五店上班的邻居林彩娥大姐,选了一款灰蓝色彩面的宝石花机械表,花了我约一个月的工资(后表面不慎碰裂,委托在表厂工作的大哥长子修复)。还有一次虽更早但印象颇深,大概是十来岁吧,记得是中午时分,母亲陪我去那里买过一条皮带(其实帆布料子,浅绿色的)。当时在玻璃柜台前挑拣的情状,至今仍浮现脑际。</li><li><br></li></ul> <ul><li>与市百五店并肩的是东门路上的另一家商业大户—— 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著名百年老店:<b><i>德兴馆</i></b>。这家饭店名声在外,人们慕名而来,每天食客满座,跑堂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母亲仙逝后的豆腐羹宴即置办于德兴馆。一晃,距今已近春秋三十度矣!嗣后,有时路过此地,不由驻足黯然,或在德兴馆门外的报刊摊头盘恒,买份晚报或《每周广播》离去……</li><li><br></li></ul> <ul><li>德兴馆前面是中山东二路,马路对面就是<i>“</i><b><i>东门路轮渡站</i></b><i>”</i>,这便是由浦西摆渡过黄浦江去浦东的“市轮渡”之一。为继续“东门路之行”,且让我们右转穿过横道线 ,回过身子由东向西而行吧 ————</li><li> </li></ul> <ul><li>但当我记忆的目光从轮渡站转向一边的<i>东门路民居</i>时,蓦的,蔡君生动的面影在我眼前晃动起来……</li><li><br></li></ul> <ul><li>那是1976年,当郭沫若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被常香玉高亢的豫调唱响时,相对大文豪的“阳春白雪”词章,上海滩的电台里有时能听到虽属“下里巴人”,但挺接地气的浦东说书《送茶》。期间,我曾应邀造访过东门路4号——《送茶》表演者蔡伟中的府上。时值炎夏,小东门“文创组”的三条汉子赤膊摇着蒲扇,挥汗为《送茶》剧本的投稿进行加工润色、修改誊写。该时期,我业余为小东门街道文化站文艺小分队,乃至南市区文化馆执笔创作过若干配合形势宣传的朗诵诗、对口词、表演唱等稚嫩之作。 </li><li><br></li></ul> <ul><li>当近半个世纪后,昔日小东门“苦难亦风流”的兄妹们再度聚首,感慨万端,继而唏嘘不已 —— 有几位“难兄难弟”已先后匆匆先行:除了前面提到的黄永生高徒蔡伟中,还有拉手风琴的裘立民、拉小提琴的徐福林、吹笛子的张明华等。再有那位绘画天资甚高的王绍平 ——可叹终不得志,天妒英才 。幸有一位少年时代的友人(美术老师之女),不仅在他患病弥留之际给予可贵的关顾,且周到地为他操办后事,了却其未竟夙愿:既筹划出版精美的美术作品集,又操持举办不俗的画展。当年,绍平曾为我画过一幅相当传神的肖像画,可惜因故流失了。</li><li><br></li></ul> <ul><li>为继续“东门路之行”,且让我们调转思绪,拔步穿过横道线 ,依旧沿着人行道由东向西行进吧。在中山南路与东门路转弯角子上,迎面是一家<i>“</i><b><i>新华书店”</i></b>。此地可以说是我光顾最多的所在。凡兜东门路或途径我必进去张望逗留一番,看看有啥新书。我最早在这里购买的一本书,是黄若舟编写的《汉字快写法》。当时我尚就读小学低年级。或是家学渊源之故吧,自幼与小老兄爱好字画,并有“字癖”,在此店柜台上一道翻到这本“快写法”两兄弟都爱不释手,无奈被几角钱的书价难倒。记得过了相当一段日子后,咱俩把积累的毛票分币凑起来方得遂愿。随着岁月流逝年事增长,我家中几乎书满为患,而其中有些书籍也曾取之于此。“十年浩劫”文化解禁后,在这里兴冲冲地排队捧回过一批批世界名著。该书店不怎大,较简朴,但在我的心目中却感到分外宽敞而亮堂。里面几位店员的音容,如今闭上眼睛尚依稀可现。</li></ul> <ul><li>  书店隔壁是“<b><i>万里皮鞋店”</i></b>。记得在一位聪明伶俐的老同事李君的建议下,于此店各买过一双猪皮高帮皮鞋,主要取其价格实惠:基于是保暖的高帮皮鞋,仅比“765”的“荷兰式”贵上几元钱,尽管款式不敢恭维。 那年冬天,当我穿着这双皮鞋下班回家,被我内人几度调侃:“喔吆,穿“大头皮鞋”、小脚裤子的人回来啦”!现在回想起我当年冬天的装束—— 上身穿中装棉袄,下面穿瘦裤腿的涤盖棉裤子,脚蹬“硕大”的高帮皮鞋,确有点怪怪的。顺便提一句,那件我穿了近四十年的“老古董”棉袄,前不久刚投入社区捐衣箱。还是内人不懈“开导”的结果。其实她不甚理解,此冬衣储存着我不少念想。(今冬送别该旧棉袄前,特留影以记)</li><li><br></li></ul> <ul><li>万里皮鞋店隔壁是一家<b><i>文化用品商店</i></b>,它比新华书店稍大些。小时候的我,有时会呆呆地端详着玻璃柜枱里的陈列:林林总总的钢笔、圆珠笔、活动铅笔、铅笔盒、日记本,以及扑克、乒乓、棋类等文化娱乐用品。其中有的学习用品令少年的我“心向往之”。</li><li><br></li></ul> <ul><li>我读小学高年级时期,一次大姐帮我实现了一个向往已久的愿望—— 一只铅笔盒。笔盒盖上“西游记”师徒四人的生动画面,迷恋了我相当时日。记得买来后一时舍不得用,放在抽屉里良久。要知道此前我和小老兄使用的“铅笔盒”均是大姐手工制作的小布袋啊。记得二姐曾经送过我一支深红色笔杆的铱金笔,令初入中学的我开心了好一阵。提到学习用品,索性撩开我尘封的学龄前时期的记忆。一天大哥下班回家,在家中楼上笑咪咪地掏出一支墨绿色笔杆铅笔给我,这是我最早认识的“中华牌”铅笔。我二姐夫带我在“振兴烟纸店”(有关此店,后面还要提及展开)买过两支带橡皮头的铅笔,至今清晰记得笔杆的颜色:一支是深黄色;一支是蓝白两色相间,自然也一时没舍得启用,暂收藏在新书包里。说起我小学念书的书包,乃同学当中独一无二的,是大姐专门用草绿色帆布缝制而成,书包正面还绣缀着一个红彤彤的大五角星(我小老兄的家制书包上还绣了大名)。说实话,我往返学校途中,真有点不太好意思 ——因曾有人为此送过我两个外号:“邮差”和“大学生”。何故?只因我的书包又方又大,形状酷似邮递员所挎之物,而偌大的书包足以容纳大学生的物品。此包虽不至于随我进大学,但也伴了我足足六年小学生涯。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衣衫简陋身背着不同寻常书包兄弟俩的学业,从没给家人丢过脸,且博得师长们的重视……类似细节种种,说给当今的“小皇帝、小公主”听,或疑似童话或纯作笑话。</li><li><br></li></ul> <ul><li>  走过文化用品商店是“<b><i>长江食品店</i></b><i>”和</i><b><i>“大海果品商店</i></b><i>”。</i>我们买食品一般就近在<b><i>安吉</i></b>和<b>东门</b>两家店里解决,较少光顾这两家,除非要买的东西缺货。每逢炎夏,<b><i>长江</i></b>设有面对街头的“刨冰”专柜,该玩意儿在那年代算是较时尚的夏令饮品,诚然解暑爽口,但因价位高于棒冰、雪糕,故问津者有限。说到夏令食品,不由忆及当年的“堂吃西瓜”(为保留优质西瓜的种子,规定食客必须在店堂内食用而保留西瓜籽)。一次禁不住邻居张大郎(业已作古)再三怂恿,毅然掷五毛钱(这相当于当时本人半天的工资收入)登堂领教了一把,结果肚皮被撑得几乎难以起身挪步。</li><li><br></li></ul> <ul><li>再向西是家<i>小五金商店</i>,家中需配搭扣铰链、螺丝铁钉或划配置玻璃必到此处。隔壁是<i>“伟星”陶瓷杂品商店</i>,也是一开间门面,店堂的中间是一条长桌,上面堆着陶罐、砂锅、铁锅、火钳等杂物。自幼体弱多病的我在青年中年两度身患肝炎。经大姐夫的亲眷林医生等肝科专家对症开方,中药调理,我就是在这里买了煎中药的砂锅。记得我婚前老母为我煎端过汤药,婚后则由内人悉心操持相当一段时期,陶瓷砂锅用坏后,改用搪瓷烧锅、电药罐了。</li><li><br></li></ul> <ul><li>与之相邻的是一爿镶嵌在两旁较大店铺之间的“袖珍”烟杂店。此店虽狭小却整洁,店名叫<i>“</i><b><i>瑞丰</i></b><i>”</i>。我小老兄进南市区烟糖公司工作,最初就是在这爿不起眼的小店里当学徒,此后一步一个脚印,逐步上台阶,成为同行业中干群尊重的商业工作者。</li><li><br></li></ul> <ul><li>与小巧的“瑞丰”接壤的是一家“星星自行车行”。想当年家中如备有自行车,相当于如今的自备轿车。我二姐在我家族中相对比较“前卫”,夫妻俩各骑一辆。当时此物十分紧俏,在事先获悉供应信息后,尚未工作的小老兄曾受命,一大早替二姐夫去店门口排队,傍晚时分方有幸购得。</li><li><br></li></ul> <ul><li>  接下来是雍容华贵的<i>“</i><b><i>元昌参行</i></b><i>”</i>。门面光鲜,亮可鉴人的玻璃橱窗内,考究的圆柱形玻璃器皿里,浸泡着酷似人体的白净人参。还有呼之欲出的小梅花鹿标本,那小精灵眼珠晶亮生动,带斑点的浅褐色皮毛栩栩如生。当年,二姐每礼拜二厂休回娘家,在十六铺下车沿东门路一路走来,途径元昌参行时,其年幼的长子面对橱窗曾天真地向其母说:“等我长大工作后,要给外婆买这种人参补补身体…… ” 稚儿纯心亦可感!</li><li><br></li></ul> <ul><li>  接下来分别是<b><i>红星无线电商店、远征钟表商店</i></b>,与之相畔的是一家旧货店,当时称作“<b><i>日用品调剂商店</i></b><i>”</i>(此处原是一家叫“<i>王合兴</i>”的香烛店,后来在文革狂风中自然被一扫而光)。该店规模不小,门面从东门路一直弯到旁边的外咸瓜街。店里除了吃的,什么都收,也什么都卖,常有一些固定的老顾客在店堂里悠转,于旧货中寻找他们的“宝贝”。当年二姐曾在此类地方(大概是“淮国旧”吧)淘到一双“五香豆”款式的旧皮鞋送给大阿弟大平;也淘来过一把折扇送给小阿弟的我,是褐底洒金颜色的扇骨,较别致。后来几十年中,我先后在朵云轩、老城隍庙换过两趟破损的扇面。我大姐夫也曾觅到价格实惠的旧录音机、自行车(我就是靠此车在深夜的东门路上学会骑车)。他还专程帮我淘到过一部婴儿坐车,买来后我用湖蓝色油漆整新一番。当儿子会行走后,那坐车又返回调剂商店被寄卖出去。我有件浅蓝色短袖衬衣,因裁剪欠合身,后也是在此店被“调剂”的。</li><li><br></li></ul> <ul><li>穿过外咸瓜街路口,角子上是一家“<b><i>小东门烟杂商店</i></b>”,该招牌上的黑体字我有点熟悉(后证实,乃我小老兄年轻时的“手笔”呢)。此店“公私合营”后,几经变迁而归属南市区商业系统。上世纪七十年代,幽幽的店堂柜台里面,晃动着两个年轻女店员的身影。</li><li><br></li></ul> <ul><li>紧挨“烟杂店”边上的,是一家供应“大饼油条”的点心铺(我们习惯称它<i>“</i><b><i>大饼摊</i></b>”)。店门前,每天一大早人丁兴旺,异眼同盯着沸腾的大油锅里连绵翻滚的“油炸桧”,和从庞然大炉的洞口中取出的芝麻甜大饼、咸大饼。我是这里的常客,拿着淘米箩或竹筷子(筷用来串取烫手的油条)前往排队采购。油条蘸酱油过泡饭,油条切成段当汤料,当年百姓人家很普遍。</li><li><br></li></ul> <ul><li>  “大饼摊”隔壁是<i>“</i><b><i>万华美发厅</i>”</b>,门面不是很大,但小有名气。竖在门口的红蓝相间的转盘,一直不停的在转。平素我剃头从不去那儿,只是在办婚礼的当天,第一次踏进在文革中已改名为“东门理发店”的门槛,首次领教了正宗的吹风机。理发师是一位面善却从未打过招呼过的中年女子。我曾看到过她登着梯子举笔描写过“万华”的店招,可见她手下有点功夫。讲到此店,我联想到二姐有次聊侃起自己少女轶事时曾提到,当年“万华”里有位小开追求过她(但不入她法眼)。眼下的二姐虽然已入耄耋之境,可步履依然轻盈。</li><li><br></li></ul> <ul><li>理发店隔壁是<b><i>“福安照相馆</i></b>”,因文革浪潮的冲击而改名“人艺”,意谓照相必须是人民的艺术吧?我儿子满月、周岁当天都是在此店留影。我与家母也曾合影于此。时年母亲75岁,作为小儿子的我正值“而立”之年,记得拍照那天,母亲分外高兴,照片上老母亲笑容可掬。还有一年春节正月初三(母亲诞辰日),包括宁波表哥的女儿佩君等一大帮侄子外甥们,随其父母前来为老祖宗拜寿,相聚间也分别在那家照相馆合过影。</li></ul> <ul><li>  福安(人艺)照相馆边上是<b><i>“迎春”童装分店</i></b><i> </i>以及<b><i>冯记杂货铺、老山东炒货店</i></b>等几家小店铺。越过一条仅容一人通行的狭道口,是“<i>大上海”电器修理铺</i>,其门面后来被“<i>南市区托运站</i>”的办公室取代。原店主面颜俊朗白净,一头银发,其小女阿芬容貌清瘦端正(是我外甥女的同学)不幸婚后没几年去世,芳龄三十未满,可怜红颜薄命!由于本人早年曾在该所在从事过财务工作,其门牌号记得清清爽爽:东门路120号。</li><li><br></li></ul> <ul><li>接下来是一家无线电修理部,不时传出扩音的电台播音和音乐声,紧靠其隔壁是<b><i>“海燕”皮鞋厂修理门市部</i></b>,我有个中华路第一小学的同学 Z 在该皮鞋修理部营生。原本她家里是开糖果店的,是老三届68届“一片红”没去修地球,后因身体原因照顾安排在此就业。修鞋部后门出口距离我家旧居几步之遥。“开口笑”的她有时来我母亲处续开水:“小贺姆妈,倒点开水好伐?” 光阴似箭,廿多年后的一天,在我供职的黄浦区机关附近,和当时已是小老板娘的她邂逅,不免打趣道:喔,老同学不愧深得“糖果店”家传基因呢!</li><li><br></li></ul> <ul><li>  修鞋店旁边,是一个嗓门海威的“老山东”开办<i>的</i><b><i>烟杂店,</i></b>后由其子改成一个号称<i>“专修各国各色打火机”的店铺</i>。该店铺后来置换给一个苏北来的拐腿修鞋老汉,店主的孙子王平是我儿同学,他家早于我家购置彩电,记得有个冬天夜里,我儿子奔回家门,神色紧张,一问,原来他刚刚在王平家看了电视《聊斋. 画皮》,恐怖的镜头吓得他不敢在室外多逗留而匆匆逃回家。</li><li><br></li></ul> <ul><li>经过修鞋铺,跨过窄窄的一条弹格路——里咸瓜街,有一家叫“振星”(文革后改名“大众”)的百货商店出现在眼前。其门面不大也不算小 ,从东门路绕弯到里咸瓜街内。该店公私合营前的老板娘是一位外貌清雅、谈吐轻柔的王姓姨太太,与家母亦熟,彼此“贺师母”、“王师母”相称。店面靠里咸瓜街部分的斜对面,便是家道中落的笔者旧居。</li><li><br></li></ul> <ul><li>  “<b><i>振星</i></b>”我们习惯叫它“烟纸店”,儿提时代我兄弟俩和小伙伴们习惯在烟纸店门口白相。因在街口离家近,且不过马路,家里长辈召唤也方便。店门槛设有一条长而光洁的石板台阶。小老兄十一岁那年,一次晚间玩耍不慎摔伤腿,就时坐在这条台阶上,直到母亲前来寻找。这家店面虽不甚开阔,容量却不小,出售品种繁多,并经常出现“接龙”现象。每逢月末下班光景,靠里咸瓜街的一个小窗口前,总是排起长队 —— 上班族购买新月份的交通卡月票。夏季来临,店里的零售散装啤酒(有时还供应价廉味美的散装熟肉)十分热门,店前人头济济,络绎不绝。 </li><li><br></li></ul> <ul><li>尤为难忘的是,烟纸店临窗有一架公用电话。在那个通讯联络不便捷的年代,就近居民但凡紧要事情联系都倚仗于它。想当年,家父在医院病危的通知,就是由它传递的。当时家母刚从医院匆匆归家,前脚尚未踏进家门槛,烟纸店窗口传来高声疾呼:“15号电话!15号——电话、电话!!” 是夜,家父遽然永别我们驾鹤西去……</li><li><br></li></ul> <ul><li>时为庚子年七月初三,当时我年方八岁,小老兄十三岁。逝水流年,今年又逢庚子—— 呜呼,整整一个甲子矣!</li><li><br></li></ul> <ul><li>  走过难忘的“烟纸店”,沿东门路还有几家小门面的店家:<i>称量店、香烟店、胶鞋店</i>。然后,就是宽宽大大的“<b><i>信大祥绸布商店</i></b>”了。它设在一个大楼的底层,从东门路转弯一直延伸到坐落在中华路上的曾经是“南市区工人俱乐部”的旁边,而这座六、七层楼高名叫“福安公司”的顶楼,设有上海当时最高的电影院,因没有电梯,我们称之为“登山电影院”。</li><li> 至于买布一般是家里女人们的事,家姐常和小姐妹们常逛“信大祥”,扯一些零头布回来,给我们做衣裳。布店靠墙四周全是开放的柜架,竖着一匹匹五颜六色的呢绒绸缎,宽大的店堂里摆着一只只长方形的玻璃柜台,营业员站在柜台旁为你量布、开票。当年我成婚时,陋室新房里的紫绛色座椅套和窗帘,都是两位阿姐帮我在信大祥取材制成。1996年我先期离开旧居搬迁浦东时,大姐也是在这里伴我选购落地窗帘料子加工而成。此物现还挂在寒舍书房。</li><li><br></li></ul><p class="ql-block"> </p> <ul><li>如果说,家里的女人与信大祥门里头有关的话,那么家里的男人则是与信大祥的门外头搭界 —— 此刻耳畔仿佛响起我二兄长特有的老宁波语音:“热煞啦,快点到信大祥门口去乘风凉呀!” 由于那地方是当年东门路上唯一的高层建筑物,矗立的高楼下面风量大风速疾,故盛夏的早、夜时分,来到于东门路、中华路、人民路三叉交汇的“信大祥”门前,犹如置身于高山之下,可沐凉风阵阵。记得在文革过后业余拼搏文凭的日子里,如逢酷暑时节应试,我温习功课也曾借此宝地,聊求几缕凉快静心。于今,我二兄长已达“望九”之龄,堪称贺家门的老寿星。</li><li><br></li></ul> <ul><li>  今朝,“东门路”这条路虽然还在,但两边的旧时建筑早已全部拆迁,取而代之的是奢华的南外滩金融区、洋气的商务办公楼、挺刮的高层住宅区等。 </li><li><br></li></ul> <ul class="ql-block"><li>有道是“人生微义里,世事大梦中”。确实呢,人生如梦 !随着旧日场景渐次消失殆尽,贺府自从双亲大人驾鹤西去后,近10多年来,我的同胞大姐、大哥以及不少亲戚、朋友相继作古 —— 回不来的是春花秋月的年岁,抹不去的是五味杂陈的情愫。这怀旧忆往的“东门情结”,不知还能持续多久呢?</li></ul><p class="ql-block"> 啊,东门路啊东门路…… </p><p class="ql-block"> ——稿于庚子年梅雨时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笔者经东门路留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