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深思,教研促成长一一记东峡镇中心学校科学教研组评选大通县优秀教研组活动

绿竹

科学教研组简介篇 <p> 点滴细节,造就必备品格</p><p> ——科学教研组简介</p><p> 自2017年9月成立了东峡镇科学教研组以来,坚持以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将本校教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亮点频现,取得显著效果。</p><p><br></p><p> </p> <p>科学教研组是一支严谨求实,团结和奋发向上的团队,教研组成员以中年教师为主,教学业务精良过硬,现有成员7名,1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1名专科。其中高级教师一名,一级教师3名。你看!他们昂首挺胸、精神抖擞,他们乃东峡镇中心学校科学教研组的所有成员——李春秀、蒲生元、宋桂娟、赵启、王晶晶、张成兰、王玉秀。中心学校教务主任李得芳。这是一支团结向上的优秀科学兼职老师。2019年元月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荣获集体一等奖。</p> <p>教研组长李春秀,自2017年担任组长以来,在科学教学中获得多项殊荣,曾获得2019年桂馨大通优秀乡村科学教师称号,获得2019年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评选一等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乐于钻研、勤于耕耘的她带领学生完成了小课题《窗台植物的观察和研究——植物生活条件的实践研究》,并获得了优秀小课题称号。</p> <p>蒲生元老师,二十五年的讲台生涯铸就了老教师乐于奉献,乐于付出的精神,获得2019年桂馨优秀乡村科学教师称号。2019年获得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案例评选二等奖。在科研的路上他从不懈怠,好学、钻研是他探索科学教育教学的真实写照。2020年他的小课题,顺利地完成了开题答辩,研究任务正热火朝天的进行中……</p> <p>王晶晶老师,教研室中心教研组成员,一直担任中心学校的科学老师。2018年在县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设计活动中获得了二等奖。</p> <p>教研组现有成员7名,1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1名专科。</p> <p>本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使得科学组在教学成绩上获得了累累硕果。</p> <p>在东峡这方教育沃土上,该团队教师团结、互助互学,勇挑重担,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重基础、重创新、重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不同的教师在科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研组经常有针对性定期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全镇校本教研活动。</p> <p>实践证明,科学教研组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团队,每位教师都能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开拓创新、迎接挑战,为打造优秀教研团队而添砖加瓦。</p> <p>本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努力把新课标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的教学当中,科学教研以热情严谨、严谨、钻研的研究态度投入到浓郁的教研氛围中。给全镇的学生、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带动了全镇学生的科学研究。</p> 学生实践活动篇 <p>优秀的教学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实践活动。蚕在南方来说,很平常也很普遍,但对我们身处高原的孩子,尤其是偏僻农村的孩子来说,蚕只是在古诗中、故事里听到过,电视里看见过。蚕这种小动物对他们更陌生,但又更新奇,更想看一看,甚至想养一养。</p> <p>以往对三年级下册《动物的一生》这一单元的教学往往以生冷、古板的标本以及网上下载的图片为媒体,学生只看图片,没有真实的体验过如何养蚕。本次实践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下,老师从网上购买蚕和桑叶,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参与到生命活动中来。</p> <p>哎呀天啊,那么多像蚂蚁一样的小东西,灰不留秋的,老师讲解说,这是她从网上买的小蚕。你还别说,有点小害怕,有密集恐惧症的人靠后哦😃😃😃</p> <p>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养蚕实践活动,提高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你看,他们对蚕这种小动物充满了兴趣,闻一闻桑叶,摸一摸桑叶,仔细看看蚕卵,小蚁蚕、蚕粪,啊,多奇特、多神奇,小小的“毛毛虫”竟然吃如此大的桑叶,我们得好好研究这神奇的小动物。</p> <p>学生课堂实践,清理桑叶,蚕房。不养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妈呀,它们竟然吃了这么多洞,还排了这多么小颗粒粪便,蚕房变脏了、臭了,那我们清理吧,谁让你是我们的小“庞物”呢?</p> <p>经过我们细心的照顾,蜕皮了,长大了,你看也好看多了,变白变胖了,脚丫长大了,有力了——生命如此神奇、如此强大,南方高温、湿度大、桑叶新鲜的小蚕能适应我们这“天寒地冻”的青藏高原,此乃生命的奇迹也👍👍👍👍</p> <p>你听见了吗?沙沙沙……,沙沙沙……我要吃饭、我要长大、我要蜕皮……</p> <p>吃够了、吃饱了,蜕4次皮了,我要吐丝了,你们仔细观察哦。这一刻我们真正理解了什么叫“作茧自缚”。同学们别着急,慢慢关注、观察我们吧,我们还要化蛹、成蛾,雌雄交配产卵后才算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哈哈……耐心点哦!</p> 优秀教研活动准备篇 <p>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进一步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改”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形成一批学习型的先导团队,使教师在合作与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群体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整体提升。</p> <p>本着“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指导思想,科学教研组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全组上下团结一心,收集整理出近4年的教研活动材料,参加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p> <p>四年的教研活动资料分为九大类。组织建设资料、科学教案集、实验报告集、主体校本教研活动集、常规活动建设资料、学生实践活动集、小课题学生实践活动集、校本教研小课题集、教育教学成果类资料。</p> <p>学生一边实践,老师一边备课,准备教研活动,我们的老师忙着查资料,认真准备如何搞好这次的教研活动,你看,她们多认真,多努力!加油吧,老师们✊✊✊✊</p> <p>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优秀的教研活动离不开集体的智慧,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养蚕实践活动,提高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p> <p>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以书为本,守初心,就是要注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生活的教育理论,还要有开阔的人文视野。</p> <p>一遍又一遍修改的教学设计,凝结着老师们多少辛勤的汗水、线上线下的思想和智慧的碰撞。目的只有一个——一堂精彩的、漂亮的课!</p> 教研活动展示篇 <p>2020年6月23日我们组在朔山中学参加了全县优秀教研组现场教研展示活动,此次活动由科学教研组长李春秀主持。</p> <p>首先主持人安排了此次教研活动。</p><p><br></p><p><br></p> <p>灿烂夏日里我们迎来了优秀教研组展示活动,教研组长介绍主题及产生的背景——1、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发现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2、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形式。。</p> <p>宋桂娟老师展示本次活动的三个聚焦点:1、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李好科学的基础。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才能撬动探究活动的有效性。3、明确观察任务,进行充分的观察,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p> <p>围绕三个聚焦点,老师们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看法、观点。观察的方法有很多,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定性观察法、定量观察法、长期观察法等等。深挖教材、解读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实际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根本。</p> <p>观察记录贯穿于实践活动。而观察和记录是相辅相成的。要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p> <p>培养孩子的科学习惯,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好科学的基础,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p> <p>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来知者”,“好之者,乐之者”,乃兴趣也。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教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p> <p>观察目的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效果,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有的放矢”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对象上来。教师学法的指导是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p> <p>1、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是贯穿科学实验的一条主线,耐心的记录细微的变化,才能得出科学的正确的结论。</p><p>2、不要观察流于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手脑并用是科学观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p><p><br></p> <p>结合学生活动记录表单,明确观察任务,从而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效的进行观察。</p> 总结篇 <p>李主任的精彩点评“学科无大小,只要有作为,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希望未来的教学中,你们能一如既往的把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的工作做到学校管理之前,把学校要你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把学校要你成长转变为我要成长。从而成为一名学习型的老师!科学教研组本身自带特色、自带光芒,希望你们有追求专业的心境,希望你们用专业的知识水平,去成就我们学校、去成就我们所有的学生。</p> <p>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给予学生什么。我们的校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助推学校的发展和老师专业成长,而我们的成长需要校本教研的引领,更需要教师自身的自主学习。</p> <p>“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共享、共赢、更完美的团队”。No best,only better!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但一个团队能走的更远,更持久,盼科学教研之花更芬芳、更绚丽多彩!</p> <p>每一位快速成长的教师,背后都有一个齐心协力的优秀团队,每一位教师身后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组里的每一个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作战,而是一个团队在作战。</p><p>我们需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木无本则泽枯,水无源则竭”,全面提高教师学科素养,靠的是我们每一天的积累。</p> <p>我们本着不忘初心、校本教研的引领下,助推我们专业发展,让校本教研发挥实质性作用,以严谨的教研态度帮助同伴,不断寻求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我相信!科学老师会更有教育情怀,更专业!</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活动策划:大通县东峡镇中心学校科学教研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活动组织:大通县东峡镇中心学校教务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编辑制作:李春秀</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5px;">监制:贺清云/范文利/李得芳</span></p>

教研

教研组

学生

科学

活动

观察

教师

教学

老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