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八一桥,永远的怀念

空心木头

我的家乡古巷镇,逶延百里的群山,莽莽苍苍。由千山万壑汇成的河流,经过亘古不羁的狂躁,形成了浩荡枫江。江水经白水、登塘、古巷、福庆、孚中、长美、枫洋、崎头等村,伏行百余里南去入海,成为潮州市境内仅次于韩江的第二大河流。<div>  枫江流水将古巷镇自然地切割为南北二部:南部紧连潮汕平原;北部为丘陵山区,是我家乡林业、水果、牧养、经济作物和粮食的重点产区之一。</div> 在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漫长农耕年代,由于南北交通不便,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给约占古巷镇六分之一人口的西山溪北面的民众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br>  尤其是古巷村,全村耕地主要集中在西山溪北畔,而流经古巷村地域约三公里的西山溪段,竟没有架设桥梁。每当水涨,为了生活冒险涉江而溺死者屡有发生。当年那些罹难者凄厉的呼号声,至今仍不绝于耳。<div>  千百年来,两岸民众饱受盼桥、喊桥、不见桥的苦痛。故此,古巷村流传着这样的俚语:“(古巷)有溪无桥,有走仔(女儿)哩无人招(婿)。”道出了数百年来古巷村民对西山溪的感慨和无奈。</div> 1959年秋,枫江传来一阵阵嘹亮的军歌,一面鲜艳的军旗映红了枫江,一袭袭军装碧绿了两岸,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潮某部工兵营,战备拉练来到古巷镇(当年称古巷红色公社),艰难地涉过西山溪进入北畔的溜菁埔扎营训练。<div>  耳闻目睹了老百姓涉水往返于西山溪南北的艰难和对建桥的愿望之后,激发了架桥以纡民困的念头。于是在取得当地党政机关共识的同时,报经上级并立即接到同意无偿架桥的命令。</div><div> 为了确保架桥工作顺利进行,工兵营官兵首先对选定建桥地段的水流、地质等方面作科学的测量和勘探,规划出建桥蓝图。枫江畔上搭起了绿色的帐篷,枫江两岸凛冽雄壮的军风。一场旷古未有的军民协力架桥壮举在这曾经闭塞的西山溪展开了。</div> 一车车架桥用的杉木和揣构,迅速地进入工地,一队队筑路群众也进入预定目的地,鲜艳的“八•一”军旗和一面面彩旗在风中飘扬,西山溪畔人来车往,热气腾腾。<div>  这一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场面,呈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以妇女为主的后勤队给亲人子弟兵送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当地党政也给建桥官兵送来了鸡蛋、蔬菜,社员们给亲人送上甜美的杨桃……</div> 群众也自发地来到建桥工地帮助扛木条、搬运建桥所需物品。经历过清末、民国沧桑岁月的老人们,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来到西山溪畔,感受这前所未有的军民鱼水深情的场面,闻讯赶来的村民,含着感激的泪花,从心底里发出—声声赞叹:人民子弟兵好! 经过近半个月的日夜奋战,一座凝聚着军民情谊横跨西山溪的杉木结构大桥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横空出世。当地老百姓数百年来的建桥梦想终于实现了。<br>  新建成的木桥南抵李厝园(枫南乾),北连新瓦窖,共11孔,长约110米,宽约5米,中间为载重车道,左右为人行道,两边辟高约1.5米护栏。<div>  桥面中心再铺设一层规格木条,以加大车辆碾压承受力,南北桥头墩为杉木结构,加土夯实,防止被洪水冲跨,桥头墩分别与泥土路连接,架桥杉木全部涂上柏油(沥青),以防霉蛀。<br></div> 为了永远记住人民子弟兵爱民壮举和军民血浓于水的血肉深情,当地民众将桥梁命名“八•一桥”。而且在南桥头上树起坚硬花岗岩,镌刻上庄严的“八•一桥”三字,染上象军旗一样艳丽的火红。<br>  “八•一桥”建成以后,为发展当地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后来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br> “八•一桥”虽然湮灭于历史之中,但她的名字和当年那面曾辉映着西山溪的 “八•一”军旗以及那壮丽画卷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思念。 备注:由于1973年,为了进一步改变古巷地区的耕作条件,开展对西山溪裁弯取直的农田基本建设,古巷公社党政领导根据古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八•一桥”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实际,将“八•一桥”拆除,并于原地建成永久性的石砌拱桥。<div>  1976年,因西山溪排涝工程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刘原西山溪进行回填,同时将石拱桥拆除。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年“八•一桥”原地又改为工厂、民居、商铺用途。</div><div> 因此,无法拍到当时建桥的图片,图片来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