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我们很希望跟孩子沟通,更希望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往往由于不懂得孩子内在的需求,没有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就会出现聊不到一起去的无力感。</p><p><br></p><p>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更有效呢?</p><p><br></p> <p><br></p><p>基本原则是简单、真诚。而且在与孩子沟通时,先建立感情上链接是非常重要的。好比打电话一样,只有对方接听了,才有沟通的可能。</p><p><br></p><p>分享一下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三个步骤。</p><p><br></p><p><br></p> <p><br></p><p>第一步:用心听</p><p><br></p><p>积极的倾听,不带有主观意识的听,完全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好的倾听是建立链接的开始,与孩子沟通的最高境界,就是感同深受。</p><p>感同深受,也是一种“共情”,又叫同感、同理心。</p><p>共情的过程是:一、辨认孩子的感受,包括正面感觉和负面感觉;二、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家长能准确表达孩子当下内心的感受,孩子将会感到被理解、被认同。如果还无法做到,最简单的方法是,复语,也就是重复孩子的话,或词。</p><p>比如:孩子说,妈妈,今天同学把我的作业本弄坏了,我太生气了。</p><p>回应1:别那么小气,男孩子大度些。这有什么可气的,坏就坏了,同学又不是故意的。</p><p>回应2:别生气了,明天妈再给你买一本。</p><p>回应3:嗯,同学把你的作业本弄坏了,你很生气。</p><p>如果你是这个孩子,哪一句听起来,被认同、被理解呢?</p><p>很显然,回应3更有效,其实妈妈什么也不用说,重复一下孩子的话就可以了。</p><p>分享———共情话术</p> <p>第二步:巧着说</p><p><br></p><p>在与孩子沟通中,大部分家长都以为,只要说了就有效。比如,怎么还玩手机呀,快睡了。天这么冷,多穿点…这些话,很容易被孩子理解为监督、管束、不被信任,甚至觉得家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所以,你的关心很容易被误解,一旦这种感觉出现,孩子就会切断我们之间的沟通链接,就像挂了线的电话,沟通将无法进行,如何避免沟通障碍,让沟通更顺畅呢?</p><p>可以试试用“我”句式来解决。</p> <p>第三步:好奇问</p><p><br></p><p>请体验一下这二句话有什么区别:</p><p>1、赶快去刷牙?</p><p>2、如果想牙齿健康,我们该怎么做?</p><p>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孩子的思考与主观能动性的培养。</p><p>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有没有一件自己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得到家长允许或支持时,心塞塞的感觉吗?</p><p><br></p> <p><br></p><p>家长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起点。当孩子在沟通中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就感受到了爱,有爱的沟通才有效。</p><p><br></p><p>期待九月开学季,欢迎一起来学习“亲子沟通11531”,学习有爱的沟通技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