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未来篇】孩子的英语很棒了,还要学什么?

善珍

你好。还记得我们在“英语多好才算好”节目中提到,孩子的英语学到什么程度就算学成了?雅思6.0+托福80+,达到了这个程度以后,孩子们就可以用英语去学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就英语学习本身,孩子除了不断扩大词汇量以外,还如何让自己的英语再上一个台阶呢? <br><br>各类英语水平考试或者入学考试,基本都会问到孩子这个问题:你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不管是真心还是被辅导出来的,孩子们一般都会说是英语。如果考官追问为什么,他们往往都会说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因为它有趣),这样的答案既不能反映孩子的英语水平,也不能反映孩子的思辨能力,再追问Why is it interesting?(为什么有趣),很少有孩子能够给出让考官眼睛发亮的答案。<br><br>我还清晰地记得儿子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给他做FCE模拟口试,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回答说:Because I want to go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to study futurology. (因为我要到剑桥大学去学未来学)。我知道这是谁都不可能辅导出来的答案,只能出自当时无比迷恋预知未来能力的儿子,恰好又恋恋不忘剑桥的美丽,所以脱口说出来,单词和句型都没有复杂之处,但是,却是一个让考官眼睛发亮的答案,为什么?因为有思想。<br><br>所以,如果孩子光把英语学好却没有思想,再好的英语也无用武之地。英语提升的下一步就是<b>学术思维的意识培养和能力训练</b>,特别是今后希望到英语国家留学的孩子们,学术意识和能力可以说是学业生存的核心。在这里,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学术,再提供两条学习路径。<br> 什么是学术?和通用英语有什么不一样?虽然10分钟的节目难以讲透,但是,结合上面的故事,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论点需要论据支撑这样一个学术意识和技能。孩子们回答不上来为什么有趣,不是他们的英语水平问题,而是缺乏学术思维。一种可能是他们所说的喜欢某个课程,其实没有那么喜欢,所以找不到实例来阐述喜欢的理由。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确实喜欢,但是缺乏对论据的捕捉和提炼能力。无论哪种可能,都是平时习惯了大话一说,而没有形成“没有论据,大话不能说”的思维,这其实就是学术的一项基本要求。<br><br>这一论点--论据模式将伴随孩子们走过无数的关键时刻,比如大学申请中的个人陈述、面试、托福雅思考试、课程作业和小论文、毕业的大论文、答辩等,直至工作。 <br><br>如何让孩子对 “Why is it interesting?”做出让人信服的论述?首先,是孩子给出发自他内心的答案,而不是背下来的答案。如果孩子真的没有喜欢的课程,或者喜欢所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都可以照直说,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喜欢的课程,而是不管有还是没有,都可以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清楚地解释具体的原因来支撑这些观点。别说这样的题目,就是剑桥和牛津大学的入学面试,也可能会遇到其实老师都不知道答案的考题,他们的目的不是要得到答案,而是要考察孩子的思维。<br><br>不要认为思辨能力很抽象,一个孩子英语好不好,我甚至都不用看他们的英语作业本身,就看他们是否能够按时按要求地提交第一份作业,我就能够对他们的英语水平有所判断,我管这叫做非语言因素的学术素养,没有这些素养,英语好不到哪里去,即使好也不会成为有效的竞争力。这个举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 <b>第一是时间管理能力</b>:孩子们每天要应对多个“截止日期”,还有其它琐事,能够做到按时提交作业,他们必须做好时间规划才可能做到。<br><br><b>第二是思辨能力</b>:孩子们是否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课程的核心重点,即老师对按时提交作业的重视程度,同时,知道到哪里获取作业的要求和提交作业的路径。<br><br><b>第三是求助能力</b>:孩子们在不清楚作业要求、提交时间或者提交路径的情况下,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通过什么方式问谁。<br><br><b>第四是学习动机</b>:是父母逼着学还是孩子自己要学?常理,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再怎么样都会抽出时间来做,不喜欢的事情总能找出一堆的理由来拖延。<br> 我在教学术写作课的时候,对作业的格式有着严格的要求。我最后会发现,那些一开始或者经过一次修正就能够做到格式正确的孩子,写作进步都很大,而那些课程都快结束了,仍然有作业格式问题的孩子进步都小。这其实不是简单的格式问题,而是思辨能力的反映。孩子们在课堂会接触到很多信息,哪些信息是需要关注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提炼并应用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忽略的,无论老师怎样讲,他们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不到位,就必然导致结果不到位。如果这样的判断都做不好,自然学不到点子上。<br><br>大家不要以为作业格式是小题大做,对格式要求的敏感度和执行力会在孩子们的大学申请过程中体现得一览无遗,比如材料的准备,是否按照对每项内容和格式的要求一次到位,清清楚楚?要知道,一个录取官要面对多少个申请,要是孩子们提交一眼看上去就没有按照格式要求写的材料,有可能遭遇一票否决,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读懂,无法做到,还能指望孩子有什么精彩的表现呢?<br><br>所以,格式也是学术素养的一部分,此外,如何使用精准的词汇和严谨的语法表达不会引起歧义的想法、如何获取、筛选、归纳和分析信息、如何用缜密的逻辑论证观点、如何锁定和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等,都是学术能力所不可或缺的。<br><br>上面说了这么多,是希望我们知道英语学好以后,接下来精进英语的方法首先是树立学术意识,而对于具体能力的训练,有两条路径,但都很有挑战,<b>第一是找到会教学术英语的老师,</b>特别是针对学术演讲、辩论和写作的训练,这样的课程很少,比较多的可能是为了让孩子参加英语演讲和辩论比赛前的培训,也是有所帮助的。我们会发现,学校辩论社的成员在海外大学申请中都会做得比较得心应手,正是因为他们平时的训练让他们养成了缜密逻辑思维的好习惯。 第二条路径就是<b>鼓励孩子进入有广度和深度的非小说类大阅读,</b>广度是指主题广,这样可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给思维以食粮;深度是指对读物的深层次理解,比如总结、归纳或提炼读物中的信息,分析读物演绎观点的修辞方法等,这样,就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术写作中。 不知道我是不是把事情越说越复杂了,简而言之,如果孩子的目标是出国留学,起码托福雅思考试这一关就需要学术思维和能力才能够取得好成绩,更不要说真正开始海外留学以后的课程学习。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就是在国内高考、考研,事情不会这么复杂,有很大的词汇量,能够说和写正确的英语句子,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好了。 <br><br>本期节目我们讲了学术素养是在孩子的英语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可以继续精进的目标,特别是有留学意向的孩子,这是绕不过的挑战。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br>

孩子

英语

学术

作业

格式

课程

能力

喜欢

答案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