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儿童在1岁以内,情绪反应主要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如饥饿、疼痛、冷、热等会引起儿童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温暖、身体舒适、尿布干净、睡眠充足等常是引起愉快情绪的动因。1岁以后,儿童除了生理需要外,还有独立活动和交往等大量的社会需要。幼儿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幼儿通过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为其获得社会成员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用弗洛伊德的话说,社会化就是个人学习控制天性的冲动,就是“把野兽关到笼子里”。</p><p> 幼儿总是想得到成人的注意、关心和爱护,他们总是喜欢在父母和教师周围转来转去,愿意与成人进行身体接触。抱一抱和摸一摸幼儿的头,都会满足其安全的需要和爱的需要,从而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幼儿也同样喜欢与同伴交往,他们希望小朋友都喜欢和自己玩,而对大家的不理睬则会感到难过。</p><p> 众所周知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生理习惯的问题,如不愿意吃饭、洗脸、上床睡觉等。第二,与权威的矛盾问题,如被惩罚,不许参加某种活动,受到不公平待遇等。第三,与人的关系问题,如不被注意,不被认可,不愿和别人分享东西等。儿童情绪产生的原因,年龄越小越肤浅、简单,主要是生理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发情绪的原因便越来越深刻而复杂。这说明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p><p> 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某个特定时期对某些能力或知识信息的获得特别敏感,如果受到了适当刺激的影响,就会不知不觉、毫无困难地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如果在这个时期未能受到适当刺激的影响,那么,他们以后对这些知识或能力的获得就会事倍功半,得花几倍、几十倍的时间与努力,甚至会永远失去获得这些能力和知识的可能。即使以后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加以弥补,收益也是甚微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效果。</p><p> 这样一个时期,心理学称之为发展的关键期。孩子3岁前那段时期特别重要。语言发展、好奇心、智能和社会化发展这四种教育基础在8个月至2岁时处于关键的时期。幼儿基本的语音能力是在0—1岁形成的,1—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4—5岁为学习文字和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宜的教育特别重要,否则会造成终生遗憾。学前期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期和第一个关键期。这就要求我们提供适宜的社会教育,如鼓励儿童走出家庭,走入社群,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交往与活动。在生活中学会表达,善于交往,掌握各种社会规范,成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人。</p><p> 游戏是儿童社会化的基础,儿童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社会结构,由儿童自身,游戏内容、情节、规则、材料、场地,以及游戏的共同承担者——同伴等构成。所有这些游戏的要素似乎形成了儿童自己的“社会”,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儿童开始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互动,即有了自己的交往倾向和同伴关系。儿童总是喜欢与几个同伴一起游戏,逐渐形成了一个个游戏小团体,他们共同协商游戏的主题、内容和规则,尽量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游戏的要求,互相之间形成了依赖、支持、合作的关系。一旦游戏过程中出现矛盾,儿童会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使游戏活动继续顺利进行下去,反映出儿童游戏活动的“社会秩序”。儿童在遵守游戏的“社会秩序”过程中学会了自主决策,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友好与团结、协商与让步等社会交往策略,逐渐从自我中心走向社会化,使自身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为最终成为“社会人”打下牢固的基础。</p><p> 儿童的天性发展是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游戏对于儿童的天性发展至关重要,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道德感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教育性活动,作为家长,我们要鼓励幼儿走出家庭,引导幼儿走入社群,尊重幼儿的天性,做一个有耐心的观察者和一个有爱心的陪伴者。</p><p> 最后送给家长们一句话:当一个人心里平和的时候,其他的东西自然无处安生。</p><p> 今天的课程分享就结束了,谢谢大家!</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