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p> <p>我们通常只知道端午习俗就是吃粽子,每年婆婆包的溆浦大肉粽和市面上的粽子除了外观大相径庭之外,还格外的美味可口,你们见过我手里的这款吗?</p> <p>挂艾草、菖蒲、榕枝。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p> <p>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天吗?</p><p>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p><p>端午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千多年历史。</p><p>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p><p><br></p> <p>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p><p>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p><p>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p><p>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p><p>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p> <p>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p><p>看看我们班付庭嘉同学就在这完美的展示了他的心灵手巧之作品,男同学的细腻也在这件作品中,突显出其男孩的刚柔兼备噢!</p> <p>下面就是我们89班的才艺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端午小常识都包含其中,大家仔细看看吧</p> <p>每一份作品都代表着同学们对端午的祝福</p><p>金秋五月,端粽飘香</p><p>五月五,到端午,愿你端来快乐,无烦无恼;端来好运,无时无刻;端来健康,无忧无虑;端来财富,五谷丰登;端来祝福,五彩缤纷。㊗️所有老师 ,同学 ,家长们端午安康!</p> <p>每个节日都是美好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端午节正式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所以,在这特殊的节日,我们也随之组织了“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一系列演讲与征文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下面可以欣赏一下我们班参加市里的朗诵及征文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