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孩子在幼儿园的整个过程,就是在为未来上小学作准备,所以在这个期间我们要培养孩子各种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孩子在吃、喝、拉、撒、睡等生活各方面能够做到自我照顾和自我管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孩子的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反馈习惯、任务意识和注意力的培养这五个方面。学习能力,主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方面的提升。</p><p>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习惯包括倾听习惯、表达习惯、反馈习惯、任务意识、注意习惯。如果孩子在这几个方面养成了良好习惯,进入小学后学习就更易于适应。下面我给大家详细讲讲各个习惯应该怎么培养:</p><p> 一、倾听习惯。要求孩子听别人说话时,目光要对视,对于孩子来说,只有他眼睛看见了,才是他所关注的;只有眼睛看见了,才是他所理解的;要求孩子听人叫到名字时有回应,建议家长通过游戏训练孩子叫名字要答应;听到指令能执行,家长给孩子一个指令,一定要求孩子当时就去执行。家长在给孩子指令的时候,语速不要太快,话语尽量简洁明了,不要一次有太多的要求和指令;要求孩子不随意插嘴打断他人讲话,家长要有耐心,经常提醒孩子:“等别人说完了再回答,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或随意插话。”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家长要言传身教,自己需要先做到。</p><p> 二、表达习惯。孩子过了3岁半之后,特别愿意跟家长沟通。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表达意愿,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一定要热切地回应;当孩子不愿意表达时,要尊重,不必勉强;家长对孩子说话时语速要慢,表达要清晰,口齿要清楚,用词要准确。要跟孩子说规范的话,不说童语或者叠词多的话,例如,“吃饭”不说成“吃饭饭”,“睡觉”不说成“睡觉觉”等。要教给孩子正确的发音,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因为孩子通过倾听,通过与家人沟通,在学习和创造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词汇。</p><p> 三、反馈习惯。反馈的习惯就是,听完别人的一段话,你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的理解是什么,要进行确认。给孩子交代事情的时候,可以加一句:“那你说说,妈妈说了什么?”或者孩子在表述后,妈妈可以反馈:“你的意思是⋯⋯”</p><p> 四、任务意识。任务意识就是理解并记住别人交代的事情,努力去完成。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自觉学习意识。怎么让孩子有任务意识呢?平时给孩子交代好任务,如:“这是你的玩具,玩好了要整理好。”提醒孩子。在接孩子的时候,可以问:“今天老师布置什么任务了吗?”学会让孩子承担后果。“老师给你布置的任务,你没有完成,明天老师批评你,我可不管。”让孩子意识到,完成任务是为了自身的成长。</p><p> 家长要谨记,避免替孩子承担责任,避免为孩子当保护伞,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习惯。平时让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培养孩子服务他人的意识。例如,擦桌子、摆筷子、扫地等。即使孩子刚开始做得不好,也不要马上说出来,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认可孩子,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热情。</p><p> 特别要强调的是不要随意变更孩子的作息习惯和学习习惯。可以让孩子负责浇花或者遛宠物等。在家里选择一项难度适中、孩子专属的长期任务,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适时的鼓励,每次孩子完成任务的时候,及时给予孩子鼓励。例如“看我儿子养的花开得多好啊!”</p><p> 五、注意习惯。注意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准备状态。注意从始至终贯穿整个心理过程,只有先注意到一定事物,才可能进一步去观察、记忆和思考等。</p><p> 如果没有注意力,孩子的观察就没有办法持续,对事情的关注很容易转移,而被其他事情所吸引,细致的观察就根本谈不上了。人的长时记忆力,需要持续的关注、反复的诵读和复习才可以达到,也是需要注意力的持续状态。想象力需要持续的时间和状态,也需要人的意识的持续关注。思维力更是如此,绞尽脑汁,穷思苦想,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需要抵制其他事情的诱惑、排除其他事物的吸引。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是一项需要高度专注的活动,所以,培养孩子的注意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p><p> 很多孩子的注意力缺失和家庭教养方式有关:</p><p> (1)家长情绪容易焦躁。家长因为工作忙碌、紧张、压力大,在语言和行为举止上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p><p> (2)包办替代。家长因为怕孩子受伤或者遭遇危险,而替代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致使孩子缺失运动和应有的锻炼,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p><p> (3)期望过高。家长要求孩子做他不感兴趣或超出能力的事,迫使孩子用不断变换活动来逃避爸爸妈妈的要求。</p><p> (4)喧宾夺主。孩子独自玩游戏时,进行不必要的干预,急于指出孩子的不足,甚至越俎代庖,既影响孩子情绪,又影响孩子的注意力。</p><p> (5)指令多。家长一次提出几个要求,使孩子顾此失彼,注意力难以集中。</p><p> (6)家长一次指令表达得过多。给孩子的指令模棱两可,不清晰,不明确。</p><p> (7)反馈不及时,不合适。孩子完成任务后,不赞赏,不鼓励;对孩子的不足,批评指责过多而不是耐心示范、鼓励,使孩子缺乏兴趣,甚至产生畏难、厌恶情绪。 </p><p> 好的学习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家长要有耐心,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只看到别人比你幸福和快乐多,想想自己的幸福和快乐。</p><p>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p><p> </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