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高桥西连黄浦江,东临长江入海口,高处眺望则可欣赏东海的日出。</p><p> 高桥还有着一个很夸张的传说,相传乾隆年间,高桥有一位乡绅出游在外,与同路人聊天,对方问其家住何处,曰“高桥”。对方接着问桥有多高?乡绅夸张地告诉对方说:假如你站在桥上向河里投一块石子的话,月半时投下,月圆了才能听到“咚”的响声,你说高不高?对方闻言张口结舌,连连道“高,高”。此事传到了乾隆的耳朵里,皇上便立马起了再游江南的雅兴。</p><p> 在浦东的民间还有另一句民谣:“高桥桥不高,高庙庙不高”。看来夸张是对外人的了。</p><p><br></p><p> 纪 群 2020 - 7 - 25</p><p><br></p><p><br></p><p><br></p> 1.高桥地区宋时成陆,宋元时期为出海口(当时的崇明岛还没长大),直到明代此地区才具有一定的规模。因此说,在明初之前的上海地图上,是找不到“高桥”这个镇名的。<div><br></div><div><br></div> 2.明初高桥还没有形成集镇,而在现今高桥老街北边一点五公里处却存在着一个很热闹的古镇叫“清浦”,这座由盐业而发展起来的 “清浦古镇”,在明嘉靖年间遭受到了倭寇的烧杀抢夺后一蹶不振,集市也由此向南迁移了三里,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高桥。<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3.江南古镇的发展离不开湖泊水道,高桥也不列外。明代的高桥有一条叫“黄潼港”的河,它西连黄浦江、东接大海,当“清浦古镇”淡出后,凭着黄潼港的运输优势,高桥很快成了当地新产生的集市。<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4.“高桥”名称的由来并非单指某桥的名称,更多的是指来源于当地人筑桥的一种特殊方式,即在河的两岸先用泥土堆起高高的桥基,然后再在上面修建桥梁。这种筑桥方式让人从视觉上、心理上有强烈的悬空感,因此,这筑桥方式被百姓崇敬而传颂,后来被用作了镇名。</p><p><br></p><p><br></p><p><br></p> 5.在明代时的黄潼港上确实有过一座古桥,当地人取名就叫“高桥”,清初时因为高桥镇的东西两边修建护堤,黄潼港不再与黄浦江、东海相通,不久河道开始了淤积。同治年间曾疏浚过一次,但淤积日趋严重,几十年后黄潼港便成了陆地,而此时的“高桥”则成了旱桥。当地乡绅建议拆桥修路,立碑纪念,于是就有了《迁桥筑路记》碑记和《古高桥旧址》纪念碑,文革中《迁桥筑路记》已毁,只留拓片在上海文物管委会里,而《古高桥旧址》纪念碑则被砸断为三节。<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6. 清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自嘉定县析出东境建新县,新县命名为“宝山”。很多人都疑问上海何处有山,但在上海的历史上确实有过一个人工的小山包叫“宝山”,而小山包就出在高桥镇(当时的高桥隶属新建的宝山县)。</p><p> 传说明成祖朱棣夺取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王位后,一直想着要斩草除根。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派三宝太监郑和由太仓刘家港出发,沿海查询建文帝的下落,郑和率船队行至今浦东高桥附近海面时迷失了航向,任务无法完成,朱棣非常生气。又由于当时的船只由长江进出东海经过高桥水域时,经常出现海市蜃楼现象,且长江口水道复杂,严重影响水运效率。永乐十年(1412年),皇帝责成平江伯陈瑄择址建造航海标志,于是就在高桥筑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航海标志完成后,明成祖朱棣亲自撰文,树御碑以纪念(这块御碑现存放于高桥中学内)。御碑最后一句是“宝山之名万古存,勒石悠久同乾坤。”宝山之名由此而来。</p><p><br></p><p><br></p><p><br></p> 7.高桥的宝山命运多舛,永乐年间的宝山虽说面积仅方百丈,但上面还修建了龙王庙、观音殿等,由于受到大风、海潮的冲击,在明万历十年(1582年)部分坍塌沉入东海,而到了清康熙八年(1668年)时全部塌陷入海。<br>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苏州府海防同知李继勋奉旨在老宝山西北二里(现高桥镇东北四华里)处再建“新宝山”。新宝山“方广六十四亩,雉堞楼撸咸具”,主要用于军事。就在新宝山建成未满四十个年头时,据记载一次飓风袭击,新宝山冲毁,高桥海塘以西二十里尽遭海水淹没,百姓死伤百分之六、七十之多。上图是清代宝山仅存的南门残垣。<b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8.高桥古镇的老底子布市很出名,各乡的村村落落都有“刷布场”(刷布是纺织业中为了防止布料在干结过程布降不能均匀分布而进行的一道工序),高桥镇的北市梢,是当年土布交易的大集市,有“布庄角”之称。商贾云集,咸新、顺昌等,都是高桥古镇出名的大布庄。<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9.古时的上海受黄道婆的影响,布业非常发达和兴旺,而当时的南布北运主要的运输工具是船。“沙船”就是当时上海地区最受船家欢迎的运输船只,最早出现在元代,该船大的可载重八、九千石,小亦可载二、三千石,解决了漕粮海运的难题,而高桥就是“沙船”营造之乡(沙船可能是由崇明人发明)。该船的船舱有平夹底、船旁有水槽、槽下有水眼,非常适合于浅海航行,速度快、平稳,即使搁浅,一般也不会翻船或损坏。据统计,到了清乾隆年间,上海地区的沙船已有三千五、六百艘之多,成了当时江南河道上的主角。在1990年上海市市标的评选中,白玉兰、沙船、螺旋桨的组合成为上海市的市标。<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10.高桥古镇的“三刀一针”名声响亮,三刀是指“泥刀、菜刀、剪刀”,一针是指“绣花针”。其中“泥刀”和“绣花针”更有影响力。<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11.到了近代,高桥营造业在上海滩已颇为有名。在上期介绍川沙古镇时曾说起上海近代营造业的“浦东帮”,这其中有一支主要力量就来自于高桥。据统计,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中的四分之一,都是由高桥人所建。外白渡桥(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上海发电厂、上海煤气厂,民国时期蒋、宋、孔的豪华别墅等等,都是“高桥泥水匠”们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高桥营造业中的代表人物有:谢秉衡、周瑞庭、陆鸣升、杨瑞生、钟惠山(有“石库门大王”之称,福州路的会乐里、群玉坊,曹家渡的惠康里,徐汇的武康花园洋房等都由其建造)、王松云(和平饭店、哈同花园)、叶宝星(国际饭店、衡山饭店)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12.“高桥一根针”指的是绣花针。绒绣原本是西方贵妇的消遣手艺,后来成了工艺品。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传教士把绒绣带到了烟台和上海。高桥地区原本就有刺绣的传统,洋商对高桥的刺绣品及技艺十分满意,于是就在高桥开办了绣习艺所,后来高桥的刺绣技艺与西方绒绣有了结合,高桥绒绣便有了迅速发展,尤其是到了解放后,高桥的绒绣作品《东方红》、《延安火炬》、《万里长城》等大型挂毯,多次获得全国工艺品评选活动中的大奖。2009年,“高桥绒绣”(海派绒绣)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13.说起高桥,不少人会想起“海上闻人”杜月笙。杜月笙出生于高桥杜家宅,四岁丧母,六岁丧父,靠外祖母抚养。杜月笙后在十六铺“潘源盛”水果行发迹,并得到陈世昌和黄金荣的提携,靠三鑫公司贩鸦片军火致富,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br> 1930年,杜月笙在浦东高桥乡购地50亩,请高桥营造业代表人物谢秉衡承建杜家祠堂(今杨高北路2856号附近)。以后又在祠堂后面建了花园、藏书楼、医务楼、学校等。<b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14. 1931年6月9日 , 杜月笙举行家祠落成典礼成了上海滩盛极一时的大事,蒋介石以总司令名义送“孝思不匮”大匾,还以“主席”的名义送了一幅祝词,并委派中将参军杨虎到场宣读颂词;于右任送匾额亲题“源远流长”; 张学良送匾额“见义勇为”;吴佩孚送的是“武威世承”;段祺瑞和当时的班禅喇嘛也都送了匾额祝贺。政要闻人、中外来宾约一万多人参加了落成典礼活动。<br> 杜宅坐北朝南,混合结构,二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包括山门、戏楼、厢房、天井、正殿等,共计30间。遗憾的是除杜家藏书楼(藏书楼由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晚清著名书法大家刘春霖题写)外,其余不见踪影。<br><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15.在近代史上,高桥还出了一位有影响的人物。李平书, 1854年生于高桥镇中医世家,14岁父亡故,缀学后前往上海花行、米豆行当学徒。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转向革命。上海光复后任沪军都府民政总长兼江南制造局局长,后又创办了“南市自来水厂”、“闸北水电厂”等,1927年病故。商界人士感念李先生勋绩,大家捐资塑造先生铜像(高三米),1936年铜像铸成,因抗战搁置,抗战胜利后才立于城隍庙,并有“浦东同人会”第二任董事长黄炎培(首任董事长就是李平书)撰写铭文。解放后铜像移至蓬莱公园,文革期间被毁。</p><p><br></p><p><br></p><p><br></p> <p> 16.上海临海,但上海正真开始娱乐于海、享受于海,那还是从高桥开始的。1935年6月22日,沪上最早的高桥海滨游泳场正式开幕营业,张学良、吴铁城、杜月笙等政客名流纷纷送匾祝贺。遮阳伞、躺椅、啤酒桌,瞭望亭、救生艇、淋浴房、更衣室,还有餐厅、宾馆、停车场等等,高桥海滨游泳场一下子吸引了沪上的男女老少,一到夏天,“到高桥去”成了当时沪上的时髦风尚。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的八•一三高桥海滨游泳场遭日军炮火炸毁。</p><p> 1958年7月,上海市总工会、体委又在高桥新建海滨浴场(非原址),1990年关闭,现为滨江旅游景区。</p><p><br></p><p><br></p><p><br></p> 17. 画家钱慧安1833年出生在高桥,清末海上画派杰出人物之一。出身农家,学画天赋颇高。少时从民间画师学写真,早岁摹仇英、唐寅、陈洪绶,继学费丹旭、改琦、上官周等,擅工人物、仕女,花卉山水亦善。钱慧安为“豫园书画善会”首任会长,程十发称其为“海派艺术宗师”。<div> 现今的“钱慧安纪念馆”位于高桥西街上,程十发为纪念馆题“海派源流”匾额。<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18.高桥的老街主要有西街、东街、北街,除了这三条老街外,在季景北路上还有一些老建筑,由于江南气候湿度大的原因,木结构为主的民屋保存困难,因此上海地区民居老建筑现存完整的、三百年以上的极少,高桥的老街也是如此,基本都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p><p><br></p><p><br></p><p><br></p> <p> 19.以季景北路为界,高桥港西头的是西街、东边为东街。西街已经过整修,“屋-街-屋-河”的样式,弹硌街道,两边民居粉刷一新,主要建筑有“钱慧安纪念馆•高桥书画院•叶辛高桥书房”、“高桥绒绣馆”、“高桥人家陈列馆”,一座“万寿桥”,两家餐馆“长兴馆”、“西街饭店”等。</p><p><br></p><p><br></p><p><br></p> 20.高桥的东街部分在整修,个别老建筑的脚手架已架好,大多还是原汁原味。东街的主要老建筑有“仰贤堂(浦东历史文化馆)”、“印氏民宅”、“张家花园”等。<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21.高桥的北街还是原生态状况,挂牌的保护建筑有“恭寿堂”、“沈氏民宅”、“益氏民宅”、“朱氏民宅”等,其它民居也颇有年代感。<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22.季景北路是高桥镇的主要干道之一,在与高桥港交叉的季景北路的南北两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老建筑。季景北路625号的“成人学校”、634弄43号的“陆氏民宅”、季景北路782弄1—5号的“中药工场”等。<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p> 23.高桥有历史,高桥还有好吃的“高桥松饼”。相传在明代的清浦镇上有施、黄两大户,施家千金聪慧美貌、心灵手巧,黄家公子品貌出众、好学上进,两小无猜、意合情投。那年黄公子高考,施姑娘为其赶制干粮,神情恍惚中将面团揉了一遍又一遍,不料做出来饼的层层松脆、香气扑鼻,“千层饼”便流传开来,后被邻里乡亲赞为“松饼”。清浦镇冷落后,“松饼”便在高桥流传并被发扬光大。1930年前后,高桥一张姓商人在西街开设高桥食品公司专制高桥松饼;1942年永嘉路开设高桥食品厂,高桥松饼由此走进市区;1952年,政府组织9家联营经销松饼,渐渐的“高桥松饼”成了上海的地方特色食品。2007年,高桥松饼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br></p><p><br></p><p><br></p> 24.高桥古镇的手工锡器制作非常有名。锡器素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甘醇、储茶色不变、插花花长久”之功效,因此,江南地区的锡器使用历史悠久。但锡性比较柔软,制作的器具不能耐久,而高桥古镇制作的锡器则以细致精美、经久耐用著名于沪上。褚华的《沪城备考》中曾记载过清代高桥镇一位叶姓锡器工匠,其高超的制锡技艺曾名动江南。可惜,现在的高桥镇已难觅制锡高人,技艺也渐渐失传。<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25.相对而言高桥的历史在古镇中并不占优,其自身的宣传推销也不见长,且老街、老屋的分布有点分散,但让人有好感的是它比较真实、比较符合笔者的认知情趣。高桥老街应该有的生活气息还在,菜馆里的本帮菜味道还在,小桥流水还在,因此,好感也在。<div><br></div><div><br></div><div><br></div>